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背影》看朱自清的文化人格与情感表达的艺术
2024-01-02马禹成国予馨
马禹成 国予馨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大家,其文章主要以抒情为主,叙事为辅。其中《背影》一文,朱自清通过对其父亲的形象塑造,将其对父亲的情感融入作品中,表达了其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亲情价值观念的肯定。本文通过对《背影》一文的分析与解读,探究了朱自清的文化人格及其在创作过程中情感表达的艺术,以期为广大读者对这篇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提供参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亲情是极为重要的部分,亲情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父子情深”。《背影》一文就是以“父子情深”为主题,以平实、朴素的语言表达出朱自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其中,最让读者印象深刻的就是作者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通过对这篇文章内容和情感表达方式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朱自清在創作过程中所采用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方式。
一、《背影》的创作背景
《背影》是朱自清于1925年创作的回忆性散文。这篇文章主要叙述了作者离开南京去北京念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而作者印象最深刻的是父亲给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全文语言既真诚朴素又典雅文质。作者运用白描、侧面烘托等手法,把父亲对儿子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人,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爱护。这篇文章在发表之后,反响很大,不仅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后来还被收录进高中语文课本。此后,朱自清还创作了《春》《荷塘月色》等经典作品。在《春》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荷塘月色》中,作者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这些作品都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读者了解朱自清的思想情感提供了更多的参考。
二、朱自清的文化人格
朱自清是一位文人,而在文人之中,他又是一位大家。他的人格魅力与文化人格是分不开的。文化人格,指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行为品质,以及对社会文化所作的贡献。个人的文化人格既包含精神品质,也包含社会地位与物质条件。在现代社会中,作为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其所体现出的文化人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朱自清有着自身独特的品格和品质。朱自清是一位文人,但是他又不同于一般文人,他不仅有着文人的风骨和气节,也有着文人所应该具有的品格与品质。他是一位文化名人,也是一位艺术大师。其次,朱自清在文学、史学等领域都有着较高的成就。他的学术研究成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最后,朱自清作为一名学者,他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与史学修养。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朱自清经常会对一些文学作品进行评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因此,从《背影》一文中可以看出朱自清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人格。
三、《背影》中父亲形象的塑造
在《背影》一文中,朱自清通过描写其父亲在车站的背影,塑造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形象。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是真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实的文字。文章中虽然没有过多地描述父亲在车站的行为,却通过语言与动作描写表现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而文中的语言朴素且饱含深情,读完文章,会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浓浓的亲情。在文中,作者细腻地描写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和关心,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厚感情。而在这篇文章中,通过“我”的眼睛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伟大而平凡的父亲形象,也通过这样一个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伟大父爱及亲情价值观念的肯定。
四、《背影》中作者情感的表达
从情感角度而言,《背影》一文中最令人动容的就是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在作者看来,虽然“我”已经长大,但是在父亲眼里,自己仍然是一个孩子。因为自己在外地求学,所以无法常伴于父亲身边。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让作者对父亲有了更多的思念。同时,作者也将自己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寄托于文中。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背影》是朱自清对自己父亲思念之情的一种寄托与表达。
(一)以质朴的语言刻画父子深情
在《背影》中,朱自清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父亲的深切的爱,使读者在感动之余,能深深感受到朱自清深沉而又细腻的情感。例如,“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句话看似平淡,其实有很深的情感蕴含,“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不仅因为“背影”是一种抽象概念,更重要的是作者对父亲复杂深厚的感情。作者通过一系列动作,如“探身”“穿过”“爬上”“攀着”“向上缩”等,展现了父亲的笨拙,以及这笨拙下隐藏的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作者的父亲先是“差使也交卸了”,后又“变卖了典质”,“还了亏空”,祖母的丧事完毕后又开始为了家东奔西走,以致“老境却如此颓唐”。在这前途渺茫、谋事艰难的境况下,父亲的心中仍旧记挂着已经二十岁,“北京已往来过两三次”的儿子,执意要去车站相送。这份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被作者描绘得感人至深。
(二)用含蓄的语言表达对父亲的敬意
在《背影》中,朱自清对父亲的语言没有过多的刻画,却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父亲对自己的关爱,还通过一些细节描写来间接地表达对父亲的感激。“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是文章中为数不多的语言描写,父亲的话语简洁而含蓄,却在字里行间体现出对儿子的炽热的情感。朱自清在写到自己与父亲分别的情景时,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内心情感,而是通过一些动作和细节描写来间接地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这里描写了父亲的穿着打扮,勾画出他的大体外貌。在父子即将分别的特定情境下,父亲那熟悉的穿戴,才会引起作者的关注,才会给读者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那朴素的穿着和忙碌奔波的背影,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平常,却能够让读者体会到这对父子之间的深深的感情。
(三)用细节刻画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文中父亲对儿子的爱并没有直接表白出来,而是通过一些细节上的刻画来让读者感觉到父爱的深沉。在朱自清创作这篇文章之前,他对父亲有很深的误解,觉得父亲是一个对儿子漠不关心、不会表达爱的人。他从内心深处认为父亲对自己的管教过于严厉,甚至有些不近人情。当他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子而蹒跚的背影时,他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那个“背影”逐渐打破了朱自清冰封的内心,父子之间天然的情感开始在两人之间涌动,父亲又成了他心目中那個慈爱的长者。
(四)以“背影”打动读者,引发读者共鸣
《背影》这篇文章的情感表达很简单,却很有感染力,这也是因为朱自清的文化人格,他把父亲对儿子的爱,藏在了一个个朴实的细节之中。“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句话虽然简短,却包含着朱自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作者没有直接去写父亲对儿子的思念,而是通过“背影”来表现。通过这个“背影”,朱自清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爱,这是一种含蓄的、内敛的、深沉的爱。朱自清的父亲对儿子付出了很多,儿子却很少用语言去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情,这是朱自清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情。读完《背影》后,笔者也被朱自清的真挚情感打动了。“背影”里不仅仅是父子情深,更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经历和情感状态的一个总结。透过这篇文章,我们看到了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形象。朱自清以朴实、真挚的语言,细腻、深情的笔触,展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而又伟大的爱,这爱叩人心扉,令人回味无穷。通过《背影》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朱自清在文学创作方面极高的造诣。
(五)以“背影”为载体,抒发情感
从《背影》中我们可以看出,朱自清是以“背影”为载体,来抒发自己对父亲的思念之情的。“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这处文字表现了父亲爬月台的辛苦,将父亲的背影作为全文的焦点,凝聚了作者对父爱的独特发现和深刻体认,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些看似平淡的文字之中,却蕴含作者匠心独运的布置。文章开头就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显示出“背影”非同寻常的意义,悬念驱使读者集中注意力去追寻这个“背影”的意义。而上述爬月台的描写,正是满足了读者对于父亲背影的遐想,从而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当时的人们正处于生活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大环境下,这个“背影”所承载的情感就更加复杂和珍贵,“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在作者心中,这一次对背影的感受是怅然若失的,包含着自己对父亲无限的牵挂,以及对过往与父亲之间关系紧张的无尽悔恨。就这样,父亲的背影像一尊雕像,永远定格于朱自清和读者的心中。
五、文中的父亲形象,体现了朱自清的文化人格
朱自清的《背影》在情感表达上真挚、细腻,是一篇非常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的文章。《背影》中塑造的父亲形象,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代表,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朱自清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民族文化的尊重。朱自清是一个对民族文化有着深厚情感的人,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部分,应该将这些优秀的部分传承下来,并在实践中努力把它们发扬光大。正是因为他对这些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上的认同和坚守,才使得文中的父亲形象刻画得如此之好。
在文章最后,朱自清又写到“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可见他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尽管我们无法想象朱自清与父亲之间见不到面会是怎样一种场景,但是从他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不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朱自清对传统文化是持着一种十分坚定的态度和立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