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旧事随流水
2024-01-02沈喜阳
沈喜阳
坐落在长江南岸的南京,古称金陵。南朝诗人谢说:“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王安石作为北宋著名政治家,他在金陵的深秋时节登高望远,抒写了他的所见所想。这一期的诗词漫游记,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看看他对南京有着了怎样的见闻和感受。
诗词入场
王安石和南京非常有缘。他年轻时在南京读书;1067 年和1076 年,他两次出任江宁知府,江宁知府就相当于今天的南京市市长;他晚年退休后也隐居在南京。现在还不能确知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一般认为这首词是王安石第二次出任江宁知府时所作。
桂枝香·金陵怀古
[ 宋]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读词心得
这首词是典型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怀的写法。登高临远,举目眺望,正值深秋时节,古都金陵蒙上了一层肃杀色彩。首句总写金陵秋景,奠定苍凉基调。千里长江,一片澄澈,如同一匹白绢铺展开去;青翠山峰,尖峭挺立,如同箭镞直指苍穹。“千里澄江似练”,化用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来往的商船在晚霞中穿梭,斜插的酒旗在西风中飘拂。秦淮河上云淡天高,华丽的游船和纷飞的白鹭相互交织。如此美景用图画也难以描绘。上阕最后一句已经暗中由景转情,抒发作者对金陵美景的由衷赞叹。上阕写景,空间上由大到小、由远及近,写长江、山峰、商船、酒旗、画舫、白鹭,勾勒出一幅绘画所不能描绘的金陵深秋美景;时间上则从夕阳西下到星光闪烁,从黄昏到夜晚。面对如此江山,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自然百感交集。他想到昔日六朝古都的金陵,达官贵人在此竞相追逐繁华,而朱雀门外结绮阁上,一个个君主相继败亡。“门外楼头”,既是写实景,指南京的朱雀门、结绮阁;也是用典故,用杜牧《台城曲》诗句“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指隋朝大将韩擒虎已经兵临城下,而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还在结绮阁上寻欢作乐。竞相追逐繁华的结果是让悲剧一再重演。古往今来,多少人登高远眺,也只能枉自慨叹兴亡荣辱。六朝的往事如同长江水滚滚而逝,只剩下寒烟惨淡、绿草衰黄。时至今日,秦淮河上的歌女,还在歌唱着陈后主所作的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结尾一句用杜牧《泊秦淮》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但是作者的用典不易被察觉,似乎是以写实收尾。我们见到的似乎是作者独自登高临远的画面,仿佛依稀听见秦淮河上歌女的靡靡之音。六朝的成败得失没有人探讨,也没有人计较,而亡国之音的《玉树后庭花》仍不时唱响,这难道不是更令人悲哀的事吗?
词人来了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受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22 岁中进士后任地方官吏。50 岁始,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推行一系列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最终隐居、病死于南京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写诗称赞他“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把他比作李白和韩愈。
诗词中的文化
词中“六朝旧事随流水”,意指金陵是六朝古都,在金陵上演的历代王朝盛衰兴亡的故事,如同流水一样滔滔而逝。金陵曾是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的首都。金陵之名距今已有2300 多年历史。公元前333 年,楚威王灭越,筑金陵邑。公元前210 年,秦始皇东巡,经过金陵时,随行术士认为金陵山势险峻,有天子之气。为了把金陵王气泄散,术士说要凿山开河,所开凿的河就是秦淮河。秦始皇还不放心,又把金陵改为秣陵。公元229 年,吴国孙权在秣陵建都,把秣陵改称建业,意思是“建功立业,统一天下”。刘备曾经派诸葛亮出使吴国,诸葛亮赞美金陵古城“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意思是钟山像龙一样环绕金陵,石头城像老虎一样威武地蹲踞着,这是帝王建都之所。这就是后人所说南京是虎踞龙盘之地的来历。南京还是南唐的首都、南宋的行都、明朝的首都、南明的首都。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南京,并改南京为天京。中华民国政府也定都南京。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就出生在南京,他的《红楼梦》里有“金陵十三钗”,写的就是金陵城里十三位美丽的女性。
读诗有问
王安石为什么被称为怪人?
王安石胸有大志,可是在生活中却显得特别奇异,被称为怪人。
有一次,有人告诉王安石的夫人,说王安石很爱吃鹿肉。王夫人问是怎么回事。那个人说他们一同饮宴时,王安石把面前的一盘鹿肉全吃完了。王夫人告诉他,下次你把一盘青菜放在他面前,把鹿肉放在他桌子对面,看他吃什么。那人照办,却发现王安石把面前的一盘青菜吃完了,却对桌子对面的鹿肉视而不见。
王安石不修边幅,常常不洗脸、不换衣,甚至一年半载不洗澡。一来二去,同僚们都知道他是邋遢大王,别人提醒他换衣服他还嫌烦。他的朋友韩维和吴充就想出一个办法,约定每一两个月,三人一起到定力院洗澡。王安石觉得洗澡可以和朋友谈天,也很愿意。但他从来不带换洗衣服,韩维和吴充就特意在衣服架上提前为他准备一套干净的新衣服。王安石穿衣跟吃菜一样,根本不区分,随手就把新衣服穿上身。
王安石任三司判官时,顶头上司就是铁面无情的包拯。有一次包拯看到牡丹盛开,心情大好,就請下属王安石、司马光等人饮酒。司马光虽然平日不喝酒,但面对上司赏脸,也只好硬着头皮陪喝一杯。王安石平日也不喝酒,但是他根本不给包拯面子,说不喝就不喝,包拯也拿他没办法。
因为性情偏执,凡事都要跟别人对着来,王安石还落下了“拗相公”的外号。
小链接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词人,他的七言绝句《秣陵怀古》同样是吊古之作,但却具有更深刻的思考。他从南京城眼前寂寥的山色江声,联想到北京城郊外明代十三座皇陵的草木萧萧,然后认识到明王朝虽然统一全国(即“中原事业”),可是却如同偏安长江以南(即“江左”)的六朝一样重蹈历史的覆辙,萋萋芳草又何必独独怨恨六朝呢!纳兰性德此诗的深层含义更在于,明朝的灭亡与六朝的灭亡并无区别,统一中原也好,偏安江左也好,定都南京也好,定都北京也好,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平安幸福。
秣陵怀古
[ 清] 纳兰性德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
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