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2023-12-29林彩婷
林彩婷
(厦门市仙岳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慢性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它通常在青壮年时期发病,并伴随着一系列的精神病理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思维混乱、情感淡漠等[1]。这种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产生极大的影响,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是一种基于脑电生物反馈原理的高科技设备,通过采集大脑皮层的电活动信息,将大脑的神经信号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和听觉反馈信号,帮助患者进行自我调节,进而改善身心健康。该治疗仪适用于多种神经心理疾病的治疗,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失眠等。其不仅具有非药物、非创伤、无副作用的优点,还具有改善症状快、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势[2]。为此,本次选入的研究对象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86例,取自厦门市仙岳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分析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采取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厦门市仙岳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标准:以上患者经诊断后符合《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3];所有入选患者的基线资料无缺失;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研究意义后可积极配合研究。排除标准:患有心、脑及肾等器官功严重疾病者;精神障碍者及因其他因素不能配合此次研究者。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及试验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主要给予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服用齐拉西酮(生产单位:重庆圣华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 070078;规格:20 mg)治疗,起始剂量控制在每天20~40 mg,于饮食前服用,用药10 d后,按照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对用药剂量进行适当的调整,为每天120~160 mg。治疗2个月。
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采取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操作方法如下:①准备工作:确认治疗室环境安静、舒适,温度适宜。准备好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电极、导线、治疗椅等设备。核对患者信息,确认患者符合治疗适应证。向患者解释治疗原理和过程,以及注意事项。②连接设备:将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放置在治疗桌上,打开电源开关。将电极放置在患者头部,一般包括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C3和C4位置。用导线连接电极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确保连接稳定。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电极的位置和数量。③开始治疗:打开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的主界面,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调整治疗参数,如频率、强度等,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性化设置。让患者坐在治疗椅上,放松身体,进行深呼吸等放松练习。开始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④观察反应:注意患者的生理反应,如心率、呼吸等指标。询问患者的感受,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参数。⑤完成治疗:结束治疗后,关闭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拆下电极和导线,清洁患者头部。记录治疗过程和结果,包括患者的反应情况、治疗效果等。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和后续跟进方案。每次时间为20~30 min,每周4次,治疗两个月。
1.3 疗效标准 患者病情情况:采取精神病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评估患者病情,此量表18个条目,5个因子,采取1~7分记分制,分值范围18~126分,得分越高,说明病情越严重。
表1 两组RBANS评分对比(分)
认知功能情况:采取心理状态评定量表(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对两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该量表项目为即刻记忆、空间结构、言语功能、注意力及延迟记忆。得分越高,则认知功能越好。
症状改善情况:采取阳性与阴性精神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对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其中包含了阳性症状(如幻听、幻视、妄想等)和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缺乏兴趣等),分数越高,则提示患者的症状改善效果差。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3.0软件对本次研究结果数据进行计算。其中计量资料采取表达,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n(%)表达,以χ2检验。若结果P<0.05,说明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共纳入患者86例,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5例、18例,年龄34~65岁,均值(57.65±2.24)岁,病程1~8年,均值(4.53±1.24)年。试验组男、女例数分别为22例、21例,年龄32~64岁,均值(57.32±2.46)岁,病程2~10年,均值(4.43±1.56)年,两组资料比较差异小(P>0.05)。
2.2 两组BPRS评分对比 BPRS评分对比,治疗前试验组(63.45±3.43)分,对照组(62.35±2.78)分,两组对比无差异(t=1.633,P=0.106);治疗后试验组(21.24±2.78)分,低于对照组的(27.87±2.76)分(t=11.098,P<0.001)。试验组治疗前后对比(t=62.691,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t=57.717,P<0.001)。
2.3 两组RBANS评分对比 RBANS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RBANS评分各项评分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4 两组PANSS评分对比 PANSS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PANSS评分中试验组的阳性症状评分和阴性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PANSS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不协调[4]。其症状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①阳性症状:如幻听、幻视、妄想等;②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缺乏兴趣等。③认知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④行为症状:如紧张性兴奋、攻击行为等。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不明确,但研究认为其可能与遗传、环境、神经发育等多种因素有关,在病理生理方面可能与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异常、谷氨酸能神经系统异常、脑结构异常等有关[5]。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是一种通过仪器记录和分析脑电活动的治疗方法,可以用于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具体来说,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能够记录患者的脑电活动,包括不同频段的脑电波,如α、β、θ等[6],这些脑电波可以反映大脑的功能状态和认知过程。通过分析这些脑电波,医师可以了解患者的神经生理学特征,并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中,患者需要接受一系列的治疗程序[7],这些程序通常包括训练患者通过调整自己的思维和情绪来控制形成特定的脑电波,这种训练可以通过让患者进行放松、冥想、认知重构等活动来实现[8]。研究表明,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一定的疗效,一项对34名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结果显示,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PRS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BPRS评分低于治疗前(均P<0.05)。RBANS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对比无差异(均P>0.05),治疗后RBANS评分各项评分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各项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均P<0.05)。PANSS评分对比,治疗前两组对比无差异(均P>0.05),治疗后PANSS评分中试验组的阳性症状评分和阴性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提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可有效地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对其病情予以有效的控制,同时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慢性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会出现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障碍,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往往不能完全缓解患者的症状,而且容易出现不良反应[10]。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通过非侵入性的方式,利用脑电信号的反馈作用,帮助患者调节自身的神经活动,从而改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并不是一种快速见效的治疗方法,需要患者持续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才能看到效果。同时,这种治疗方法也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11]。
综上所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采取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提升其认知功能,同时能促进其生活质量改善,减少不良反应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