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车展释放新能源汽车三大信号

2023-12-29

南都周刊 2023年1期

作为2022年“撑”了下来的A级车展,琶洲的这个冬天有点“冷”,却没有失去行业风向标的特性,广州车展仍然显示了未来一年汽车业的发展趋势。展馆更加紧凑,亮点更显集中。相比起近年车展上铺天盖地的电气化新品,本次车展各家企业的自动驾驶成果显然更加夺眼球。造车新势力的边界越发变得模糊,有传统车企背景的异类新势力深厚底蕴开始展现,跨界造车带来的技术优势也在改变竞争格局。都说合资品牌新能源智能化步伐有点慢,而这次的展台上,足以感受到他们后来居上的决心。

合资品牌吹响“大反攻”号角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33.8%,1—11月,平均渗透率已达25%,提前三年完成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5%的目标。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11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突破50%至51.9%,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5%。其中,大众在新能源转型方面还算略为成功。ID.CROZZ家族实现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也成为了合资品牌中首家新能源车销量跻身10w+俱乐部的代表。

本次车展上,占“主场”优势的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和东风日产等日系品牌,展现出奋起直追的态势。其中,广汽丰田在车展上发布第五代THSII混动系统,宣布要推动全系车型实现智能电混化。新一代智能电混双擎系统采用全新的锂电池系统,相比上一代系统体积缩小34%,重量降低44%。整套三电系统在重量降低的同时,综合功率提升12%,同时将输出功率提升了32%。广汽本田也携旗下电动化、智能化最新成果参展,e:N2Concept是象征着Hondae:N品牌第二弹产品量产方向的概念车;ZR-V致在e:HEV融合第四代i-MMD混合动力系统和HondaArchitecture新架构两大本田王牌技术,宣称要打造“最好开的智趣电混SUV”;型格(INTEGRA)e:HEV同样基于新架构+新系统打造,成为广汽本田中大级别车型2.0L双电机混动系统的首次下放;全新一代皓影e:PHEV是广汽本田首款搭载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的插电混动SUV。

同样作为合资品牌中的中坚力量,上汽通用别克这次携全新五座SUVElectraE5来到了广州车展。新车基于最新的奥特能平台打造,最大的优势就是安全、智能、性能强劲。ElectraE5搭载通用最新的SuperCruise超级辅助驾驶系统,同时还有全新一代VCS智能座舱系统加持。

从南都湾财社去年12月发布的《新能源百强报告》产销量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年销量最高的TOP100辆新能源车(包括轿车、SUV及MPV)中,合资品牌车型不到五分之一,这也反映出合资品牌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竞争现状。而本次车展,虽然合资品牌展台的人气仍然不如自主品牌的头部企业,但最新的纯电、混动新品均展示出各自的实力。所以,自主品牌除了本身存在的“内卷”加剧,今年还会面临更大的考验。

“新势力”迎来全新竞争格局

今年广州车展首次启用最新建设落成的广交会展馆D区,两个展馆里几乎集中了参展的所有造车新势力。高合有HiPhiX、HiPhiZ坐镇,哪吒展台上,哪吒S、哪吒U-II、哪吒V齐齐出席。蔚小理三强中,蔚来带来了刚刚在车展前几天发布的EC7和全新ES8;理想亮相了L9和L8;小鹏展台则有改款P7与G9在列。

比起往年车展,新势力头部三强的受关注度略有下降。一方面,他们没有在车展首发重磅新车的计划,另一方面也和第二梯队及其他后来居上的新势力风头正劲有关。2022年,新势力阵营中表现最出彩的是原本处于第二梯队的哪吒、零跑,后半程冒起的问界、极氪,以及去年高销量、高估值饱受热议的埃安。

其中,哪吒汽车凭借两款10万元左右的车型,全年累计交付量达15万辆,一举超越蔚小理。同样采取“低价走量”的零跑汽车,去年交付量共计11.12万辆,同比增长154%,但在本次的广州车展上,他们并没有出现。值得一提的是,几年前还和蔚小理相提并论的威马汽车,同样缺席广州车展。该品牌去年不仅交付量只有上述几家的三分之一,而且亏损金额不断扩大。而即使是头部三强也处境不一。相比起理想和蔚来,小鹏在夺得半程交付量冠军后,下半年却开始陷入困局。有业内分析人士称,小鹏寄予厚望的新车G9,不仅产能处于爬坡阶段,市场需求量及评价也不及预期。

随着埃安、极氪等一批有传统车企雄厚资金、技术支持的另类新势力入局,以及像问界深度捆绑华为这类科创行业巨头的另类新势力快速成长,新势力阵营的竞争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就曾经明确表示,广汽埃安的目标,就是让“蔚小理”变成“埃小蔚”。事实上,2022年累计销量27.1万辆,同比增长126%,是蔚小理的一倍。吉利集团旗下的“新势力”极氪汽车,同样在后半段发力,12月交付11337辆,连续三个月破万。在本次车展上,他们透露,定位豪华猎装轿跑的极氪001在2022年累计交付7万台,提前超额完成了目标。赛力斯集团旗下的问界品牌,同样成为了2022年新势力中的一匹黑马。依靠着华为品牌光环及技术“背书”,问界上市短短几月,就实现了月销量过万的成绩。

经过2022年的竞速,2023年新能源车市或将迎来新一轮淘汰赛。随着国家补贴的取消,无疑也将加剧企业的经营压力,对于那些本就面临供血困难的新势力而言,寒冬才刚刚开始。

自主品牌“冲高”迎来爆发期

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1-11月,国内乘用车销量排名TOP10企业中,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品牌已经呈现强势的发展势头。去年9月,随着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创纪录地达到50%,月度销量前三名就频频出现自主品牌的身影。尤其是全年销量高达186.85万辆的比亚迪,一举超越国内多年的销冠一汽大众及全球新能源销冠特斯拉。在广州车展上,自主品牌更是展现出集体“上攻”的趋势。

虽然比亚迪定价高达80万元-150万元级别的品牌“仰望”未能出现,但其他展台上,不乏自主品牌的“百万级豪华”落地作品。埃安去年发布了全新品牌标识和全新高端品牌“Hyper昊铂”后,百万元定价的纯电超跑HyperSSR首次亮相广州车展之余,车展上还正式发布了昊铂首款GT车型,该车估计于四月份正式公布售价,根据目前了解到的信息,其定位为30万元级别,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3。其他自主品牌这次带来的新车,同样不乏30万元以上的产品。作为上汽智己汽车首款纯电中的大型SUV,智己LS7预售价格区间为35万-50万元。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目前进口车和合资豪华车在高端电动化动作依然缓慢,本身在新能源布局较早且产品、技术均越来越成熟的自主品牌,自然在新能源高端市场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以及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由此,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取得成功之后,下一步向高端市场渗透,同样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