APP下载

时光·宁兮

2024-01-03张立新

贡嘎山 2023年6期
关键词:珠峰

张立新

预报说有雨,有雨,还是雨,但西藏之旅的冲动,是阵雨、小雨、中雨所不能阻挡的。看了嘎玛丹增所著的《神在远方喊我》,将这股冲动撩得更烈。本是不善饮之人,却已经醉意朦胧,欲罢不能。而且,我心深处一直有一种声音,也在呼喊,在催促,似梦非梦,已然多年。那么走,就是唯一的兑现方式。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说好的雨,竟然说没就没了。天空或阴或晴,如此优雅而坦荡。

从318国道开始,从9月4日开始,我的赴藏之行,就是如此奇妙。

山,是神在俯瞰我

从四川起步,西藏近在眼前。到了康定境内,需要翻越的是素有康巴第一关之称的折多山。行至海拔4298米的垭口,看云雾深锁,细雨迷蒙。也许不是雨,只是云,是雾,带着阴凉,习习若风,轻拂脸面,有些许朦胧,略含湿意。缓步上山,白塔高高站立着,远远望去,像顶巨大的帽子。经播缭绕在雾色中,呼啦啦响,已然诵经千万遍。也许走得急了些,稍有胸闷,心上像有只小鼓,在咚咚咚地捶,于是站住,往四方望。若晴,可跳贡嘎山。如今这天气,二三十米外,已然混沌。继续前行,过剪子弯山,藏语名为“惹玛那扎”,是即将人藏的高峰,山口海拔4659米。在十八弯天路盘旋而上,数匹骏马在山口歇息,缰铃叮当,清脆地穿过云雾,似乎茶马古道的味道,茶马古道的声音,仍在耳边回响。过熊宗卡,远山雾锁,如影幻形。从雾的缝隙中,透出蓝色山峦,连绵不断。尼瑪贡神山,云锁雾绕,绿意朦胧,似乎就在眼前。一座、两座、三座搭设成塔状的经幡,在一处平地上灿烂绽放,与神山云雾层次分明。仍然在四川境内,但高耸的山脉,喧嚣的怒江,已然告诉我,心心念念的西藏到了。

住昌都芒康,这是西藏第一晚。有些兴奋,竞稍觉失眠,也不知是睡是醒。晨起,过乌拉山,318国道3410公里处,山脚下,斜坡上,羊群撒满山坡,间或有牧人之家,隐在青山绿野间,静默不语。走近一家,主人正背了筐,出门,往高处云间蹒跚而去。也许去割草,或是捡牛粪,也许只是想瞅瞅,她的牛,三头五头,摆着尾巴踱去了哪里。她的背影渐渐没入云雾之中,群山之间,像归隐般神秘。她的院落,围墙用大大小小的石块砌成,炊烟还是炉烟,仓皇升起,不多会儿,与云与雾融为一体。围墙半人高,我隔墙朝里望,一棵自由生长的树,一间石头砌的房,一院或青或黄的草,房西用几根树枝简单隔成栏,五六头黑色的小牦牛,低着头,自顾觅草。房南一大片空地,裸着一块块不大的石块,开着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泥土地面,没有丝毫硬化痕迹,墙里墙外—个样,院落与青山绿野—个样,原来牧民和大自然,就是如此坦诚相待,相生相融的。

翻越三座大山。觉巴山段,两岸山高入云,云雾贴山形似动非动,像在深情抚摸。在垭口歇脚,一位藏族老人手里提个袋子,每见车来,便过来比画。仔细听,原来是用简单的汉语,在跟你叮嘱。垃圾!不要扔垃圾!我慢慢往稍远处走,身边有骑行者,一辆、两辆,最多三辆单车结伴,从身边过去,耳中是他们轻微的喘息声。路边护栏上有字,过去细瞧,原来是爱语。过往者用最质朴的语言,在天地间书写他们的爱情宣言。在5130米海拔的东达山垭口,风大,像哑着嗓子的吼叫。过业拉山,天路七十二拐绕来绕去,像一根粗粗的白色血管,在绿色的山体上格外醒目。天上有云,阳光被撕成了一丝一缕,泼洒下来,七十二拐像时断时续,时隐时现。爬上山顶,开阔处车聚得很多,一队驴友,足有近三十人,在震耳的音响中,手舞足蹈,欢呼雀跃。在群山之间,生命似乎特别渺小,但他们将这种渺小演绎成了瞬间的爆发。

南迦巴瓦因终年云遮雾绕而可遇不可求,像一个遥远的传说。在鲁朗小镇,是要尝石锅鸡的,用手掌参、天麻等药材,慢火炖制的藏香鸡,堪称一绝。提前订了扎西店,二层小楼,客不算多。店家两口子,手脚麻利,片刻工夫,石锅鸡摆上桌来。先舀口汤,烫鲜,将旅途的疲惫一扫而光。店家照例要讲,用云母石凿制的石锅,仅墨脱才有。在鲁朗林海,日出之前,云雾洁白如雪,不夹一丝杂色。或者那本来就是雪,与群山相伴相随。但又不是雪,因为它在慢慢地动。起先像带状、环状,绕山缠绵,半遮半掩,后来洋洋洒洒漫山遍野,幻化成了云海。我们在云海穿行,在云海停留,身在云海,险峰只剩一个一个尖。向南迦巴瓦峰方向眺望,连山尖也不见,只有如浪如絮、如仙如幻的云海,曼妙异常。置身鲁朗云海,才发现云和云是不同的,雾与雾也各异。之前在折多山,融进的云雾,是浑沌、迷惘伴了些许的压抑,十几步外,层次不明,心有忐忑。但鲁朗的云海,却是明朗、清爽的,伴着黎明的静谧,闭上眼睛,亦能感受到一股清流。这大概也与折多山是黄昏、鲁朗是清晨有关,与个人的心境有关。攀上附近的一面山坡,发现了红景天,来时曾服用口服液,今日终于见到了植物真身,殷红的花苞,浸了点点露珠,煞是好看。在扎西岗村高山牧场,高高的雪山,将青瓦白墙的村落深情地揽入怀中。牛羊在晨曦中醒来,青草成片,鸟鸣掠过,愈发显得静谧祥和。

到日喀则,珠穆朗玛峰被冠以公园之名,是我没有想到的。入园后,望世界最高峰,心中一阵激动。傍晚到达海拔5198米的加乌拉山口,眼前层峦叠嶂,云锁雾罩。目光所至,由近及远,全是层层叠叠的山峰,近处是黄的绿的,远方是白的蓝的。峰顶积雪与蓝天白云早已连成一片,山是天上的山,天是山顶的天。一条一条数不清的彩色经幡,从山口往珠峰的方向伸展开去,绚烂而执着,天空蓝得彻彻底底。不久之后,浓云淡去,一座山峰慢慢现出容颜,巍然屹立于群山之上,突兀的高度,冷峻的洁白,周围所有的山峰,突然低下去了。快看!是珠峰!身边有人喊,语气兴奋得要跳起来。珠穆朗玛峰出现了。慢慢地,珠峰上方聚了一条长长的云带,笔直得像一把尺,似乎要触摸到峰顶,又稍有些够不到。而其他山峰,距这条云带低了许多。几分钟光景,云带消失,珠峰卓尔不群,依旧洁白。晚霞化成了金色,徐徐浸染,珠峰遍体金黄,璀璨夺目。

在加乌拉山口蹲守近两个小时,直到夜色袭来,群峰暗去,才往珠峰大本营赶。夜色已深,车灯从黑夜撕开一道口子。沿途有村子,有收割后三三两两回家的村民。换通勤车赶往定日绒布寺招待所,幸好还有一间房,大通铺。虽然简陋,但身在珠峰脚下,很是兴奋。睡不着,踱出屋去,看星空璀璨,银河玉带,整个夜空像嵌满珍珠的蒙古包顶棚,似乎一伸手就能摘到星星,就能触到银河的波浪。在触手可及的星空下,仿佛心和宇宙相通,意识与自然相交,我自觉自己的心里,慢慢升起如湖水一般的宁静,仿佛世间纷扰已不存在,或者根本就没有存在过。隔—会儿,便有流星划过,拖着长长的尾,瞬间鲜亮,如生命流逝,又给人些许黯然。

晨起步行至5200米海拔的珠峰大本营,多云,珠峰山口浑沌一片,连一丝蓝天也见不到。一排水磨转经筒依山而上,每座转经筒都有一个铃铛,风起叮当作响,有治愈般的悦耳。照眼前情形,从最近的角度瞻仰珠峰,恐已无望。一个多小时后,等不及返回,忽然晨光升起,云雾慢慢消散,仿佛就在刹那间,天空一片碧蓝,眼前豁然开朗,珠穆朗玛峰拔地而起,露出它的陡峭雄岸。太近了,近到咫尺之遥,触手之间。遍体积雪,仰着高高的头颅,耸立于天地之间,雄浑伟岸,旁若无人。仔细揣摩,从某个角度,竞能设想出珠峰的眼鼻口来,俯瞰众生,泰然若神。有一片一片、一缕一缕的白云,在山体依偎徘徊,看似不离不弃,不言不语,又像心照不宣,互存默契,不分彼此。

已快午时,乘车返回。路经珠峰108弯观景台,聚了很多人,眺望羊肠一般绕来绕去的盘山路。一位藏族姑娘,眉目清秀,想让旁边一辆车的游客挂个经幡,好像是被谢绝了。她笑着说我太伤心了。声音动听,藏了娇嗔,令人莞尔。出园继续前行,中途加油,逢聚车,路边有一老一小坐着歇息。阳光正烈,祖孙二人脸露疲惫。忽然想起带了彩笔,以备在村民家中借宿,给孩子们的。便掏出两包,喊小女孩快过来拿。女孩怯怯地,犹豫了半天。见我们坚持,奶奶领她过来,接过彩笔。奶奶拱手相谢。女孩灿烂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不说话,眼睛亮亮的,笑意漾在脸上,一直不去,让人好生疼爱。

一座山就是一尊神,这是藏旗人对神山的看法。知敬畏,才有信仰,有呵护。我走过或见过了一座叉一座山,拜望了一尊又一尊神,它们的冷峻与傲骨,是信仰的高度。

湖,是高原内心流露的柔情

在西藏,除了随处可见的高峰,以它们特有的冷峻与傲骨,伴随着我们的行程外,那些绽放在世界屋脊的一面一面圣湖,像是来自大地内心深处的柔情,或宁静或华丽,与高山静静相望,欲语还休,无不闪耀着母性的光辉。姊妹湖,然乌湖、羊卓雍措、纳木措等等,一次又一次地,惊艳了我,也抚慰了我。

过理塘,经毛垭大草原,无量河曲曲折折,蜿蜒绵亘,伴着远方雪山,白云成朵,牛羊成群,牧人坐聊,有动有静,一片波澜壮阔的景象。从海子山陡坡下行,车速很慢,远远地,在天地相交的地方,发现了两抹清亮。这是湖,不止一面,而是两面。静静地摆在远方,相依相伴,素洁安静,若即若离。这是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的姊妹湖,湖与湖之间,似乎想牵手,又羞涩地保持了刹那的距离。叉似乎是刚说完悄悄话,又赶紧躲开了稍許距离。想从高处俯瞻它们容颜,便往附近一处高坡上爬。也许是内心迫切,走得快了,站在坡顶,忽然一阵眩晕,只觉得呼吸急促,眼冒金星。这是我出发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高原反应。从雪山垭口苍茫之中一路过来,看见清澈的湖面,不由得欣喜,有些得意忘形,忘却了这是在4800米海拔处行走。慢慢坐下,深呼吸,闭目静心,一刻钟左右,眩晕感慢慢淡去。睁开眼,阳光灿烂,微风轻拂,天蓝得像洗过一样。

随后,我在不同的日子,于早晨、中午、傍晚时分,叉拜访了三面湖泊。

日升之前,抵达西藏昌都市八宿县的然乌湖。太阳欲出未出,天地有些暗。但然乌湖的艳丽华贵,已惊到了我。这是一座由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湖体分三部分,我们眼前的是上然乌。湖边两侧,群山云绕雾锁,远方是来古冰川,滋养着湖泊河流。湖中倒影绰绰,有拉伸的山脉,有拖曳的白云。太阳从大山深处探出头来,光芒万顷,湖面霎时被染成了金色。两岸群峰草色青青,伴着湖面。满湖华彩,衬着群峰,从两边相拥相伴,渐次远去,愈遥远愈合拢,直到湖面包罗万象,与山峰、与蓝天、与白云一起,呼啸着奔向远方,渐渐汇聚成一个椎点。天空与湖水,成了孪生双体。湖面上下,景致相仿,气度非凡。湖面不远处,就是一块青稞地。青稞熟了,大地一片金黄。在挥舞的镰刀和手持收割机的低鸣中,在村民收割时的说笑声中,青稞轰然倒下,成捆成垛。劳作的场面,总是让人踏实。

中午,往圣湖羊卓雍措走。从山南市贡嘎县,沿雅江河谷,一路盘旋而上,一直往上,再往上,似乎到了山的最高处。一片浩瀚湖面,坦诚在高山之上。说浩瀚,意思是宽阔悠长,63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此刻水波不兴,宁静安逸,又蓝得透彻,蓝得心无杂念,身无片瑕,像宝石,像绸缎,像无声的誓言。羊卓雍措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封闭性内陆湖泊,此刻像大江大河,却静止不动,全无“逝者如斯夫”的感慨。人口处人多嘈杂,天空碧蓝,竞无一丝一缕白云。往湖水两侧深处走,湖面始终碧蓝,始终宁静。不知它生性如此,还是与正午的时间有关。阳光正烈,岸边成片的土地,成片的青稞,跟着湖面一路金黄,望不到尽头。有村落掩映在青稞地里,像守护着大地,守护着圣湖。走过一段,便有伸展的经幡,向着圣湖张开臂膀。对岸是青青的山,连绵不绝,有牧场,有寺院,隐约有黑色小点,该是牦牛在无言觅草。随便找一处安静的草地,仰面躺下,任阳光照我全身。忽有摩托的轰鸣,由远及近。起身探视,见两三名赛手,在湖边风驰电掣,还玩出了前轮腾空这般花样。过去攀谈,原来都是当地藏族青年,正读大一,在赴校之前,来圣湖玩耍。尽管戴了防晒围脖,依然掩不了他们黝黑的面容、刚毅的目光。这是藏族的未来,自信而稍显张扬,稳重却略含稚气。

从午后就赶往纳木措,这是又一面圣湖。念青唐古拉山脉一路伴行。进入当雄纳木措景区,已是傍晚,夕阳如血,沿途草原无垠而金黄,黑色、白色的牛羊,像珍珠点缀在茫茫原野。夕阳倾泻而下,像千万条金色丝线,将天地缠绕个遍,天空、草原和远方的山脉,披上了金色的外衣。有牧人骑着马,在旁边缓步前行,像是传说中的黄金骑士。有两只牧羊犬,追着车跑,也是遍体金色,仿佛从童话中来。车在金色中奔驰,车里的我们,被天地之间的金黄惊到,心都仿佛酥麻了。车速一直很快,只怕在最美的黄昏前,赶不到纳木措,见不到圣湖的模样。夕阳留恋回望,西斜落山时,我们到了扎西半岛,到了由天然冰川水组成的1940平方公里的天然纳木措。但见浪涛翻涌,湖面也呈金黄色。浪起时,灿若云霞。潮落时,暗色涌动。湖面边缘,又隔出几面如弦月般小小的湖,中间有路,可供一人通过。有身穿蓝色连衣裙的女子,从小路缓缓走过,身前身后都是湖,闪耀着金光的湖,湖中倒影清晰如真,也有位蓝衣女子在缓行。湖边有同样金黄的牧草,像苔藓一样铺开。一堆玛尼石,在夕阳下熠熠生辉。没过多久,天空慢慢暗了下去,杂乱的、絮状的云厚起来,湖面浪急,潮汐起落,成汹涌之势,像海。念青唐古拉在对岸,在远远的地方披了最后一层金,慢慢地,金色褪去,独留山顶,依旧积雪皑皑。

沿着纳木措岸边慢慢行走,见到一面透明材质的公益牌,牌子上写着这么一句话:“这片湖泊就是最好的广告。”话语之中,有自信,還有骄傲和责任。不仅是纳木措,其他湖泊也一样,冰雪造就了湖泊,湖泊滋养了众生。在高原之上,苍茫之间,一面又一面洁净的湖,像仙女的眼眸,静静注视着世间的欢喜悲苦、兴衰荣辱,叉像是她流下的一滴又一滴泪,为其所思所见笑了,或是哭了。无论眼眸还是眼泪,都是高原的万般柔情。早晨然乌湖的包容,午间羊卓雍措的安静,傍晚纳木措的汹涌,是世界屋脊的柔情,在某一时刻的不同反应。

在西藏的日子里,我印象深刻的,是相较于山峰的高耸冷峻,湖泊的坦诚和柔情,则凸显出了抚慰和怜惜的光辉,让人的心灵变得安详。

河,是开路的先锋

相比无量河在毛垭大草原的随意漫步,一路走来,其他河流却是心无旁骛,穿山越岭,一力向前。在觉巴山段,谰沧江就在看不见的谷底,像来自地心,只听一路轰鸣,却不见踪影。江贴着山绕,路跟着江走,在很多地方很多时候,河流就是这样的开路先锋。

从鲁朗出来,尼洋曲清澈无比。它经过的地方,将草地划拨出若干座细细长长的小岛。不知是绿色的草地、树木将河流揽入怀中,还是尼洋曲无私无畏滋润了身边的土地,也许是荣辱与共,相得益彰,大地是青的绿的,尼洋曲也便泛了绿意。这片河谷被绿草野花撒满,平坦开阔,适宜放无人机。于是,无人机升空,尼洋曲立体起来,能够见它一路腼腆,缓步而行,似羞似怯地投向雅鲁藏布江宽阔的怀抱。雅鲁藏布江是雄浑微黄的,在江河交汇处,水面开阔,依稀可见黄绿交集相融,从远方连绵的山脉中款款而来。我拿着单反和手机依次拍照,忽然之间,目光所至,远方的云层中,竟然出现了一尊佛像,慈眉善目,仪态万方,与周围的蓝天、碧水、白云、山脉辉映却又层次分明,轮廓清晰。我大为惊讶,又心存感恩。眼前的山水,霎时澄澈明净,温情脉脉,像有无数道抚慰的耳光,在天地间穿行,纳新吐故。一路穿山越岭,未遇险境,未逢恶劣天气,实为幸事。在观景台,有几排水果摊,摆放着苹果、梨和本地特产,挑了几个苹果后付款,藏族姑娘弯腰,说声谢谢。我赶紧回礼,不客气。仔细看其他摊主,也在如此致谢。

往波密走,帕隆藏布江随行。往左侧瞻望,高耸入云的山峰,有电力塔架扎根山腰,电线从云端一根一根穿过,直叫人慨叹人力之伟,这是我见过最高最险的电力塔架。依我的理解,这不是对原生画面的肢解,而是文明在慢慢延伸的步履。拐上通麦大桥和迫龙沟特大桥,易贡藏布江明显宽了,江水汹涌不息。

怒江,是过业拉山时与之相逢的。七十二拐,前缀可以是天路,也可以是怒江。过天路时,怒江可听可视而不可及。中途停车,看怒江浊而黄,带着血色,在身边咆哮如雷,呼啸而过。三四米的宽度,与想象中差了很远,但性情又比预想暴烈得多。该是地势所限,怒江无法施展身手,才易躁易怒吧。

与雅鲁藏布江再次相逢,是在仁布。这里早已和尼洋曲汇合时不同,江水咆哮汹涌,浪涛翻滚,一路伴随我们,直至贡嘎。由此看来,在不同时段,江水的脾性、身形也便迥异。还有索曲河,在索县一路伴随,给寂寞的旅程添了几许生气。邂逅金沙江,是在四川德格县,浑浊奔袭。观望黄河,已至若尔盖,唐克九曲十八弯,蛇形流淌,无声无息。

传说中的江河,依次现出它们的身姿,随路而行。准确点说,其实是给路指明了方向。几乎每一段,都有一条河流伴行,有形或无形的,知名或无名的。有形是目中可见,就在身旁蜿蜒,无形是只闻其声,不见其身。知名是之前读过听过,无名是此前未闻的。这些河流与我们共进退,唱着雄壮或婉约的歌,特别动听。在玉龙拉措,河流中央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头,都凿刻了六字真言,彰显着信仰的魅力。当然,在其他河流中,这样的魅力同样存在。

寺,是身心的憩息之地

敬畏感,是自然界给予我们最真实的感触,雪山、草原、河流,甚至雨雪和蓝天、白云,当遇见、触摸、感受到的时候,心中油然而生感恩之心、喜悦之情。当然,也包括众多的寺院、佛塔,凝重而放松,这是身心憩息之所。

在日喀则,尼色日山下,建于明朝的藏传佛教格鲁派扎什伦布寺,是进去观瞻的第一座寺院。宫墙沿山势而筑,将寺院围人其中。在寺内,西藏特有的卓瓦树,或称灯芯树,张开宽阔的树冠,在路侧或路中间迎候宾客。佛殿红墙金顶,僧舍白墙黑门,大门漆黑作辟邪用。镨钦大殿以及弥勒殿、度母殿游人很多,却极安静。出殿之后,阳光明媚,几位青年僧人身着暗红色僧服,赤着臂膀,提着金色的桶或白色的盆,去屋外打水,不断交谈着什么,低声笑着,仍然稚气的脸上满是愉悦,又不失庄重。见我们在打量,便微笑着,颔首致意。寺内建筑鳞次栉比,很多通道很窄,但这样略窄的巷道,从远处、从侧旁看去,红墙白窗,别具风味。

始建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的布达拉官,是我无数次神往之地。傍晚到拉萨,华灯初上,去瞻仰布达拉宫。从喜爱郑钧“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在雪山之巅把我的魂唤醒”的吟唱开始,自以为已经熟悉了布达拉官。但直到近在咫尺,仰望玛布日山,仰望山上集宫殿、城堡、寺院于一体的建筑时,仍被瞬间震撼了。依山而砌,群楼相叠。红官居上,白宫在下,如托举之势。华灯辉煌,整座宫殿被浸染成了琼楼玉宇,周围的暗夜被彻底击溃,宛若仙境,仿佛天上才有的模样。官墙外,车水马龙。广场上,人声鼎沸。夜晚的布达拉官,盛世欢腾,不眠不休。

次日午时,艳阳高照,登山进宫。台阶颇陡,到东庭院时,已有些气喘。从山前雪城到山后林卡,从佛殿、经堂到僧舍、庭院慢慢观瞻,真诚、清净、平等、慈悲等等,佛教文化在这里得到阐扬和释放。参观完毕,年轻的导游和我们挥手道别,大声诵读着一段诗歌,语气中多了洒脱与桀骜之气,转身离开。仔细听,原来是:“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在广场停留,游人如织,忽见台阶坐着一位围了红丝巾的女子,目光相遇,美如晓月朝霞。许久后起身离开,换了角度,又似乎并不是特别美。于此,像我等普通之人,逢某时某地某个角度,亦有最美的时段。这样的美,若被一一发觉,世界会如此美好。

三日后,从日喀则返回,再宿拉萨。不舍布达拉官的壮美,晚上再去。刚到广场,却下起小雨。这是这次旅行之中,不多见的雨天。雨越来越大,但观望布达拉官的游客一直不散,在雨中伫立着。也就十多分钟吧,雨稍停,地面有了一些积水,陆续有人趴在积水前拍照。顿生好奇,也用手机拍了一张。山上一座宫殿,水中一座倒影,互为映衬,相耀生辉。第二天清晨,登上药王山。布达拉官近在眼前,身披朝阳,比山更高,巍峨屹立,似在易逝的时光里,讲述它的千年过往。

对布达拉宫的留恋还未逝去,从索县往巴青,临近傍晚时分,眼前突然出现一座白色宫殿,立于一面褐红色的山体之上,竞有些像布达拉官。这是赞丹寺,是突然闯入眼帘的袖珍版的布达拉富,令人恍然有种时光倒流的错觉。

翻过恰拉山口,美丽丁青处处景,草原如毯,黄绿铺陈,遇山形城堡,棱角刚劲。穿过两道古语门,车沿陡峭土路盘旋而上,一边是悬崖,另一边是深渊,车在云里爬行,令人心悸。要去的地方被称“地狱之门”“天空之城”,这是建在悬崖峭壁之上,距今已3000余年的雍仲苯教孜珠寺。山叫孜珠峰,像饱经风霜的手掌,又像一座巨大的水秀石,怪石嶙峋,到处有孔有洞有数不清的眼儿,到处有建于絕壁上的僧舍。山峰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三峰上巨大的空洞,像是孜珠峰张开的口。禅祠层层叠叠建于峰顶、峰腰,像紧紧抱在神山身上,又像凿自山峰自身的修行洞,峰与寺已融为一体,不可剥离。站在山脚,望孜珠峰与寺,磅礴壮阔,高耸肃穆。想上巨大空洞处,登了一段木头单梯,仿佛直立,高达云霄,不由得呼吸急促,心怦怦直跳。再往上,已经增了怯意,只半途而返。

寺院不仅安放身心,也教书育人。当然了,还包括塔。比如在当雄,路遇藏北八塔。一排八座白色佛塔,金色尖顶,立于路侧草原之上,经幡飘扬,威风凛凛。近前观望,阵阵诵经声,似隐似明,传入耳中。马路上,正有三位僧人,互相间隔十几米,手摇转经轮,依次慢慢走过。天色阴沉,风很大,却不觉得冷。

路,是一曲壮烈的歌

从214国道转入318国道对,小雨蒙蒙,路面有湿滑。过红石滩,停车观望,一头毛驴不知从哪里悄然而来,将头从打开的车窗伸了进来,令人大惊大笑。许是求食吧?果然,给了些水果之类,毛驴又欣然离开。再行不远,一辆越野车不知什么缘由,竟然离开路面,冲上右边陡坡,夹在几棵小树中间,若再上下,都有翻车危险。车主束手无策,只能等待救援。

由芒康往八宿走,半路下起小雨,又逢公路冲毁抢修,半幅通车,走走停停。天黑了,但车流量不减。一路都有施工队在分段同时抢修,隔不远的一段,就有抢修队伍,不眠不休,挑战夜战。机器声轰鸣不止,不时有持旗人员,引导过往车辆通过或者暂停。雨大了,雨丝在灯的光柱里密密麻麻,连成了串,倾泻而下。听不到人声,只有庞大的车影和穿着雨披的人影,井然有序,忙忙碌碌,与时间赛跑。一直持续两三个小时,仍是抢修。心中着急,无可奈何,好在很少停止不动,大多时候车仍在行驶,慢慢往前。无论在闲谈中,还在内心里,对夜晚作业人员倍感敬意。

从昌都走甘孜,从大山中穿行,从石门穿过。昨夜有大雨,间或有大大小小的石块横在路上。有落石的地段,就有摩托车停在这里。联想起前几天的见闻,修路人时刻都在准备,发现隐情即刻查勘和维护。果然,在一处落石段,看到有人在设置路标,有人在攀爬上山,勘察防护。有落石的山体大多特别陡,望一眼艰难攀爬的身影,车已快速通过。人四川德格县,又遇到有路半面陷落,路基上露出缺口,缺口底下就是河流,湍急得近乎肆虐。趁车暂停,下去观看。前面已经设了危险标志,有两名工人从陷落处下去,站在河流中,修复加固。看不到他们的脸,只有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的身子,以及岸上不断吊送下去的固体,忙碌而有序。隔了不久,能半幅通车了。这样的抢修,沿途经常碰到。但时刻防护,有险即修,堵车并不多见。

过怒江大桥,我们鸣笛致意,过往的其他车辆也在致意。曾经看过一些资料,20世纪50年代,在怒江天堑,由子弟兵在绝壁上高空作业,设点爆破,历时一月有余,建成跨度74米的怒江大桥。在灌注桥墩时,有一名战士捧人混凝土,解救无果,终与桥墩融为一体,永远沉睡在怒江大桥水泥墩中。后来新建怒江大桥,这座英雄的桥墩保留了下来。其实何止怒江大桥,还有怒江72拐,像蛇一般弯弯曲曲盘踞在业拉山上,曾被称为死亡公路,据说“一公里一条人命”,战士们用铁锤、铁锹、镐头一点一点劈崖跨山,遇水搭桥,凿出挖出“天路”来。川藏线的修筑之难,超乎想象。而现在的排查和维护,就像我们在一路之上的所闻所见,同样艰辛。

在拉萨,一定要去八廓街。这里游人如织,藏族特有的文化、建筑和物件,在这里一一呈现,许多画面特别温馨,让人流连忘返。我看见,无数男女青年在这里拥抱,在这里拍照。长长的八廓街,成了他们的爱情见证之地。留恋半日,有更恢宏的景象在傍晚出现,仿佛听见了某种召唤,无数的藏族同胞开始在八廓街顺时针转经,他们默然不语,或喃喃地诵着经文,拥挤但有序。目睹之下,心中忽生一丝感动。不由得忆起几年前,在青海玉树的石经城,也见过转经。相比而言,在八廓街参加转经的人,比石经城时尚一些,更有朝气,更阳光。我慢慢地跟着他们转行,眼中所见,两边的建筑,建筑中的人流,流光溢彩,又宁静若海。缓行期间,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偶然发现了一间店面,唤作“时光·宁兮”。这是一间书店,我没有进店,却对这店名颇有感触。触动我的,当然不止店名,还有在门前一排长椅上,坐满了人,歇息的老人。大多拄着拐杖,戴了礼帽和口罩,有低声攀谈,有闭目打盹儿,也有静静地望向远处,面色沉静祥和,特别放松,无忧无虑的模样。这样歇息的老人,在八廓街随处可见,但在“时光·宁兮”前,蘸着浓郁的时光气息,更有一番滋味。而这样宁静的时光,祥和的老人,又与太多忙碌的身影,有着某种因果。事后回想,除了阿里之外,昌都、日喀则、那曲、山南、林芝、拉萨地区,我们均已涉足。在西藏的十六个日日夜夜,经过的、看见的,无论自然还是人文,山河寺塔,风物人情,云雨牛羊,经幡玛尼石等,在震撼人心,令我尊敬的同时,又清晰地觉得,自己心静如水,坦荡澄明,像被洗净了浮躁与尘埃。

西藏,是荡涤灵魂的所在。只要走过一趟,便抹不去她的身影。而且,在之后许多个日夜,我不止一次感到了欣慰。欣慰的原因是自己终于去了西藏,实现了一个夙愿,之前就很固执地认为,生命是由一个又一个夙愿组成,像一级一级台阶,也像一颗一颗念珠,完成了—个夙愿,就是攀越了一层台阶,直到生命的最高和最深处,于我而言,这才是人之一生的魅力和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珠峰
塔里木盆地的地下“珠峰”
如何才能登上珠峰
咦?珠峰“身高”在变?
寻找珠峰的“脚”
揭秘珠峰身高
8848.86m珠峰新高程
每年都在长高的珠峰,是怎么测“身高”的?
量量珠峰有多高
守正出奇 行稳致远 珠峰保险成立1周年
守正出奇 行稳致远 珠峰保险成立1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