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会动态

2024-01-01

中国环保产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产业协会京津冀环境保护

☉5月24日,北京联合大学举行“低碳零碳”创新中心成立大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郭承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德元,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生态专委会副主任陈劭峰教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中心副主任刘景洋,以及北京京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环境集团等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楚国清,校长郭福,副校长张恩祥、张萌萌以及相关部门和学院领导、教师、研究生200余人参加会议。

郭承站对低碳零碳创新中心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建设好、发展好低碳零碳创新中心,不但能有效助力北京低碳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厚植北京绿色发展底色,还对我国生态环保产业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要坚持应用导向,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管理需要和市场需求,积极开展污染物高效协同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碳监测碳咨询、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等研究,将低碳零碳工作做深做实。二是探索构建开放式创新模式,广泛利用社会力量,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推动“政产学研孵转用”融合创新,推动共创、共研、共建、共享,加快技术转化和应用示范,实现科技创新成果有为有用。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多层次人才培养,推动产教融合,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拓宽毕业生就业途径,助力生态环保产业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

☉ 6月1日,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张弢一行来访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双方就共同举办首届京津冀生态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进行交流。

张弢表示,首届京津冀生态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将以“智汇生态,绿创未来”为主题,通过科技赋能、创新驱动,搭建生态环保产业的“政产研学用”合作平台,促进生态环保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打造京津冀生态环保协同发展品牌。

郭承站表示,大会的设计理念与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服务地方政府的思路高度一致,与《加快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ᅠ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ᅠ全力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行动纲要(2021—2030年)》提出的产业创新发展规划一脉相承。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致力于搭建先进科技成果孵化和转化应用平台,就是要推动政产学研孵转用各界共同发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京津冀孵化转化,并在全国生态环保产业推广应用。

☉ 6月7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在南京市举办土壤调查统计学方法与地块背景值应用技术沙龙。本次沙龙活动由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和江苏苏美达成套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沙龙由专委会副秘书长龙涛主持,专委会主任委员赵克强、秘书长李书鹏出席。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杨忠芳、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黄标、研究员宋静、南京大学副教授张磊、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罗飞、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程卫国高级工程师以及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专家龙涛、吴运金、陈樯等分别进行了主题报告和案例分享。与会专家和代表认为,将统计学方法引入土壤污染调查、评估、效果评估等过程可以更加科学地描述土壤污染的变异性与调查数据的不确定性,更加客观地刻画土壤污染风险。建立在统计学方法上的地块背景含量调查与分析方法将有助于判定土壤是否污染,避免过度修复。

☉ 日前,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联合发布了《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2年)》。这是继2017年来,我国连续第6年发布此报告。报告数据来源于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委托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开展的全国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及指导开展的全国环保产业重点企业调查,涉及近18000家环保企业样本(含环保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环保公司),样本量较2021年增长15.3%。

为便于社会各界更加深入了解中国环保产业总体发展状况及各细分领域发展情况及趋势,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携手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在对统计调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产业研究的基础上,共同推出了《中国环保产业分析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分析报告》)。《分析报告》不仅从行业总体层面对产业的发展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还对各细分领域(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修复、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的发展环境、企业经营状况、市场状况、技术装备发展情况、从业人员状况、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全面系统地反映了2021—2022年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分析报告》全文超30万字,数据涵盖近18000家环保企业样本,图表近500张。

☉ 2023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提名工作启动。环境技术进步奖是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设立,并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备案的社会力量奖励。该奖聚焦应用技术创新,注重成果应用实效,以及对环境技术进步的引领和对环境质量改善的贡献。经过四年的培育,奖励权威性和公正性受到业界广泛认可,2019年特等奖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多项获奖项目荣获“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称号。现启动2023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提名征集工作,相关事项详见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官网(http://www.caepi.org.cn/)。

☉ 6月20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举办首期加强环保产业诚信市场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培训班。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郭承站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来自生态环境部工程评估中心、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的4位专家分别围绕环保法律法规规章对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要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犯罪典型案例、第三方环保服务的法律风险防范、环保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等相关内容授课。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自2011年起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先后制修订了《环保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环保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环保企业信用评价管理细则(试行)》等制度文件及标准,已累计开展14批评价,共有2200余家(次)会员企业参加,1148家企业获授A级以上信用等级,其中421家企业获得AAA信用等级。目前正在进行的第15批环保企业信用等级评价,采用了最新修订的《环保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和《环保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以便更好地符合生态环保产业特点,并引导企业提升守信能力。

☉ 6月21日,首届京津冀生态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办。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范少军出席大会并讲话。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一级巡视员朱广庆、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郭承站、中国环境报社社长李瑞农、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贤姝、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赵宪伟出席大会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等出席大会并作主旨报告。大会由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张弢主持。

会上,天津市生态环境局与国开行天津分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国开行天津分行与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国开行天津分行与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意向授信协议;工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和天津银行等5家银行现场为11个绿色低碳项目融资授信,总额度达95.5亿元;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还在现场同高端新材料创新项目签订了投资协议,协议金额为1亿元。

本次大会还正式启动了全国首个“环保科技产业创新共同体”。创新共同体发起成员单位151家,首批启动运行天津港绿色港口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化工新材料产业低碳协同创新中心、汽车产业高端涂料循环再生降碳协同创新中心、绿色生物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等20个协同创新中心,形成研发经费池3.26亿元,重点解决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在主题教育大走访大调研中发现的制约区域企业绿色转型的技术瓶颈、资金瓶颈、人才瓶颈、政策瓶颈、资源瓶颈等。

会上,创新共同体成员单位天津港集团、中新天津生态城分别介绍了“天津港的智慧绿色之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京津冀区域重点行业代表河北省钢铁集团、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再生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介绍了钢铁企业、石化行业、资源循环利用行业的绿色转型实践。

大会采取“一会一展”模式举办,低碳环保技术展及供需对接会也同步举办。

猜你喜欢

产业协会京津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白银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成立
以爱相伴 与爱同行——记中国生殖健康产业协会“生殖健康爱心工程”公益活动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林森等65名同志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获得“优秀协会工作者”表彰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