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价改革背景下电网企业财务管理面临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4-01-02张霞
张 霞
一、引言
2015 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印发后,我国的电力体制进入了新的改革浪潮当中,“三放开”“一独立”成为电网企业改革的要点与方向,《意见》认为,电网企业应有序放开新增配售电市场、有序放开公益性及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环节电价,同时要建立独立的交易机构。本次改革意味着电网企业过去以购销差价作为主要盈利的利润创造模式发生了颠覆性改变,“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成为电网企业获取利润的全新渠道。与之对应的,政府对电网企业的监管从投资核价变成了核价投资。输配电价改革让电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发生了较多变化,企业投资管理收益、融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等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而言,认清政策,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改革所带来的挑战是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配输电价改革对于电网企业的主要影响内容
总收入核定的影响:在配输电价改革中,准许收入有准许收益、准许成本以及税金组成,准许收益由有效资产乘以加权平均资本收益率得到、准许成本由运行维护费和折旧费构成、税金则包括电网企业的所得税、教育费附加以及城市维护建设税。
输配电价的核定形式影响:输配电价是以输配电有效资产作为基础,基于成本+收益的定价原则,总收入与价格结构监管。电网企业总收入由输配电成本、合理收益及税金组成,其中输配电成本核定需要以有效资产作为基础,即以电网企业为了提供输配电服务所准备的各项资产,剔除了电网企业盈利的多经资产、三产资产以及辅助业务收入。价格结构中,根据电压等级分级核定,以各电压等级输配电的合理成本作为基础。
三、输配电价改革给电网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挑战
1.成本管理方面
改革实施前,在电网企业成本中,购电成本的比例极高,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在改革实施之后,企业成本中输配电资产折旧的成本占比会显著提高,成为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规定,电网企业需要根据电压的等级、服务类型、用户类型进行区分,整合至企业输配电生产经营成本当中,这意味着成本核算中“输配电成本”中对电压等级和用户类别的分级不再适用于《监审办法》的要求,电网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进行运行维护费和折旧费的分配。
2.固定资产管理方面
在改革意见下,政府对于电网企业中的准许成本、有效资产以及准许收入的范围界定和核定把控更为严格,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固定资产更新策略以及逾龄资产管理等固定资产管理体系需要进行改变以适应监管要求,这意味着电压分级、用户及服务类型的资产构成决定分类电价水平,通过价格信号引导用电选择成为有效资产的核定前提。
3.融资管理方面
电力行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企业,为了进一步发展盈利,电网企业需要持续进行电网建设投入,这需要电网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目前电网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包括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融资方式成本较低、期限较短,为企业提供稳定的现金流量。但随着电网企业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资金压力愈发巨大,债务规模也不断扩大,在建设过程中,企业举借新债、借新还旧等操作导致债务余额不断上升,而内外因素影响,社会资本投资意愿持续降低,融资管理本就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在输配电价改革后,政府核定了过网费价格,电网企业需要按照核定价格收取过网费,与企业销售价存在差异,导致营业收入大幅下降,现金流量急剧减少,同时,预售电费的低息融资方式受到显著影响,融资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剧。
4.投资管理方面
输配电价改革之前,电网企业通过一系列的获利行为维持电网投资成本,购销差价极大地弥补了成本投入,电网投资的资金通过企业自行举措获得。同时,电网企业在投资成本控制以及投资决策方面占有主导地位,政府相关部门仅仅是在项目规划、水文管理、环保管理以及征地等环节中进行监管干预,对投资成本控制、投资回报等方面干预较少。
在改革之后,电网投资成本与输配电价水平紧密关联,当前的投资管理措施以及成本控制对于未来运行成本有着巨大的影响,政府干预程度对应提高。对于电网企业而言,未来产生的折旧费用与运行维护成本和电网投资息息相关,投资越大,相关成本费用也就越高,同时在未来所产生的折旧费用与运行维护成本也会随之提高。相关改变意味着政府对于输配电资产投资控制的尺度持续加大,对于政府而言,在改革政策下必须要加强电网规划,只有通过政府规划并通过的项目才能计入到输配电准许电成本当中,同时政府部门对于投资成本的监管更加严格,成本监审部门将对电网投资成本进行严格管理。
四、财务管理应对挑战的措施
1.应对成本管理的措施
输配电价改革背景下,电网企业需要进一步细化区分监管资产及其业务、非监管资产及其业务的范围,根据监管资产和非监管资产的区别,对企业内部的相关业务进行分别管理,合理创造业务利润。除此之外,电网企业要进一步优化输配电成本归集方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来进行成本归集和披露体系的建立,结合企业现实情况,逐步探讨实现基于经济活动进行分类的成本归集方式,将生产成本、销售费用以及管理费用等进行细分,随后基于电压分级标准,完成成本归集。针对重新归集的成本,分类进行运维成本核算以及折旧计提,有效提高成本管理质量,以满足监管要求。
2.应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在输配电价改革背景下,政府以企业的有效资产作为基础核定输配准许成本,如何提高企业现有固定资产认定为有效资产的比例是提高输配电价核定水平的重要前提,对于企业经营效益收入起到决定性作用。
针对固定资产管理,电网企业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企业要全面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针对有效资产作为基础核定输配准许成本的要求,企业必须清楚自己的实际固定资产情况,企业财务部门与各部门加强合作,针对运输、安全检查、后勤等管理部门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清查,对实物、记账等进行对比,清理账务缺失的物品、物品缺失的账务以及不可用待报废资产;针对可计入的资产,财务部门必须摸清并记录资产产权关系,对资产更换改造进行同步的卡片信息记录,保证帐卡物信息一致,提高资产管理质量,为有效资产认定做好准备。其次,为了进一步提高有效资产的认定,企业内部需要对资产进行详细的规整分类,按照输配电价有效资产的规定范围,可以借助各种管理信息系统工具,分析当前资产情况,对资产进行重新的目录分类、监管与非监管资产分类管理,强化固定资产的分类管理,提高有效资产认定比例以及其他资产的管理质量。同时针对变配电设备以及输配电线路,应当按照改革要求进行分电压管理。
3.应对投融资的管理措施
投融资管理是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且投融资是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加大投入与收益的重要环节,电网资产来源于投融资项目,因此必须根据政策改革进行相应的调整。
(1)把握政策改革,进一步强化投融资计划管理,电网企业应自上而下认识到电力体制改革的深远意义,开展研究工作,讨论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分析政策改革下企业面临的问题以及机遇,吃透政策,顺应政策,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在此背景下,提高投资规划的前瞻性以及精准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规划和年度综合计划,与政府保持密切联系,根据政府监管部门所认可的新增有效资产以及准许总收入进行针对性的内部调整,保证当下及未来的投融资规划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
(2)为防范负债风险,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率,企业要坚持战略引领,充分建立预算管理体系,按照企业的发展目标来制定战略,在全视域下,将建设预算落实到各个预算主体之上,统筹性地制定风险管理目标,为企业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措施,避免资金融资出现断裂。此外,要全面建设预算绩效管理,充分发挥价值创造功能,企业要建成良好的预算执行评价体系,实施监督预算执行,对预算进行刚性约束。
(3)多部门协调,对在建工程进行全面查对,在电网建设项目当中,需要多部门参与,由于大型项目建设环节复杂,建设时间长、投入资本大,且项目包含多个部分项目,不能立即进行决算,同时,有些项目工程虽然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但仍然处于挂账状态,这些情况在改革政策下,都不能认定为资产价值计提折旧并纳入到输配电准许成本中。因此,在改革背景下,企业需要加快在建工程的清理,针对已经完工但是没有进行决算的项目,财务部门应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查明原因,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进行处理,编制竣工决算报告,对项目进行资产价值确定,根据确定资产修正资产卡片价值。而针对正在建设尚未投入使用的项目,财务部门应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在允许的条件下尽快加快建设进度,确保项目能够如期或者提前完成,在建成之后,及时编制决算报告,将其纳入到配电范围当中。针对已有的电网规划,也要根据政策要求进行全面检查,及时进行整改,以符合监管部门认可。
(4)依托项目全过程财务管理,全面推行工程自动竣工决算。针对建设项目,企业实施全过程财务管理,依托全过程财务管理,有效监督项目立项、可行性分析、投资计划建立、项目涉及投招标与工程建设、工程延后、结算与决算、项目评价等整个过程。因为工程竣工的决算能够科学反应企业项目的融投资情况以及财务情况,对于是否能够认定为新增资产价值有重要决定意义,因此财务部门需要提高工程竣工决算的及时性以及准确性。为提高工程竣工决算质量,企业应加大建设全过程财务管理的信息技术处理,通过自动竣工决算,及时归集成本和费用分摊,出具决算报表。该项举措可有效加强工程建设中的资金管理以及成本管理,有利于政府监管部门认定有效资产价值,从而帮助企业争取到合理的电价政策,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