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名天雄书院
2023-12-30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吴洪成郭婷婷
○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吴洪成 郭婷婷
天雄书院坐落在有近3000 年历史的大名府,其间蕴含及留存了丰富的文化、建筑、环境、刻碑等遗迹,是一笔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
一、天雄书院的建立
天雄书院位于大名县城内明代元城书院旧基之东。元城书院创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嘉靖、隆庆之际屡有增修。清初,书院受明清之际战乱侵扰,一蹶不振。
康熙十年,大名知府周邦彬重修书院,易名为天雄书院,建讲堂东西号舍,建“人文蔚起”碑坊,以表其盛,中树“丽泽亭”。乾隆八年,观察沈世枫重修书院。书院规制宏阔,文化厚重。西为两祠堂,祭祀儒教大师及名流学者。“康乾盛世”的天雄书院,诸生之俊秀者,肄业其间,揖让执礼,时文考课,诗文月会,名硕翩翩。
乾隆二十三年,以天雄书院院址为大名县署,遂移书院于大名府治东,旧通判署。1793 年,观察丁桂蓥重修书院。嘉庆九年,知府张体公再修书院。道光五年,兵备道林培厚、知府福敬增修书院,筑房舍70 间,将天雄书院易名为大名书院。1904 年,新颁发的《癸卯学制》标志着近代教育体制建立。在书院改制转型的历史场域下,天雄书院以原有教育资源转化为大名县官立中学堂,1916 年改名为直隶省立大名中学校,1917 年改称直隶省立第十一中学校,1928 年改称河北省立第十一中学校,1933 年改为河北省立大名初级中学校。1937 年11 月大名县沦陷,学校停办。这应该是日本侵华战争打击中国教育的铁证,自然构成抗战时期中国原有教育在战火洗劫下丧失的一个案例。
二、天雄书院的教学及管理
天雄书院招生有明确规定,学生须经书院组织的严格考试,合格者方能入学。报考应具备州县学或相应程度水平及能力的要求,一般为童生。因此,招生考试又称之为“童子试”或“童生试”,年龄以青少年阶段为主。院生进入书院求学,学制灵活,大多以科举府试水平参加科考,考中者则成为生员,俗称秀才,具备了乡试考举人的基本资格。书院的学习内容,不外乎儒家经典、宋明理学著述、应付科举的时文之类。大名城附近童生多不住院,也非天天皆去。教学组织主要采用教师指导下的读书思考,由学生自学修业,会文讨论。到书院学习的任务主要是应课习文,参加岁试和科试,以便从刚入书院的附生渐成增广生、廪膳生,取得进一步参加府试的资格。
天雄书院定期举行考试,测评一段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此作为指标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书院具有完备的考试制度,在特定的时间定期对院内童生进行考核,实行严格的应试成绩排名,成绩优异会有奖励。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天雄书院实施统一规章,对院生出现抄袭旧文或与他人文章雷同,以及论述观点文理相悖等情况,视具体情形予以严惩或规训。这种奖惩结合制度与现今的学校管理制度一致,目的都是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以达到理想的质量目标。
三、天雄书院的办学经费
天雄书院的经费来源多是官方渠道,官学办学性质十分明显。
康熙初期,天雄书院重新修建所需费用均出自知府周邦彬的俸银和官府拨划的经费,丝毫不分派民间,体现了官学教育的同等待遇。道光五年,时任大顺广兵备道的林培厚视察天雄书院后,与大名知府福敬协商,重建天雄书院。福敬首先慷慨地捐献出俸银以作表率,林培厚及其他官员紧继其后,并号召绅士富户捐银资助。林培厚,浙江瑞安人,嘉庆十三年进士。其重建天雄书院,反映出江南科考仕宦者在北方兴学及治理的责任担当和成效作为。
同治三年,直隶总督李鸿章饬令各地劝导官民捐输书院,大名府官绅踊跃办理。其中大顺广兵备道祝垲、恩云峰各自捐献白银100 两,大名府知府裕长捐献白银200 两,全部划拨给具有府域代表性的天雄书院。地方官员将此款项交由大名县商人,所得本金作为书院办学常规经费开支,利息用作府考、乡(省)试经费赞助。每到乡试前,贡生、廪生生员聚集于大名府城,按照考试名次发给银两不等,作为赶赴乡试的旅费。
大顺广兵备道祝垲集资在天雄书院设立大名道宪月课考试。祝垲捐献1000 两白银,民间绅商士民各方共筹资2200 两白银,分别存在城内各大票号,每月可得利息64 两。大名道宪月课考试除正月外,每月初二举行一次,由道台点名、出题、阅卷、发榜,50名生员根据成绩高低,发银不等,予以生活及学习补贴。乡试之年,对参加考试的生员也进行资助,明确要求经费不准提作他项支用。
天雄书院的经费管理十分严格。书院正常运行中,收支及停课休假期间的经费变动、投资资本、本金利息等,所有账目均需一一记录清楚。书院还发挥“宾兴助学”周济贫寒士子科考的职能,这在清代众多书院中是十分罕见的。
四、天雄书院的近代改制
清朝后期,深受西学东渐的影响,科举教育逐渐削弱,大名府科考中举人数降低。到了清末维新运动时期,新式学堂日渐兴办,教育走上了近代化道路。在西学冲击日渐强势的潮流之下,天雄书院被改制为近代新式学堂。在此期间,大名府知府陶式鋆、监督崔炳炎遂改天雄书院为大名官立中学堂,学制五年,无初高之分。书院办学活动、大名道宪月课停止,书院留存款项大部分转入中学堂,少量移作新设的大名存古学堂经费。该学堂意在新学大兴的形势下保存国学,授课内容仍是“四书五经”、诗赋文章以及儒学经典。
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开设传统的修身、读经讲经、国文课程以外,还增设了算术、外语、历史、地理、几何、物理、化学、音乐等新兴课程,有时根据情形及需要还加授手工、农业、商业等实用科目。学堂教学采用文言文,教师以选聘制择优任用,教师资质要求甚严,行政管理采取堂长负责制,下设督学及教务、庶务等科室。督学的职责是管理学生生活起居,上课听讲、自修的勤惰及督察学堂纪律的遵守情况等。
师资匮乏曾经是新式学堂发展的最大障碍。大名官立中学堂创设之初,一般延聘科举名流为师。这些不通西学的科举之士,后来纷纷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培训、进修,重新研习新式学堂的教材和教法。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仍不能完全胜任新式学堂的课程知识技能要求。所以,迫不得已在无奈中聘请洋人充当教习,成为保障学堂师资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清政府抓紧兴办师范学堂,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目的是培养自己的师资,新式学堂的师资来源遂即变得多元化。学堂的教师待遇非常优厚,社会地位也相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