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4-01-02查浩然

山西农经 2023年22期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

□查浩然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 400065)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农村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实施城乡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数据,2022 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967 万人,创下历史新高。而广大农村地区所拥有的土地、文化、农产品、旅游等资源为大学生实现梦想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大学生作为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理应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发挥所长,助力农村发展。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完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等具体措施,促进优秀大学生就业向农村倾斜。在多方努力下,目前大学生在农村就业呈现扩大趋势。例如,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基层从事“三支一扶”的人数由2018 年的2.8 万人提高到2021 年的3.8 万人。农村就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业的不可持续性又成为新的矛盾,存在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流动性强、创业成功率低、部分产业转型频繁等问题。相关措施看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在农村地区就业,但大学生不可持续性就业难以推进乡村振兴纵深发展,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

1 机遇:农村可持续就业何以可能

1.1 就业潜力高,乡土气息浓

2022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我国已经连续20 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工作,这不仅体现出“三农”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也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的行动指南与思想武器。乡村振兴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国家对其重视程度不言而喻。虽然当下农村就业的各方面条件较差,但是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农村就业潜力巨大,未来农村将会成为大学生实现梦想的沃土。另外,当代大学生在互联网和社会环境影响下,对于新鲜事物往往表现出超越实际年龄的成熟,并擅长与人沟通交流,这一身份特质和素质禀赋十分适应乡村发展需求[1]。随着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我国固有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逐步被以职业为核心的业缘关系所取代,只有长期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才能感受到这种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农村地区独有的文化氛围。对于长期被城市文化熏陶的大学生来说,农村地区浓厚的乡土气息就是其接触的新事物,为大学生提升就业意愿提供了可能[2]。

1.2 生活压力小,就业成本低

2022 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通过对我国32 个省、市、自治区的75 542 名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其中21.48%的大学生有轻度及以上抑郁风险,45.25%的大学生存在轻度焦虑及以上风险。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未来规划、工作压力、经济压力三个方面[3]。当前城市生活节奏较快,大学生初入社会生活压力大,“北漂”“沪漂”青年在城市打拼数年依然难以立足。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如果把就业方向锚定在城市,将不利于其未来的发展及身心健康。通过放慢生活节奏,感受人间的温度,将有利于改善心理状况。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大学生在农村的就业成本较低,主要体现在试错成本、生活成本、发展成本等方面。具体来说,大学生选择在农村就业,不会受房价、物价水平影响,不会因为失业造成生活难以为继的情况,如果对就业企业或行业不满意,选择跳槽或转行所付出的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对于在城市就业来说,即使是短暂的失业也会面临固定性支出的巨大压力[4]。

1.3 就业难度小,就业价值大

当下大学生无论是面对“考编”的层层筛选,还是国有大厂就业准入考核,其难度都不低。再相比于城市的学历门槛、工作经验、面试考核、招聘人数等要求来说,农村地区的就业难度要远远小于城市。此外,当下大学生就业有一个考虑的指标点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相比于城市,大学生通过农村就业实现人生价值的感受更加直接。例如,在乡村学校支教,帮助学生走出大山的教师;在乡里田间作研究,帮助村民致富的技术员;在乡村医院看诊,帮助病患痊愈的医生。可以看出,在农村实现人生价值的感受要比城市更加直观、强烈,特别是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其将怀揣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满腔热血尽情挥洒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其就业价值能够更加容易实现[5-6]。特别是当下国家对于“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先进代表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在农村广阔的天地中,对大学生实现职业的纵深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种就业价值更有助于其深耕于某一行业,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国家当前鼓励支持大学生基层就业、农村就业,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农村地区的特点对促进大学生在农村地区持续性就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 矛盾:农村可持续性就业供需失衡

2.1 人才需求与就业岗位相矛盾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相比现代化的大都市,农村就业环境依然存在差距。当前,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农村就业环境缺乏吸引力主要体现在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社会资源、教育医疗等方面,因此大学生不会把农村作为就业的第一选择。但是农村地区的人才需求缺口又较大,无论是教育医疗还是农业、工业人才,用工荒、用工难问题一直存在,这种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导致大学生乡村就业陷入恶性循环。近年来,除就业环境问题外,就业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显。就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需求和发展导向来看,农村缺乏的大量就业岗位具体分布在教师、医疗、农业等领域,然而根据2021 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1 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是工学、管理学;在校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是工学和文学,农村就业岗位与大学生的专业、特长不匹配,这导致即使有立志在农业方面有所建树的大学生也缺乏持续性就业的动力。

2.2 国家支持与社会地位相矛盾

在国家大力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了解农村,投身于农村、农业领域,但是当前基层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与国家的重视程度并不匹配,农业人才、农村模范的社会地位相对城市的来说是较低的。除此以外,大学生基层就业可能受到冲动情绪的影响,受当下主流媒体的宣传、同学室友的鼓励,大学生会产生在农村地区实现梦想的想法,然而当这种冲动想法一旦褪去,其就会看到农村就业的社会认可度较低等弊端,进而导致人才频繁流动。国家支持和社会地位之间的矛盾是长期存在的,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慢、现代化水平低等。相关部门看到了社会和高校协同的缺位,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农村聚集与高校的招生、就业等客观需求之间的联系,但少有把目光聚焦农村地区,这种情况不利于农村就业的持续性发展。

2.3 就业政策与就业意愿相矛盾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有丰富的就业潜力,当下被大家熟知的就有“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志愿者等国家基层就业项目,虽然不同地区的政策不同,但是这些就业项目都有一定的“不可持续”特点,项目大多有服务期,即使大学生有转岗的可能,也很少能留在原岗位,依然存在人才流动的问题。更有大学生想以此为跳板,在转编或者升学上更加容易。可以看出就业政策本身不具备可持续性,对于想长期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的学生来说,这种不可持续的就业政策会造成被动性的流动,建立长效化的农村基层就业机制有利于改善现状。

3 破局:促进大学生农村就业可持续发展

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7],是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当前农村地区存在的就业不可持续的问题,非单一主体能解决,应是政府、社会、学校三者协同,通过提升大学生持续就业意愿、优化农村地区的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就业的社会影响力,以此推动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可持续化发展。根据政府、社会、学校三大主体之间的权力分工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 所示。促进大学生农村就业可持续发展,具体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图1 政府、社会、学校三者的互动关系

3.1 完善基础设施,契合就业岗位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完善。其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例如通过校企共建、政企共建的形式逐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大学生感受到工作环境的逐步改善,增强其就业期待。另外,提升大学生在农村地区就业的匹配度是增强大学生就业成就感、推动农村持续就业的重要措施。当前基层就业项目更多是从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出发,忽视了岗位的契合度,如“西部计划”等项目,很少把志愿者的专业和岗位相结合。可以通过提供更多与大学生专业、爱好和特长相匹配的就业岗位,增加对大学生深耕于农村的吸引力。政府可以结合当下“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探索把人才留在农村的长效机制,打通农村就业的渠道。例如,结合大学生的专业与当地农村最缺乏的人才,设置“一村一专家”岗位,并依据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地理位置是否偏远等因素适当调整招聘门槛,在岗位上形成竞争。

3.2 提升就业情怀,营造就业氛围

在乡村振兴和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尝试农村就业,但是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乡村就业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动就业不利于乡村振兴纵深发展。据相关统计,当前农村户籍大学生占比超60%,这部分学生大多数的就业目标定位在城市,然而其受根深蒂固的农村情怀和生活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再通过社会和学校的积极引导,可以激发其乡土情怀。结合乡村文化资源,以乡村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课本的形式唤醒大学生心中的农村就业意愿,提升大学生农村就业内驱力。想要提升大学生农村就业情怀,社会层面的责任不能缺位,社会组织和企业要把提升农村就业的社会地位作为责任之一,鼓励青年大学生在自己的领域产出可持续化的成果。例如,通过在农村地区设立分公司、实践基地等形式鼓励大学生积极前往农村就业,并探索长效机制,努力把人才留在农村地区。作为政府来说,应积极鼓励企业等社会主体将目光投向农村,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只有社会企业等主体将广大农村地区纳入未来的战略发展规划中,才能形成人才集群效应,营造浓厚的就业氛围。

3.3 强化政策倾斜,落实就业教育

强化可持续性就业的政策倾斜是增强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拉力,落实高校的农村就业教育是增强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推力,只有二者协同配合才能将乡村振兴的人才留在农村。当前农村地区的就业政策偏向于一次性奖励或者成果导向机制奖励。例如,针对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应届毕业生实行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这种一次性的奖励会导致人员流动频繁,不利于就业的持续性发展,国家可以根据大学生在农村地区就业的年限提供分等级、差异化的奖励政策。持续性的就业激励政策同样需要高校的支持,无论是评选基层就业先进个人还是提供相关的物质奖励,大多数高校以往也是采取基层就业的一次性奖励措施。可以在评选“基层优秀就业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时,将就业年限作为考核指标点,物质性的奖励措施可以就业年限为要求分阶段发放。

落实农村就业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内驱力。面对当前“考研”“考编”压力,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农村扎根,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还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高校应以体系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抓手,从职业规划、创新创业、就业指导等课程全方位贯穿大学四年的课程,结合国家政策、农村优势引导大学生从根源减少对农村就业“不体面”的刻板印象。通过在校期间开展“三下乡”“农村调研”等活动,让在校大学生接触到农村地区丰富的社会资源,使其形成农村就业意识,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

4 结束语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大学生通过改变固有认知,国家、社会和学校强化协同配合,建立长效的持续性就业机制,充分挖掘农村地区现有资源,鼓励大学生回到农村、回到家乡,用自己的专业和能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农村大学生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