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大宗商品仓储物流信息化发展的途径探索

2024-01-02袁喆

中国储运 2023年10期
关键词:物流信息化信息技术

文/袁喆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仓储物流行业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推进大宗商品仓储物流的信息化发展,形成智能化的物流仓储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物流行业所广泛关注的重点课题。本文对现阶段大宗商品仓储物流发展的基础状况展开了研究,并着重探索了信息时代下如何推进大宗商品仓储物流的信息化发展,适当提出了一些实践建议。

一、大宗商品仓储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

从国内大宗商品仓储物流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发展经历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工仓储物流。这一阶段的仓储和物流主要通过人工来完成,不仅会消耗大量的人力成本,而且整体效率较低;第二阶段是机械化仓储物流。由于大宗商品本身数量较多,有了机械设备的帮助下,仓储人力成本得以大大降低,效率也得到了明显提升,但就物流而言,依旧没有获得太大的改善;第三阶段是自动化仓储物流,这一阶段已经开始加强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并且也形成了一定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使得仓储和物流过程都表现出了信息化的特征,整体较为协调统一;第四阶段是集成自动化仓储物流。相比于第三阶段,集成自动化仓储物流是对自动化仓储物流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使得每一个自动化仓储系统都能够连接起来,随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最终为仓储物流管理奠定扎实基础;第五阶段是智能自动化仓储物流。这一阶段的仓储物流管理体系遵循定量和定性原则,无论是在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升级。从整体来看,我国大宗商品仓储物流的信息化发展趋势较为良好,但由于网络技术的直接限制,使得不少仓储信息化建设都存在漏洞,以至于我国的大宗商品智能仓储物流依旧处于较低水平。

二、大宗商品仓储物流信息化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1.大宗商品仓储物流信息化管理效率较低。大宗商品仓储物流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加强对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还需要融合现代化管理机制,构建完善的大宗商品仓储物流管理系统。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支持下,仓储物流管理人员可以对仓库内部的大宗商品货物展开科学分类,并进行远程管理和自动调配。可以看出,大宗商品仓储物流信息化系统的主要工作内容在于统筹管理调配商品的仓储和物流信息。但从现阶段的状况来看,大宗商品仓储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依旧存在着不少漏洞,如网络化信息水平较低、智能化管理体系混乱、缺乏专业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大宗商品仓储物流信息化管理效率持续处于较低水准,无论是大宗商品的调配与管理以及人员安排,还是后期的仓储物流信息应用和反馈工作,都呈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严重影响到了物流仓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有序运转。

2.大宗商品仓储物流信息系统功能模块不完善。在建设大宗商品仓储物流信息化系统时,不仅要做好基础的仓储和物流工作,还需要保证各类信息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但许多大宗商品仓储物流信息系统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功能模块,不能准确覆盖到仓储物流的各个环节,经常会出现仓储物流信息与实际不对称的情况。在上传仓储物流信息时,由于大宗商品的货运量较大,如果货物补充跟踪不及时,那么便容易出现所上传数据不准确的状况,影响后期的货物管理与调配。同时,如果物流信息数据记录不完善,也会严重影响仓储物流智能化管理体系,无法保证货物配送的时效性,对大宗商品的不同仓储物流阶段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3.缺乏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推进大宗商品仓储物流的信息化发展,必然离不开各类信息技术的支持。目前,国内的互联网技术正处于飞快发展阶段,各类信息技术经常会出现快速迭代的状况。大宗商品仓储物流也加强了对信息技术以及其相关设备的合理应用,如仓储阶段的出入库设备、物流阶段的跟踪设备、管理上的调配系统等,通过及时更新这些技术设备,能够极大推动大宗商品仓储物流的全新发展,随之提高仓储物流质量。然而,大宗商品本身具有数量大的特征,如煤炭,因而针对其所形成的物流管理系统必然需要持续稳定运行,可仓储物流的建设成本极为有限,很难及时更新信息技术和设备。这使得仓储物流内部管理系统长期保持不变,即便是各类先进的信息技术也无法及时加以应用。长此以往,许多大宗商品仓储物流信息化系统都与最新技术相脱节,无法迎合持续变化的市场需求,在后期甚至会被市场所淘汰。

4.信息化仓储物流管理人才稀缺。大宗商品仓储物流信息化发展,必然需要有相应的信息化仓储物流管理人才。现阶段,许多仓储物流企业都是由传统的仓储物流人员来开展相关管理工作。虽然这些人员具备不错的仓储物流管理经验,但严重缺乏信息化管理认知,不懂得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设备来开展现代化仓储物流管理,且不具备学习认知,不会主动学习先进的信息化仓储物流管理知识,不利于推进大宗商品仓储物流的信息化发展。尽管一些仓储物流企业也引进了一部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设备,但多数时候都不能最大化发挥出这些设备的管理优势,影响了信息化仓储物流管理的实践水平。

三、推进大宗商品仓储物流信息化发展的实践途径

1.引入现代化物流管理理念,完善大宗商品仓储管理机制。要想真正推进大宗商品仓储物流信息化发展,除了积极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设备是不够的,还需要形成现代化仓储物流管理理念,并对传统的大宗商品仓储管理机制加以完善。国内大宗商品物流之所以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主要阻碍便在于没有形成适合国内物流现状的大宗商品管理信息化管理模式。即便是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依旧有不少仓储物流企业保持着以往的经营管理模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真正推进大宗商品仓储物流的信息化发展,仓储物流企业应当积极引入现代化仓储物流管理理念,从企业文化方面做出调整和改变,使得企业能够从本质上接受现代化仓储物流管理理念,随之加强仓储物流的信息化建设,最终形成健全完善的大宗商品仓储物流管理机制。

2.做好仓储物流信息记录工作,加强仓储物流信息化系统管理。大宗商品仓储物流的信息化建设,首先便需要做好仓储物流的信息记录工作。只有保障物流数据的准确性,才能够确保后期的物流信息分析和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基于此,仓储物流企业应当引入信息化通信管理设备,形成高效及时的仓储物流信息化智能系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扫描系统来降低传统信息录入成本,随之减少所消耗的人力物力;通过对信息物联网跟踪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精确度非常高的物流运输信息记录和上传,相比于传统的物流跟踪模式,整体成本将有效降低。在加强仓储物流信息化系统管理方面,仓储物流企业有必要提升对信息化设备的利用效率,尽可能适配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及时更新软硬件系统,实现系统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提高仓储物流信息化管理质量。

3.拓展仓储物流信息化管理手段,降低大宗商品物流运输成本。仓储物流信息化管理手段,也会直接影响到仓储物流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效率。仓储物流信息化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基础的管理性工作以及一部分技术性工作,在这其中,仓储物流管理性工作主要指物流仓储设计和人员安排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覆盖到了仓储物流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方方面面,通过拓展信息化管理手段,不仅能够更好地发挥信息设备的性能,还有助于提高仓储物流信息化管理效率,降低大宗商品物流运输成本;技术性工作主要是指围绕大宗商品仓储物流信息所展开的信息记录、信息处理上传以及后期应用,鉴于不同信息管理手段拥有不同的信息记录逻辑,仓储物流企业应当确保信息技术的先进科学性,对于传统的仓储物流信息管理模式,需要及时加以改善。比如传统的仓储物流纸质信息管理模式,本身较为落后,信息上传和记录也不及时,后期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损坏和丢失问题。对于这一信息管理模式,仓储物流企业应当及时加以淘汰,并将其中的有用信息上传到信息化物流管理设备当中。此外,仓储物流企业还有必要加强对最新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引入一些更加高效的物流技术管理设备,从而全方位优化现有的仓储物流管理系统,针对不同的管理体系合理调配管理人员,在降低大宗商品物流运输成本的同时,提高仓储物流管理效率。

4.做好基础的信息化培训工作,提高仓储物流人员的管理能力。信息时代到来以后,国内涌现出了非常多的信息化技术和设备,仓储物流企业在加强物流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同时,还应当做好基础的信息化培训工作,确保仓储物流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能够迎合当前的仓储物流管理需求,通过对信息化技术和设备的应用,积极开展高质量的仓储物流管理工作。同时,仓储物流管理人员还应当主动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积极尝试不同管理设备的应用方法,形成良好的仓储物流管理信息化管理素养。仓储物流企业应当结合市场需求合理引入多样化技术设备,鼓励内部管理人员加强对这些设备的应用,持续保证仓储物流系统的先进和实践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仓储物流企业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为了推进大宗商品仓储物流信息化发展,仓储物流企业应当形成现代化仓储物流管理理念,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和设备,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实践能力,加强仓储物流信息化系统管理,持续拓展仓储物流信息化管理手段,最终全面提升大宗商品仓储物流管理质量。

猜你喜欢

物流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