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性研究
2024-01-02孙婉云于洪雨
孙婉云 于洪雨
一、引言
数字经济是现代化经济形态,强调人类通过大数据进行识别、过滤、存储和使用,实现资源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虽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发展速度快、规模性好,相关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7.7万亿元,全球规模占比仅次于美国,增速达17.8%,位居世界第一,现已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大国,具有相对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先进的业态创新体系和产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将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的道路,2022 年,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25 年要形成良好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并实现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达到1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达到14 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46 万亿元的目标。显而易见,数字经济的应用和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数字经济催生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全新产业形态,为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技术应用、提高数字化服务能力提供了有效保障。伴随数字经济的持续升级发展,产业发展方式和社会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革,这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传统产业组织形态和发展方向。特别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在此过程中加速建设强大的国内市场就需要引导生产要素实现充分流动。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据生产要素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创新应用,健全数字经济体系能够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也符合新发展格局下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
二、新发展格局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期经济建设的重要途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的是经济稳定增长、区域城乡发展均衡,在以创新为发展动力的基础上实现绿色高效发展,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体现是社会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稳健提高,同时伴随着商品和服务质量的普遍提升,继而适应新发展格局下经济增长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要求,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给广大群众带来更多的安全感、获得感与幸福感。可以看出,新发展格局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精细化、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人与自然相协调,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提高经济系统产出,规避粗放式发展导致的风险,是经济社会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
三、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理论机制分析
1.宏观机制
(1)数字经济通过创造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的发展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作为与土地、人力截然不同的现代生产要素,数据能够克服传统生产要素在带动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边际生产力下降和资源总量约束的问题,通过与劳动力、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快速进入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经济发展关键环节,减少要素投入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出水平,促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加。此外,由于数据总量无限制特性,随着各产业数据的累积形成丰富的大数据体系,基于数据共享和资源交换实现生产要素的顺畅流动,通过要素集聚和规模经济效应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管理的全面融合,能够不断优化社会分工体系,帮助扩大社会再生产,最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数字经济通过改善市场与政府间关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建设成果公平地为全体群众共享,即社会总福利水平的优化改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协调市场和政府间的关系,促进社会总体福利水平上升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应用领域极为广泛,目前已深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医疗卫生、文体教育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实现与人民日常生产生活等交汇融合,并在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功能迭代升级过程中重塑传统产业形态,提高社会各阶层劳动者的福利水平。比如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赋能数字政府建设,突破企业、市场与政府之间信息沟通的壁垒,促进市场运行更加通畅、决策机制更加高效,为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实现政府职能的全面转型奠定技术基础,伴随着数字经济理念在市场与政府间的常态化应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将更加显著。
2.微观机制
(1)数字经济促进企业盈利模式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新发展格局下,具有良好经济活力的市场主体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保障。数字经济形式灵活、资源多样,与多元化市场主体活力的培育十分契合。在企业层面,数字经济能够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革新管理模式并升级管理思维,从以往的“链”式产业发展转变为“网”状集群式发展,通过数据要素的流动性,提高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以数字资源、网络平台和智能技术为支撑的企业智能经营成为可能,依托数字资源的低边际成本特性可以摊薄企业长期平均成本,带来更大规模的超额利润以不断激励生产经营者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从而实现良性经济模式持续发展演进,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数字经济挖掘消费者需求,助力消费结构升级
新发展格局是以内需消费增长为核心的经济战略体系。在数字经济的持续推动下,我国消费呈现线上化、场景化特征,消费内容更加丰富,同时,消费需求的内涵和逻辑发生深刻改变。数字厂商利用技术手段和先进的数据处理工具不断搜集、分析和利用消费市场数据精准地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并根据消费需求的变化为企业提供生产模式与思路的修改建议,使得供给与需求更加匹配,减少资源浪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在消费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数字经济为微观市场主体提供了异常活跃的市场氛围,丰富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增强了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作用。
四、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
1.夯实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因此夯实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要完善5G 通信基站、光纤通信、宽带网络、移动智慧平台的建设水平,提高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普及率。在传统行业如能源、电力、交通和基建中扩大新型数字设备技术的应用,诸如工业机器人、自动驾驶和智能网络分析技术,带动行业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全行业数智化水平。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实现数字产业化并落实产业数字化改进,让人工智能+能源运输、大数据管理下的商业运行水平进一步提升。
第二,完善数字经济治理机制。数字经济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由于数据要素的虚拟性和价值多变性,需要针对其应用特征做好相应的管理。在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据要素高速传播的技术条件的基础上,推进政府部门数字安全技术中心建设,实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提高数字平台服务的精准化、管理高效化和治理智慧化。充分发掘数字治理资源的价值,优化数据整合和开放共享模式,推进经济治理水平快速提高。
2.壮大数字经济人力资源储备,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顺应数字经济的知识属性要求,壮大数字经济人力资源储备,实现以人为本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
第一,提高高校数字人才培养能力。新时期数字领域人才要具备专业的学识、过人的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了解数字经济发展变化的方向,针对产业需求不断完善自身知识储备,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高校在培养数字领域专业人才时,可着重培养实践型人才,开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创新课程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数字化思维。同时,可适当带领学生参与数字经济领域相关社会实践,提前接触数字经济应用,了解产业动向,以便更好地利用数字经济工具带动产业经济建设升级。除此之外,大学生的知识教育可适当增加一些有关数字经济职业技能教育,如创业课上可以适当增加有关数字经济创业案例,以此为大学生提供基本创业素材,引导大学生关注数字经济,发现商机。
第二,建立数字经济领域人才认证和职业技能评定体系。数字经济领域人才振兴的关键是形成科学可靠的人才评选及任用体系,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优势,把握数字经济发展风向,针对性地建立大数据评估师、云计算工程师、人工智能开发师等新型职业认证体系,提供职称晋升通道和良好的学习提升途径,指明数字领域人力资源发展的方向,以此吸引更多人才流入数字经济行业,发挥数据生产要素的价值,以不断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3.因地制宜制定调整本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策略
我国地大物博,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不同区域由于数字资源禀赋和数字产业基础的差异而应遵循差异化发展的思想。对于中西部数字经济落后地区而言,要立足当地产业条件,遵循数字技术发展规律,发挥数字能力建设的聚集效应,比如借助发达地区数字生态发展平台,着力提升工商业企业数字化管理能力和工业生产效率,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消费经济的牵引作用,推动创新产业链融合。对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要提高规模效应,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平台,提高数字产业生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帮助。
五、结语
数字经济是后工业时代崛起的不同于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经济形态,具有发展快、辐射广的特点。数字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生产要素、信用关系、企业组织形式和市场组织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基于此,本文从夯实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壮大数字经济人力资源储备以及因地制宜制定调整本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策略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