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瞪羚的迁徙五年内走了接近地球周长一半的距离
2023-12-29RobinLloyd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5/m5tpZfnygSzCTFZKqbN898.webp)
在将近5年的时间里,蒙古的一只雌性瞪羚完成了至少18000公里(11185英里)的非凡旅程。一项新的研究显示,该瞪羚穿越了冰冻的河流,经过了油田,越过了中国和俄罗斯的围栏边界,它跋涉900公里,只为了平安度过一个长达两个月的严冬。
对于蒙原羚(学名:Procapra gutturosa)来说,极长的旅程可能并不罕见,但能够精细追踪哺乳动物迁徙的技术直到过去20年才出现。该研究的作者将他们的最新发现与过去对蒙原羚的观察相结合后得出结论说,这些中型羚羊的长途跋涉“经常发生”。
在研究期间,这只瞪羚的累计行进距离几乎相当于地球赤道周长的一半。根据一台步行时间计算器的数据,如果一个人每天在平地上步行12小时,那么他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这段距离。根据埃塞俄比亚斯亚贝巴大学的Kasahun Abera Legesse在2018年发表的硕士论文,在近期其他有蹄类哺乳动物的迁徙记录中,一只白耳赤羚(也是羚羊的一种)在13个月内完成了一条跨越南苏丹和埃塞俄比亚的860公里环形路线。
领导这项新研究的德国森肯伯格生物多样性和气候研究中心(Senckenberg Biodiversity and Climate Research Center)的野生动物生态学家Nandintsetseg Dejid说,世界上超过一半的蒙原羚生活在蒙古的东部草原上。
Dejid和她的同事在发表于期刊《生态学》上的研究中写道,动物这种特殊的看似随机的路径和对陌生地区的探索,可能是为了寻找食物和气候适宜的栖息地,其应该被视为动物的游猎活动。Dejid说,游猎中的有蹄类动物“需要在景观尺度上追踪资源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年与年之间不断变化的降水驱动的”。她补充说,游猎与迁徙不同,后者被描述为一种季节性活动,动物在迁徙中通常会回到以前的家园、出生地、产犊地或其喜欢出没的地方。
Dejid还研究了灰狼和普氏野马(Przewalski’s horses)在蒙古的活动,她说,这只瞪羚跋涉的长度和范围表明,大片无围栏的土地对游猎性有蹄类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兽医和野生动物流行病学家、蒙古野生动物保护协会(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Mongolia)主任Enkhtuvshin Shiilegdamba也认为,瞪羚漫长而不可预测的路线表明,开阔空间对保护蒙原羚至关重要。Shiilegdamba没有参与这项新研究。
2014年10月,Dejid和她的同事为14只蒙原羚配备了锂电池供电的GPS项圈,该项圈每23小时传输一次位置信号,并能提供长达几年的数据。但是,这项新研究中重点提到的第15只瞪羚获得了一个太阳能驱动的GPS项圈,该项圈因其优越的性能帮助研究人员获得了新的发现。Dejid说:“我一直很感激这只非凡的瞪羚,在2015年到2016年的严冬里,她走了很远的路,并活了下来。我喜欢看她的运动轨迹。”
2019年8月,太阳能项圈发出的信号表明该瞪羚可能已经死亡。一个月后,Dejid将目光投向了太阳能项圈传递的最后一个坐标,由此开始了她自己的长途跋涉来调查这起案件。Dejid说:“我开车走了900多公里到草原上取回GPS项圈,因为我想知道更多关于那只瞪羚死在哪里以及为什么。”
这条小径通向一个牧民家庭,他们找到了项圈并将其存放在自己的蒙古包中。Dejid说,牧民家的狗很可能伤害了瞪羚的臀部,并造成了致命的蛆虫感染。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5/N3UKre4zNX8GhjQ6VcoBJp.webp)
瞪羚非凡的长途跋涉与美国学者Matthew Kauffman研究的骡鹿群极易预测的季节运动形成鲜明对比,Kauffman是美国地质调查所怀俄明州鱼类和野生动物合作研究单位的野生动物生态学家。Kauffman和他的同事在2019年发表称,怀俄明州的一群骡鹿中有一只沿着熟悉的路径迁徙了大约250公里,从冬季迁徙到夏季。他说:“当我们追踪到那只动物回来时,它们距离上一年的路线不到300米,这说明它们基本上是走在自己的脚印上回来的。”
Kauffman说,有蹄类动物的迁徙可能反映了食物来源和天气模式可预测性的变化。怀俄明州的骡鹿年复一年地在山区度过夏天,这些地区提供了可靠且良好的食物来源,同时骡鹿在免受恶劣天气影响的山谷中过冬。在环境条件变动更大的蒙古东部大草原上,瞪羚想要找到稳定的栖息地就没有那么容易了。Kauffman说:“蒙原羚生活得很好,但它们必须利用这些广阔的景观。”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简称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蒙原羚被列为“最不受关注”的物种,然而,根据2006年公布的蒙古哺乳动物红色名录,蒙原羚是区域性濒危物种。
Kauffman和他的同事在2021年发表于《科学》杂志上的文章中写道,更广泛地说,由于人类筑起的障碍物,如高速公路、围栏、能源开发和商业农业,有蹄类动物的长途迁徙活动正在高速减少。研究人员报告说,2009年的一项研究综合了24种大型有蹄类动物的迁徙数据,结果并不乐观:6种物种的迁徙已经消失或状态未知。此外,有几种有蹄类动物的迁徙个体也越来越少。
Kauffman和他的合著者在他们2021年的论文中写道,在某些情况下,无法进行长途迁徙会导致迁徙类哺乳动物死亡或物种灭绝,迁徙类哺乳动物死亡的情况曾发生在19世纪末南非卡鲁地区的斯普林博克镇。
一些失去部分或全部迁徙路径的有蹄类种群可能会存活下来,但Kauffman认为,它们对何时何地迁徙的感知能力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这种迁徙包括游猎或像蒙原羚那样不太好预测的旅行。Kauffman和他的同事在2021年的论文中指出,类似的情况曾发生在驼鹿和大角羊之间,这些物种在北美洲的一些地区几乎灭绝。
这只瞪羚的累计行进距离几乎相当于地球赤道周长的一半。根据一台步行时间计算器的数据,如果一个人每天在平地上步行12小时,那么他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这段距离。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5/b2cWUnR4RNioZQy8hSCknv.webp)
在那些地区,重新引入的驼鹿和绵羊种群在它们的新家园缺乏关于何时何地迁徙的知识,这关系到其能否在一年中合适的时间找到好的植物食用。但野生动物生态学家Brett Jesmer、Kauffman和其他人在2018年的记录表明,这些动物的后代最终开始再次迁徙,可能是在他们的祖先在一个夏天发现了在高地觅食的机会,并将这种知识传递给后代之后。这一发现使研究人员证实了一个假设,即迁徙是一种习得行为,本质上是在有蹄类动物群体中的个体之间进行的社会式教育或传播。
Kauffman说,动物迁徙的消失也可能对与之相连的人类文化和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一些动物以有蹄类动物为食,许多生物依赖于蹄类动物引发的生物活动,如迁徙者尿液和粪便中种子和其他物质的传播。
基于高分辨率GPS项圈的数据,更全面的哺乳动物全球迁徙路线图可以帮助指导人们避免在有蹄类动物的长途迁徙途中建造新的障碍物。三年前,Kauffman和他的几位同事,包括Dejid这篇新论文的合著者、来自森肯伯格生物多样性与气候研究中心的Thomas Mueller,启动了一个测绘项目,现在被称为《关于有蹄类动物迁徙的全球倡议》。
Kauffman说,Dejid研究的蒙原羚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因为石油、天然气和运输基础设施在开阔土地上不断扩张,土地进一步碎片化,蒙原羚的迁徙模式却不可预测。他补充道:“为了让这样的迁徙运动保持下去,我们需要在这片土地上的什么地方保持开放?这个问题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从一年到下一年的变化是不可预测的。”
◎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