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委书记“十盯” 做好监督“加法”

2023-12-29王应强

廉政瞭望 2023年6期

汶川县少数单位及干部不主动担当作为,对群众关心之事“应景交差”,面对任务左躲右闪,甚至直接“躺平”。近年来,因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不力被查处的单位及个人15件21人。2022年以来,汶川县创新开展纪委书记“十盯”活动,强化对重要行业、关键部门、重点领域实施全程动态监控和穿透式监督,一体推进查找问题、督促整改、系统治理,不断优化政治生态。

全覆盖监督形成监督闭环

严防“十盯”虚位,推动监督检查“上肩”。汶川县纪委监委制定《关于开展纪委书记“十盯”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对生态、发展、民生、项目、资金、公开等十个领域重点人、关键事进行定向监督。成立活动专班,形成纪委书记主盯、副书记主抓、室组地负责人主推的运行体系。建立分项派单督查机制,制作“重点任务单”,明确督查具体内容、措施、时限和督查人员,并提出督查要求和纪律。

严查部门职责缺位,推动履职尽责“上手”。围绕纪委书记“十盯”工作内容,分项精准派单,落实到人到岗,开展“渗透式”、嵌入式、帮助式监督检查,通过现场督导、实地查看、走访调查等方式,全方位落实责任。及时梳理汇总问题清单,将“问题反馈整改单”以发点球形式反馈责任部门,督促对照整改、限期整改、逐一销号。为从严执纪问责,县纪委监委加强与相关责任部门沟通协调,建立问题线索移送、信访件快速处置、典型案件通报曝光等工作机制。

严抓制度机制错位,推动以案促改“上线”。进一步完善长效监督机制和风险防控体系,坚持查、改、治一体,形成全覆盖、闭环式监管链条。深入梳理排查主责部门在管理体制、权力规范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点,形成负面清单,通过向相关部门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以案促改通知书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机制。

“十盯”监督成效显著

以“盯”促建,有力有序助推汶川发展。完善“协同六步法”制度机制,紧扣重大决策部署、“四防四保”“三拼一转变”等中心工作落实情况,发现并督促问题整改50个,查处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不力的单位及个人3件7人。查处乡村振兴领域案件7件11人,有力确保了每一笔扶贫资金都真正用到扶贫项目。开展项目建设、政策落实、生态环保等各类监督150人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400余个,推动健全长效机制15个,监督检查中移交线索12条,立案查处6件7人,有力确保了重要领域各项工作有力有序、见到实效。

以“盯”促治,严格严实推动社会稳定。协助县委制定矛盾纠纷化解、风险隐患排查、社会舆情搜集“三张”清单,组织排查出全县党风廉政建设领域风险隐患5大方面,落实整改措施32条。深化“修枝断根正形”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反分维稳专项督查2次,严肃查处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两面人”“骑墙派”,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持续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4件,移送检察机关2人,促进政法队伍更加风清气正。

以“盯”促改,高质高效维护群众利益。紧盯民生、作风、公开、问题整改4个方面,开展实时实地监督。将7个州级“三家园”村建设和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作为“三资”提级监督重点村,督促整改集体“三资”管理不到位、公示不全面等问题20个,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同村两委干部廉政谈话100余人次,实地督导58人次。开展“阳光问廉·院坝问政”民主质询会76场次,参加干部群众6500余人次,现场答复和解决问题305个,县纪委监委跟踪督办解决问题120余个。大力开展“借培训名义搞公款旅游”排查整治工作,纠治问题2个。

全方位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通过“十盯”监督,汶川县纪委监委积累了监督检查的良好经验。要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突出标识。务必以零容忍的警醒、零容忍的力度,以“钉钉子”的精神督促各级各部门履职尽责、见行见效,让那些反复发作的老问题逐渐减少直至不犯,让一些滋生的新问题不再蔓延,通过持续高压推进,扩大震慑综合效应。

要始终坚持系统观念不松动。系统观念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务必用系统思维来思考、谋划、推进工作,充分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突出主体责任、监管责任、执行责任,做到边查、边改、边治同步推进,进一步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要始终坚持上下联动不懈怠。坚持上下联动、一体推进是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好效果的内在要求,务必坚持全链条传导压力,全方位落实责任,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特别是“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机制,以贯通联动、横向协同凝聚起监督合力,全方位提升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