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保护技术在宁津县小麦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策略

2024-01-02倪明月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10期
关键词:植物保护栽培

倪明月

摘 要 为推动小麦种植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为农作物的增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以小麦种植大县山东省宁津县为例,总结了引入现代化植物保护技术对提升小麦品质与产量、提高农民收益、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等方面的作用,结合小麦病虫害预测技术、农业技术、农药防治技术等植保技术在当地小麦种植领域的应用情况,提出加强宣传、组织现代化专业农技推广服务团队等推广策略。

关键词 植物保护;小麥;栽培;山东省宁津县

中图分类号:S435.1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20.040

山东省宁津县地处平原,气候温暖适宜,一直是山东省的小麦种植大县。小麦的产值与品质是决定宁津县农业经济发展及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而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宁津县更是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宁津县小麦种植面积超过4.7万hm2(种植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1]。而伴随着集约化生产模式的逐渐形成及小麦连茬现象日益普遍,近年来小麦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呈现上升趋势。笔者通过对宁津县小麦栽培、管理模式的充分分析,针对性提出了以小麦整个生命周期的病虫害精准防控为基本原则的植物保护方案,以期为小麦的高产、丰收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植物保护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作用

1.1 降低小麦病虫害发生概率,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

为守护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政府通过发放种植补贴、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等措施,鼓励农民种植小麦。通过连年调查发现,危害本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害生物种类日益增多,危害的面积日益扩大,比如近年来小麦锈病(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小麦蚜虫(麦长管蚜、无网长管蚜、麦二叉蚜等)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发生较为普遍,在小麦的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等生长关键期,影响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及各器官的发育,进而造成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降低。例如,在小麦拔节期、抽穗期,容易发生蚜虫,不仅对茎、叶结构造成破坏,还容易引发煤污病、病毒病等病害,同时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降低小麦品质和产量;在小麦灌浆期,小麦叶片易发生锈病,使制造和供应籽粒的营养成分减少,造成瘪粒数量增多,千粒重下降,导致减产20%~30%。因此,可以从制订科学的植物保护方案,加强有害生物监测,引入物理、生物、化学、农业等多种技术等方面,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提高小麦品质和产量。近年来,宁津县农业农村局通过综合布局,已经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精准监测和综合防控体系,为小麦的高产、丰收保驾护航[2]。

1.2 指导小麦的科学种植,增加农民收益

病原菌(靶标害虫)、环境、小麦植株是发生小麦病虫害的“三要素”,也就是说病虫害的发生离不开适宜的环境、一定量的菌/虫及小麦植株供应的营养物质。而植物保护技术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指导小麦的科学管种,有效增加单位面积小麦的实际收益。1)创造有利于小麦生长,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繁殖、扩散的环境,如通过小麦合理密植,增加麦田的通风透气性,降低田间湿度,使病原孢子和菌丝不能随水分传输。近年来,宁津县农业农村局及时推广合理密植技术,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可以增加5%以上。2)通过合理调整小麦的播期(适时晚播),使得小麦生长关键期不与病原孢子或者靶标害虫为害盛期或者自然灾害频发期重合,从而降低其危害。比如,为应对2021年秋季汛期,宁津县农业农村局建议小麦晚播10~20 d,同时通过增加施肥量来促壮苗、促分蘖、促进花穗形成,弥补生长期的不足,增强小麦越冬的能力[3]。

1.3 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县乡两级农技人员通过连年的走访发现,小麦赤霉病在多个乡镇的发生面积日益扩大(平均发病率在2%~8%),赤霉病不仅造成小麦产量的降低,而且部分病原孢子残留在小麦籽粒中,产生赤霉菌毒素,食用后容易造成肠胃系统、神经系统中毒,甚至伤及肝肾。而植保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可以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概率进行科学的预测,并在发病初期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有效降低发病率,为保障生产出高品质、健康小麦提供良好的基础[4]。

2 植保技术在宁津县小麦生产中的应用

植物保护技术在小麦种植领域的科学应用是指以小麦栽培学、小麦病害学、小麦虫害学、土壤学、生态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通过引入物理、生物、农业、化学等多种技术,形成小麦整个生命周期(返青、起身、拔节、抽穗、灌浆等)的综合防控方案,将有害生物对小麦的危害降至最低。近年来,宁津县在“吨半粮”核心区引入了大数据技术、无人机技术、生物天敌技术等现代化技术与设备,已经形成了小麦病虫害精准防控的完整体系,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5]。

2.1 小麦病虫害预测技术

2.1.1 病害监测设备

病害监测设备一般由以下2个部分组成。1)孢子捕捉。小麦赤霉病、锈病、白粉病、黑粉病等病原孢子主要依赖风力传播,孢子捕捉仪可利用鼓风机对孢子进行收集。2)孢子成像。主要是利用玻片自动制作与显微成像技术,及时将捕捉到的孢子类型和数量上传至后台分析系统[6]。

2.1.2 虫害监测设备

宁津县小麦种植的虫害监测设备一般分为两类。1)灯光诱捕与监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利用粘虫、鳃金龟等有害昆虫趋光的特性,对成虫进行引诱、捕捉、拍照及数据的上传。2)性诱剂诱捕与监测技术。主要是利用特殊的性引诱设备(内含人工合成的引诱交配期同种类异性昆虫的极微量化学物质),对叶蝉、吸浆虫、盲蝽等有害昆虫进行诱捕、拍照和数据的上传。

2.1.3 气候监测设备

气候监测设备主要是对物联网设备覆盖下小麦种植区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有效光照量、昼夜温差、风力、风向、土壤墒情、pH值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数据的上传和汇总。

2.1.4 大数据分析系统

大数据分析系统是病虫害监测系统的关键,其主要作用是对各个监测设备提供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进而依据预测结果,提前进行各类防治技术的布局。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接收器负责接收各相关信息,然后以多年病虫害发生规律为基础模型,以3D建模、大数据为基础,进行有害昆虫、病原孢子始发期、盛发期的预测,以及计算采取相应措施后可以达到的预期效果。自大数据系统布局以来,宁津县赤霉病的发病面积一般控制在8%以内,与前几年的发病率(10%~20%)相比显著降低。

2.2 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主要是从水肥管理、农事操作等方面,创造利于小麦生长,而不利于有害生物扩散的基础环境,从而抑制小麦种植区内有害生物的扩散。

2.2.1 农事操作

农业防治已成为植物保护方案中的关键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适期播种。适期播种可有效提高小麦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生长需求与气候的匹配性,降低有害生物在小麦生长关键期的危害程度。播种时间与小麦品种特性有关,如张素芳等研究发现,济麦22与济麦44晚播20 d,分蘖数量较多,拔节期叶面积较大,抽穗数量较多,病虫为害后的自我“补给”能力较强,进而增产3.4%~3.8%;而如果晚播30 d,由于2021年的冬季低温与2022年灌浆期遇到的高温、强降雨等异常气象,发生冻害、涝害、病虫为害等,造成减产17%~21%。因此,依据当地当年的气候信息,制定合理的栽培方案是提高产量的关键[7]。2)清理上茬农作物秸秆。宁津县种植方式采取的是玉米-小麦轮作的模式,而玉米锈病、蚜虫、地老虎等病虫害均对小麦有一定的侵染能力,如果土壤中有害生物的基数较大,容易对小麦各生长阶段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对上茬玉米秸秆进行彻底清理,对土壤进行适当晾晒,从而抑制有害生物的扩散是降低小麦各类病害的发病概率、病情指数,以及各类害虫虫口基数的关键。近年来,宁津县农业农村局持续推进对玉米秸秆的合理处理工作,使得锈病、蚜虫及地下害虫(地老虎、蝼蛄、蛴螬等)的危害显著降低[7]。

2.2.2 水肥管理

通过调查发现,在小麦进入抽穗、灌浆期后,病害发生相对严重,这是由于进入生殖生长期以后,小麦的叶片逐渐老化,而及时加强营养供应,增强叶片、茎秆细胞的紧密度,可以提高小麦抵御不良环境和有害生物的能力,以及被害后的自我恢复能力。宁津县農业农村局针对各乡镇的小麦种植现状,结合土壤土质,制订了以植物保护为基础的相对完善的肥水管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加强有机底肥供应,保障小麦萌发、出土和苗期所需营养物质,改良土壤土质,提高土壤透气性,降低土壤中厌氧菌的数量,进而降低各种小麦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2)依据地形地势,进行滴灌、微喷管道的铺设,形成精准灌溉和施肥体系,可以有效抑制有害生物随水传播,降低麦田的湿度,提高小麦根系、茎基部的健壮度,有效抵御根腐病、茎基腐病。3)加强叶面肥的供应。农技人员通过常年的调查发现,在小麦进入抽穗期、灌浆期后,及时喷施氨基酸、大中微量元素、海藻精等优质叶面肥,可以有效提高叶片、茎秆的柔嫩度,降低病害发生概率[8]。

2.3 农药防治技术

以化学农药进行小麦病虫害防治是小麦植物保护措施的核心,而宁津县农业农村局通过连年的跟踪和田间试验,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农药喷施方案。1)加强生物农药的施用,在小麦的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及时喷施5亿·g-1荧光假单胞杆菌500倍液+10%多抗霉素B1 500倍液,可以有效降低小麦白粉病、锈病发病率。2)合理喷施化学农药,在喷施40%苯醚甲环唑分散颗粒剂、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33.3%喹啉铜悬浮剂等化学农药的过程中,一般选择飞防模式,并注意对水源的保护,避免引起环境污染。

3 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策略

合理推广是保障各项措施有效落实的关键,宁津县依据实际情况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小麦植物保护技术的科学推广方案。

3.1 加强宣传

宁津县农业农村局通过采用“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互联网及基层农技推广站的优势,进行现代化植保方案在小麦种植中的科学推广。1)在9月底至10月初的农闲季节,组织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高素质农民参加“绿色植保在小麦种植中的应用研究”专题培训会,让农户对新型植保技术有充分的认识。2)充分发挥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的媒体资源,依据小麦生长的物候期,及时进行相应技术的推广[9]。

3.2 组织现代化专业农技推广服务团队

宁津县农业农村局依据实际需求,组建一支以“精准植保”为核心的小麦植保专业农技推广服务团队,使得各项植保技术得以有效落实。1)加强人才引进,及时引入现代化农业机械、植物营养、植物保护等专业技术人才,完善植物保护团队的组织架构,提高植物保护服务团队与小麦种植模式推广之间的匹配性。2)加强人才培训,定期对农业技术人才进行培训与考核,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农技人员对新型植保技术的掌握水平,还可以培养农技人员为农服务的使命感。

参考文献:

[1] 仇学平,仇光灿,曹方元,等.2010年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原因剖析[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1(2):28-30.

[2] 李东臣.山东德州市小麦主要病害防治技术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7.

[3] 王尽松,徐荣燕,李瑞花.2012 年德州市小麦赤霉病发生新特点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7):130.

[4] 张明伟,王梦尧,马泉,等.稻茬晚播小麦不同品种产量及群体特征和氮效应比较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20,40(7):832-842.

[5] 王玲,周宗玲,唐桂林,等.2020—2021年沿淮地区稻茬晚播小麦品种对比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6):109-111.

[6] 王龙俊,陈维新,郭文善,等.晚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途径[J].江苏农业研究,1999(2):44-48.

[7] 张素芳.晚播对德州市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3(4):60-63.

[8] 欧行奇,郭丹钊,成立群,等.土壤质地和播期对强筋小麦藁城 8901 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7(4):705-709.

[9] 李素真,周爱莲,王霖,等.不同播期播量对不同类型超级小麦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5(5):12-15.

猜你喜欢

植物保护栽培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苹果树栽培及冻害预防技术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式的探究
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自然栽培的味道
植物保护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
夏季苦瓜栽培
大豆要高产,该如何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