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姨
2023-12-29尹翔学
雪姨回来了。谁也没想到,雪姨跟儿子进城生活快二十年了,这会儿还独自搬回来住。
她已满头白发,像不含半点杂质的雪。她拄着根红木拐杖,慢慢挪着小碎步,一眼就认出了我:“小尹,你还在这儿呀?”还是那很夸张的尖细音。
当年,雪姨在这里是一个有名的人物。一个四等站的售票员,能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走进人民大会堂,在这里是绝无仅有的。
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是丫鬟出身,不识字。她的工作台前有一方木格子墙,格子墙里的每个小方格都代表一个车站,按近到远的顺序排列,小格子里装着硬纸板车票。卖票时她总能准确地从小格子里抽出乘客所要的车票,用打码机在车票上打印日期,贴上车次座位号,全程行云流水。
“小尹,你开空调了吗?”
“刚才开了一会儿,现在关了。”
“你知不知道,你家空调的滴水,滴到我家阳台上方的铁皮上,滴滴答答响个不停,吵得我睡不了?”
我满脸歉意,连忙说:“您老放心,我明天就处理好。”
又过几天,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开门一看,又是雪姨。
“小尹,你家又开空调了?”
“嗯。怎么啦?”
“唉,吵死啦。”
“我已把空调的排水管,向外接出去一米多了。”
“可夜风又把空调水吹回来了,滴在阳台的铁皮上,还是很吵。我都要失眠了。”
雪姨的儿子从城里来看她,我悄悄地搭讪了解。“我妈呀,像成了仙,是顺风耳。我家客厅茶几上放个热水壶,烧水冒气的声音都像高分贝噪音让她心烦。”
我中午刚到家不久便听到轻轻的敲门声,开门一看,雪姨提着大半个波罗蜜,笑成花似的连连道谢。
那天一大早,我爬上阳台,在阳台外的下水管道上凿了个洞,将卧室和书房的空调排水管都引进下水管道,再用胶泥密封好,再无滴水声。
楼下的花坛里有几棵三角梅疯长,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成为人们喜爱的纳凉绿亭。
每天一大早,雪姨便在那儿忙活。举着细长的铁钩子或者是破开的竹竿,拔除花圃里不断长出的乱草,耐心地绞断春笋般新生的嫩枝叶。后来她端来一张厚实的矮方凳,颤颤巍巍地踩上去绞断修剪。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喝杯水又继续踩上矮方凳,越干越来劲。每到中午,地上铺满一层厚厚的嫩枝叶,绿地毯似的。
绿亭顶上,绽放着鲜花。鲜红的,亮丽热情;玫瑰红的,华丽浪漫;金黄的,明亮高贵。此一处,是圩镇人们向往的打卡点。
我出差回来见到雪姨,都不敢认了。她已丢开那拐杖,挺直了腰身,显得干练有活力,还恢复了当年逢人便笑成一朵花的常态。
“雪姨,您真是返老还童呀。”我打趣道。
“哈哈,这里养人,我就在这儿养老了。”
后来,在创建文明小区评比中,我们小区成了文明示范小区。
选自《红豆》
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