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义街112号传统民居微更新设计
2023-12-31龚连涛
□□ 龚连涛
(长江大学 城市建设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民居住宅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以荆州历史街区为背景,利用元宇宙理念的空间设想,对现有地域条件下的传统民居进行微更新改造。以荆州历史街区传统民居微更新改造为切入点,为传统民居微更新改造的概念界定和模式解析,分析基于历史街区的传统民居微更新改造的理论方法和策略,从而提出具体设计思路。
1 历史背景
荆州古城又称为江陵、沙市,荆州是一座江河环抱,人水相依的城市,也是一座湖库纵横,城水共生的城市。曾经是一片繁华的商业景象,但随着岁月的发展大多数人渐渐的淡忘了这座历史古城,城内大多数建筑已被拆除,少数还保留着历史街道、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
三义街因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结义而得名。三义街位于荆州市荆州古城内北侧,是古城的一条重要干道,与大北门、南门广场等传统建筑紧密相连。紧邻荆州城的大北门,大北门在历史上是城北的主要通道,为宦者迁官易职,为士者赴京寻官,皆由三义街出北门[1]。北面的内环北路直达大北门,南面可到荆州东路,整条街长约1 000 m,宽约4 m。曾经的三义街是一个热闹的市集,也是荆州古城中传统历史街区之一,以明清建筑为主,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当前三义街街景如图1所示,其中图1(a)来源于网络,图1(b)、(c)和(d)由长江大学A+工作室拍摄。
2 三义街112号传统民居的空间特色
荆州因其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而颇具特点。大户民居的典型平面以“回”字形为基本单元,大多数都是沿着街巷布置,基本上是以天井为中心。左右两边设置厢房,部分还设有廊道,基本上传统民居形式两进﹑三进﹑四进和五进居多。民居外围墙面采用空斗墙填土,山墙面基本上都是马头墙,建筑特点大多数以穿斗木构架,天井为主,具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整个建筑内部与外界分隔,冬能挡风,夏能遮阳,营造了室内安静的居住环境。在荆州一带早期民居形式以“吕”字型为主,现存民居多为明、清时期所建,仍保持了古代住宅基本平面。大多为民国时期修建,房屋结构以砖木结构为主,房屋色彩以青、灰和红为主,房屋结构中有部分是砖木结构、瓦顶或木瓦结构。
2.1 传统民居112号特点
三义街112号民居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三义街东侧112号(原三义街103号),是一座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居建筑。据现场勘探,坐东朝西,木结构穿斗式梁家,装修木板壁,单檐硬山屋顶,屋面盖小青瓦,小青砖斗墙,通面阔为7.95 m,通进深为13.12 m,建筑面积为104.3 m2。其屋面﹑墙体﹑梁架结构及内部装修等均采用传统做法,但用材较小,具有传统民居特色,为荆州城区民国时期代表性民居建筑。从平面上,112号传统民居只有一层,入户中庭﹑厅堂、卧室、厨房以及后院功能分布较为完整,是传统的一进式传统民居;从立面上,采取了较为简单的水泥墙面,青瓦装饰屋顶;从剖面上,穿斗式梁架贯穿整个建筑空间,入户中庭后面,穿斗结构逐渐增加,高度不断下降,形成了前高后低的屋面,最后到达院落空间,如图2所示(由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荆州市历史建筑信息采集绘制)。
2.2 存在问题分析
荆州古城曾是热闹的商业贸易聚集地,各地商贸的往来不断与这座古城相互交织,也共同构成了三义街繁华的市集。现今,历史街区渐渐落寞,传统民居得不到完整的修缮和利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渐渐对历史记忆慢慢疏远,而历史街区作为还原一个城市的记忆,其历史建筑应更好地保存。同时为了解决复杂的历史街区和现代建筑之间的差距,将传统民居建筑和当下的生活相融洽,这些可以从建筑本身的空间、功能和流线上找出最本质的问题所在,延续历史的同时,需要更多的建筑设计者开拓创新,结合街区特点进行新的设计,满足现今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现在互联网渐渐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节奏,在保留传统民居的同时,能否跨越对传统民居的限定,跳出舒适圈,将传统民居设计不仅限于居住空间?能否打造建筑的另一面?对一座城市或街道能否有更好的展现?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构成了设计的基础。
3 基于微更新的设计策略及方法
微更新是对现代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宏大叙事导致的城市生活走向单一的反思[2]。对城市中的原有中小空间进行改造,是对城市进行的一次整体更新。基于此,对荆州古城三义街112号民居进行微更新设计。从延续、重构和拼贴三个角度给予街区空间注入新的活力。具体表现为:
(1)延续原有空间形态与风貌。通过对原有空间进行梳理和重组,使其成为有一定特色的功能空间空间
(2)重构传统建筑空间形态。在街区原有传统民居基础上进行改造设计与重组,为现代城市生活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
(3)三是拼贴当代建筑功能空间,以此来塑造新的城市生活方式和街区生活情景。突破传统的民居功能特征,通过对虚拟空间的设想,打造一个元宇宙的镜像空间“市井下的火锅店”。
3.1 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交互式设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满足日常需求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新,在2021年提出了“元宇宙”的概念。元宇宙(Metaverse)是以5 G通信、边缘计算、数字孪生、人工智能(AI)、区块链和拓展现实技术为支撑,具有沉浸感、交互性、随时随地和低延迟特征,融合现实世界的经济、社交和娱乐活动,允许多用户参与创建的基于现实物理世界的虚拟环境[3]。在疫情的影响下,工作和学习在网络空间的使用层面有了爆炸式的增长,线上办公和学习已成为一种常态,渐渐形成了一种“生活线上化的”趋势,现实与虚拟的界定也渐渐模糊。元宇宙还存在很多的争议性,但技术在不断地完善,或许在未来能够突破原有的“生活圈”。
虽然目前的技术不足以实现人与虚拟空间真正的交互,但个人认为吃的每一叶菜x都能在元宇宙里找到它的镜像x′,在元宇宙中可以寻找它之前生长的田地具体位置、每天浇水与施肥情况。现实生活中的动物x都能在元宇宙里找到它的镜像x′,同样建筑的空间形式也能在镜像空间中找到它本身的另一面,传统民居失去了以往烟火气,通过镜像空间给予街区的传统民居注入新活力,民居可以改造成商铺、书店或者民宿以及更多的空间形式。这些都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得到实现。
交互式设计可以理解为人为搭建的建筑形式与之产生呼应,创造和建立人与建筑之间有意义的联系,而元宇宙的设想可以搭建虚拟交流空间,同时可以搭建虚拟建筑模型,可以在虚拟场景中沟通和互动,从一个单体空间的建设延伸到对城市空间虚拟建设,运用XR技术实现在建设过程中,人们能够参与建筑的设计和规划当中,达到共生、共享和共融的层次。通过维度去营造别有洞天的空间氛围感,既保证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运行,同时也带来新颖的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交互使用的“沉浸感”。
3.2 形态延续
三义街作为荆州古城内最具特色的街道,是一条承载着历史文化和市井风情的商业步行街,街区有大量的传统民居,是荆州古城中非常重要的一条街。街道基本是传统民居建筑,以商铺为主,前店后宅,临街有门房和前店后宅的建筑,街内店铺、饭店、旅馆和茶馆等业态较多,沿街商铺有杂货店、杂货铺和茶馆等。112号传统民居紧邻荆州城的大北门,以前为宦者迁官易职,为仕者赴京寻官,皆由三义街出北门。地理位置紧靠北门,为重要的节点,通过虚拟空间模拟,镜像化112号传统民居,打造一个新的沿街商业单体——“市井下的火锅店设计”。
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设计临别践行之前可以与友人小聚的场所。镜像空间的设计是通过功能装置媒介去连接现实和虚拟世界的交互和交流。通过对传统建筑的调查分析,将传统建筑元素提取出来融入到改造设计中,既保留了原有建筑形态的特点,也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创造出一个新的场所;既体现传统与现代结合又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舒适、安全且便利的空间环境。在材料、装饰及历史文脉方面,通过传统的建筑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融合注入到元宇宙的空间层面,对传统民居重新定义新的空间形式。从建筑的历史文化出发,通过荆州传统民居特有材料和装饰布置将以往的生活状态和景象映照在建筑当中,现实的一面和虚拟的一面形成重叠碰撞,在同一个建筑当中体验现实和虚拟之间的交互。
3.3 空间重构
丹麦的扬·盖尔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强调社会参与和活动交往的重要性[4]。而在三义街112传统民居中,建筑的功能布局已相对完善,空间秩序较为完整,所以在建筑的“镜像面”更新改造中,增加XR和VR技术的运用。当进入虚拟空间时,首先能完整地感受到街道的历史文化,重启街区文化生活的故事性,体验者能从中感觉传达的并不仅仅是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更多的是能激发体验者通过虚拟技术实现的另一面空间形态,空间上做基础划分的同时,结合原有的穿斗式结构,抬升屋面开天窗增加空间体量,运用片墙和夹层使室内空间更丰富多元,院落则可以种植丰富的食材,满足人们的吃饭聚会需求,设计中增加多变的空间转化,结合坡屋顶和穿斗结构实现对建筑的竖向利用价值。
3.4 功能拼贴
历史街区单体建筑更新不仅是物质形态的更新,更应包括功能形态的更新。曾有学者呼吁历史街区的保护应该保住原住民,保留原真的生活形态,而不应采用布景化的形式[5]。三义街112号民居是荆州古城的一个缩影,从建筑形态到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再到城市空间的更新改造、历史人文景观与旅游资源的融合利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它体现了近代城市历史风貌与地域特色,蕴含着独特的古城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通过对现有建筑的改造,使其成为新的生活方式以及街区生活情景,逐步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及特色的功能业态场所。
空间拼贴是对街区中单一建筑形态和功能的重塑。以空间原型和功能为基础,虚拟空间可以提供现实生活中无法达到的功能类型,虚拟技术模拟可以设置可视化节点,当游客进入时,可以通过触碰光球实现自己在火锅店的需求,能够提升体验中的兴趣,传统的服务方式可以作为虚拟技术出现失误时使用,每一个节点光球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服务方式,更新颖、灵活而便捷。建筑是引导探索的,并不仅仅是人们活动场所。通过虚拟技术实现复合空间,不仅延续了当地风格风貌,也实现了现有传统建筑在古城文化方面的延续,还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去迎合城市未来的发展。
4 结语
在日益复杂的城市社会经济环境下,建筑师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对传统建筑的利用。历史民居是物质和精神的载体,更多的是提供一个多元化的空间设想,达到促进当地商业业态发展。在将来或许运用虚拟技术搭建元宇宙能成为建筑业当中新型的产业形态[2]。微更新结合虚拟技术也许能重拾当地的历史记忆,在还原原有建筑形态的同时,既可保留建筑本身的历史风貌,也能通过虚拟空间对传统建筑进行新与旧的融合,对其创新,同时也需要把握现实和虚拟空间的关系,结合项目情况可以从这两方面着手:第一,在规划设计时注重保护和修复城市历史文化;第二,在保护的基础上利用微更新手段去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不能落后于时代,也不能过度,以达到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交互。通过微更新打造未来城市文化以及现代生活方式融合的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新型城市空间形态不是简单改造街区内的建筑,而是将建筑融入街区空间中,与区域建筑融为一体,使其成为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