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OPSI S 的宁德市四个县域乡村振兴水平评价研究
2024-01-02兰周晨曾献君
□兰周晨,曾献君
(1.福建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8;2.福建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8;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4.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1)
宁德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先秦时期为闽越族驻地,以山地、丘陵为主,具有山地、盆谷地等多种气候特点。同时,全市环境质量优良,适宜生活。根据福建省委、省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以及宁德市委、市政府发布的《宁德市乡村振兴“抓两头带中间”示范线创建指导意见》与《落实宁德市乡村振兴“抓两头带中间”示范线创建任务清单》要求,宁德市走上了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宁德市各县(市、区)积极探索,围绕做好乡村产业和乡村建设,于2022 年评审出了10 条乡村振兴文化带,其中包括古田县金翼文化带、屏南县甘棠—熙岭—代溪乡村振兴文化带、周宁县地质公园人文景观文化带、寿宁县廊桥水乡文化带等。寿宁县、古田县、屏南县、周宁县地理位置相邻,有着相似的社会环境与人文条件。作为曾经的贫困县,这几县均因此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例如,寿宁县下党村率先开展了以“中国下党红色新地标”为核心的旅游带动周边经济产业的发展模式;古田县大力打造了百亿食用菌产业,成功带动全县农业居民就业增收;屏南县创新发展新农村,在龙潭村引进新村民,采用工料法为村民建造房屋民宿,大大促进了乡村振兴的发展;周宁县则通过不断强化“党建+旅游+N”系统思维,结合乡村实际情况,将“N”转化为人才、文化、电商等多个方面共同发展。
通过选取相应指标,对比四个县域的乡村振兴水平,探究其发展趋势,可以更直观地看出各县域乡村振兴的成效,互为对比、相互借鉴,通过对比分析其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做到扬长避短。
1 研究现状
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发现,我国学者对乡村振兴水平的评价研究,主要从构建指标体系和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两方面展开。张挺和李闽榕(2018)[1]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出发,选取了15 个三级指标和44 个四级指标,对11 个省份的35 个乡村地区进行了案例分析;闫周府(2019)[2]也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出发,选取了21 个二级分项指标和43 个三级分项指标,构建了乡村振兴评价体系;申云等(2020)[3]则从农产品产业出发构建乡村振兴理论体系,分析了全国30 个省份的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在评价方法研究方面,主要包括筛选指标、确定指标权重及计算评价结果三个步骤。其中,不少学者[4-7]使用调查问卷法、模糊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层次分析法选出所需要的指标,对于权重的确定,常采用连环比率法、熵值法、专家咨询法、线性加权法[8-10]等。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文章以2021 年作为本次研究宁德市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时间范畴。2018 年12 月,首个乡村振兴发展指数发布,将“到2035 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值,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因此将这五个层面作为一级指标,而二级指标的选取主要来源于沈费伟和肖泽干(2017)[11]、贾晋等(2018)[12]、毛锦凰和王林涛(2020)[13]、郭翔宇和胡月(2020)[14]构建的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沈剑波等(2020)[15]采用频数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在研究这些相关资料的基础之上,结合宁德市地处山区地带,乡村居民多以农耕为主的生活状态,所选取的指标力求能够反映这四个县域乡村振兴的发展情况。
基于此,本研究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层面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这五个指标进行具体分析,深化其内涵。本着系统性、可计算性、遵循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原则,从宁德市这四个县域的实际情况出发,细分为20 个二级指标,具体包括: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占GDP 比重、空气质量优良率、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森林覆盖率、中小学教职工数量、乡镇执业(助理)医师数、电视覆盖村落百分比、宽带覆盖村落百分比、植树造林总面积、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垃圾集中处理村落百分比、污水集中处理村落百分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基本医保覆盖村落百分比和养老保险覆盖村落百分比,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 所示。
表1 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
3 评价方法
3.1 基本信息分析
TOPSIS 法亦称为理想解法,是一种有效的多指标评价方法,这种方法是采用构造多个指标求出理想解和负理想解,通过各个指标到理想解与负理想解的距离判断各个方案的优劣程度,而此处本研究用相对贴近度来衡量指标的优劣性,并通过贴近度对方案进行排序,从而选出最优方案。目前来看,理想解法已经被应用在多个领域。
本案例属于多指标决策问题,是通过多个指标进行判断决策的过程,同时乡村振兴水平的评价是有目标的,即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乡村振兴水平指标的评价是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值与目标值作对比的过程,将目标值理解为理想值,通过各个方面指标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对比,可以全面评价乡村振兴水平,这与理想解的内涵相一致。因此,可以采用理想解法进行分析。
3.2 理想解法决策分析过程
首先,对理想解法原理进行分析。这一方法建立模型有以下步骤:假设要决策的问题有m个可行方案进行选择,分别为a1,a2,…,am,方案是否可行的评判指标为F1、F2,设这2 个指标F1、F2均为正向指标。方案ai的两个指标记为xi1、xi2,那么方案ai可以在图1上用点Ai(xi1,xi2)表示,公式如下。
图1 理想解与负理想解示意图
由图1 可知,通过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方案ai到理想点A*和负理想点A-的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此处引入贴近度概念:方案ai与理想解、负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计算公式如下。
当0≤≤1 时,理想点=1,负理想点C-=0;方案逼近理想解而远离负理想解时Ci→1,此时为最优方案,反之则为最差方案。
综上所述,理想解法计算过程基本步骤如下。
1)对要分析的方案与相关指标进行矩阵化。根据指标的具体含义分为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接着对原始数据用向量归一化的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得标准化矩阵Y=(yij)m×n。
2)采用适当方法(文章采用熵值法),确定每个决策指标的权重wj,并将权重与矩阵相乘得到加权标准化矩阵,公式如下。
3)计算本方案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其中,J+为正向指标集,J-为负向指标集。公式如下。
4)计算每个方案到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公式如下。
5)计算每个方案的相对贴近度,相对贴近度大者为最优方案,小者为最劣方案。公式如下。
4 实证分析
通过查阅2022 年的《宁德统计年鉴》《古田年鉴》《屏南年鉴》《寿宁年鉴》《周宁年鉴》中相关数据,并将其作为原始数据。2022 年各地区统计年鉴研究内容只统一更新至2021 年,所以文章主要选取2021 年作为本次研究宁德市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时间范畴。相关数据如表2 所示。
表2 宁德市四个县域乡村振兴基础统计分析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四个县域的指标有高有低,无法直观判断出其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优劣。因此,对数据进行处理,建立基于理想解法的宁德市四个县域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具体操作如下。
1)对以上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具体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宁德市四个县域乡村振兴水平评估指标(A1—A20)无量纲化处理
2)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各数据均为正向指标,再用向量归一化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标准化矩阵Y=(yij)m×n。具体结果如表4 所示。
表4 宁德市四个县域乡村振兴水平评估指标(A1—A20)标准化矩阵
3)采用熵值法,确定各决策指标的权重。首先,将上述向量归一化处理后的标准化矩阵,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其熵值。
其次,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gj=1-ej(1≤j≤n)。最后,根据以下公式求出第k项指标权重。公式如下,结果如表5 所示。
表5 宁德市四个县域乡村振兴水平指标权重
将表格中的数据向量化,则可得出权重:
将向量标准化后的矩阵分别乘以相应的权重,则可计算出加权标准化矩阵如表6 所示:V=(vij)m×n=(wj·yij)m×n。
表6 宁德市四个县域乡村振兴水平评估指标(A1—A20)加权标准化矩阵
4)计算理想解与负理想解的值,具体结果如下。
理想解A*={0.004 0,0.102 7,0.385 9,0.063 4,0.000,0.000,0.000,0.000 3,0.051 4,0.032 3,0.002 2,0.000 0,0.070 6,0.021 7,0.001 2,0.007 4,0.003 2,0.004 3,0.006 7,0.007 8}
负理想解A-={0.003 2,0.035 1,0.070 3,0.027 6,0.000 0,0.000 0,0.000 0,0.000 3,0.027 8,0.019 1,0.001 9,0.000 0,0.027 0,0.014 0,0.001 1,0.005 7,0.002 7,0.003 4,0.005 1,0.005 8}
5)计算各方案到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具体结果如下。
6)计算各方案的相对贴近度Ci*,公式如下。
本研究采用理想解法,对宁德市四个县域的乡村振兴水平相关指数进行分析,由贴近度数值大小可知,古田县的乡村振兴水平最高,且遥遥领先。最终得出它们乡村振兴水平的排序从高到低分别是:古田县、屏南县、寿宁县、周宁县。
5 结论与建议
由权重指标可以看出,在这四个县域中,对乡村振兴水平影响最大的两个指标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业机械总动力。作为山区县城,靠山吃山,应大力发展农业,针对各县域的实际情况,各地海拔、土壤等不同,因地制宜,种植最合适的作物,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应保护环境,从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还可以通过发展旅游业,为当地居民增收,改善生活环境,从而吸引人才回流。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政府对当地农村居民提供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扶持。
由相对贴近度可以看出,古田县的乡村振兴水平最高。古田县有着我国最大的食用菌商品化生产基地。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古田县积极探索出了“菇棚光伏+”模式,大大提高了当地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以及食用菌种植效益。寿宁县、屏南县这两个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相差不大,这与其相似的发展模式有关。寿宁县以下党村为典型村落,作为红色旅游基地,培育产业特色,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打响“难忘下党”的旅游品牌形象,大力发展产业特色。屏南县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遵循城乡发展规律和屏南县情,推动各村庄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和路径,以屏南县龙潭村为典型村落,探索出了“党委政府+艺术家+农民+古村+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周宁县近几年围绕农、文、旅三个方面共同发展,因地制宜地打造了“网红村落”、精品旅游点,发展新业态,并积极努力地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生态三个方面共同发展。但周宁县的乡村振兴水平和另外三个县相比略有差距,如果想要平衡发展,周宁县应加大对县域内落后村落的资金扶持以及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发展农业,改善居住环境,贯彻落实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针政策,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