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乡风物·乡戏

2023-12-29朱宏慧

现代阅读 2023年19期

戏起码后天才演呢,今天就传开了。在此后两天里,大人依旧下田干活,伢子依旧村前村后疯,似乎很平静。但两天之后的傍晚,整个村子像一锅咕嘟咕嘟乱沸的开水。

东家喊伢子来家“胀饭”,西家呵斥狗滚远点。人喊,狗吠,鸡叫。女主人更是忙得茅房都不得空上的样子,灶前灶后,全是急急的身影。实在太急了,不是狗挨一脚,就是伢子脑门上挨一掌。只有懂事又深沉的猫,会爬上高高的树,藐视着这一切。①

①对村子里的人和动物进行生动刻画,突出了乡戏开演前人们的急切和忙碌。

戏台就搭在我们学校的操场上。

伢子们早早就将凳子扛到场上占位置了。开演之前,各家扶着老的,拖了小的,喜滋滋坐下。

老人们很安稳,坐到板凳上就不挪窝。男人们比较老实,拿袋烟坐着,等着看自个喜欢的女戏子,目光里满是此生难得的幸福与期待。不大安分的,都是上岁数的妇女们。这个时候她们凑到一块,说起话来嘴边就没个把门儿的。

她们说闲话时,往往是戏未正式开演时。大戏演出前,总会演几出小戏。小戏就是学生客串几个,或小丑亮相乱蹦几个。我上小学时,也被化了彩妆,跟着大哥哥大姐姐到台上跳过几次舞,节目都是我父亲排演的。记得有回在前台翻跟头,需要一连翻四个跟头,我在翻第三个时就摔倒了,台下一片哄笑声。

大戏开场时,我们也带着戏妆坐在台下第一排看。

也看到大人们演穿帮过。有回看《十五贯》,那个娄阿鼠在台上没走几下,外面的肥裤子就滑下来了。我见过他们在后台穿衣服,娄阿鼠的裤子是旧时宽腰那种,只用一根粗带子一扎。大约这回没扎好吧。但掉了裤子的娄阿鼠并不惊慌,很从容地做了个鬼脸,拉起裤子继续表演。但台下还是一片哄笑,跟着又一片骚乱。大人骂伢子,小毛头大声哭。半大小子们则趁机在女孩子群里窜来窜去,趁乱揪一下谁的辫子。这会遭来咬牙切齿的骂。那些妇女看见了,则狠抽那小子一头巾:“咯小炮子子,要死了!”

“小炮子子”们无比开心,带着稚气的大笑跑远。

每回剧团下乡,我父亲都被特邀坐在戏台的左侧或右侧当顾问,我便也可以窜到后台看看演员化妆或换衣服。若是寒天,演员上台衣服少少的,在台上精神抖擞,一下台便缩头夹颈,咝咝哈哈地赶紧穿军大衣。有些小演员缩在衣箱上打瞌睡,但一喊到他的名字,立马睁眼,脱下棉衣就上场。②

②用简练的语言凸显了演员们的敬业,能吃苦。演员的精气神与观众的热情度融合在一起,使乡戏成为一幅亮丽的民俗风情画卷。

其时就是台柱子的淮剧演员王志豪若来演戏,村里的女人们会一整天春风满面。王志豪年轻时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他一亮相,一开腔,台下先是鸦雀无声,跟着响起一阵蜂王般的叹息与牛咂嘴似的声音,女人们瓜子也忘嗑了,撒到地上也不晓得。③

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凸显出演员精湛的表演水平以及观众看戏时的如痴如醉。

女一号也很好看,有一双吊得很高的眉与丹凤眼,我记不清名字了,但记得她与王志豪都曾当过我父亲的学生。

无论戏台上演得多么好,台下总有嘈杂。这个时候,戏场又像集市,热闹得很。人们挤在一起,置身于浑浊,甚至有些臭的人腥味中,心甘又情愿。这个时刻,即便谁家孩子把尿尿到谁身上了,也只笑骂一下,不生气。④

④进一步凸显了乡戏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与满足。

散场时,随着报幕员一点儿也不标准的一声普通话“演出到此结束”,台下一片板凳跌倒的声音。我随父亲一起去食堂与演员们吃夜宵,走在路上,总能看见明月高悬,或弯,或圆。(来源:《地火》2009年第2期,有改动)

课本链接

文中的乡戏与鲁迅的《社戏》,在情感主旨上有哪些异同?请分析比较。

——————————————————————————————————————————

——————————————————————————————————————————

——————————————————————————————————————————

参考答案

相同点:都是对儿时故乡地方戏的追忆,表达了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对淳朴民风的热爱与赞美。

不同点:①《社戏》对双喜、六一公公等人物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深情刻画,着重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和善良,表达了对质朴、诚挚情谊的眷念。②《故乡风物·乡戏》主要描写了乡戏上演时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戏文化的热爱。

写作练习

《故乡风物·乡戏》中,人们看的乡戏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地方戏曲—淮戏(淮剧),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地方戏作为一种民俗活动,往往很容易把当地人凝聚在一起,让经历过的人们拥有共同的美好记忆。你的家乡有类似的民俗活动吗?试着仿照文中的写作手法,描写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场景。字数不少于200字。

——————————————————————————————————————————

——————————————————————————————————————————

——————————————————————————————————————————

——————————————————————————————————————————

——————————————————————————————————————————

——————————————————————————————————————————

群文关联

关联总结:工艺制品、传统手工、地方美食、乡土剧目,无一不映射着地域文化与风土人情。不同地域的风俗、风景、风貌融合成绚丽多姿的中华风物,我们在感受多样的生活故事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时,也就理解了中华文化的力量与价值。中华文化的熏染,使风物中蕴含的自信、自强精神得以代代相传。

群文活动

“风物长宜放眼量”,对景致、物件、风情的观察、感悟与思考不仅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更能充盈我们的内心。请结合本期栏目主题“中华风物”,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事物或风景,制作一个“风物收集册”,为你感兴趣的风物采风。

投稿贴士

“现代阅读”官方微信公众号为学生写作练习提供展示平台,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学生也可自主投稿,试写习作将有机会获得编辑或名师点评: 优秀习作将有机会刊登在《现代阅读》杂志上,并赠样刊一本。(注: 公众号征稿无稿酬 )

投稿邮箱: xiandaiyuedu2022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