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的首个右翼政府
2024-01-02曹然
曹然
11月24日,拉克森(中)和西摩(左)、彼特斯。图/视觉中国
经过艰难但不算漫长的谈判,11月24日,新西兰当选总理、国家党领袖拉克森在首都惠灵顿和新西兰优先党领袖彼特斯、行动党领袖西摩签署组阁协议,标志着新政府正式组建。11月27日,拉克森正式宣誓就职。此前,他领导的国家党在10月14日的大选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根据协议,彼特斯和西摩会轮流出任拉克森政府的副总理,并分别担任外交部长和监管部长。这是新西兰历史上第一个三党联合政府,也是2017年以来的第一个右翼政府。
在西方国家中,新西兰的政治局势并不像其自然风光那样平静。2017年,年仅37岁的杰辛达·阿德恩带领工党开始了七年執政。这位当时全球最年轻的女性领导人,带领国家应对了2019年造成51人遇难的严重枪击案,还让新西兰成为西方世界应对新冠疫情的成功典范。在其最重要的地区盟友澳大利亚卷入亚太地缘政治争端之际,新西兰与世界主要国家维持了微妙的平衡。新西兰选民以“杰辛达狂热”回报了工党政府,让阿德恩在2020年连选连任时获得超过50%的支持率。
然而,今年1月,阿德恩突然宣布辞职,震惊国内外。她辞职的真实原因至今众说纷纭。可以肯定的是,继任者希普金斯未能解决阿德恩遗留的难题:和多数国家一样,新西兰正陷入疫情后的经济衰退中,6%的历史高通胀率导致生活成本上升和住房短缺,工党擅长的环境、人权议题对中间选民的吸引力下降。更重要的是,在一些选民看来,阿德恩时代已经“太长了”。“如果你认为两个政党之间没有任何区别,你为什么不投票给新人呢?”一位工党分析人士写道,“新西兰选民无意右转,只是想有所改变。”
新总理拉克森的言行似乎证明了这一点。这位53岁的前航空公司高管和欧美政坛活跃的“右翼”人物并不相同。他心态积极,待人温和,不爱谈论意识形态,支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强调“不论种族,不论原住民还是新移民,希望每个新西兰人都过上最好的生活”。不过,他最爱说的还是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本地媒体用“高管资本主义”形容他。这是一种政治传统——2008年赢得大选的国家党领导人约翰·基就是一位爱谈管理学的银行家。
因而,国际社会并不担心新西兰政府的对外政策会有重大变化。或许唯一有影响的是,拉克森在推动对外经贸合作时,会比工党政府更少受到意识形态影响。中文名字为陆杰锋的他在竞选期间表示,期待中国参与新西兰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新联合政府已经发布了百日执政计划,将会聚焦于最关键的通胀问题,推动大规模减税。至于对外政策,拉克森和副总理兼外长彼特斯都无新论。
但是,也有分析担忧,三党联盟增加了不稳定性,还将议会内唯一被视为“民粹主义政党”的新西兰优先党摆在关键位置上。在10月的选举中,工党的支持率虽然从50%暴跌至26%,但左翼政党在议会中的总体席位仍达到一半。事实上,如果不计算优先党,目前议会左右两翼的议席比是59:55。这意味着右翼联合政府如果想获得议会多数支持,就必须在民粹主义政策上对优先党妥协;这也意味着,比工党更激进的其他左翼政党,很可能主动挑起堕胎权、亚裔移民等争议话题,为自己谋求更高的支持率。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优先党领袖彼特斯第一次成为联合政府的关键“造王者”,也不是他第一次出任外长。此前,他甚至参加过工党联合政府,在阿德恩内阁中也担任过外长。他推动了新西兰和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但也在对华政策及重大地区问题上发表过和美国右翼政客一致的言论。分析多认为,彼特斯的立场取决于他对个人及政党政治利益的考量,但这也使得未来新西兰政府的内外政策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去年9月和今年11月,意大利、荷兰的极右翼政党先后赢得议会选举,法国国民联盟、德国选择党的支持率也屡创新高,有学者惊呼西方世界“新一轮极右翼浪潮已经到来”。在此背景下,新西兰右翼政府是成为相对温和、稳定的“例外”,还是在政党内斗中滑向民粹主义?这是职业经理人出身的拉克森必须面对的一场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