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供销社记忆
2024-01-02石兵男
石兵男
一
第一次和供销社接触,是在1997年,我七岁的时候。
那时候的夏天,我家南边的树林里、庄稼地里会有很多的知了,我们就在傍晚的时候拿着电灯,提着一个塑料瓶去抓。当时大的知了五分钱一个,小的和已经蜕壳的人家不收。一个夏天,我们可以攒个五块钱左右。在当时,这可是一笔很大的收入。
有了钱,当时的小孩儿都会选择去买辣条。当时的辣条不同于现在的辣条,当时的辣条是二十根或者二十片一袋,零卖一毛钱一片或一根。味道也不是现在的味道,现在的辣条就是一种工业辣。我小时候的辣条首先是豆腐皮味,其次才是辣椒味,是那种庄稼地里的,纯正且有丰富层次感的辣椒味。如果要买好多根,或者买一袋,是不能在我们村里的代销点或小卖部去买的,因为太贵。这时候就需要去我们隔壁村的批发站,又叫供销社。
我们隔壁村叫梁村,是一个大村、万人村,人很多。这个村有一个初中,叫万古镇二中。这个村每个月都有会或集,我们十里八村的人都来这里赶会、赶集,大到农机、三轮车,小到袜子、针线,以及牛羊、水果,都在这里交易。
在1997年,互联网的网线还没有架设过来,我们国家也尚未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在梁村的集市上,附近十里八村十几万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在这里被出售、购买,供给与需求在21世纪的前夜达到了某种均衡。
由于梁村很大,这里的供销社就比其他村里的代销点、小卖部要高一级,婚丧嫁娶的烟酒,有时候也需要在这里预订。供销社里的柜台是大青砖砌的,由于顾客太多,大青砖都被磨出了包浆。柜台上通常盖着一块玻璃,上面放一个算盘,柜台里侧站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有时候也站一个着装很得体的中年妇女。
走进供销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昏暗的灯光,我估计是由于柜台摆得很高、很满,屋顶上也吊着很多商品的缘故。然后就是一股陈年发酵的小卖部的味道,那种味道每个地方的小卖部都有,现在的大型超市也有,这种味道不分地域,河南有、青海有、喀什有,就连梅河口也有这种味道。这种味道使人清醒,也使人浮想联翩。使人浮想联翩是因为闻到这种味道就让人想起曾经在某个地方买过某个东西或到过某个地方。使人清醒就好像在半夜两点昏昏欲睡时,闻到这种味道就不困了一样。
供销社的柜台高一米二左右,和我当时的身高差不多。记得我第一次去供销社买辣条时,那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问我是自己来的还是跟大人一起来的。我说大人在外边等。他又说一块五。我激动地递上钱,然后用颤抖的手接过了那包辣条,那种心情不亚于现在去提一辆奥迪A8L。
辣条买回来就是吃。吃法很原始、很简单,刚蒸好或者刚馏好的馒头,掰开夹一片,第一口有种下颌脱臼的感觉,第二口口水就顺着嘴角流了出来。前调是馒头香,中调是馒头混合辣条的辣香,后调就是那种悠长的回味感。这种感觉在我多年后吃Omakase(日本料理的一种)时复现过,就是下颌脱臼的酸爽感。
二
第二次和供销社接触是我刚上初中的时候,2003年,我十三岁。
初中開始学英语,需要一本英语词典。
一个在乡村长大的男孩儿,虽从儿童成长为少年,但眼界和认知还停留在庄稼地里,无论是提到英语,还是提到词典,这些东西对我都太过陌生,我见到它们也是很腼腆。我的父母也不知道该去哪里买一本英语词典。
我的初中英语老师是一个男老师,叫牟庆军,他跟我说让我去我们乡里书店找找。在一个周末,我骑着自行车跑了十几里路去乡里的书店问了问。人家说没有,让我去道口买。道口是我们县城。家里人是不可能也不允许我去道口买一本英语词典的,主要是我家当时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去道口的来回车费大概要十块钱,而一本词典大概才一二十块钱。
事情的转折是有一次我妈从我姥姥家回来,路过梁村时,梁村供销社的售货员小姑娘说他们那里有英语词典,因为梁村有个初中,也有学生来问过,所以梁村供销社进货的时候捎了几本。于是,在一个周六的早上,我见到了那本闪耀着神圣光芒的英语词典。
那天我很激动,很早就醒了,认真洗了个头,又洗了洗脸,换下布鞋,换上了平时舍不得穿的白球鞋。吃完早饭,我自己骑着自行车去了梁村,还记得那天早上的天气有点儿凉,玉米已经长到半人高了,路边早上有放羊的。由于当时公路村村通还没有执行到我们这里,农村都是土路,头一天不知谁家浇地的时候,让水跑到路上了,都是泥,很难走。我把球鞋脱下来,把两只鞋的鞋带系在一起,把鞋挂到脖子上,扛着自行车,光脚从泥地里蹚了过去。之所以扛着自行车,是因为自行车大轮容易卡泥,泥又很难剔,我索性就扛着自行车蹚水。然后,我光着脚骑车到了梁村。
到了梁村供销社,我先找了一个水管把脚冲干净,然后坐在供销社门前的水泥台上把脚晾干。
这时的供销社变化很大。首先,大门不再是那种厚重的老木门,换成了当时很时髦的轻木门,门上有玻璃,还是那种发蓝光的玻璃,很好看,很时尚。其次,货柜更换为现代超市用的那种白色的一层一层的货架,很是现代化,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么fashion(时尚)的东西。
进入供销社的时候,能很清楚地看见五大间屋子,比之前亮堂了不少。左手边三间都是一排排很整齐的现代化货架,当然,屋顶上还是吊着一些东西,可能是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右手边两间还是传统的布局,已经包浆的大青砖柜台还没有拆,里面的中年男人还是穿着中山装,柜台上的算盘、男人手中的蓝色复写笔,似乎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他们辉煌的过去。一半是传统的供销社布局,一半是现代化超市;一个是安宁,一个是喧嚣。在中国加入WTO一年多的时间后,世界贸易的波浪终于在梁村这个村级供销社里翻起了浪花。在我们埋头奔前程的时候,过去与现代的交融向我们描绘着繁花似锦的未来。
供销社里的售货员是两个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在我问英语词典的时候,她还问是不是前几天我妈来问过,我说是。在第二道大门旁边左手边的货架上,从下往上数的第二层,有两本很厚的书,一本是英语词典,另一本也是英语词典。售货员小姐姐让我挑一本,其中一本订出去了,另一本也订出去了,也就是订给我了。
交钱的时候,小姐姐问我是不是刚学英语,会不会说英语。“That is it”就是我在校园外说的第一句英语,是在购物的时候,还是对一个中国人说的。英语课本中的场景再现发生得太过突然,这句英语“后劲儿”太大,以致每次深夜想到自己的丢人窘境时,这个场景都排在第一位。
好在小姐姐没在意,可能是没听懂,也可能是没听清,这都不重要了。但接下来的这简单的几句话,是真的影响了我的人生。小姐姐跟我说她在一中上学,我们县最好的高中,以后让我也去一中上学,我说好。不过,三年后等我去一中读书的时候,小姐姐去哪个大学了,我已无从知晓。
英语词典给我带来两个很深刻的记忆。
第一個记忆是,每个单词后面都有两个注音,我不知道该用哪个。牟老师说用排在前面的那个,那一个是英式发音,我们国家从上到下用的都是英式发音。排第二的是美式注音,是参考用的,以后无论到了哪里都应该用英式英语。
第二个记忆是,词典后面列出了好多英国人名,男女都有,而且牟老师鼓励我们给自己取一个英文名字。当时的我们都还在用衣服袖子擦鼻涕,卫生纸离我们都很遥远,取英文名字这件事就显得比较庄重。腼腆的少年选择了一个很符合当时时代气息的方式:转笔。手转圆珠笔,把笔扔到书上,笔尖指到哪儿,那个名字就是我的英文名。Henrry到底是一个r还是两个r,已经不重要了。亨,意为通达、顺利;瑞,意为吉祥;亨瑞,事事顺利,万事吉祥。Henrry·Shi,多么伟大的名字!
亨瑞、词典、供销社,这些是我少年时代向青年时代过渡的一个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下一个简单且渺小的缩影。
三
第三次和供销社接触,是2013年,我二十三岁。
当时放暑假,我在家里考驾照。2013年的时候,公路村村通已经执行到我们村,我们村里也修了水泥路,和别的村连接了起来,而且直通乡道和省道,我们再也不用光着脚在泥地中蹚水走路了。不过,当时的空调在我们这一带的农村还没有普及,大多数家庭还是使用电扇,少数家庭才用空调。
记得在7月份,农历六月初几,我和奶奶去我们的乡里,也就是高平,陪她买电扇。以往老人没办法走那么远,但修好了公路,老人也可以骑车去高平。
没有修路的时候,十几里泥路就显得很遥远,从儿童到少年再到青年那么远。修好了公路,十几里路,就显得很近,自行车一小时到,电瓶车二十分钟到,汽车一脚油门就到。
到了店铺很多的乡里,奶奶连其他商店看都没看,直接去了高平十字街西南角的一个商店。商店门口摆满了各种商品,大的、小的都有。脚踩在门槛上还没往里进的时候,第一眼就是昏暗的房间,货架上摆满了东西,堆得很高、很密集,屋顶上吊着很多东西,有儿童自行车、书包、白色的PE管……估计也是为了节省空间。木质框架嵌着玻璃的一排柜台,每个柜台里有一个灯亮着,方便顾客看清楚里面的东西。柜台里没有售货员,他们都在柜台外忙碌着。
奶奶在挑电扇的时候,我走到商店门口,买了一个“蛤蟆拱泥”,就是火烧夹豆腐串儿。我刚咬了一口,回头一望,商店门头上写着六个大字—“高平乡供销社”。红漆写的,已经风化了,部分颜料有些脱落,搭配着灰石子的背景,显得有些斑驳。
由于路途不顺,加上在外求学,我平时不怎么来高平,来了也不会注意到有这样一家商店,如果不是上了年纪的人,估计已经不知道历史上还有供销社这段“岁月”。
后来由于交通发达,小超市普及,供销社式微。能存活下来的供销社,寥寥无几,且已沦为普通超市。不过供销社的进货渠道有保障,不会出现“康帅傅”“雷碧”这种“山寨”的东西。再者,供销社作为一种物质形式,为没有出过远门、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年人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
奶奶买的落地扇中间就坏过一次,不能左右“摇头”了。我把电扇拉到高平供销社修过一次,维修师傅就是拆开网罩拧了几下,就好了,说明供销社里师傅的水平还是过硬的。借着这个机会,我认真观察了一下电扇:“东风”牌的,记不清是四川还是安徽的801工厂,但是质量很好。
再以后我就没有接触过供销社了。去年乡里街道的路面被全面维护,我路过时看到十字街西南角好像没有建筑了,供销社的扇形大厅不知道是不是被拆了。
但供销社应该不会落幕。
四
再次见到供销社这几个字时,是在微博的热搜里。大概是在2022年10月底或11月初。
大家都在热烈地讨论着供销社,对供销社都很了解的样子,只有我没有怎么接触过供销社,只能从仅有的几个回忆片段中,搜索出一些与供销社的交集。
过去的二十多年,煤炭、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等各个风口轮番上阵,让老百姓在三十年中见识了西方国家三百年里发生的所有大事。加入WTO、举办奥运会、实现载人航天技术等大事接连出现,超市售卖的商品种类也日益完善:烟酒糖茶、日用百货、五金工具、化肥农药、农产品收购等,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富起来。医疗、能源、金融、地产、餐饮、酒店、教培、直播等各大行业的运营似乎都已趋于平稳,而那个被遗忘在最角落的供销社,也将在人们的记忆中永远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