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年砌成愁

2024-01-02潘娟

青年文学家 2023年32期
关键词:王琦瑶长恨歌王安忆

潘娟

懂些文史知识的人,初看到王安忆的《长恨歌》会觉得有些纳闷儿,这个题目不是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吗?后来,各朝的文学家还根据这首叙事诗编织出来不少关于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如白朴的《梧桐雨》、吴世美的《惊鸿记》、洪昇的《长生殿》。王安忆用了这个名字,不会还写李杨二人的爱情故事吧?他俩这点儿事翻来覆去,从古到今,都被写烂了!几十万字的小说都写了,她王安忆偏偏想不出个书名?打开书一看,不对,不是李杨二人的爱情故事,是一个叫王琦瑶的小姑娘从青春到暮年,从被追捧到被嫌弃,从生至死的故事,和白居易的《长恨歌》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真的没有关系吗?有,而且关系很大!她为小说命名《长恨歌》大有深意。她蹭一下白居易热度的想法肯定是有的,但不重要,重要的是借《长生殿》爱而不得的故事主题增加自己文本的厚重性。白居易的《长恨歌》讲的是封建社会的爱情悲剧,王安忆的《长恨歌》讲的是现代社会的爱情悲剧;白居易的《长恨歌》讲的是帝王和皇后的爱情悲剧,王安忆的《长恨歌》讲的是普通男女的爱情悲剧;白居易的《长恨歌》讲的是男权社会的爱情悲剧,王安忆的《长恨歌》讲的是平等社会的爱情悲剧。二者故事背景、小说人物、社会制度虽然都不相同,但爱情失败、心灵痛苦的故事主题是永恒的,爱情的悲伤不仅古人要面对,今人和那些未来人同样得承受。这样就将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连接起来,达成命名目的的同时,一方面可以引得人们好奇感,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故事的厚重感,这大抵是王安忆以此命名的原因吧。

一、千古砌成愁

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主要叙述了唐玄宗李隆基和杨家女儿杨玉环的爱情始末。“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从杨家女儿变成宫中贵妃,从励志天子到懒政昏君,从天生丽质到万千宠爱于一身,这三句诗将李杨二人的恩爱缠绵、玄宗怠政误国,以及玄宗沉溺温柔乡等内容,作出凝练又明晰的概括。李杨二人多么希望这样的生活能够永远持续下去,可天总是不遂人愿。紧接着,“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安史之乱爆发,本该驻扎在王朝北部,戍守边境的安禄山却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带兵打到了都城长安脚下。事态紧迫,玄宗带着心爱的杨贵妃南下,行进至马嵬坡(今陕西省兴平市西)时,六军不行,军士哗变,兵将一致要求处死杨贵妃。玄宗无可奈何,杨贵妃被迫自尽。杨贵妃死后,白居易用了大段的篇幅描写玄宗孤苦、失落、惨痛的心境。之后,为了重温旧梦,玄宗不惜依靠术士,用法术天上地下地寻找,以求慰藉。爱侣之死,对玄宗而言,此前共筑的爱巢不复存在,并且永远找不出第二位杨贵妃,他的相思、悔恨表达出了《长恨歌》的主题—爱而不得。

每有一种欲望无法填满时,心里就觉得既空落落又满当当;站着欲坐,坐了欲走;也不知饥饱,也不觉困倦。心里就一个念头,焦躁,最后这种焦躁化成一个字—愁。李隆基想要见到杨玉环就是一种欲望,但他的这种欲望无法被满足,就像是饿肚子的人,一直吃不到东西就会饿死一样,长久见不到杨玉环的他也会死掉。物质方面的东西可以简单解决,精神方面的却没法儿治,就像瓷碗里面浸上的污渍,就算这碗被打碎,那污渍也不会消失。

之后出现的小说或是戏曲,尽管情节、结局各有不同,但都同样包含着故事的最初的那个主题—爱而不得。这种不满足的情绪就像那瓷碗里的污渍,就算粉身碎骨,就算骨肉消弭也长存心中。这以后的“长恨歌”悲剧因素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一直传到王安忆。

二、王琦瑶的愁

在小说《长恨歌》中,出现了五位对王琦瑶而言十分重要的男性,并贯穿其人生始终。王琦瑶和这五位男性有着不同的情感纠葛,或相爱,或离别,或怨恨,或遗憾,结果都是爱而不得,有的造成了她心中的愁,有时候她成了对方的愁。这五位男性分别是李主任、阿二、康明逊、老克腊、程先生,他们也分别代表着王琦瑶的几种欲望,有权财的欲望、安全的欲望、情爱的欲望、青春的欲望等。当然,反过来,这五位男性对王琦瑶也有自己各不相同的欲望。关于欲望的规律是一种欲望暂时满足之后,另一种欲望就会立刻跳出来,新的欲望满足之后就又会跳出另一个新的欲望。但在现实中的大多数时候,欲望总会按时出现,却不能次次满足。这种现象也造成了人物心中愁绪的堆叠,以及彼此关系的分分合合、又爱又恨。

“李主任”,这都不算是一个名字,只是一个称呼,代表着一种地位,代表着一种权力的称呼,所以他和王琦瑶的爱情关系从一开始就不纯。这种不纯的爱情中包含着权色交换和王琦瑶的安全欲望。

“上海小姐”,正如导演所说,“那就对了,其实为的就是这些大亨的女儿,‘上海小姐是大亨送给他们女儿和情人的生日礼物,别人都是作的陪衬,是玩弄里的玩弄”。这场比赛就是权力和钱财的比赛,王琦瑶这样一个平民家的女儿只是一个陪衬。可李主任有权有钱,在“上海小姐”的决赛中,王琦瑶想要胜出,需要自己的美貌,但更需要李主任的权和财。王琦瑶在经历了这样的比赛后,在了解了这样的比赛规则后,又面对着李主任的钱权炮弹,怎能不从。

王琦瑶的安全欲望一个方面来自李主任的权和钱,另一个方面来自李主任政客惯有的周到。钱权可以满足王琦瑶官太太的欲望,周到让王琦瑶觉得自己是一个被照顾得很幸福的孩子。在这段爱情中,李主任处于主导地位,他动用钱权让王琦瑶当上“上海小姐”,他利用权财满足王琦瑶的物质欲望,满足王琦瑶对爱情的部分憧憬。李主任又是一个熟络官场人际的成熟男性,王琦瑶的小心思、小脾气、小欲望,李主任都能面面俱到,这让一个初尝爱情滋味的少女觉得这就是爱情。

李主任的出现是为了给王琦瑶制造一起爱情事件,让她尝尝爱情的滋味是什么,但他给王琦瑶的爱情又不是爱情完整的味道,其中总缺少点儿什么,这造成了王琦瑶心中的遗憾和不满。这实际不是不能忍受的,但随着李主任的离去,王琦瑶意识到这只是爱情中的一个类别,混杂着权力和欲望的爱情。他的离去使王琦瑶的爱情观念得以生长,她认识到相聚就要相别,这让她的心中生发出一种愁绪,那就是永别之苦,也使她产生一个问题,爱是什么?這也为王琦瑶后来的人生际遇开辟出一条道路,让她在这条路上自己去体会什么是爱。

在李主任离开后,为了消愁,王琦瑶搬到了邬桥的外婆家,这里有她爱情路上必须遇到的一个人—阿二。阿二是王琦瑶理想爱情投射到现实中的一个影子,一个未来,所以这个爱情事件注定结不出果实,但在王琦瑶心上又烙下了一个擦不去的印记。王琦瑶的舅外公是做酱豆干的,阿二父亲是开豆腐店的,酱豆干需要豆腐,就像王琦瑶的爱情需要一个对象一样。在这段感情故事中,二人谁也没有开口说破那层关系,像是参禅,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可话里话外含着的都是彼此相恋的禅意。这段故事无须结局,只是王琦瑶在经历了一段畸形爱情后,在通往她理想爱情时的一座桥梁,或者说阿二只是王琦瑶理想爱情的一个模板,但这模板里还缺点儿东西,缺了些可以保障爱情稳定的经济和成熟。

阿二去了上海求学,王琦瑶带着心上的印痕继续她的爱情之路。王琦瑶在上海的平安里住了下来,开个小诊所度日。她表面上平静如水,内心还在不停地寻找爱人。这时候康明逊出现了,他有人品、有家底、有门第,是个王琦瑶爱情的理想人选。

和李主任发生的那次爱情王琦瑶属于被动,和康明逊的这段爱情王琦瑶则属于冲动,她被爱情中的理想对象冲昏了头,且她的爱情观本就感性、冲动,只图目前的欢愉,根本不敢奢望未来。因此,她一见康明逊便渴望投入其怀抱,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互相爱慕、暗暗试探,二人终成伴侣—临时的伴侣。但爱的悲剧也立刻来到,王琦瑶肚子里的婴儿像个绝缘体,把两团火隔绝开来,破坏了此前欢愉关系的同时也破坏了这桩暧昧不明的爱情。

王琦瑶为爱奋不顾身,找了替身萨沙做孩子的父亲,但萨沙和康明逊一样,有便宜可占时跑得够快,便宜占够了跑得也够快。和这两位的相恋和失恋又在王琦瑶的心上刻上了两条深深的印子。康明逊给她刻上的是真爱的失去,萨沙给她刻上的是人情冷漠。

孩子的父亲跑了,程先生却出现了。程先生是最早出现在王琦瑶生命中的男性,但他爱得真挚、单纯,一看到王琦瑶住进李主任安排的公寓,立刻跟逃命似的离开了上海,人虽然离开了,心却片刻未离,他还像曾经那样真挚、单纯地爱着王琦瑶,但王琦瑶已经不是十几年前那个少女。程先生自以为可以包容王琦瑶的一切,不管她怎么样,但最后一刻,他再次依依不舍地逃跑了。爱情总是就在眼前,仿佛近的一伸手就能够到,但你真伸出手,眼前的爱情似乎只是个幻影。王琦瑶爱过、愁过,但那还不是完整的爱与愁。

五十多岁的王琦瑶遇到了老克腊,克腊是colour的音译,意思是旧的色彩,这些人物也象征着复古。这一老一少就在派对上相遇、相知,揣着对彼此的渴望和好奇陷入了热恋,实际二人只是想从对方身上找到自己丢掉的或是渴望的东西。王琦瑶感慨曾经的自己是“上海小姐”,容貌姣好却总是遇人不淑,美好的时光都被浪费掉了,眼前这个年轻人可以弥补自己逝去的青春。老克腊觉得自己生不逢时,他认为自己根本不应该属于这个时代,而应该属于王琦瑶那个时代。老克腊的复古正迎合了王琦瑶的怀旧,二人金风玉露一相逢,一拍即合。但老克腊虚幻的欲望来得快去得也快,他懷念的是王琦瑶那一整个时代,而不是那个时代留下来的一个半老徐娘。所以,在王琦瑶身上体验一番那个时代的残影后,老克腊便在王琦瑶家楼下默默注视,算是告别。这一别,王琦瑶的爱情历程算是完满了。这个年轻人又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王琦瑶这一生中遇到的五位男性,都或多或少地给她带来了爱情的某种体验,他们告别时也在王琦瑶的心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刻痕,这一条条痕迹就是一块块忧愁,堆满了王琦瑶的心田。

三、古今互文,绵绵无期

互文性,指的是不同文本中的同一故事主题彼此交相辉映,相辅相成。

从唐代到现代,从白居易到王安忆,从杨贵妃到王琦瑶,时代不同,作者不同,主人公不同,但故事的主题—爱情的遗憾,一模一样,千古未变。这本身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故事,经王安忆这一巧思,用同一名称将古今文本连接起来,使故事主题更加饱满,使其内涵更加丰富,使读者产生更多联想。

故事主题的饱满体现在,我们再读《长恨歌》时,不管是白居易的还是王安忆的,我们都会由此想到彼,由彼想到此。内涵的丰富体现在,我们再读《长恨歌》时,不管是白居易的还是王安忆的,会让我们从过去想到现在,从现在想到未来,再从未来想到过去,爱而不得的遗憾就算历经千万年也永远不会消失。对于读者来说,我们再读《长恨歌》时,不管是白居易的还是王安忆的,还会让我们想到爱情本身,它的迷人之处在于甜蜜,更在于甜蜜背后所隐藏的捉摸不透。

自此长恨变成了人们心中悠悠的长调,一刻不停地回荡下去。

本文系烟台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言语行为融合路径研究—以烟台科技学院为例”(项目编号:YTSK-2023-473)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王琦瑶长恨歌王安忆
中秋
《长恨歌》中王琦瑶的物化爱情——用马克思“交换—消费”系统解读
长恨歌
——笔画设计
悲剧与救赎——谈王安忆“三恋”中的女性救赎之路
此恨绵绵无绝期
沪上淑媛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王安忆小说病象报告
说不尽的王安忆
兰峪水,长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