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海洋生态修复现状研究

2024-01-02孙倩文熊兰兰李红亮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9期
关键词:红树林广东省整治

孙倩文,熊兰兰,李红亮

(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广州 510220)

广东省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为41.9 万km2,海洋滩涂面积为18.0 万hm2,大陆海岸线长为4 084.48 km,居全国首位。广东省拥有海岛1 963 个,数量仅次于浙江省和福建省。海洋以其丰富的资源和广袤的空间持续不断地支撑着广东省经济水平稳步提升,2022 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为18 033.4 亿元,海洋经济总量连续28 年居全国首位[1]。然而,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海地区海洋灾害风险日益突出。此外,由于海洋开发利用前期产业水平和技术条件制约,增长方式粗放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明显。

随着海洋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对安全高质生活的需求日渐迫切,近年来,海洋生态修复受到空前关注。广东省高度重视海洋生态修复工作,先后印发多个生态修复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明确海洋生态修复阶段目标,提出蓝色海岸带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目前,广东省在海洋生态修复方面已进行多年探索和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制度建设、实施成效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本文结合广东省海洋生态修复进展,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加快广东省海洋生态修复步伐,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 广东省海洋生态修复进展

1.1 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标准体系

广东省海洋生态修复可参考的现行标准约有69 项,其中,国家标准有7 项,行业标准有29 项,地方标准有7 项,团体标准有26 项。2005 年以来,在国家发布海洋生态修复标准的基础上,广东省陆续出台海洋生态修复相关技术标准5 项,其中4 项针对红树林生态系统。这一现状与广东省近年来重点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有关。相较之下,山东省、浙江省、海南省的技术标准则以海洋生态评估为主[2-3]。

从类型来看,国家标准以海洋生态环境调查监测和海洋生态损害评估为主,近两年逐步完善海洋生态修复专项技术标准;行业标准主要涉及海洋和林业,海洋标准以典型生态系统的调查监测为主,林业标准主要包括红树林和沿海防护林建设;团体标准则涉及范围较广,不仅涵盖调查监测、受损诊断、技术方法、效果评估的全流程,还针对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有相应的技术指引,为建立健全海洋生态修复标准体系提供良好的框架和指引。近年来,海洋生态修复标准数量呈爆发式增长,特别是2020 年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发布的《海岸带生态减灾修复技术导则》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为海洋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广东省逐步建立健全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管理办法,涉及项目申报储备、项目实施、验收管理等环节。广东省自然资源厅陆续印发《广东省重点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谋划储备工作专项行动方案》《广东省红树林生态修复完成情况省级核查工作指引(试行)》等,明确生态修复工作目标任务、项目入库要求、组织实施流程和验收标准等,有利于提升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总量,做优项目质量,按时完成项目建设目标。

1.2 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情况

随着2010 年我国全域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正式启动,各部委联合开展围填海管控、海洋生态堤防建设、蓝色海湾整治、滨海湿地保护等海洋保护修复工程[4]。广东省积极响应,大力推进海岸线和海域海岛整治修复。2010—2018 年,广东省获得中央财政支持海岸线整治修复资金12.63 亿元,省级、地方和其他资金投入44.11 亿元,实施海岸线整治修复项目142 个,完成整治修复海岸线270 km,修复海岛及生态岛礁建设共计19 个[5]。2018 年机构改革以来,广东省获得中央财政支持海岸带和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资金约12.6 亿元,省级财政投入海岸线和重点海湾整治资金约8.9 亿元,共实施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约70 个,整治修复海岸线超100 km,修复滨海湿地约1 800 hm2,修复海岛约22 个。

从类型来看,修复工程主要包括沙滩整治修复、海堤生态化、红树林营造修复、互花米草治理、珊瑚礁修复、滨海盐沼修复、海岛生态修复等。红树林具有固堤护岸、防波消浪、固碳增汇等作用,近年来,涉及红树林营造修复的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大幅增多,约占项目总数的55%,项目资金占中央和广东省投入总财政资金的67%。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沿海14 个地市均有涉及,其中,湛江市获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个数和资金总额最多,这可能与湛江市拥有广东省最长的海岸线及红树林生长适宜性优越有关。从年份来看,随着生态修复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广东省每年对生态修复的资金投入力度明显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生态修复项目中央和省财政下达资金从2019 年的2.3 亿元增长至2023 年的6.5 亿元,生态修复项目投资总额迅速从2019 年的7 亿元增长至2023 年的11.6 亿元,其他配套资金波动性缓慢增长。

1.3 海洋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湛江市红树林造林项目和珠海市东澳岛东澳湾重点海湾整治项目分别被纳入2021 年和2023 年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湛江市红树林造林项目通过红树林营造修复不仅很大程度上解决红树林面积缩减、生境破碎化、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还通过成交全国首例蓝碳交易项目,打通红树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助力生态修复可持续发展。珠海市东澳岛东澳湾重点海湾整治项目遵循海滩自然演替规律,通过模型模拟和沙滩修复工程措施等,提升海岸生态功能和防灾减灾能力,增加海岛生物多样性,改善东澳湾及周边海域生态环境,形成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生态资源。

2 问题分析

海洋生态修复需要循序渐进,其本身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反复性。目前,广东省海洋生态修复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2.1 海洋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当前,海洋生态修复技术主要以典型生态系统为整治对象,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协同保护修复研究缺乏。工程实践常常注重系统的结构性修复而忽视功能性修复,甚至有时以破坏一种生态系统为代价来保护修复其他生态系统。目前,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的立项论证、实施方案编制多由企业承担,各单位水平参差不齐,有些缺乏深入的科学论证,其对国内外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了解和借鉴不足,容易造成模式化、简单化、任务化,导致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的质量较难提升。

2.2 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管理手段有待进一步优化

尽管海洋生态修复提倡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但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人为工程措施干预往往多于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目前在行政审批方面并未明确区分生态修复项目,而是作为一般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管理,导致项目建设用地用海、环境影响评价、防洪通航论证等前期手续烦琐,增加修复工程实施的时间成本。

2.3 海洋生态修复资金投入缺乏

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工程措施复杂,所需投资力度大,但生态修复潜在效益短期内不明显。同时,生态修复常被看作纯公益类项目,资金来源多为财政投资,社会资金参与度不高。此外,生态价值实现途径仍不成熟,难以形成投资收益闭环,难以作为生态资源吸引资金流入。

3 应对措施

全面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如火如荼,双碳目标下,生态产业创新和科学技术升级是绿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质量的生态修复项目是促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重要支撑。针对广东省海洋生态修复现状,下面提出应对措施。

3.1 科学谋划海洋生态修复发展新布局

我国海洋生态修复研究尚处于发展初期,广东省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强省,理当力争开创海洋生态强省新篇章。可将生态修复项目作为重要着力点,科学衔接海洋生态修复政策、技术、教育等领域,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作用,推动“产、学、研”结合。一方面,通过政策引领项目实施方向,通过技术研究确保项目实施成效,通过人才培养保障生态修复科学发展动能;另一方面,通过项目落实政策导向、反哺科学研究、发挥人才优势,推进海洋生态修复事业可持续发展。

3.2 着力激发“生态+”产业发展新动力

深化海洋生态修复和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拓宽生态修复市场化渠道,如红树林蓝碳交易、沙滩修复+滨海旅游等。营造绿色畅通的营商环境,制定市场化参与的政策指导、收益分配制度和资金监督管理办法。

3.3 加快创建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精细化管理新平台

充分结合生态修复项目储备库、项目申报、项目招投标、项目审批监管、跟踪监测、成效评估等全流程要点,出台精细化服务指引。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统一化、智能化、现代化的生态修复项目管理平台,畅通政府相关部门之间、政府和高校之间、科研机构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参与渠道,简化项目审批流程,提高监督管理效率,保障项目实施质量。

4 结论

近年来,广东省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标准体系日益完善,工程数量持续增加,典型案例不断涌现。经多年探索和实践,广东省海洋生态修复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不足。简单来说,海洋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项目管理手段有待进一步优化,资金投入缺乏。因此,广东省要科学谋划海洋生态修复发展新布局,着力激发“生态+”产业发展新动力,加快创建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精细化管理新平台,促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努力实现双碳目标,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猜你喜欢

红树林广东省整治
藏着宝藏的红树林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神奇的红树林
走过红树林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广东省10年将投1187亿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