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与未来图书馆发展
——2023年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综述
2024-01-03刘宇初任国华李君邵燕姚晓霞刘宏伟
□刘宇初 任国华 李君 邵燕 姚晓霞 刘宏伟
1 引言
教育数字化与未来图书馆建设是高校图书馆界当前最为关注的前沿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战略目标和要求[1]。推进教育数字化是深化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为高校图书馆未来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和重要发展契机。
为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推进世界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赋能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2023年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于7月11-12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利举办。论坛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以下简称高校分会)、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管理中心、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管理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承办,来自国内近170所高校图书馆以及相关行业的嘉宾、学者、馆长与馆员代表等360余人参加会议。论坛主题聚焦“教育数字化与未来图书馆”,设立主论坛、分论坛、馆长圆桌会议等议程,主办方特邀图书馆业界和学界的专家学者作了近30场专题学术报告,围绕“信息资源生态培育与创新”“未来图书馆空间建设与服务畅想”“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高校图书馆共建共享与发展”等分论坛议题,深入思考高校图书馆内涵式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指针与切实举措,就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
2 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内涵式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1 确立高校图书馆内涵式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
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重要命题,在现代化进程中要以自身的内涵式发展为特质追求,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路径,以高质量发展为时代主题,不断构建和优化新的发展格局[2],实现高校图书馆在教育数字化和创新型国家发展建设中的独特价值。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建龙在主旨报告“高校图书馆内涵式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六方基本面”中,提出“管理体系、业务体系、价值体系、理论体系、文化体系、生态体系”六大支撑体系,结合“大学校园、专业馆员、信息资源、历史因缘”四柱发展根基,深入阐述高校图书馆现代化的整体发展内涵,并进一步探讨高校图书馆保证内涵式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陈建龙提出,管理体系是图书馆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包括“行政管理、业务管理、文化管理、应急管理、战略管理”等方面,以促进图书馆发展的系统逻辑和业务逻辑相衔接统一;业务体系与专业馆员和信息资源直接关联,注重“以资源为基础的文献保障、以信息流为视角的文化教育、以用户为导向的信息服务”三个基本方面的建设;价值体系突出图书馆作为“文献中心、育人平台、文化殿堂、服务圣地”的价值定位;理论体系包括图书馆现代化的历史、传承和发展以及大学图书馆的本来和根基,同时要确立现代化发展的内涵理念与战略布局,创新现代化方法论等等;文化体系要注重培育特色,注重组织文化建设以及制度、氛围建设;生态体系要注重和加强与学校及有关方面的沟通交流,找准图书馆在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定位,以及在学校文化发展和科研创新战略中的定位,实现交融互通、博采众长。
2.2 践行文化育人职能,深化高校图书馆内涵式发展
教育,是大学图书馆的当然使命;文化,是大学图书馆的天然底色[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1]。高校图书馆内涵式发展要体现其自身特质追求和使命价值,更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承与文化育人职能,践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职责。
同济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慎金花从“智能技术、教育形态变革中大学育人功能的时代之问”“智慧教育、五育并举洪流中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时代之弈”“全面服务、文化强馆转型中同济大学图书馆的时代之策”三个方面深入阐释了高校图书馆育人功能的内涵,并结合以人为本的同济大学图书馆协同育人模式实践,提出将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服务指向服务育人和以文化人,通过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劳动育人,服务于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空间渲染设计、文献资源建设、读者文化体验、阅读推广活动、勤工俭学计划、志愿者服务等各个环节,弘扬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潜移默化地培育青年学生的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4]。
关于图书馆文化育人空间建设,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黄贤金提出图书馆作为文化育人的空间应以文化浸润为首,塑造精神传承,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黄贤金提出,构建弘扬“先生文化”的图书馆发展机制应从书院馆员制度的引领效应、馆员责任的激发与重塑、优化馆藏格局等方面着手,打造“见书见人”的图书馆“先生文化”,具体举措包括挖掘“第0课堂”的文化内涵、通过“大先生”引领学习和“至平思想”治馆等。
本届发展论坛设置“馆长圆桌会议”环节,由陈建龙馆长主持。“高校图书馆如何增强文化育人功能”是其中的重要议题,同济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慎金花、东南大学图书馆馆长李爱国、重庆大学图书馆原馆长杨新涯、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王琼、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李玉海、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孔繁秀等多位与会专家就此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介绍了本馆相关实践经验。专家们提出,高校图书馆应确立自身在学校立德树人培养过程中发挥的职能和作用,界定清晰图书馆在专业精英和社会栋梁两类培养目标中所能够承担的责任,通过发挥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实现从培养专业精英到培养社会栋梁的重要转变;图书馆要探究在数字化时代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使命,要把握大学研究学术和培养人才的核心要务,重点打造校园学术文化;文化育人要注重发挥图书馆阅读文化的育人作用,着力推进数字阅读,构建虚实结合的数字育人机制,如合辑出版资深馆员优秀导读文章,设立阅读推广奖学金、奖教金,打造阅读文化品牌,设立阅读学分制等等,让校园阅读文化通过图书馆的推动能够落地生根。
2.3 创新学科服务,促进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以学科馆员为主体开展的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走向知识化、个性化、泛在化、智能化的必然要求。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形势下,学科服务创新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
关于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发展方面,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金兼斌结合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践,从建制化、服务实践、面向未来的服务创新等方面对本馆的学科服务体系进行了系统化呈现。清华大学图书馆于1998年率先引进学科馆员制度,设专人负责与对口院系建立联系;随着资源与用户需求的变化,学科服务也逐渐向精准服务和分众服务转变。金兼斌认为,为实现面向未来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学科服务内涵必须因时而变,逐步向大类化、学术性、差异化、丰富性等多维度发展。图书馆学科服务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学校和图书馆要注意发挥好学科馆员的平台和桥梁作用,同时也要注重学科馆员的队伍建设问题,通过招聘、考核和职称晋升等多重手段不断提升学科馆员队伍整体素质。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是“学校可以调动的一支战略性‘增援力量’”,平时服务于资源建设和学科监测,必要时要驰援学校重大项目和攻关任务。
3 创新引领,聚焦未来图书馆和智慧空间建设
3.1 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目标及发展趋势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3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探索推进未来学习中心试点,发挥高校图书馆优势,整合学校各类学习资源,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支撑学习方式变革的新型基层学习组织[5]。在当前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下,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新的重要历史发展机遇,未来学习中心建设将逐渐发展成为高校育人生态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吉林大学图书馆馆长禹平在报告中指出,“未来学习中心”是对传统学校教育模式的一种发展和转变,强调与其他学科和机构协同并进,鼓励进行跨学科合作和知识交流,培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未来学习中心”的实现需要国家层面、学校层面以及各个教育、教学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共同努力和协同发展,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路径规划,在制定发展规划、提供专业教师支持和培训、利用科技和数字化教育技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创建灵活适宜的学习环境以及加强评估和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细化拓展。图书馆作为关键的支撑和服务单位,发挥多元资源整合、信息素养培养、创新与合作空间建设、技术应用与体验以及社区与文化建设等职能,为学校的教育使命和未来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安徽大学图书馆馆长储节旺认为,未来学习中心的概念中,“未来”代表技术维度,要采用数智驱动、虚实融合的发展路径;“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具体的探索方法包括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泛在化学习、合作式学习等,要嵌入到课堂和科研环境,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产学研融合、学科交叉融合、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中心”代表的是一种管理体制,资源、服务和人才要集中,但同时要形成以图书馆为中心依托点、以院系和学习小组为散点分布的模式,通过辐射和整合实现中心的落地和变现。
3.2 未来图书馆空间再造与服务拓展
面临全球数字教育变革所带来的环境变化,高校教育未来发展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体验,通过新兴技术赋能教学研究实践,这也为未来图书馆空间建设与服务拓展提供了新的视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当前“变革性”教育背景下新的发展机遇,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李新碗指出,高校图书馆的空间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不断向数字化、开放化、智能化发展。李新碗认为,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应涵盖资源与数据储藏中心、知识加工创新中心和跨学科知识促成中心的相应功能。在优化整合资源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积极推进建设全媒体资源中心项目,目标是实现面向知识学习应用场景的全媒体资源保障,并构建基于表征与内容的全媒体元数据技术标准。高校图书馆应优化整合资源、加快融合创新,从教学、空间、学生三方面思考,服务教学认证,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建立开放的、超学科的学习平台,并注意与学校的教务部门紧密合作,发挥协同育人作用,通过不断地对馆舍实体空间进行改造从而逐渐回归校园中心的发展趋势。
针对智联时代图书馆空间再造与服务创新的发展思路,湘潭大学图书馆馆长龚蛟腾认为,高校智慧图书馆空间建设的主要困境包括核心业务进退失据、馆员队伍结构失衡、主导地位话语失权、发展观念共识失去、推进工作过程失范。图书馆智慧空间既可以认为是一种利用图书馆空间所提供的智慧服务,也可以将其界定为一种具有高度交互性、互联性、感知性和创造性特征,且能够为用户构建更加舒适、主动、精准的智慧服务环境。要建设智慧资源、智慧空间、智慧服务三位一体的智慧图书馆,才能促进智慧图书馆空间政策与实践的双层互动。
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宏伟提出了通过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来构建新型学习社会的理念。刘宏伟认为高校图书馆的优势是具备丰富的知识资源,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包括知识与资源的组织策略、教师与馆员的重新定位,以及如何以信息化推动教学现代化改革。对于未来学习中心,他认为应该建设成集信息服务、学习支持、教学支持为一体的智慧学习空间,打造支撑学习方式变革和知识创造的新型基层学习组织,着力实现信息服务个性化、学习场景多样化、教学支持专业化,为学生提供沉浸式深度学习体验。
四川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盛强认为,当代大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多样性变革,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新型人工智能的出现或将为高等教育变革带来巨大推动力,如何利用好数字化教育装备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新课题。无论技术在形式上有何变化,在未来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数智”技术,都必定服务于“最短时间获取存量知识、最长时间创造增量知识”的目的。未来学习的核心内容应围绕启发想象和灵感的激发,主要途径是知识跨界、学科互涉,未来学习中心建设内容包括数字孪生学习中心、学习评价支持中心、混合现实学习社区、智慧学习空间。
3.3 未来学习中心建设创新举措与探索实践
围绕高校图书馆目前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实践探索,禹平馆长介绍,吉林大学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中心任务,结合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创新教学模式、跨学科合作、国际交流、实践教学和社会责任培养等手段,在人才培养模式、学习支持体系、创新发展平台、智慧学习环境等方面多点并举,逐步推进。吉林大学还搭建了“学、交、环”智能学习支持体系,打造智慧化教学平台与开放交流平台,并将数字化技术和可视化技术与教学大数据相融合,建构AI赋能的学习环境控制体系。实现学习过程的多模态、全过程感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能力。
“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也是本届论坛馆长圆桌会议的重点讨论议题,在陈建龙馆长的主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李新碗、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后滨、厦门大学图书馆馆长钞晓鸿、山东大学图书馆馆长赵兴胜、安徽大学图书馆馆长储节旺、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刘明新等专家对本馆在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中的探索实践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经验分享。专家们提出,图书馆建设未来学习中心,要处理好与学校、数据库商和图书馆自身之间的多方关系,与学校的领导层多沟通协商,从学校的层面统一规划,争取更多资源;要准确把握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树立大资源观,把新技术应用放在核心位置;要结合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图书馆的实际来统筹安排,因馆而异,凸显特色,利用特色资源馆藏的建设打造未来学习中心特色品牌项目。
4 开放协同,促进信息资源生态体系建设与创新
4.1 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中的资源保障策略
在国家层面的教育数字化发展战略下,高等教育的数字化变革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外部环境变化。基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开放科学与开放出版、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知识组织揭示、科研评估评价等方面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针对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保障策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后滨认为,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动态优化馆藏资源建设,有效进行知识的搜集、管理、传播、利用与创新,建立高质量的、具有特色的学术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在教学保障方面,不断提升教材教参资源支持教学的服务质量,建设较为完备的教学参考学术资源服务体系;在学科建设与科研保障方面,以学校一流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为导向,深入调查研究学科发展的资源需求,打造科学、丰富、多元、便捷的研究型学术资源保障体系;在运用新技术方面,不断升级、优化、完善全校及区域、行业内文献资源服务的组织体系和协同机制,提升更大范围内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水平,提高读者检索获取资源的便利程度;在特色资源建设方面,加强古籍和红色文献的保护与利用,收藏整理重点学科、重点学者的重要理论成果,建立体现学科创新和学术进步的文献支撑,持续推进教师、校友学术成果入藏工作,构建以学术成果为载体的、反映学校学科发展、学派建立和学术思想传承的自主知识体系。
关于馆藏特色资源建设方面,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孔繁秀分享了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建设民族学特色资源的具体经验,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建有藏学文献信息资源中心、藏族木刻版画室、民大文库、汉文古籍室、特藏室、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历史文献整理研究室,注重调查研究,培养科研团队,积极为馆员创造各种学习交流的机会,广泛开展实地调研与当地特色资源搜集工作,不仅承担着西藏文化资源的搜集、保存任务,更加注重对西藏传统文化的展示、传承与发展。
面对不断变化、日益发展的外界环境,东南大学图书馆馆长李爱国认为,波动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给文献资源建设带来冲击和影响,建议用计划对抗波动性,以积极行动对付不确定性,用广泛合作应对复杂性,以敏捷反应抗衡模糊性,从而在保障文献资源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文献资源建设的高效益性目标和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实践举措方面,应在文献资源建设的安全性、可持续、效益评估实践中早谋划、定计划,以保证文献资源建设的可持续性;对核心数字资源进行本地化存储,确保核心文献资源安全;加强与校内部门合作联动,利用大学私有云存储备份核心数据,保证服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安全性;授权第三方进行多维度、全过程评估,检视资源建设项目效益,以需求驱动、用藏并重、动态平衡、凸显特色为原则,分类评价淘汰低效益数字资源。
4.2 新技术环境下资源生态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随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模式也面临着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要求,需要进一步探索实现新技术环境下资源生态的再培育与资源生态系统的建立。
面对图书馆领域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储节旺提出了图书馆大数据知识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知识生态系统既包括知识管理的各要素,如人、知识、组织、知识流程等,也包含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随着知识环境的改变不断进行演化。储节旺馆长指出知识生态系统是动态、开放的系统,知识生态系统演化最终以知识创新为结果。图书馆大数据知识生态系统是在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情况下运行的复杂社会有机系统,是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在软硬件环境基础之上发现图书馆内知识资源、知识用户、内外部环境等系统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构建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之间多维度关系网络。
针对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 AIGC)时代的高校图书馆的技术创新与版权生态,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馆长吴旭介绍了AIGC在图书馆领域的技术场景、研发和应用现状,肯定了AIGC技术带来生产效率上的巨大提升,同时也分析了AI生成内容的利弊,认为应加速形成人类和人工智能、机器智能的“混合智慧跨越群体”;人工智能也绝对不能替代人类的情感力、想象力,应让AI成为提升人类创造力和工作效率的有力工具,真正达到人与机器的和谐共存;建议版权服务策略应强化版权治理,优化版权生态,保证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5 数智驱动,助推高校图书馆智慧化转型发展
新技术环境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以人为本的智慧教育作为数字时代教育新形态,将为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与服务内容注入新的发展动能,也为高校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支持。
5.1 面向数字校园建设的图书馆数字化转型
武汉大学图书馆馆长董有明认为,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角色应定位于信息化新型育人环境的重要构建者、数字化优质文献资源的核心建设者、精准化深度知识服务的主要提供者、高水平信息素养教育的关键实施者。董有明介绍,武汉大学图书馆从人机结合的智慧环境建设开始,通过大规模应用智能盘点机器人,有效提升流通基础业务智慧化水平;通过深度应用智能书架,实现了人、书、书架的有机结合;持续加强优质数字资源建设,不断优化各类资源揭示整合,精心打造数字珞珈文化方阵;在落实图书馆数据驱动的用户服务创新方面,以建设学校发展智库为目标,遵循“需求导向、数据驱动”原则,打造品质化、高端化知识服务。
针对知识服务驱动下的高校智慧图书馆转型发展,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杨静提出了“‘4A’智慧学习范式”,即高校图书馆应针对任何学生(Anyone),构建以知识驱动的随时可学(Anytime)、随地能学(Anywhere)、随求而学(Anything)。图书馆作为学校的知识服务和创新中心,要挖掘资源优势,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发挥情报优势,支撑科研创新战略决策;精准学科分析,谏言前沿交叉学科布局;聚焦顶尖人才,服务领军人才精准引育;以知识服务为载体,推进一流人才培养,支撑一流科研范式,服务一流学科建设,助力一流人才队伍,全面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5.2 新技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智慧化转型发展路径探索
面对大语言模型技术快速发展变革对图书馆产生的深远影响,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童云海指出,开展语言大模型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应用势在必行,为应对大模型技术对图书馆界带来的挑战,需要谨慎面对信息服务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并将其视为工具,设计创新性、引领性的应用场景,牢牢抓住“数据”这一核心要素,逐步建立和完善图书馆的数据生态系统,利用新技术探索资源揭示的能力和手段。类ChatGPT的人工智能系统在图书馆的智能问答、情报分析、内容创作、数据分析、论文阅读等方面与文献情报工作有巨大的融合空间,将深刻变革工作方式、服务模式,带来多层次、多应用场景的深远影响。
关于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重庆大学图书馆原馆长杨新涯认为,智慧图书馆建设应以全面数字化的资源为基础,以大数据为核心,以人性化、个性化、主动化的网络服务为重点,依托强大的数据基础平台来实现。杨新涯馆长介绍,重庆大学图书馆自主研发全流程的电子资源管理系统,并建立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服务机制,通过引入智能推荐系统、融入ChatGPT和虚拟服务空间等多种手段重点打造多端的智慧门户,综合构建智慧服务体系。
厦门大学图书馆馆长钞晓鸿认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应以适应信息环境下的用户需求变化,更好地管理各类资源,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知识服务为建设目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对图书馆资源建设、业务流程、服务模式进行改造,主动应对数字时代教育资源数字化普及带来的变革。
6 多方聚力,构建高校图书馆共建共享新模式
6.1 教育数字化促进高校图书馆共建共享
在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协同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图书馆联盟继续发挥共建共享的优势,协同各方力量,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合作发展的平台支撑与服务保障。
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姚晓霞提出,教育数字化战略的两个重要层面是转型和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促进教育全要素、全业务、全领域和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聚焦于教育数字技术的融通,赋能教育创新发展。图书馆教育数字化战略的主要领域包括学习场景创新、教学科研范式革新、数字能力培养、教育治理优化、数字基础设施、教育协同与影响力。姚晓霞认为,要坚持共建共享原则,践行普遍服务理念,融入教育数字化转型,培育图书馆数字生态。高校图书馆联盟应该融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服务高校“双一流”、重点学科与交叉学科建设;加强文献资源富集,注重资源结构平衡。同时,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数据资源共享,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保障体系。通过整合技术体系,实现平台一体化开发和运维;优化发现服务,提升资源供给;推动评估评价工作,促使服务高质量发展;升级学术交流平台,共享学术研究成果。
6.2 高校图书馆学术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新模式
面临当前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和学术成果交流的现实困境与开放环境,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李玉海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学术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众筹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办的学术期刊及硕博学位论文等文献资源,由众筹发起组织搭建和管理统一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众筹平台,加入众筹联盟的各高校图书馆进行本校资源数据共享。李玉海认为,文献资源共建众筹应该建立自主可控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依靠更多图书馆力量共建公益性文献资源,需要有发起人、支持者和平台,建立完善的建设策略和激励机制等,帮助共同参与者实现共同贡献、共同享有、共同开放和共同发展。
浙江大学信息资源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黄晨论述了大模型视域下的大资源共建与共享,提出“大”时代的概念,其特征包括从图形界面进入对话界面、从桌面计算进入空间计算、从真伪难分进入人机莫辨、从零成本分发到零成本生产。面临大模型遇到的AIGC带来语料污染、中文资源稀缺形成思维定势等问题,提出建立共建大资源的理念。黄晨认为,中文世界的数字图书馆应该联合起来,共建标准、可信、开放的中文大资源,为大模型提供可靠的中文知识和中华逻辑;共建垂直学科的特藏资源库,为领域模型提供专业知识与数据;共建古籍资源库,为AI时代的文化传承构建最坚实的中文资源基础设施。
6.3 高校图书馆共建共享特色实践与经验思考
在高校图书馆共建共享特色实践与内涵式发展方面,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杨峰认为,高校图书馆共建共享的历史沿革可以分为文献共知理念萌芽阶段、资源共享政策规范和引导阶段、全国性共建共享开启阶段、资源共建与共享的全面发展阶段五个阶段。结合本馆自身实践,杨峰提出图书馆需要建设特藏库来提高对资源的利用与揭示,建设通用型特藏资源发布平台,积极推进建设区域性采购联盟,加强区域资源共建共享,深化科研支持服务职能。
深圳大学城图书馆馆长李桂芬介绍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经验,主要体现在建设适应大学城教学科研发展所需的馆藏体系,并为驻城高校教学科研提供科技文献资源保障及服务。李桂芬介绍,深圳大学城图书馆重点推进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建设,致力于促进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信息要素的稳定供应、自由流动和融合贯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助力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深圳路径”,为我国建设世界创新高地贡献“深圳力量”。
7 结语
“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始创于2010年,是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分会举办的重要学术品牌活动之一,致力于研究和探讨发展前沿问题、推动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本届论坛主题突出、前瞻性强,紧扣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聚焦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未来学习中心、智慧图书馆建设、图书馆文化育人、高校图书馆共建共享等热点议题。图书馆业界、学界、产业界等各界代表充分交流、凝聚共识,图书馆、院系、教务部等多部门专家联动、广思集智,东中西部多地域高校图书馆广泛参与、互学共进,高校分会、CALIS、CASHL、CADAL等多系统协同聚力、合作共赢。报告交流专家有丰富的图书馆管理经验以及深厚的图书馆情怀,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引与顶层设计阐释,又有值得借鉴、可供参考的具体实践路径和经验总结,带来多元观点和崭新视角碰撞。本次会议为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发展与未来图书馆建设进一步明确方向和任务,着眼数字化时代新要求,推动合作机会建立与互动,充分实现以技术领域创新赋能高校图书馆内涵式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教育数字化建设和国家科技创新等领域发展提供理论启发与路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