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教育思想的五个维度
2024-01-02李海晶
李海晶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330038)
阳明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①顾学文:《五百年后,我们跟王阳明学什么》,《解放日报》2017年11月24日,第9版。近代以来,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等都十分推崇这些思想理念,并从中汲取宝贵营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儒家学说,尤其是阳明学的普及和阐发,对于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于解决当下社会的诸多问题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王阳明在其后半生二十余年的讲学生涯中,在继承古人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绵延赓续五百多年,在新时代教育事业建设发展中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指导作用。论文拟从五个维度,即教育理念“心即理”“心外无物”,教育内容“致良知”“此心光明”,教育路径“心上用功”“事上磨练”,教育原则“教贵精熟”“随其分限所及”以及教育目的“至精一功夫”“立志贵专一”等方面阐述阳明学中的教育思想,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智慧滋养。
一、基本理念:“心即理”“心外无物”
“心即理”“心外无物”是王阳明教育观念的基石。王阳明认为,“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②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年,第23页。此处的“心”,是人的本心和认知,“理”为天理,是人能够达到明觉状态的良知,即“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③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编注:《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北京:东方出版社,2017年,第169页。阳明先生认为,良知人人皆有,圣人的良知是清澈明亮、至纯至精的,而凡人的良知会被私欲蒙蔽、遮盖和玷污。教育的作用就是使人由凡入圣,拂去私欲之尘,让本心回归良知状态。教育使人省察克治,涤尘涤非,在“三省吾身”“反身而诚”后,“心”与“理”相融合,达到知善知恶的良知状态。
“心即理”强调对教育主体自律和主观能动性的高度肯定。朱熹主张的“格物”是“向外寻”,王阳明却主张“向内寻”,发挥心体的作用与价值,即意识的能动作用。“格物”即是格心,使心涤非,“自圣人以下不能无蔽,故须格物以致其知”,①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年,第111页。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启发教育者从他自己的内心去寻找,体认天理。王阳明认为,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善恶之所在,修身在于正其心,正心在能诚其意,诚意在能致其知,而致知在格物,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联动下,才能达到“修齐治平”这一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实现内圣与外王相统一。
“心外无物”强调“心”乃生发意义的源泉。②顾学文:《五百年后,我们跟王阳明学什么》,《解放日报》2017年11月24日,第9版。它涵括着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等哲学意蕴。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活动不但形成了社会存在,而且还创造了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意识,使世界二重化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教育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能动作用,引导其实现人生价值。
此外,王阳明“心即理”学说还上升到“天人一体”的至高境界,这种境界中,心之本体,不再是个小我,而是一个大我,人的意识不仅是个人的自我意识,而是整个天下的自我意识。“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③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年,第156页。“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④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62页。这是一种至高、至仁、至善的开阔胸襟和博大情怀,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灿烂一笔,为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奠定了基本理念。
二、根本任务:“致良知”“此心光明”
“良知”一词起源于《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此处,良知是一种天生本然,不学而得的智慧。王阳明在“心即理”“心外无物”学说的基础上,传承并发展先儒思想,提出“致良知”,并进行丰富阐释。“致良知”“此心光明”是王阳明开展教育活动的根本任务和使命。
王阳明认为,良知即是天理,是人心之本体,也是顺应天道而赋予的智慧。人人皆有良知,圣人在每个人自己心里,“人胸中各有个圣人”“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⑤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年,第238页。对于良知的价值,王阳明做了大量生动描绘,如“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是造化的精灵”“是千古圣传之秘”“是试金石、指南针”“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等。有了良知便能判断是非善恶,知道天地一切事物的道理,觉得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致”即正心,“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⑥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年,第165页。这正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在15世纪的中国,曾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引发了一场教育变革,这场变革要解决的问题是主流教育的功利性与精神性之间的冲突。⑦张震,刘良华:《明代儒家教育的心灵转向——从“举子学”到“身心学”》,《教育学术月刊》2021年第5期。针对这一问题,王阳明给出的明确答案就是“致良知”,这是开办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心为物役成为一些人的通病,有些人被物欲、私欲、恶念、功利、冷漠、庸俗、戾气遮蔽,有些人沦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人贪图名利、道德松弛、信仰缺失必然会做出违背良心的事,这是今天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精神危机和文明发展困局之一。王阳明认为,对于从恶持非的意念和行为,只是物欲遮蔽,“譬如日光被云来遮蔽”,①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年,第252页。人最大的弊病在于好名,“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②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年,第101页。要做的便是通过修炼存善去恶,除去遮蔽,恢复心之本体。只有不断从圣人处汲取智慧,才能重新走回正道,获得心灵自由与解放。“致良知”教育思想在于人能够内观自省,主动寻求“真我”和“光明”。
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③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第1版。具体而言,我们的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以及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通过这六个方面的“良知”引导,赋予受教育者智慧与力量,向上向善,成就“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精彩人生。
因此,通过教育去启发和唤醒人求真务实的“良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唤醒人内心“素富贵,学处乎富贵;素贫贱患难,学处乎贫贱患难”④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年,第241页。的心灵自由,为善去恶,恢复本性之善。这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也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之所在。
三、方法路径:“心上用功”“事上磨练”
“心即理”“致良知”不是口号,也不会一蹴而成。王阳明教育思想的可贵,还在于为之探索出一条通达的方法路径,不仅强调修心、修身的“心上用功”,更强调具备“事上磨练”的功用。只有“心上用功”“事上磨练”,才能做到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王阳明告诫弟子,“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⑤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年,第234页。“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⑥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年,第50页。“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⑦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年,第133页。这是中国传统“知行合一”思想的生动体现,王阳明将其发展成较完备的哲学体系。
王阳明不仅有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的志向,更有将其付诸实施的“事上练”的真功夫和“知行合一”的大智慧。如果说“心即理”是知行合一的前提和基础,“心上用功”“事上磨练”则是知行合一的重要方法论,“知行合一”是“心即理”“致良知”在实践问题上的落实。此处的“知”,不是普遍意义的知道、知识,更强调“良知”、规律;此处的“行”,不是普遍意义的行为、行动,更强调“致良知”,即良知在具体问题中的践行、规律的运用。将“吾心之良知”作为“知”,将“至吾心良知于事事物物”作为“行”,而以“心即理”为前提,以“知行合一”为旨归,从而达到体认良知的目的。这种认识论,就其解剖自身以推求万事万物之理的认识方法来看,蕴含着“一般”存在“个别”的辩证因素。
王阳明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的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实践中磨练,要言行一致,要表里如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⑧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年,第242页。真理的掌握和规律的运用要与实践相结合,知要落实在行之中,行要促进把握真知。“知行合一”作为阳明思想的精髓之一,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知”与“行”本就是一件事,不可分开,“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知而不行,只是未知”。⑨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年,第26页。阳明先生经常教导学生通过事上磨炼与身体力行,使自己的学业精进,道德品质得以发展和完善。他常常现身说法,告诉弟子们:“知行合一”“良知”等学说,都是他从“百死千难”中实践得来的,人不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无以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和建立自我的主体性,无以养得“此心中和”。对于教育而言,教育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通过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来促进客观世界的改造,同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对人主观世界的改造。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要求,要将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有机结合起来。“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①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第1版。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构建中,劳动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培养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劳动即实践,就是要把所学理论融于生产生活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只有这样,教育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更好解答受教育者的疑点和困惑,才能更好满足其成长的需要和期待。这既是高校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遵循,也为教育运用“心上用功”和“事上磨练”,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效果指引了方向。
四、主要原则:“随其分限所及”“教贵精熟”
作为明朝杰出的教育家,王阳明除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教育主张,还提出了一些教育的主要原则。尤其在《教约》一文中,把如何教育弟子立德、立志、歌诗、习礼、诵书作了详细说明,蕴含着“随其分限所及”“日长进一日”“教贵精熟”等教育原则,鼓励受教育者勤学、乐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些原则,为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重要参考和遵循。
“随其分限所及”意味着教育者要遵守教育规律,根据各人的接受能力而展开。这一教育原则是对先秦儒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承继发展。王阳明这一教育原则,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对同一个体而言,要做到日长进一日、循序渐进,“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②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年,第245页。二是对不同个体而言,教育要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吾教人致良知在格物上用功,却是有根本的学问。日长进一日,愈久愈觉精明”。③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年,第252页。教育者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与进度等,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个体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步和发展,达到良好的教育状态。
因此,教育者要结合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地域学生特点展开教学。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习近平总书就记明确指出:“人的成长、成熟、成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跟人的生理发育一样,所以要把这几个阶段都铺陈好”“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不能简单照本宣科,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④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第1版。针对这一指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明确思政教育推进一体化,建立纵向各学段层层递进、横向各课程密切配合、必修课选修课相互协调的课程教材体系,提出“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本科及高等职业学校专科课程重在加强理论教育和学习,高等职业学校课程还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研究生课程重在探究式教育和学习”的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进行一体化设计方案。可以这么说,这一做法生动体现了“随其分限所及”“日长进一日”的教育原则。
《教约》中还特别强调“教贵精熟”的教育原则,“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秉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⑤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年,第226页。这是培养勤学与乐学相结合学风的基本原则和典范,学生精力充沛,留有余力,不会因学业过于庞杂而负担过重,也不会因为学业过轻而放松学习,在勤学乐学的同时,能够精神宣畅、心气平和地立德立志、培养志趣。《教约》详细从考德(学生行礼问安、老师通过提问考察学生德行)、歌诗、习作、诵书等方面提出具体安排和要求,使学生最终达到“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①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年,第226页。的教育效果。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对“双减”政策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实施提出30条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是遵循教育规律,提升学校育人水平,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随其分限所及”“教贵精熟”教育原则在新时代的创新性运用和发展。
五、根本目的:“立志贵专一”“至精一功夫”
《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三立”“三不朽”把人生价值标准精确定位,成为无数圣贤之士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的人生境界。王阳明少年立志、青年求学、中年悟道、壮年立功、一生立言,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通达孔孟之学,学识贯通儒、释、道三家,成为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三不朽”圣人,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三立”“三不朽”的崇高价值。
王阳明弘扬立志。12岁时,他就认真思考“何为第一等事”的深刻命题,并作出“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读书学圣贤耳”的明确回答。当诸多学子读书仅为登第,光耀门楣时,青年王阳明提出志不在功名的名利观,“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②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页。《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阳明先生开宗明义便“以四事相规: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③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页。教育的落脚点在于教人立志,且“立志贵专一”,立善志、立圣贤之志、立担当有为之志,这是王阳明一生孜孜不倦弘扬的教育主张。王阳明圆融圆通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体,但与佛教追求的超脱,道教追求的无为不同,王阳明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倡导儒学经世致用的典型特性。王阳明认为,修齐治平是格致诚正的最终归宿,而格致诚正是修齐治平的必要途径,主张成就一番事业,承担应尽的责任,为家国作出贡献。
从生平磨砺看,作为思想家,王阳明开宗立派,独树一帜,传递并创新发展圣贤思想;作为教育家,悟道著书,广开书院,弟子遍天下;作为军事家,在国家危难时刻,王阳明挺身而出,横扫詹师富、平宁王叛乱、江西湖南剿匪……在重重坎坷、百死千难中,成就了自己“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辉煌一生。王阳明“立志贵专一”的教育思想是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题中之义,而他自身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辉煌一生是今天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生动范本。
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办好教育事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和力量源泉。
新时代如何正确评价人生价值和贡献,这是一个深刻的命题,也是检验教育成效的衡量标准。数百年前,对于教育成效,王阳明提出“所以谓之圣,只论精一,不论多寡”④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年,第102页。的观点。他以精金比作圣人,以分量比作圣人才智大小,以锤炼程度比作通往圣人之路的努力程度,王阳明认为精金的评判标准在于纯度,不在数量;同理,圣人的评判标准在于此心是否精一,是否尽己责,致良知,而不在于贡献多寡。这一观点在今天仍然是极为可贵的,每个人的起点、力量、气魄、悟性不同,价值贡献自然各异,如果简单以功名利禄作为衡量标准,就会造成价值观念的错乱。王阳明“至精一功夫”教育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就意味着要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看他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努力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是否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并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我们要坚持既看贡献大小,也看尽力程度;既尊重物质贡献,也尊重精神贡献;既注重社会贡献,也注重自身完善的价值评价方法。
新时代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要以国家和民族需要为己任,能够专心在良知上下功夫,用“精一”功夫去做事,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更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努力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教育事业的根本目的,也是新时代中华儿女通往圣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的必由之路。
六、结 语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是根据“心即理”“心外无物”的教育理念而展开的。他认为心即理,此心纯然光明,天理具足。由于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受到外物私欲的遮蔽,所以才使得本心良知受到蒙蔽。教育就是通过使人明了人伦,从而达到学以去其昏蔽,最后回复本体的良知。为此,王阳明确认了“随其分限所及”“教贵精熟”的教育原则。而在教育的过程中则是使学生“致良知”“此心光明”,为此,王阳明选取了“心上用功”“事上磨练”适合的教学方法,做到知行合一,最终达到“立志贵专一”“至精一功夫”的教育目的。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虽历经五百多年,但教育思想的五个维度依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对当下的教育依然起着实质的指导作用。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要扎根中国大地,充分汲取几千年中华民族在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上的精髓,它们是中华民族推进教育事业现代化的宝贵营养和智慧源泉,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要依据当代中国实际,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传统教育智慧与新的时代命题和时代要求有机结合,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