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供应链管理》课程思政BOPPPS教学模式探析

2024-01-02汪芸芳温卫娟田雪李彦萍

中国储运 2023年10期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专业知识研究生

文/汪芸芳 温卫娟 田雪 李彦萍

在《供应链管理》研究生课程中,课程思政从政治战略目标、哲学思想目标、价值目标、道德目标等四个方面构建,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国家意识。从历史文化与现代化制造业等多个思政典型案例及综合BOPPPS思政教学模式中,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方向,让学生形成研究思维方式,学会思维方法,树立为国成才的理想信念。

1.引言

研究生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首先,与本科相比《供应链管理》研究生授课内容深度需加强;其次,教学培养方式与本科阶段学生区分;第三,教学及科研任务需多样化;最后,研究生生源不同,有部分学生本科阶段没有学习过物流与供应链专业知识,有部分学生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知识十分熟悉,学生水平差异较大,增加了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难度。

2.研究生BOPPPS模式课程思政创新

教学过程方法突出案例驱动教学、研讨式教学、实地参访、自主学习及研读经典学术文献。采用BOPPPS(Bridge-in,Objective/Outcome,Pre-assessment,ParticipatoryLearning,Post-assessmentandSummary)模式,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以及“原理+方法+解决方案+数学建模应用”多层次开展模块化教学改革,实施课程组集体授课,“讲授+视频观看+经典模型讨论+科学问题辨析”模块化教学。

2.1 教学内容政治战略创新。《供应链管理》课程大纲侧重发散知识传授,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各章节知识点分支学科彼此联系。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联系统计学、运筹学、数据挖掘、生产与运作管理等专业知识,将学生思维带到物流学的不同分支中,将供应链管理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通过课程思政案例:华为供应链布局、京东智能物流与供应链网络、菜鸟数字化智能物流、古代贸易战“齐纨鲁缟”、中国空间站机械臂精准运行、比亚迪新能源车闭环回收供应链等案例,提升学生的国家战略思想意识,理解国家发展战略、发展新理念等。

2.2 教学模式哲学思想创新。将系统性思维融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中,使学生不仅能够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能吸收新知识,并融会贯通,对供应链管理课程知识点形成一个系统框架。教师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穿插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方法,启发学生研究思维;讲授研究热点,在课程传授中引导学生思考原理为什么是这样,以前学者是根据什么样的思路方法将科学理论概括出来。思想目标着重提升学生的哲学理论水平,理解自然辩证法哲学思想,能够活学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原理及党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3 侧重研究思维的价值创新。案例驱动教学,综合运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研讨式教学,依据教学内容,结合经典案例,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研讨问题;实地参访,组织学生实际参观企业,围绕现实问题展开分析;自主学习,利用慕课、视频等网络资源、参考教材等渠道开展自主学习;研读经典文献,引导关注供应链管理最新成果。对于各类数学模型和智能算法,在教授课程时引导学生思考对于此类模型方法,是否可以应用于别的物流与供应链领域,或者整合不同的模型,基于供应链管理角度形成新的模型方法。学习过程中实现思政价值目标,包括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合作共赢思想等,激励研究生沿正确的方向积极奋斗。

2.4 培养学生的道德创新。对于没有系统学习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业知识的学生,注重基本框架,详细讲授重点与难点,布置基础任务课后予以自学,使学生快速了解、迅速入门,并对物流与供应链知识点有总体把握。对于系统学习过专业知识的学生,让其查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最新中英文权威期刊文献,将其整理在课堂给全班讲解,课后发送资料到学习通-超星平台及微信课程群供全班同学学习,共同提升专业知识水平,了解最新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念。培养道德目标使研究生诚信科研、互帮互助,在工作及科学研究中尽职尽责,具备非常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使命感。

3.《供应链管理》BOPPPS教学模式改进措施

通过研究生课程交叉融合,拓展课程思政元素覆盖面。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是多个学科交叉发展的最新成果集合,物流相关的供应链关系贯穿整个社会的生产运营和生活领域,在思政元素选取上通过多个层面的切入点、相关课程理念的融合交叉,扩展课程思政讲解思路。以共性问题为中心,逐步凸显个性化特征。物流供应链管理既有供应链管理的共性问题,又有物流行业的特性问题,在课程思政切入点上,既从整体的理念和思想上切入分析,又聘请企业专家结合具体实践操作讲解,体现共性又不失个性。课上讲解探讨与课后反思相结合。通过课堂的案例分析讲解,思想总结升华,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引导作用,注重思政教学效果反馈;通过布置课下研究题目,积极发挥研究生课下研究思考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由外部被动接受过渡到内部主动消化。课程组教师团队协作,助力思政融合教学改革。模块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活力,通过课程组教研讨论活动,协同工作,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政水平和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4.总结

《供应链管理》研究生课程教学,采用问题导向设计,学习挑战度循序渐进。围绕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核心的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在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案例库设计,以及课堂教学组织的各环节,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发现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供应链管理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在全球化视野下,紧跟行业领先管理经验和技术发展,挑战解决供应链问题的研究难度,完善供应链理论设计及优化研究模型,由此培养服务北京、服务物流行业的供应链高级管理人才。

猜你喜欢

供应链管理专业知识研究生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ERP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浅析食品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供应链管理导向下电力企业物资供应问题的研究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