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泪液联合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影响
2024-01-01陈旺李红
陈旺 李红
(1.汉中市人民医院眼科,陕西 汉中 723000;2.榆林市中医医院眼科,陕西 榆林 719000)
干眼症可导致眼部多种不适症状以及视觉功能变化,甚至可引起眼表损害,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眼表疾病。目前临床治疗干眼症主要选择人工泪液、新型粘蛋白促分泌剂以及类固醇滴眼液。炎症密切参与了干眼症的发病过程,炎症反应可损害角膜上皮及其下面的神经丛,这些神经负责调节角膜敏感性、眨眼反射、泪液产生及上皮再生[1]。本文探讨人工泪液联合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80例,均符合《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中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合并角膜溃疡、眼睑畸形、青光眼、白内障、视神经疾病等其它眼部疾病;近6个月内接受过白内障/青光眼手术、翼状胬肉手术等;近4周内配戴过角膜接触镜;近4周内接受过相关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35.04±6.24)岁,病程5~34个月,平均病程(22.14±5.38)个月;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36.62±9.53)岁,病程7~29个月,平均病程(23.10±4.03)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患眼滴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160),1滴/次,5~6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参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08),1滴/次,6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FL)、泪液分泌试验、干眼症状评分、泪液炎症因子水平[白介素-1β(IL-1β)、IL-18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估生活质量。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T、泪液分泌量、FL比较 治疗后,两组BUT明显延长(P<0.05),泪液分泌量明显增加(P<0.05),FL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BUT、泪液分泌量、FL比较分,n=40]
2.2两组治疗前后干眼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OSDI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干眼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干眼症状评分比较分,n=40]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液中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泪液中IL-1β、IL-18、TGF-β水平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液中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4两组治疗前后OSDI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OSDI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OS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OSDI评分比较分,n=40]
3 讨 论
人工泪液是治疗干眼症的首选用药[2]。玻璃酸钠滴眼液是一种人工泪液,可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的粘附、延伸和迁移,从而起到修复损伤角膜上皮细胞的作用[3]。地夸磷索钠滴眼液为新型的粘蛋白促分泌剂,是一种二核苷酸、嘌呤受体 P2Y2 受体激动剂,它可刺激眼表的 P2Y2 受体,通过提高细胞内 Ca++浓度来促进泪液分泌和诱导粘蛋白分泌[4]。除了维持上皮表面的水合作用和润滑外,地夸磷索还可通过改善该疾病的粘蛋白功能来修复受损的上皮屏障[5]。本文结果显示,与单用人工泪液相比,加用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可进一步延长BUY,降低FL,增加泪液分泌,更好地改善干眼症状。二者联用具有疗效叠加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在干眼症的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尽管致病过程不同,但炎症似乎是干眼症的共同特征。 干眼结膜上皮的免疫病理学变化包括炎性细胞浸润、炎症细胞因子或趋化因子水平升高、免疫激活和粘附分子的表达增加等[6]。应激激活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s) p38 和 c-Jun N-末端激酶 (JNK) 的磷酸化,随后激活转录因子,如 AP-1 和 NF-κB,导致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如 IL-1β、TNF-α、IL-8 、IL-6等[7]。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泪液中的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下降,而研究组下降更明显。可见玻璃酸钠滴眼液和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均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并可能通过这种作用起到抗干眼症的效果,而二者联合可发挥更好的抗炎效果。随访3个月,研究组的OS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研究组患者从联合治疗方案中获得了更为满意的获益,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综上,人工泪液联合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有效抑制局部炎症因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