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解锁新安股份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密码”
2024-01-03王茜王心悦
■ 王茜 王心悦
新安股份总部——新安大厦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环境之变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从建德的小小农药厂到销售网络遍布全球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集团,从全球首创“草甘膦—氯甲烷—有机硅”循环技术的持续升级到硅基、磷基和新能源材料“三足鼎立”的产业生态,58年来,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安股份”)始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持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向着现代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目标稳步迈进。
新安股份创建于1965年,2001年A 股上市,现拥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70 余家、员工6000 余人,主营作物保护、硅基新材料、新能源材料三大产业,属全球十大有机硅企业、全球农化销售20 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化工500 强、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百强等。
2022年,新安股份营业收入218亿元,利税45 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新安股份地处钱塘江上游,肩负生态守护重任,“不让一滴污水入江”的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20 世纪90年代,新安股份首次发现甘氨酸法草甘膦合成尾气中有氯甲烷,自主发明“草甘膦副产品氯甲烷用于甲基氯硅烷单体合成新工艺”,架起了有机硅和草甘膦两大行业体系产品生产的“桥梁”,并建成国内首套万吨有机硅单体装置,使得氯甲烷的利用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该项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历经20 余年持续攻关,新安股份成功开发“氯—硅—磷”高效综合利用技术,三大元素利用率均超95%,形成了全球首创的循环经济新模式。项目推广实施后,行业整体每年可节约矿产资源近百万吨,减少高磷高盐废水、废酸近千万吨。
近年来,新安股份全面推行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加快节能低碳改造,通过建立运营热电厂能源管理平台,对工业水、蒸汽、压缩空气、电能等指标实现动态监控和调度,不断提升装置运行绩效,达到95%的行业领先水平,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仅0.266吨/万元。同时围绕有机硅、农用化学品绿色生产、低碳运行持续创新,开发了热能综合利用、定向转化尾气超低排放、高低沸歧化裂解等一系列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技术,并积极开辟“第三战场”,提供新能源材料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极。2022年,在新安股份经营再创历史新高的同时,主要工厂同比减少碳排放16.45 万吨,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继续保持逐年下降。
数字赋能打造行业智造标杆
2016年以来,新安股份投资超20 亿元高标准建设杭州总部智能园区,围绕“智能制造、智慧供应链、数字化管理”三大应用场景,持续推进体验提升、效率提升、模式创新,积极构建“一个新安、透明新安、智慧新安”,核心生产设备联网率达95%,业务流程时效缩短36.6%,生产效率提升21%,运营成本降低19.5%,产品升级周期缩短30%,构建起全场景、高精度、宽纵深的全球运营一体化体系。2018年,新安股份被评为国家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并参与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supET 建设,成为首批应用企业。2020年,新安股份成为浙江省首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并联手浙江中控成立合资公司中控智新,通过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的融合运用,更高效、更快速地赋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2022年,新安股份被评定为浙江省“未来工厂”培育企业、杭州市首批“未来工厂”,以总部“链主工厂”为核心,服务近万家企业级客户、10 万+个体经销商、链接超1 万位货运司机、跨越8 个省市的实时数据联动,孵化行业共性应用,成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功实践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新安股份瞄准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利用5G 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全面推进业务模式数字化、业务运营数字化和经营管理数字化。围绕协同研发设计、柔性生产制造、远程设备操控、生产现场检测、厂区智能物流、运营管理等各领域环节实施5G 融合应用,搭建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推动5G 技术与工业网络、工业软件、控制系统的融合,引领行业“5G+智能制造”创新发展,2023年入选浙江省首批5G全连接工厂;通过综合运用工艺机理建模、AI 和数字孪生等技术,成功实践化工行业首个“元工厂”案例,能够实时监测生产流程并模拟生产过程,即使工人们不在现场,也能够实时地检测工厂的各个环节,确保产品顺利进行,有效解决了产业链过长、信息不透明等化工行业发展的痛点。
科技人才强企厚积创新沃土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科研人才是构筑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支撑。新安股份拥有科研人员千余人,占企业总人数的14.2%,各类高层次人才近300 人,其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 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浙江省“151人才”、杭州市“131”人才百余人。
新安股份建有完善的创新体系,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十余个省部级以上研发平台;与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上海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共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开启“名校+名企”产学研用新模式,共同孵化研究项目近3年达 32 项。
近年来,新安股份全面实施科技“壹计划”,持续加大科研投入。近5年来企业研发费用年均复合增长率超50%,2022年研发费用投入7.8 亿元,占比总营收超3.5%。围绕行业关键“卡脖子”技术,通过“基础研发、应用研发、工程化研发、模式研发”四维度研发模式创新,实现重要产品和核心技术攻关;上线PLM 系统,进一步规范管理科研项目,加强核心成果沉淀和利用,累计授权专利400 余项,其中发明专利近300 项,集团本部高价值专利占比57%。先后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6 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专利奖金奖1 项,中国氟硅行业协会专利特等奖1 项。
目前,新安股份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2 家、省级行业领军企业1 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1 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 家,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 项、省部级奖励41项,承担国家级项目30 项、省级重大科研项目22 项。自2023年初以来,新安股份捷报频传,接连斩获全国工商联科技创新民营企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科技荣誉,充分彰显了新安股份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厚积成势,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面向未来,新安股份秉持“绿色化学创造美好生活”的使命,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持续培育高价值领域创新能力和差异化竞争优势,不断提升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努力成为硅基、磷基新材料和作物保护领域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