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效果和家长满意度观察
2023-12-29邹莉萍
邹莉萍
(上饶市万年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 上饶 335500)
小儿支原体肺炎属于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是由于呼吸道屏障较弱,呼吸系统发育不全以及日常防护不当所导致的肺部感染[1]。该疾病容易反复发作,且治疗周期长,在治疗上多采用药物治疗。此外,小儿在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会损伤呼吸上皮细胞,并导致肺组织感染,释放炎性介质[2]。患儿会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且持续加重会损伤肺功能,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患儿的临床护理指导。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不仅要做好院内相关工作,也要提升家属对儿童的照顾能力,普及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相应知识,防止再入院情况的发生[3]。在护理期间能够遵循儿童行为特点,分析儿童康复的主要需求,给予家属相关建议。鉴于此,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本人工作期间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60例,结果证明临床护理方案具有良好临床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本人工作期间在万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研究在不违背医学伦理要求的基础上实施。
纳入标准:患者既往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家属对治疗和护理方案知情表示自愿参与其中。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善或丢失者;合并其他可影响诊断结果的疾病者;精神、智力、沟通等功能障碍者;有检查禁忌证者。
1.2 干预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收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
对照组为基础护理,加强对儿童家属的入院宣教和疾病相关知识指导。
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在患儿入院后,结合具体情况开展如下的护理对策,首先要成立护理小组,由主治医师,护士共同组成。要掌握临床路径的方式方法以及操作步骤,以头脑风暴法共同讨论临床路径表内容,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调整。在具体实践中,在患儿入院第一天,应当与患儿和家属进行医院环境和制度的介绍,协助其办理手续和各项检查,整理患者的病情资料,关注患儿的病情表现。在与患儿的交流中,应当注意语气温柔,态度和蔼,以儿童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还可以结合儿歌、讲故事的方式来转移注意力。在入院2~3 d,可以为患儿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指导,可以结合手册,视频等方式进行疾病表现发生机制的说明。在开具相关药物后,由护理人员进行药物使用方式方法的讲解,在入院4~6 d后,可以积极地与患儿家属沟通讲解检查结果、治疗方式以及常见的并发症类型。还应当提醒患儿家属进行儿童营养补充,同时还要注意并发症的护理,如流鼻血、发热、支气管痉挛等。直至出院后应当结合病情变化进行相应的讲解,并嘱咐患儿加强功能锻炼,定期复诊检查。
1.3 评价标准 记录患儿的治疗情况,即包括症状改善用时(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此外,统计护理服务期间患儿治疗的依从性。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研的方式调研患儿家属对本次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程度,在患儿出院前进行发放,由家属进行主观感受上的填写。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0.0处理软件,n(%)为计数数据表现结果,采取χ2检验;为计量资料表现结果,采取t检验。P<0.05,视为资料间具备较高区别。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共纳入患者30例,观察组男性16例(53.33%),年龄范围2~10岁,患儿年龄平均值为(6.50±0.60)岁;对照组中男性19例(63.33%),年龄范围2~10岁,患儿年龄平均值为(6.47±0.70)岁。验证不同组别工作人员一般数据调查内容,资料间具备较低区别(P>0.05)。
2.2 两组临床主要特征消失时间对比 在对比患儿症状消退用时和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患儿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主要特征消失时间对比(d)
2.3 两组护理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患儿患儿依从15例(50.00%),较依从14例(46.67%),不依从1例(3.33%),依从率为96.67%;对照组依从12例(40.00%),较依从12例(40.00%),不依从6例(20.00%),依从率为80.00%;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χ2=4.043,P=0.044)。
2.4 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 在两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上,观察组各项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分)
3 讨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率较高,对于低龄儿童,他们的身体机能不完备,缺乏抵抗力,在细菌感染下容易发生肺部疾病[4]。小儿感染支气管肺炎,肺炎支原体会对上皮细胞和纤毛活动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儿童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故应该在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护理指导[5]。为患儿提供临床护理模式,能够发挥护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面对儿童患者,其缺乏自我感受的描述,在诊断中需要家属的配合,在康复期间更是需要家属的支持[6]。
据悉,支原体感染多发生于学龄期儿童,也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7]。实验表明,支原体结构中并无细胞壁,故而采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影响[8]。对于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但是在用药期间应当关注儿童的依从性,并制订临床护理路径,以横向、纵向为主要表现,根据护理目标的制订来强化护理管理[9]。在护理路径的开展期间,参照国内外的相关内容来调整护理标准,并且符合儿科患者的需求。和基础护理模式相比,更能够发挥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充分体现了当下医疗机构的优势,有助于提升护理服务的品质。而临床护理的开展更强调细节管理和基础管理,重视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10]。
临床路径思想是受工业领域的影响下提出的,包括了循证医学、改善治疗等方法,适用于多学科护理工作[11]。临床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特点在于有计划性和预见性,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治疗用时,提升护理管理水平。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其基础是护理时间和护理内容,患者入院前、住院期间、出院后,为患者提供全面性、规范性、系统性的护理,减少社会人员由于护理任务繁杂而出现的差错和遗漏[12]。在对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期间,护理人员也应当总结护理经验,结合患儿的实际病情特点来制订综合的、实用的护理计划表[31]。在长期工作期间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在具体开展期间,护理人员根据计划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每一项目完成后,画“√”,反之则画“×”,并备注说明理由,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交接效率,通过反馈表可以了解到患儿的治疗情况以及症状反馈[14]。此外,对患儿家属讲解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知识,帮助其充分了解疾病,增加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提高对医护人员工作的依从性,特别是在用药管理和相应的检查上,有较高的配合度,有助于推进治疗的顺利展开[15]。据悉,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及其家属信任护理人员、信任医院,从而提高对护理的配合度和依从性[16-17]。
在对患儿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护理风险的程度也存在一定差异。结合本次调研,在对比患儿症状消退用时和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患儿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儿与家属在治疗期间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最后,在两组患儿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儿科病房内为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防止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发生各类并发症,提高患者与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成为儿科护理人员工作重点[18]。有学者提出[19-20],临床护理已成为儿科护理工作中的新型护理模式,这类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充分尊重和爱护患者,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核心,从而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的一类护理服务类型,在实施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本次调研能够达成临床护理的目标,更好地服务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患者,为他们的早日康复提供专业支持。
综上所述,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患儿病情早日康复,提升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为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提供可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