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
2023-12-29王善常
建国的心情不太好。它七十多岁了,还从来没这么闹心过。
一开始,它看见一台台卡车不断地往河边来,在离它二十多米远的岸边卸下一车车的砂石、钢筋、水泥灰和一些奇形怪状的机器。不几天,又来了几十号人,在河岸上平整场地,安放那些奇怪的机器。
建国弄不明白,这是要盖大楼?可在河边盖什么大楼呢?是要建啥工厂?也不可能啊,那年这河边建过一个工厂,没建成就拆了,说是污染河水。建国越看越糊涂,虽然它不清楚这些人要干啥,但心里莫名其妙地慌起来,总感觉有一件大事要发生,这件大事还和它有关联。
后来,它看见河边来了两台大家伙,伸着一条长胳膊,浑身上下涂着刺眼的红漆。它认识,那是挖掘机。那年发大水时就来过一台,把河底的淤泥一把把地抓上来,堆在堤上。但今天这两台挖掘机可不是来抓淤泥的,它们把河水引到了另外一处新挖的沟渠里,然后在原先的河床里挖起了深坑。
这帮人是要在这儿建一座新桥!建国这才恍然大悟。
一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建国心里就开始五味杂陈,先是恐慌,然后是愤怒,最后又生出许多的哀怨和失落。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呢?!这河上本来已经有一座桥了,他们干啥还要再建一座桥?如果新桥建成了,那老桥怎么办?人和车都从新桥上过,那老桥还是一座桥吗?他们还允许老桥继续存在吗?他们会不会把老桥拆掉?一定会!他们这是忘恩负义,是典型的过河拆桥。唉,可怜老桥默默无闻地为他们付出了几十年,到最后却落到了被遗弃、被忘记、被拆毁的地步。建国越想越生气,越想越难过。
建国是一座桥,一九四九年十月建成的,当时人们为了庆祝新中国的诞生,就给它取名叫建国桥。到今天,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把它由一座新桥变成了一座老桥。最近几年,它越来越喜欢回忆了,回忆它年轻时的岁月。都说只有暮年时才喜欢回忆,它不服老,但还是忍不住怀念过去的时光。
七十多年前,河北岸是一个小村子,河南岸是一望无际的田地,过了田地再往南走四十多里是县城。那时河上也有一座桥,木头搭的简易桥,平时过个人还勉强,一到秋收往回运粮食时,车就不敢走了,只能在河南岸把粮食卸下来,人们一点点扛到北岸,再装上车。后来,新中国成立了,村里人就建起了这座建国桥。建国记得它刚诞生时的情景,那场面真红火,村里男女老少齐出动,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比过年还要热闹。建国桥建成后,人们方便多了。再到秋收时,牛车、马车,一车车粮食从桥身上经过,直接运回村子。那时建国和村里人一样快乐,好像自己也跟着丰收了一样。到了年根,人们就起早从桥上经过,到河南岸四十里外的县城去办年货;太阳落山时,人们带着各式各样的年货又通过桥回了村子。那时,建国也跟着高兴,好像年货也有它一份似的。再后来,它更自豪了,它自豪是因为从它身上经过的车和人更多了。慢慢地,车由牲口车变成了汽车、拖拉机、摩托车;人也一年一年变了样,身体壮了,脸上红扑扑的还带着笑,穿的衣服也都越来越好看。二十年前,河南岸的小县城撤县变市,河北岸的小村子也变成了镇子。它就更繁忙了,每天从它身上经过的车和人越来越多,它数都数不过来。为此,它竟然乐得合不拢嘴。它想,作为一座桥,这才是最值得骄傲的事。
建国每天都注视着新桥的进展,心情复杂。
桥墩子慢慢从河床下长出来了,一排五个,很敦实,像五个白蘑菇从地下拱出来似的,伞盖还没展开。看这架势,这桥上同时走四五辆大卡车也不成问题。建国自言自语,又叹了口气,难怪要建一座新桥,我确实老了,不但老了,骨架也松了。它忽然明白了,为什么以前那么多重载大卡车都绕到二十里外的另一座桥上过河,原来是怕它身子骨禁不住那么大的重量。记得它当时还很不服气呢,还抱怨过人们不相信它。现在它知道了,凭它的身子骨,还真不一定能经受得住。
又过了一个月,人们开始铺设桥面了。两台吊车把一块块巨大厚重的预制桥板吊起来,稳稳当当地架在了桥墩上。建国心里有些服气了,这座桥还真气派,单说这桥面吧,并排走四辆大汽车都宽裕,哪像自己,汽车都不敢在桥面上会车,就怕相互碰到、剐到。
建国天天看着新桥,看着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随着新桥的进展,它的内心慢慢起了微妙的变化。从最初的愤怒和敌视,慢慢转变成了喜欢和疼爱,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成长一样。是的,它已经接受了这座新桥,已经把这座新桥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于是,它开始有了期待,期待着新桥早日建成,就像期待自己的孩子早日成家立业一样。终于,新桥完工了。在十月一日,人们为新桥举行了竣工通车典礼。典礼场面热闹非凡,建国觉得比它刚建成时的典礼热闹一百倍都不止。在一阵鞭炮声中,桥头一块石碑上的红绸布被揭了下来。建国定睛一看,顿时激动得浑身颤动:石碑上刻着四个大字“建国新桥”。看来人们没有忘记我,还用我的名字给新桥起名。那么,这座新桥就真是我的孩子了!我终于有接班人了!建国十分激动,它觉得自己这七十多年的付出值了,即使很快就会被拆掉,也会无怨无悔。
选自《中国铁路文艺》
202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