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与灯笼
2023-12-30唐波清
唐波清
父亲为灯笼而生,为灯笼而死,一辈子为灯笼活着。
花市灯如昼。1937年元宵节,在挂满灯笼的夜晚,父亲在喜庆和团圆的氛围中降临这个世界。父亲呱呱落地的时候,爷爷正在堂屋里头扎灯笼。奶奶说:“你给娃取个名儿吧。”爷爷脱口而出:“就叫‘灯笼。”从此,街坊邻居都管父亲叫“灯笼”,这个小名儿挺响亮。
父亲七八岁的时候,爷爷就手把手地教他扎灯笼。爷爷说,扎好一个灯笼大致有六道工序:选材备料,扎骨架,糊纸,纸张处理,配色,搭配装饰。
父亲聪明伶俐,他很快就熟记了选材备料的五件事儿。一要选好扎骨架用的竹簧、竹皮、竹竿。其中竹簧、竹皮要竹节少,无虫蛀,薄厚一致,竹竿要亮洁,无霉变,要将粗竹簧、竹皮、竹竿用尖刀拉划成细竹篾。二要选好麻纸,韧性好,拉力强。要将麻纸裁成5厘米宽,15到20厘米长的窄条,用于连接骨架的各个接头。三要选好白纸,最好选择35克的普通白纸。四要选好油光纸和皱纹纸。五要选好油漆,大多用红、黄、绿三种颜色。
转眼,父亲变成了小伙子。子承父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父亲手艺精湛,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灯笼匠。父亲起早贪黑,灯笼装满几间屋子。譬如有石榴灯,两个石榴连体,灯嘴有八个瓣,有12片叶子,乡里人讲究,过年过节,娘家人给新婚女儿送石榴灯,希望女儿早生贵子,多子多福。譬如有莲花灯,灯的下部是莲藕,莲头满满实实,莲尾飘飘扬扬,寓意后继有人,莲藕有莲头、莲身、莲尾,象征有头有尾。譬如有赏玩灯,十二生肖栩栩如生,大花灯可做成好几米高,小花灯可放在手里把玩。
父亲的得意之作就是那盏大红大紫的石榴灯,有事没事,父亲总要久久地观赏它。
父亲有了家,有了母亲,有了我。母亲说:“你给娃取个名儿吧。”父亲脱口而出:“就叫‘大灯笼。”
父亲没日没夜地扎灯笼,就想让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那年,父亲上山砍竹子,被一条毒蛇咬伤,险些丢了性命。父亲的腿肿胀得如同象腿一般粗,在竹椅上一躺就是两个月,他斜躺着吃力地扎灯笼,他不能也不敢停下来,一家人好几张嘴等着吃饭呢。
父亲的腿伤留下后遗症。从此,父亲走路一瘸一拐。
父亲的小名叫灯笼,我叫大灯笼,灯笼便教大灯笼扎灯笼。
父亲说,扎灯笼最费时间的环节就是扎骨架、糊纸和纸张处理。扎骨架时根据所要扎制的内容构思、下料,大的花灯分两次完成,先扎出大概轮廓的骨架,再小心扎填細微部分。扎小的花灯一次就可以完成。糊纸要将纸裁成与两个骨架的竹篾子之间大小相当,用毛笔刷上糨糊,裱糊,粘牢。纸张处理是关键一环,要用毛笔将秘方涂湿整个灯面,之后晾晒干,整个灯体方显丰满。
我一边念书,一边学扎灯笼。十几岁时,我扎的灯笼几乎可以和父亲媲美。父亲满意地笑了。其实,父亲的心里还装着一个梦想,他就指望我考上大学。
1977年恢复高考。父亲挑着一担灯笼,一瘸一拐地在县城的考场附近叫卖,我冷静地坐在考场内答题,我写的作文题目叫《父亲与灯笼》。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父亲看起来比我更高兴。1978年春天,父亲挑着一担灯笼,一瘸一拐将我一直送到车站。
父亲没日没夜地扎灯笼,卖灯笼,一门心思就想供我好好上大学。大一那年的秋天,原本是收获的季节,可父亲却在砍竹子时滚落悬崖。父亲捡回一条命,却瘫痪了。
轮椅上的父亲依然倔强地扎灯笼。
大学毕业,我主动申请回到乡中学教书,我要照顾轮椅上的父亲。我成了家,有了老婆,有了孩子。老婆说:“你给娃取个名儿吧。”我脱口而出:“就叫‘小灯笼。”
小灯笼长得快,天天推着父亲的轮椅转圈。
轮椅上的父亲手把手地教小灯笼扎灯笼。父亲对小灯笼说,扎灯笼最出彩的工序就是配色和装饰。上色分单色和复色两种,传统的石榴灯、莲花灯等一般为单色,现代题材的灯笼一般为复色。搭配装饰需提前设计好各种图案,装饰要灵动,搭配要巧妙。不折不扣地完成六道工序,一只完美的灯笼就此诞生。
小灯笼在父亲扎的灯笼的陪伴下长大。小灯笼大学毕业以后,把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灯笼拍成照片,挂在网上,订单如雪花般飘来,忙得轮椅上的父亲不亦乐乎。
2021年的春天,84岁的父亲一病不起,卧床两个月。奄奄一息,父亲十几天没吃没喝,居然也没咽下最后一口气。街坊邻居很诧异,家里人也很诧异。
小灯笼钻进后院的杂物间,终于找到了那盏大红大紫的石榴灯。小灯笼将石榴灯挂在父亲的床头,点燃蜡烛,石榴灯闪动的光亮映照得父亲红光满面。
父亲含着笑,黄浊的眼珠子不再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