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文化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2024-01-03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黄 寰

(1.成都理工大学学术期刊中心,成都 610059;2.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宜宾 644000)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培育创新文化是新时代我国建设创新事业、推动创新实践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把握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动权。当前,创新文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本就源于其自身具有吐故纳新的创新能力和求变图强的创新精神。如今世界文化格局风云变幻,创新文化是世界各国各地区求发展、顺潮流的唯一选择,只有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满足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诉求,才能充分适应时代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才能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来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倡导和培育创新文化,构建以创新精神、创新制度、创新价值观、创新文化环境等为要素的创新文化体系,不断增强创新文化的整体合力,按照面向现代化建设、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新要求,汇聚凝练创新文化资源,培育新时代创新文化观念,提升社会整体创新能力,不断焕发创造激情,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和组织,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并列。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中西部形成对外开放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理位置优越,区域内生态禀赋优良、能源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以创新文化赋能地区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升创新实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

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创新文化是在创新活动中逐步建立以创新为目标的精神思想和文化形式。中国科学院将创新文化视为一种文化氛围,是科技过程中形成的与整体发展要求相应的群体创新精神和表现形式的综合体①张九庆:《解读创新文化的内涵》,《中国高新区》2012 年第12 期,第137 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从体制机制改革、产业转型发展、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的根本要求,通过创新文化建设,解决新矛盾,开创新局面,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离不开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发展文化软实力、共建创新文化土壤等与创新文化相关的路径设想与建设。培育创新文化,有利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充分发挥地区特色及优势,借助同根同源的巴蜀文化推动双城经济圈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创新文化氛围,共同绘制文化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同心圆”(见图1)。

图1 创新文化引入高质量发展体系概略图

成都和重庆作为西部发展的桥头堡,集聚、联通、配置和融合了各资源要素,培育创新文化,有利于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市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使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融入全国发展格局和推进西部各省合作方面的优势更加凸显。

二、文献综述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与话语权取决于它自身的创新驱动能力。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两重意思:首先,中国目前的发展受到技术创新的影响,不能仅仅依赖于传统的技术、资源等;其次,创新的主要意图不仅仅只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还要能够激励和促进发展。因此,政府需要科学有效的把握好创新驱动与社会管理的辩证关系。

德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曾提出创新经济理论,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创新发展的关键是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①Schumpeter J 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12, p.212.。20 世纪50 年代,国外学者首次将创新与文化相联系,分析了在科学技术创新影响下文化的演变发展,并应用于宏观的社会层面②Barnett H G,“ Ethnology and ethnography: lngalik social culture cornelius Osgood”, American Anthropologist,No.61, 1959, p.903.。甘文华从非技术性创新角度出发首次提出“软创新”理念,相较于研究科学和技术的硬创新而言,软创新主要呈现于文化、市场、组织、教育等非技术性要素,其在服务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③甘文华:《创新驱动的四重维度——基于方法论视角的分析》,《党政干部学刊》 2013 年第1 期,第49 页。。徐望认为创新驱动文化发展不仅仅体现于先进的技术或产品功能上,同时要注重文化感情、文化故事等“软创新”上④徐望:《创新驱动文化资本增值与文化产业发展》,《经济视角》2017 年第1 期,第38 页。。文道贵和胡婷婷指出,科技创新对于促进经济的上涨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越是升级对于经济的帮助就越大⑤胡婷婷、文道贵:《发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比较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13 年第31 期,第1 页。。目前,国内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低水平经济发展模式的阻碍,而现在想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创新驱动,可为适应新经济环境提供有力保障⑥陈宇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 年,第31 页。。针对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国内学者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洪志生提出科技人才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因素,具有心理行为、工作能力、知识技能等特征,为城市创新发展应在特征基础上实施人才政策支持⑦洪志生、赵兰香、林慧:《正确认识基础研究人才,创新基础研究人才政策》,《今日科苑》2017 年第12 期,第16 页。。单春霞等从知识产权保护角度出发,研究得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提升创新驱动能力从而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且结果受到政府效率、市场公平等影响,并提出针对性建议①单春霞、李倩、丁琳:《知识产权保护、创新驱动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经济问题》2023 年第2 期,第51 页。。

创新文化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文化创新发展理论的重要分支。目前关于文化创新的理论已广泛应用于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发展水平等政策领域,但现有研究还主要集中于国外的相关案例。魏伟等以伦敦、纽约、巴黎、东京四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文化空间塑造研究,从规划体系、资源整合、空间聚集和公众参与四个角度出发提出我国文化空间发展路径②魏伟、刘畅、张帅权:《城市文化空间塑造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以伦敦、纽约、巴黎、东京为例》,《国际城市规划》2020 年第3 期,第77 页。。胡彬对国外文化创新驱动城市转型案例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以“毕尔巴鄂效应”为典型的文化旗舰项目驱动、以英国为代表的文化创意驱动、以韩国宏大为代表的知识导向型产业融合发展三种经验,同时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相对广阔的政治空间赋予了城市政府更大的自主权,各地政府依据各自地理位置、禀赋条件、发展基础等当地实际情况,形成不同文化导向驱动的城市发展模式③胡彬: 《文化的创新价值、全球城市建设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评论》 2023 年第2 期,第46 页。。目前对于国内文化创新驱动城市的相关研究较少,还处于对于路径的探索阶段。

由上可知,我国的创新文化驱动城市发展研究正处于初步阶段。目前针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已有大量支撑文献,在创新文化方面主要是针对以国家为对象的宏观层面和以企业为对象的微观层面开展了相关研究,而针对经济圈(或城市群)层面开展的创新文化研究还相对欠缺。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基于文化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从实际出发剖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资源要素基础和发展现状,结合创新文化特征提出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设想。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现状

(一)区域创新资源基础

1.创新人才资源

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已成为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共同关注的一个时代主题④肖超荣:《基于资源基础观视角的人力资源战略分析》,《电子技术》2020 年第3 期,第92 页。。从狭义上讲,人可以用于搬运货物、制造产品、作战等,其本身就是资源,但人的作用不仅如此,人的作用还在于通过结合其他资源的利益,使其摆脱纯资源的地位,创造更高的价值。但要使它成为一种有效的资源,就必须有效地利用“人”。近年来,成渝地区围绕创新发展大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打造创新人才聚集高地,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培育、引进政策措施,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成渝地区研发创新需求,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形成了有机衔接、有力支撑的人才布局,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成渝地区人才总量在2020 年达到1600 万人,占人口总量13.86%,人才资源总量大幅提升。成渝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规模效应和整合优势突出,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优质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要素支撑,2022 年,产业园联盟服务人才达590.71 万人次。与此同时,成渝地区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人口聚集和人力供给质量提升,有利于促进区域“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释放,使人才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和文化培育提供有力支撑。

2.资本投入要素

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资本资源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它是促进科技企业生命周期中资金链衔接、满足科技企业各种资金需求的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和生产要素。资本资源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积累和分配的重要环节,不仅要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且要为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①姜琪、李吉志、姜常梅:《平台经济能够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吗》,《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23 年第35 期,第56 页。。资本资源是按照市场原则配置要素资源的重要力量,对促进各种创新要素的良性循环起着关键作用。资本市场是一个提供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平台。其特点是信息公开透明,价格信号敏感。通过资本资源将各种创新因素引入市场,有助于实现优化配置,激发创新和突破,提高社会生产力。要坚持科技创新与资本运作的深度融合,完善促进创新的制度体系,构建具有可持续特征的创新机制,引导资本有序进入创新领域,充分发挥资本资源的催化力,创造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和新的商业模式。近年来,成渝地区积极响应国家对科技金融的政策部署,开展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初步构建了多元化多层次科技金融融资体系,推出了“科创贷”等科创金融产品,并建立了全国唯一一家跨省区的区域性股权交易所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②梁玉栋、金照星:《把科教资源转化为创新优势》,《国际人才交流》2021 年第5 期,第42 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创新成果可以直接进入市场并产生经济效益。

3.区域科教资源

企业创新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背后科教资源的支持,我国科教人才领域资源潜力巨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应该优先发展教育,重视科学教育资源是创新发展的关键一步。只有重视科教资源的开发利用,教育才能更加科学全面,从根本上促进科学教育的有效实施。一个地区的科教资源越丰富,为当地企业提供的人力资本就越丰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191 个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85个,同时还打造了成都科学城、绵阳科技城、重庆科学城等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已建和在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7 个,数量居全国第3①华德仁:《产教融合不断释放高校科教资源优势》,《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8 月4 日,第A09 版。,是我国科教资源最丰富的、最集聚的区域之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丰富的科教资源,为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提供了基础,促进成渝地区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已从巩固基础、实现重大突破转向加快推进、整体推进,加强目标、领域、政策、产业、机制、时间序列的协调,加大工业、贸易、金融、技术、经济、社会等重点领域对外开放力度。

2.高水平产业链供应链逐渐形成

川渝两地积极抢抓机遇,重塑全球产业供应链,加强区域产业一体化布局和协同发展,加快推进产业链深度融合,已在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消费品、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形成协同解决方案。

3.跨区域协同机制逐步完善

川渝两地建立了外商投资企业跨区域投诉处理合作机制、跨省联合河长办、“同一标准办同一件事”的跨区域市场服务体系、跨区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加快向各个经济和社会领域扩张,以机制改革保障成渝两地创新驱动发展。

4.科技创新主平台发挥效能

川渝两地积极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集中力量突破基础科学研究和区域创新短板,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攻关重大技术难题。在西部(成都)科学城,四川天府新区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公共平台已于2023 年1 月通过验收并投入正式运营,可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失效分析、可靠性测试、测试服务、工艺设计等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完整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链。西部科学城(成都)和西部科学城(重庆)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在平台建设、人才集聚、成果转化、开放合作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逐渐成为成渝地区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

5.人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2020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在成都成立,该联盟成员单位围绕园区协作、企业交流、品牌同塑、活动联办、市场共拓等重点领域,展开了全方位、全链条合作交流。成渝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规模效应和集成优势凸显,目前成都和重庆约有3 万名联合科技专家在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公共卫生、农业等各个领域工作。成都和重庆通过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家团”,建立了两地专家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并定期组织专家服务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三)创新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创新发展已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但相对于其他发达地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而言还有一定的差距。首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长江上游科技创新高地,虽然重庆和四川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分别排名全国第7 位和第12 位,位于前列,但成渝地区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0.71分),已处于全国第二梯队①陈涛、王思懿、吴戈、陈小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西部》2021 年第6 期,第23 页。。其次,与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等城市群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科技创新资源和要素的吸引力和集聚度还相对较低,尤其是在创新资本投入、重大科研创新平台等方面的发展还相对不足。第三,从全社会“创新创业”氛围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创新价值观的倡导和塑造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区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在产业、文化等领域的融合相对不足,对区域创新活力,创新开放共享尤其是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都有比较直接的影响,因此通过文化传播等方式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发展赋能,营造全社会“崇尚创新,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四、推动创新文化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策略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以培育创新文化为目的,以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为抓手,推动创新文化产品、服务的产业化发展,大力宣扬创新文化价值,推动人才、企业创新氛围、创新精神塑造,使得创新文化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体系的重要基础,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赋能。创新文化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策略。见图2。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始终是的我国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日趋完善。但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和主体培育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逐渐出现一系列问题,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是实现创新文化发展的必要基础①安久国:《供应链关系质量、知识整合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创新氛围的调节作用》,硕士学位论文,青岛大学,2022 年,第56 页。。

从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增强主体创新意识出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高行政效率的“简政放权”,实现由“办”变“管”、“放”“管”结合的体制改革,基于成渝发展实际现状,以激发文化产业主体创新活力为重点,探索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专业、规范、高效的文化创新管理体制;加强文化产业政策创新,将数字化、网络化作为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以利用技术创新为政策导向,创新驱动文化产业优化升级,实现文化产业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不断改良升级传统文化。明确地方政府与文化市场职能,在“管办分离”基础上合理划分政府部门和文化企业单位的权责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二者在文化产业转型发展上的作用。深化文化产业行政管理机构执法改革,统一建立文化产业综合执法主体——成渝创新文化专项管理机构,执行专门负责成渝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从宏观层面统筹激发主体创新发展等相关职能,对现有文化产业行政权力进行重新分配,改善当下行政管理部门职权交叉重复等问题,并定期实施绩效考核,确保落实文化产业创新政策实施;完善文化产业市场制度,避免同质化竞争引起的内耗;构建规范化的文化产业企业制度,培育一批合格的和优秀的文化企业尤其是国有文化企业,使它们成为文化产业市场的的主体。通过市场“无形的手”对相关企业进行资源配置,兼顾出资人制度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健全,实现政府从主管主办制度到出资人制度的转变,为市场更好发挥资源调配作用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②包国强、黄诚、张玉玲:《我国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框架系统理论初探》,《中国市场》2018 年第33 期,第22 页。。健全完善相关法律规制体系,在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基础上,设定符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实际的相关法规,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角度出发,构建完善文化产权制度、文化企业制度等文化发展体制并建立问责机制;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为知识产权保护和文化创新活动有序进行提供司法保护和行政保障。

完整高效的发展机制是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地政府构建沟通机制,为政策信息的互通提供及时、通畅的交互通道,避免经济圈内各城市政策重复、矛盾等问题,加强政府与市场紧密有效协商机制,促进各类主体谋划推动双城经济圈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实现文化产业创新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明确政府与市场职能分工,对创新文化的管理方式和治理手段进行优化升级,尽可能地激发出文化主体的创新活力,提升文化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人才培养机制,为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新技术的发展,亟需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文化融合复合型人才。建立文化公共服务机制,政府要积极履行一个保障者的角色,完善社会创新文化服务,打造全面覆盖、软硬结合的文化创新服务网,推动构建创新文化惠民形式。

(二)培育创新文化产业,发挥创新文化价值

创新文化既有对大众创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也有其作为新时代特色文化的经济价值。梳理创新文化理念、开展创新文化活动、培育创新文化产业载体。要发挥平台对创新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支撑,强化创新文化企业培育与成长,科学合理地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文化产业平台,聚焦学科交叉融合和多技术领域创新文化的资源聚集。

伴随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数字经济企业,低效的传统经营模式逐步被代替,新旧动能转换成为实现文化产业由高速转向高质量的转变的突破口。针对创新文化的特征,应突破文化与科技是内容与形式关系的传统认知体系,在科技发展的当下,新一代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相互作用日渐凸显,文化产业推动了创新发展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同时,其自身发展也在逐渐优化和提升。协调好科技与创新的关系,通过科技与文化的相互赋能,以科技提升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与效能,加快创新文化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创新文化产品、服务研发速度,缩短成果转化周期,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促进科学技术与创新文化产业的相互赋能,通过数字技术提升创新文化产业的效能和价值。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文化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好现代化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对传统文化业态进行数字化改造,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文化传播体系的发展,积极适应文化产业变革新趋势,将技术研究注入创新文化发展中,针对线上创新文化发展(如电子图书、短视频等),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加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形成创新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协同提升的良好局面。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利用丰富的产业内容与形式,实现其个性化定制、精准化营销、协作化创新、网络化共享等形式。培育孵化一批创新文化企业并进行龙头企业培养,通过构建政府奖励、减税政策、贷款优惠等政策支持,吸引一批外来龙头文化企业入驻开展创新文化产品开发和推广,对企业数字文化、文化融合等创新文化融合领域的专利申请,带动区域文化融合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

利用好数字化时代信息资源,促进创新文化产业与其他领域的相互渗透,推动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在以跨要素整合激发跨界融合新动力的同时,不断实现创新文化产业领域的扩展,通过创新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生活等各方面的要素叠加实现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创新文化产业化进一步带动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科学技术创新的突破、经济发展动力的整合实现文化跨行业融合,以创新文化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更大范围的效应提升。进一步实现附加值高、节能环保的创新文化产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实现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三)推动多元文化融合,共建创新文化土壤

不同类型文化的传播发展具有相互融合的趋势和特征,创新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且能够融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天然具有与其他多元文化融合的优势。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文化与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等相互融合,建立起以创新文化为引领的多元文化协同发展格局,构建其完善的多元文化协同发展的收益和利益的共享和补偿机制,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体系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基于巴蜀文化一盘棋思想,围绕巴蜀文化理念,利用好各地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资源,共育“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区域文化品牌,推动创新文化与巴蜀文化的多渠道融合体现,将创新文化的批判性思维、求真务实态度、首创探索精神等融入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整体文化体系中,把创新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力量通过更加具象化的其他文化元素传递到大众中,促进形成更深层次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优化文化相关配套设施、激发文化消费市场活力,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文化协同发展,强化并释放文化协同发展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经济协同增长的作用。疏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文化开放交流通道,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文化资源、人才资源、创新资源的平等共享,通过双城经济圈各城市跨区域的增资扩股、并购重组的方式实现创新文化要素协调,择机设立支持成渝创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基金,支持培育现有创新文化集团公司做大做强做优,出台针对性政策强化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在创新文化产业方面的互动联合,通过激活社会民间资本加强市场竞争活力,推动创新文化市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推动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文化的均衡发展,发挥成都和重庆两个中心城市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各个城市文化发展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缩小区域间创新文化协同发展水平差距,尤其是“中部塌陷”区域的创新文化发展,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同时注重把握创新文化的塑造和传播,形成对持续性创新发展的文化软支撑,建设创新型文化土壤。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活色生香新成渝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双城和一周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