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举国体制:概念演进、制度优势与时代价值

2024-01-03婕,王

关键词:核心技术优势科技

许 婕,王 瀚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6)

如今,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科技的竞争,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勃然兴起,一股引领新时代的创新能量蓄势待发。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任务,建成科技大国,从而领跑科技竞争,需要坚持新型举国体制,充分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抢占科技创新的高地,将资源整合到重大战略性的科技领域。若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加快核心技术攻关,特别是打造国之重器时,更需要运用新型举国体制,倾注全国之力。要大力完善和利用好新型举国体制,让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动力优势,在制度建设与实践创新的统一中,发挥出新型举国体制的时代价值,这不仅是我国核心技术攻关进入到突破期的要求,也是实现中国之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

一、新型举国体制的概念演进

新型举国体制,如今已成为新征程上所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关乎到我国远景目标的如期实现。这一体制继承了以往举国体制的优点,同时充分吸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新型举国体制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从“传统”到“新型”的嬗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时代内涵。把握新型举国体制的概念演进过程,方能发挥其特有优势,使其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强大效能。

(一)新型举国体制的概念生成

“举国体制”是中国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国家动员体制”,其核心理念便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学界普遍将其内涵概括为:举国体制,是把国家利益作为目标且置于首位,动员、调配国家相关一切力量,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辅之以政府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运行机制工作策略。

社会主义的举国体制早在苏联的“规划科学”中就有所体现,1918年,列宁提出成立科学院,调动一切力量服务苏联建设的构想。列宁指出:“科学院可以被想象成一个服务于自然界探索和技术发展的巨大协调中心”[1]。社会主义制度下,举国体制这一潜藏的力量最早被毛泽东所认识,他在土地革命时期便有过集中力量和兵力逐个击破的主张,《论十大关系》中,同样提出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这一基本方针,举国体制这一科学概念便开始产生萌芽。随后,经过不同时期的探索,我们党对举国体制渐渐有了更为系统和更加深入的理解。2002年7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这是“举国体制”这一概念第一次在我国的公开文件中被提及,接踵而至的是 “体育竞技举国体制”相关研究的涌现。而“新型举国体制”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11年7月13日,由科技部所制定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型举国体制”[3]。随后,在2016年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新型举国体制”均被重点提及。“举国体制”与“新型举国体制”的提出时间分别对应着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和第二个10年,两个10年之交意味着国家从“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是中国迈向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4]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明确强调,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自此,新型举国体制被置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党带领人民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新时代全面推进“四个伟大”的制度武器。

(二)举国体制与新型举国体制

举国体制具有明确的指向和独特的运行机制,具有政府直管、计划体制、全部投入、项目固定等特点。因其规模庞大的协作方式,进而产生一种“集体力”[5]和“社会的劳动生产力”[6]。在建设资金匮乏、技术基础薄弱、产业发展落后的新中国初期,我国采用举国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协作模式,取得诸多成就。基于此,各界对举国体制达成了高度认可的一种共识,但是否“集中力量”便可以取得成绩呢?答案是否定的,举国体制因自身的适应性、历史性和局限性导致其并非在任何领域都能获得成功。而新型举国体制,继承了传统举国体制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整体战略规划布局、多元协作集体攻关等核心理念,面对新的国情和社情,丰富和拓展了传统举国体制的内涵与外延,调整了所扮演的国家角色与自身的功能定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与传统举国体制相比,具体而言,新型举国体制“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新型举国体制具有新的战略导向。新型举国体制从过去的以“实现目标”为主,转为“政治目标”与“经济效益”兼顾,也可以说是由“产品导向”向“商品导向”的转变。由于传统举国体制的运行始终围绕着国家目标,致力于科技成果和工程的产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市场收益,致使商品更新迭代延缓,经济效益不高;而新型举国体制旨在推动科技创新,抢占战略制高点,实现国家利益的跃升。这一转变意味着科技创新不仅要致力于国家的战略需求与宏伟蓝图,更要兼顾经济与民生的主战场;重大科技项目的输出用户应多元化,除面向国家与政府,还要兼顾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个人等;科技创新活动不仅要考虑政治诉求,也要考虑市场竞争和改善民生。

第二,新型举国体制具有新的核心任务。新时代的新型举国体制,聚焦的是集中力量应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伟大复兴。所谓“关键核心技术”除了基础技术与通用技术之外、主要包括非对称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涉及到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军事战备、精密电子、医疗健康、航天科技、深地深海等方方面面诸多领域。在过去3年抗疫的斗争中,新型举国体制主要担负着集中解决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相关问题。此外,伴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型举国体制更加注重科学统筹和机制优化,创新也日益由被迫寻求“卡脖子”技术的突破转向自主科技创新的大国之需。

第三,新型举国体制具有新的资源配置方式。绝大多数情况下,传统举国体制依靠政府的财政支出,政府扮演着“大包大揽”的角色,通过行政手段对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进行配置。伴随着传统举国体制向新型举国体制的升级,资源配置方式由“政府主导”向“政策引导”转变。一方面,新型举国体制更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有序运行的市场带动着创新要素充分涌流,加深了政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从而充分调动多元主体的协同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创新要素与创新资源的融合;另一方面,新型举国体制并没有忽视政府的作用,政府通过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等,制定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使得市场更为规范。传统举国体制以计划经济为手段,新型举国体制则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手段。此外,与以往传统举国体制不同,新型举国体制将市场竞争机制融入其中,高质高效地突破西方“卡脖子”技术。

新型举国体制是新时代的产物,和传统举国体制二者之间的差异与不同时代背景下我国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也密不可分。传统举国体制致力于维护国家安全,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而新型举国体制致力于维护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利益,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传统举国体制与新型举国体制虽然诞生的时代不同,但二者均展现出了强大的动能和效力。

二、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论及新型举国体制,强调充分发挥其制度优势,已深深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作为一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创新体制,新型举国体制在科学统筹、抗击疫情、协同攻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诸多方面具有鲜明优势。举国体制一直贯穿于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之中,彰显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承担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如今,新型举国体制之所以能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强大效能,其核心优势来自于三个方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以及政产学研用合力的发展模式。

(一)以党的全面领导为基础的领导体制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治理步入现代化、充分展现“中国之治”的根本前提。党执政能力的高低,时刻影响着国家整体效能,构成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基本框架。新型举国体制之所以能实现国家治理之变革,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使我国顺利融入全球发展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根本上就在于新型举国体制坚持以党的全面领导为基础。

党的领导能够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将多元主体统一起来,通过高效有序地整合,使目标一致化,从而实现集体协作。中国共产党通过其强大的领导力、组织力、决策力、动员力,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调配全国有关资源,遵循社会化大生产规律,促成了社会、政府、市场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加深了多元主体之间的协作,达成了改善民生与促进国家发展的目的。之所以说党的领导是新型举国体制制度优势的根本来源,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即领导主体与核心任务是内在统一的。习近平指出:“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为攀登战略制高点、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支撑”[7]。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这既是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深层次原因,同时又是党构建新型举国体制、举全国合力所要达成的最终目标。唯有坚持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凸显新型举国体制统筹协调的优势,将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新型举国体制的有效发挥需要中国共产党观大势、把方向、谋大局,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基础,才不会因局部利益、短期利益而迷失,为国家利益、长远利益谋篇布局、蓄积势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历史充分证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前提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唯有在党的领导下,方能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使其成为实施重大国家战略、推动创新驱动的重要法宝。

(二)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手段的治理机制

习近平强调:“我们的最大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今天我们推进科技创新跨越也要依靠这一法宝,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8]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支撑便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其运作的机理在于,使政治和经济进行最优配合,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实现政治和经济的良性互动。这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手段的治理机制遵循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同时充分释放了市场活力,使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更加契合。

从1978年GDP尚不足4000亿元,到2020年GDP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超1万美元。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新型举国体制制度优势的发挥密不可分,正因其始终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将有限的社会资源最大程度利用,完成好国家的战略性任务,我国才能在全球未来发展中占据了战略制高点。

通过“集中力量,协同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科学把握了要素市场建设与政府科学统筹相辅相成的关系,其制度优势的发挥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在运转过程中也全方位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兼顾政府在优化机制上的作用,从而实现了治理效能稳步提升、国民经济行稳致远。

(三)政产学研用合力的发展模式

与以往政府主导,动员工人与农民的传统举国体制不同,新型举国体制,是一种政产学研用合力的发展模式,正因如此,新型举国体制这一制度的制度优势才得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凝聚起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形成了四方协同的创新性合作模式。在新型举国体制的驱动下,政产学研多元协同已成为我国促进经济与科技融合的主要突破点。政产学研用合力的发展模式,以创新发展为核心要求,在面对时代课题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凝聚力。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得到全面有效地利用,产业政策优势得以发挥,多元主体的创新活力也得以激发,使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新型举国体制在横向上组织庞大的集体劳动,是多元主体“在同一空间并存”,解决了我国面临的各种紧亟问题、使得党可以从容不迫的应对突发的紧急情况。从传统举国体制向新型举国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单方调配到多元协同的过程,国家通过整体规划、统一调配、团结协作、集体攻关,成功实现了诸多重点领域的突破,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创举。

多方协同,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产业链的平稳运行提供了保证,有效避免了政出多门相互掣肘。其中,政府发挥了组织与引导的功能,制定政策并调配资源,实现了专项集中;企业发挥了研发与创新的功能,提升了投资与成果的转化效率;学校发挥了培育与传输的功能,为核心技术领域源源不断的输送专业人才,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科研机构则推动了核心技术攻关,在前沿领域不断钻研,顺利实现我国“卡脖子”技术领域的突破。深度协同、良性互动、完备高效,从而新型举国体制得以高效运转,其巨大优势得以发挥。

三、新型举国体制的时代价值

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已成为新时代的必然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举国体制的科学内涵基本不变,但应时代需求呈现出了不同的时代价值,面对不同的需求,所发挥出的优势也不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核心技术攻关亟待解决,新型举国体制在这三个方面表现出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一)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贺信中,习近平深刻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社会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9]无论是“十四五”规划,还是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都强调要全面适应数字技术发展与日常生活全面融合的新态势。新型举国体制的时代价值在于,它适应了时代发展要求,吸纳了数字技术,重塑了举国体制的组织过程,促使“数字红利”加速释放,使得线上医疗、远程教育、平台互动、协同办公等领域蓬勃发展,构筑起全民享用的数字生活。新型举国体制加速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科技创新。2020年,大数据产业规模同比增长16%,高达718.7亿元。当今时代背景下的科学研究组织和规范日渐开放化、集成化,数字技术革命也在助推着这种范式的信息化转型,亟需新型举国体制支撑数字化时代经济的发展,运用高效的手段将核心战略性资源进行整合,提高政产学研的综合运行效率,加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新型举国体制已体现出了数字经济时代下独特的自身优势:一是促进了大型研发体系布局规范化。新型举国体制促使数字技术融入国家系统布局,及时调整战略策略、系统把握科技发展的新态势,引导我国大型研发体系布局日益规范,朝着数据驱动、交叉融合等新的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跃升;二是加速研发平台数字化建设。新型举国体制通过数字技术,将科技资源和数字信息整合在其建立的范式当中,实现了资源的统计与分类、调拨与监测的高效化,研发平台呈现出数字化的态势;三是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科研管理效率。新型举国体制建立起数字化科研管理范式,并将数量庞杂的科研子系统纳入其中,运用数字技术高速且精准的优势,纵向提升了管理与决策的水准,横向畅通协作与交流的效率。这些都展现了我国加速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如今,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构筑起网络屏障,加快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在数字领域取得新飞跃,必须举国家之力攻关数字领域重点项目,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国人民携手前行,利用好无边界互联网,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只有这样,方能让数字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促使“中国村”融入“世界村”,再次为世界发展注入更多新鲜活力。

(二)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制胜法宝

过去3年,新冠疫情来势汹汹,而中国为这场阻击战提供了中国方案,向全世界展示了大国的风范,新型举国体制的时代价值在这次实践中得到了充分证明。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提及新型举国体制,这说明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举国体制,在过去3年疫情时期,以及突发性重大公共社会危机治理领域举国体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10]的制度优势。其价值表现在以下四个维度:第一,党的强大领导力。我们党的强大领导为抗击疫情奠定了稳中向好的总基调。中国共产党在全过程中组织动员,在资源上合理统筹,各级党员冲在第一线,起到了战斗堡垒的作用,为全国人民打好疫情阻击战提供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支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所在,在疫情防控初期,全国480万党员英勇的冲锋陷阵形成了强大的感召力,为遏止疫情蔓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应变组织力。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中,不确定性随时存在,党通过强大的应变组织能力,正确处理了“变”与“不变”的关系,贯彻制度性的同时不缺乏灵活性,动态调整治理形态与运行机制,使得我们国家在疫情防控过程中能有效化解内外风险,及时应对远近危机。第三,制度执行力。全国人民同心同力,全国一盘棋。新型举国体制下,党中央通过高效部署与加大落实力度,使决策实时转化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思想和自觉行动。制度执行力是新型举国体制发挥时代价值的关键因素,在提高制度执行能力与执行效能的同时,让制度落实、见效。第四,科技创新力。科技创新力是新型举国体制发挥时代优势的重要支撑,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抗击疫情的利器。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新型举国体制凝聚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智能调度等,都是科技创新力在疫情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体现。

(三)助力核心技术攻关的强大保障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11]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根本上赢得国家经济、国防的安全。“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12]面对核心技术攻关的难题,要通过新型举国体制,激发起重要科研院所、高校的国家队作用,壮大科研创新力量,注入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当中。

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创新领域的成功实践,“两弹一星”、人工合成胰岛素和青蒿素、从“神州飞天”到“蛟龙入海”,从三峡工程到高铁腾飞,中国在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这都是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体现。新型举国体制让团队协作与资源协调分配更为高效,政府与科研部门的联系日益密切。具体而言,新型举国体制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的优势发挥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加强规划。核心技术攻关离不开创新,而创新需要建立在基础科学之上。长期处于自由探索模式的基础科学研究,也需要国家规划予以指引,新型举国体制加强了科学研究规范化、融合化趋势。长期致力于落实国家任务、解决国家需求的新型举国体制,能够为基础科学研究提出目标,指明探索的方向。二是培养科研人才。核心技术攻关需要持续且大量的人才注入。新型举国体制使得学术评价体系更为健全,科研人员开展研究的环境和条件日趋完善,充分激发、调动了科研人才的创新能力。三是建立起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链接。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跨越是科研领域的关键,同时也是我国的短板。相比之下,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依然较低,西方大约是我国的四倍。打通两个领域的关键便是新型举国体制制度优势的发挥,既能让科研成果服务于产业发展,又能让产业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多支持。四是保障经费投入。相比过去,我国的科研投入更为充盈。基础科学具有研究周期链条长、取得突破性进展难等特点,需要新型举国体制进一步保障经费的投入。

总之,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机遇与挑战交织共存。新型举国体制成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助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其制度优势与时代价值为党中央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有效路径依赖。新型举国体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丰富并发展,以事实雄辩地证明:虽历经嬗变,却始终是推动我国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之重器”,彰显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在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坚持新型举国体制,举全国之力,聚八方之智,谱写出“中国之治”的崭新篇章。

猜你喜欢

核心技术优势科技
烧结矿低硅均质慢烧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
习近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矮的优势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画与话
颠覆式创新: 集汽车级十项核心技术的ROBYF1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欣锐特:掌控新能源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