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宇宙闪烁,硬核启肮
2023-12-29
如果说《流浪地球1》让中国科幻电影开启了壮丽的航程,那这一部就是它于世界舞台上响亮的鸣笛。——刘慈欣
【新闻回放】多个电影平台评分第一、北美周末票房前十、英国上映当日票房前十……春节档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2》,让不少网友惊呼“杀疯了”。《流浪地球2》上映25天,累计票房破37亿元,在中国影史票房榜上排名第十。该片在海外的票房也一路攀升,先后打破多项观影纪录。
电影里,剧情细节引发热议;电影外, 《流浪地球2》也迎来中国科幻电影与观众的“双向奔赴”:赛凡科幻空间仅用了10天筹得1.2亿元,创下了国内影视IP众筹史的最高点。超高票房带动超亿元周边众筹,《流浪地球2》向电影行业与观众展示的,不仅是中国式科幻电影的极致浪漫,还有衍生品市场的无限潜力。
背后链接
近日,“国家队”的硬核梦幻联动——中核集团“喊话” 《流浪地球2》#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的一条微博引发关注。海报上“我们致力于将科幻变为现实”的壮语,透露出中国科幻影视作品对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驱动力。中国航天科工留言“这事咱不得一起吗”;中国船舶留言“你就说我做点啥吧”;中国联通表示“我负责通信”;中国石化声称“我负责能源”……这恐怕是电影上映之初人们未曾想到的溢出效应。
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高速铁路、高端装备……这些科技成果都凝聚着中国科研人的心血。《流浪地球2》引发的“大国重器”的联动,展现的是科技创新“国家队”的自信,令人感佩中国科技不断提升的决心。
亮点时评1
“中国式科幻”的世界创新表达
探索宏观宇宙、思考人类未来的科幻电影,是具有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的电影类型。《流浪地球》系列作品的出现,改变了数十年来世界科幻电影赛道“好菜坞式”的垄断格局。“中国式科幻”的叙事表达与文化创造,创新了全球科幻电影的话语体系,丰富了世界科幻电影的叙事类型。
凭借着科幻场景的震撼力、科幻想象的创造力、科幻人文的认知力, 《流浪地球2》完成了中国式情感、中国式精神的多重表达,创造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式科幻叙事新话语,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视野中,展现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来源:《光明日报》2023年2月1日,有改动)
素材运用:中国科幻的能量视野、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科技创新、创新表达……
亮点时评2
流浪地球,为家而战
不同于好莱坞科幻片中的固有情节(英雄带领人类前往新的生存家园), 《流浪地球2》选择带着家园去寻找宜居星系。这种对故土的看重来源于中国长久的儒家哲学文化熏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念使中国人对于家与国有着别样的情怀。(来源:中国民主建国会官网,有改动)
素材运用:家国情怀、生存危机、守护家园……
亮点时评3
人性温暖科技,科技助力人性
《流浪地球》系列从来都不只是科幻片,而是将人的情感揉进未来。因为科技会发展,人类的情感也会进化。过去,我们帮助一个人愈合伤口,现在,我们需要所有人延续人类的文明。这才是未来的意义。(来源:自媒体账号“世界华人周刊”,有改动)
素材运用:科学与人性、进化与文明、过去与未来……
亮点时评4
流浪地球,定格选择
《流浪地球2》侧重于表现灾难面前大国之间的政治博弈,突出“方舟计划”与“移山计划”两种价值观路线的冲突。当坚持“方舟计划”的美国代表对“移山计划”不以为然时,联合政府中方代表的回答和选择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我相信,会再次看到蓝天,(看到)鲜花挂满枝头”,那是只有中国人才懂的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精神。(来源:观察者网,有改动)
素材运用:民族精神、中国形象、坚持不弃、选择与担当……
流浪地球研究所
流浪地球金句集锦
只有经历过最深的绝望,才会拥有最坚定的希望。
我相信,会再次看到蓝天, (看到)鲜花挂满枝头。
地球之光要勇敢。
团结延续着人类文明的火种。
我相信人类的勇气可以跨越时间,跨越当下,跨越未来。
宇宙小白点带来的新故事,希望给大家带来一点点温暖,一点点勇气。不要忘记抬头,三二一,看漫天繁星,为我们每一个人闪烁。
无数根愈合的股骨,就是人类的文明。
文笔试炼
高分标题,等你挑战:尝试用下面的标题,写一个时评片段吧。
《看漫天繁星,照亮每个人》
《让“小白点”在宇宙闪烁》
硬核彩蛋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太空电梯的高度刚好也设定在9万千米。
曾参演《流浪地球1》、已经离开我们的演员吴孟达,依靠CG技术重新回到《流浪地球2》里,他的出现或许是数字生命的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