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州市丹霞镇冬作马铃薯示范基地建设现状分析

2024-01-02蒋鑫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10期

蒋鑫

摘 要 冬作马铃薯是近年来贵州省盘州市丹霞镇重点发展的产业类型。除了依托本镇良好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外,丹霞镇还积极探索以示范基地为载体的冬作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研发与推广路径,通过品种更新、新技术成果转化和规模化种植等多种措施促进了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明显提升。但是,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目前丹霞镇冬作马铃薯示范基地建设仍然存在一些现实性的问题和不足,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为了给丹霞镇进一步做好示范基地建设提供相关思路和方法参考,在分析冬作马铃薯示范基地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现阶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进一步开展品种试验、扩大冬作马铃薯种植面积等解决策略。

关键词 冬作马铃薯;示范基地;贵州省盘州市丹霞镇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20.028

作為重要的粮食作物,马铃薯有较好的生长习性。在温度方面,马铃薯喜冷凉怕热,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7~21 ℃;在水分方面,马铃薯喜湿润,整个生长过程中不能缺水;在土壤方面,马铃薯适宜在偏酸性的土壤中生长,以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土壤环境凉爽湿润为宜[1]。贵州省盘州市丹霞镇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在15 ℃,年降水量在1 424.56 mm,土壤方面表现出土质深厚、质地轻黏、透水性好、有机质含量高的特点[2]。对照上述生长习性、气候、土壤条件可以看出,丹霞镇是适宜种植马铃薯的地区。并且,相较于冬天偏冷的北方地区来说,丹霞镇尤其适宜发展冬作马铃薯,因为冬季该镇的气温、水分等条件能够满足马铃薯生长的基本要求。也正是考虑到这种现实性的条件,近年来丹霞镇积极开展冬作马铃薯示范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带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但由于缺乏成熟模式和实践经验,丹霞镇在开展冬作马铃薯示范基地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深入调查现状,全面总结和科学解决问题,以促进基地充分发挥在本镇冬作马铃薯高产栽培种植技术研发、推广方面的积极作用。

1 丹霞镇冬作马铃薯示范基地建设情况介绍

丹霞镇冬作马铃薯示范基地位于盘州市冬作马铃薯种植的适宜区域——杨旗村。在地形方面,基地位于低热河谷地带,海拔在1 420 m;在气候方面,基地所在区域年平均气温在17 ℃,冬季气温多在0 ℃以上。

基地面积为7 000 m2。在2020年以前,这一区域主要种植的是玉米、水稻等作物。2020年6月,该区域正式确定为冬作马铃薯示范基地。并在2020年12月9日开始播种“荷兰15号”和“冀张薯12号”两大马铃薯品种。其中,“荷兰15号”种植面积1 066.67 m2,“冀张薯12号”种植面积5 933.33 m2。2021年2月上旬,所有种植的马铃薯均已出苗。3月4日,基地开始第1次中耕除草起垄,并结合尿素10 kg/667 m2进行一次追肥。3月29日,基地开始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起垄。4月29日,“荷兰15号”品种成熟收获,生育期为81 d;5月11日,“冀张薯12号”品种成熟收获,生育期为93 d。在成熟收获时,盘州市农科所组织相关专家到现场进行田间测产验收。

除了按照上述流程开展冬作马铃薯种植外,基地还在盘州市农科所等科研机构的指导下,引入了栽培集成技术,即按照单垄双行标准种植,同时使用黑膜覆盖[3]。在选种时,按照常规的做法精选种薯,随后进行切块和药剂处理,以达到杀虫防病的目的。在播种时,按照垄内行距30~40 cm,宽行距80~90 cm的标准种植,将种植密度控制在4 500~5 000株/667 m2,同时每667 m2按照400 kg生物有机肥、50 kg[m(N)∶m(P2O5)∶m(K2O)=16∶16∶16]复合肥和10 kg尿素的标准施足底肥[4]。在播种后,使用药剂杀灭地下害虫,并进行起垄覆膜[5]。

在此次种植过程中,基地还组织开展了针对“冀张薯12号”品种的生物有机肥试验。参加试验的有机肥料信息如表1所示。试验中,共设3个不重复的处理点,每个处理面积311 m2,每667 m2施有机肥186.5 kg(400 kg)、复合肥[m(N)∶m(P2O5)∶m(K2O)=16∶16∶16]28 kg(50 kg),一次性作底肥施用,四周设保护行。

在2021年5月11日,盘州市农科所组织盘州瑞禾丰生物有机肥料有限公司、盘州市马铃薯综合试验站、盘州市丹霞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进行现场测产验收。3种有机肥料测试的结果如表2所示。

2 丹霞镇冬作马铃薯示范基地建设的效益分析

2.1 经济效益

基地建设提高了本镇马铃薯的产量和收益。通过表3和表4测产验收结果可以看出,“荷兰15号”的667 m2产量在1 255.97~1 724.42 kg,“冀张薯12号”的667 m2产量在2 086.04~2 626.31 kg,相较于此前本镇冬作马铃薯种植667 m2产量低于1 000 kg的水平,示范基地采取的种植方法大大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同时,冬作马铃薯在市场上拥有价格优势。在这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基地建设提高了整个丹霞镇马铃薯种植的经济效益。

2.2 社会效益

1)提供合适的冬作马铃薯品种。通过基地示范,“荷兰15号”“冀张薯12号”这2个品种均可在低纬度冬作区域进行推广种植,这实际上为该镇继续推广种植冬作马铃薯提供了品种支持。

2)为有机肥的选择提供指导。通过基地试验,验证了3种生物有机肥在丹霞镇杨旗村冬作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使用湖北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菌磷天下”微生物菌剂(海藻菌剂)的产量最高,比使用“瑞禾丰”微生物菌剂增产203.88 kg/667 m2,增幅8.40%;比使用“农家乐”农用微生物菌肥(护根1号)增产420.62 kg/667 m2,增幅19.07%。这表明,此次示范的效果较好,在下年度可扩大示范面积。

3)带动基地周边农户。在示范基地的带动下,周边农户也开始种植冬作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4.67 hm2。

2.3 生态效益

通过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了基地所在区域杨旗村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使得本镇的土壤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6]。同时,基地建设中对有机肥的测试,为本镇农业种植中的肥料选择与使用提供了新的参考,可以降低施肥不当对土壤、地下水等造成的不良影响[7]。

3 丹霞镇冬作马铃薯示范基地建设的建议

2020年冬季的基地建设活动主要有2个目标:测试两大冬作马铃薯品种的产量、测试3种有机肥使用的效果。虽然最终按照预定的计划完成了目标,但通过对相关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其中也存在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结合这种情况,下面提出一些示范基地建设的建议。

3.1 进一步开展品种试验

如表5所示,“冀张薯12号”的667 m2商品薯总产量为1 867.0 kg,“荷兰15号”的667 m2商品薯总产量为399.3 kg。虽然两大品种的产量均超过了此前本镇冬作马铃薯种植的产量,但“荷兰15号”的总产量明显低于“冀张薯12号”,未达到预期的产量结果。而通过表5可以看出,“荷兰15号”的中薯率明显高于“冀张薯12号”。因此,该品种仍然具有进一步培育的价值。并且验收数据显示,“荷兰15号”的实测密度为2 850株/667 m2,而实际种植是按照5 000株/667 m2进行的,故而,该品种实际生长过程中存在缺株较多的情况。

鉴于上述情况,在接下来的基地建设中,要重点对“荷兰15号”的种植密度和实际密度进行调控,减少缺株的情况,确保该品种产量达到预期的效果。

3.2 扩大冬作马铃薯种植面积

在此次示范种植中,种植面积只有7 000 m2,导致用于两大马铃薯品种种植的面积均较小,尤其是“荷兰15号”,只有1 066.67 m2。为进一步发挥示范基地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效益,基地要协调相关单位和村委会扩大冬作马铃薯示范基地的面积,尽可能多地安排土地用于种植马铃薯,以提高农业种植的产量和收益。

4 结语

冬作马铃薯示范基地建设,是丹霞鎮结合本地区农业种植条件及马铃薯生长习性开展的科学尝试。在此次围绕品种和有机肥测试的建设活动中,部分建设目标顺利实现。当然,由于客观情况的存在,“荷兰15号”的实测产量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种植面积有限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地建设效益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在接下来的基地建设中,要重点关注“荷兰15号”种植方式的改善及冬作马铃薯种植面积的扩大,以更好地发挥基地的带头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建波.马铃薯的生长习性[J].农民致富之友,2016(19):63.

[2] 陈世怀,朱粉团.丹霞镇玉米示范基地建设现状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3(7):89-90.

[3] 何学佳,刘怒安,陈恩发,等.贵州冬作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经济效益[J].农技服务,2023,40(8):71-74.

[4] 李筱姣,杜伦静,周见,等.西南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南方农业,2021,15(34):129-133.

[5] 刘志,严菊,舒志芬,等.对六盘水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再认识[J].农技服务,2020,37(3):121-123.

[6] 张荣达,刘红梅,王立新,等.贵州毕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提升措施[J].农技服务,2019,36(2):83-86.

[7] 李智.浅析盘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模式[J].农业与技术,2017,37(1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