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 推动卓越教学

2024-01-02陈省平吴慧英汪帼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51期
关键词:中山大学助教研讨

陈省平,吴慧英,汪帼英

(中山大学 教务部,广东 广州 510275)

学生的成长,是教育的目的,也是衡量教育水平的标准。“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提高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全方位改革调整,不仅要营造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与学的外在氛围,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追求卓越教学,就是要树立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观念,不断学习借鉴、探索尝试能够帮助学生成长的有效方式,构建良性循环的可持续改进的教学机制,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生主体性的构建、弘扬与提升[1]。中山大学通过推进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教育数字化变革、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将教与学的重心转移到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上来,筑牢“人才自主培养”的根本,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引领未来的时代新人。

一、推进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合作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什么样的课程是一门好的课程?要看它是否能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是否能提供及时反馈。中山大学围绕学生成长的规律和特点,积极探索基于研讨、探究、朋辈互助的教学模式改革,增加师生和生生互动,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是相对于普遍的大班制教学而言的,它可以降低生师比,有助于每名学生个体获得教师的关注,促进师生交流互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造性培养[2]。在推进小班化教学、降低师生比的同时,采用“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和辅导”等方式,可有效增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同一门课程中,部分章节以大班讲授的方式进行,传授普遍知识要点;部分章节以小班研讨的方式进行,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以调动学生自主思考、自主领悟、自主提升。小组成员通过分享和交流思想,形成一种支持性的氛围,并能从多元的观点,获得对学习内容的新理解[3]。大班授课与小班研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以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为例,该学院中法合作班的专业课均采用“大班讲授+小班研讨”方式进行教学。大班讲授(“讲学课”)占一半学时,采用集体上课方式,一般是80~120人,讲授课程的总体脉络及核心要点。小班研讨占一半学时,包括导学课和辅导课。导学课的班级规模不超过20人,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辅导课的班级规模进一步缩小,一般不超过10人,分小组深入讨论,进行拓展练习。小班研讨课以学生主导的方式进行,教师和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讨论,学生上台回答题目。课程教研组每周举行1次教学例会,讲学课和导学课的教师互相听课、评课,授课教师清楚地掌握每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计划。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综合素质等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新生研讨课

面向大一新生设置的新生研讨课,以“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小组研讨、探索学习”为基本思路,注重激发新生的求索热情,帮助新生寻找专业志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倡导批判性、创新性思维,为养成基于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式学习习惯奠定基础,从而帮助学生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适应性转换。

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该学院联合学科相近的生态学院、农学院等开设“新生研讨课”,设置10个主题模块。学生自选模块,每个模块不超30人,每个模块再分4~5组,每组6名学生。每一次课都围绕师生共同感兴趣的某一专题,设置4~5个讨论点,讨论主题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并提供文献参考。课上,教师负责“抛砖引玉”,学生进行“授课”,教师再引导学生提问,并点评讲解。每次研讨课各组轮流派出一名学生代表发言,确保每名学生都有展示机会,所讲内容均由全组学生共同准备。课下,课程组为每一位新生制作“新生护照”,让新生主动前往各教师团队“打卡”,与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主动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加深对学院、学校及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新生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积累自主学习的经验,了解基本知识逻辑,为今后学习的融会贯通打下基础。

(三)课程助教

朋辈互助学习是大学生重要的学习形式。选聘优秀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担任助教,在助教助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学习共同体。助教与学生亦师亦友,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从课程类型来看,助教分为大班理论课助教、实验课助教、实习课助教等;从教学方式上看,包括小班研讨课助教、在线教学助教、教学“克隆班”助教等。在实际工作中,我校坚持“分类管理,加强培训”的原则,通过助教岗位设置、资格培训、报名选聘、岗前培训、助教助学、考核评优等,不断优化助教管理。加强对学生助教的培训,从课程学习、教学实践、教学研讨等方面,为助教成长赋能;强化助教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增加师生和生生互动,提升学习效果。助教助学机制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彼此呼应,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相长氛围,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中本科生和研究生不同学段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和贯通性[4]。

二、推进教育数字化变革

教育数字化不是简单地把课堂从线下搬到线上,而是要系统推进教育生态的升级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建立起教育数字化意识和思维,丰富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在教学空间、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育治理等方面下功夫,形成数字治理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促进自主学习和因材施教[5]。

(一)打造时时能学的在线教学

借助教育信息化手段开展在线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一种较新的形式,其效果最终取决于实时运用的情况。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高校在推进教育数字化的过程中,应该主要在“化”字上下功夫,要让线上的课活起来。课前、课后,鼓励学生利用线上资源开展自定步调的个性化学习;课中,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讨论、探究、协作式问题解决等活动,深化知识掌握。同时强化优质数字资源的积累和创新应用,目前已建有省级以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虚拟仿真项目13个;在线开放课程232门次,获评省级以上精品线上课156门次、线上一流课程29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26门。

2022年以来,中山大学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与喀什大学、新疆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等西部高校达成合作,累计输送在线课程56 门次,积极探索与兄弟高校之间教学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中山大学将单向慕课教学拓展为线上线下双向互动教学,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得以提升,学习效果好,2023年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十大创新案例。

(二)稳步推进虚拟现实教学模式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将会给教育领域带来巨大的变革。推动VR教学,通过VR头戴设备和VR手柄等交互工具,学生可以进入虚拟世界,与模拟的场景、对象、人物进行互动,获得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给医学生提供了在远离患者、无风险的环境下进行重复练习的机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建立的VR实验室和VR数字人标本库,开设了VR全息投影的基础与临床融合类课程,联合人工智能AI技术,再现疾病病灶、病理分型、肿瘤位置等情景,教学内容丰富、形象,已应用辐射到全国各地。智能工程学院“虚拟与增强现实”课程紧密联系产业应用,为了让学生掌握技术背后的工作原理及实现过程,在课堂上学生使用VR头盔、交互手柄、三维扫描仪和全景相机,真切感受探索科学的过程与乐趣。新闻传播学院将VR影像技术引入新闻传播教学,在“媒介融合野外实践”课程中,学生拍摄洞穴环境下的少数民族歌舞视频并制作成VR,进而探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中国故事讲述的创新表达。实践表明,采用VR教学,可以形成沉浸式、互动性、可塑性的教学氛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

三、推进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

近年来,社会对创新型、实践型本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推进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育更多复合型、创造型拔尖人才。

(一)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教育与产业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学生的实习服务和人才支持,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实践教学的资源和机会,切实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近年来,中山大学充分利用区域产业资源优势,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等8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获得教育部立项建设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30多项。通过这种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协同合作,将先进的行业、产业技术引入教学,深化产教融合,弥合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之间的脱节,形成新的人才培养生态。

中山大学-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山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等,深度融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鲲鹏/昇腾等最新产业技术,着力构建以信息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为基础的产业与人才培养生态。课程方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开展了34门课程的对接和开发,更新教学内容,惠及上述院系的3 200多名学生;师资方面,与华为技术人员共同组织开展计算产业关键核心领域技术培训、人才培养能力培训,让教师紧跟产业一线前沿技术,在课程教学中融合前沿产业技术,参训教师达100多人次,30余位教师获得“智能基座先锋教师”荣誉勋章、“栋梁之师”或“先进之师”等光荣称号;实验室方面,依托华为提供的4台服务器、30套开发板、华为云平台等资源,组建了智能基座实验室,为学生就近开展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方面,成立了智能基座学生社团,开展技术培训锻炼,拓展实践教学深度,50多名学生获得智能基座奖学金,12支队伍获得华为技术创新大赛奖。

(二)科教融汇

高水平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历来是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科教融汇,是指科学技术、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融汇。近年来,由中山大学加大高水平创新育人平台开放力度,吸引和欢迎更多学生走进各类科研平台,包括国家高端智库、天琴中心、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极地破冰多用途船、精准医学科学中心、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等,提供丰富多样的创新空间。同时,将研究学习融入专业培养方案,设置创新实践类课程,鼓励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超算习堂”是中山大学推进科教融汇的一个典型案例。依托国家超算广州中心,由中山大学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单位,研发构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高性能计算在线实践教育平台——“超算习堂”。“超算习堂”提供超算在线实训、在线课程、交互平台、竞赛、软件库、案例库、题库等多种数字化教育资源和算力资源。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上机实践与理论学习并重,创新性地采用了个性化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目前已经承载了100多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服务国内外1 300多所院校和超过1.8万名的师生,用户遍布我国29个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以及部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访问量超过3 000万人次,有效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全球影响力。我校高性能计算人才培养也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获ASC(亚洲大学生超算竞赛)团体对抗赛冠军、2021年获ASC最高计算性能奖、2022年获SC(美国超算大赛)全球总冠军和ISC(国际超算大赛)全球总亚军。

结语

对于卓越教学的追求,教师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动力[6]。中山大学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每年投入专项经费,通过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支持教师建设出版教材、建设一流课程,着力营造重视教学和奖励先进的文化氛围,制度化提升教师对于卓越教学的认同与参与度。追求卓越教学,中山大学始终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教学任务努力由传授知识转变为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工作、合作和生存,学生的学习目标努力由应对考试转变为通过个性化自主学习,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中山大学助教研讨
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下水
中山大学历史地理信息系统(SYSU-HGIS)实验室简介
一击止“痛”!450余水产人聚焦第九届中山大学水产饲料技术创新大会,教你从百亿到百年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connected with the working processes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中山大学点滴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