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校R&D活动情况研究
——基于2013—2021年数据统计分析

2023-12-29

河南科技 2023年22期
关键词:经费支出课题数量

胡 婷

(北京市教育资产与财务管理事务中心,北京 100028)

0 引言

2016 年5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30 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高校是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阵地,高校R&D 活动对科技发展、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在高校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的研究中,有学者研究了1999—2008年10年间数据,得出高校R&D 经费大幅提高的同时也存在诸如经费投入规模不足、比重偏低、来源与支出结构不合理、对GDP 增长贡献率较小等问题[1]。有学者指出中国高校R&D 经费内部支出结构仍需进行深层次调整与完善,以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2],且应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以实现R&D 资源优化配置[3]。有学者从区域基础创新能力和次级创新能力两方面研究中国高校R&D 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知识溢出效应[4]。也有学者分别从中部六省份高校[5]、西部地区高校[6]R&D 支出研究中得出高校R&D 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均呈现正向的促进作用。综上,学者们侧重于从投入规模、结构、对经济增长效应等视角,运用不同方法对高校R&D 活动进行研究与探讨。较少有从高校R&D 机构、人员、项目(课题)、科技论文、著作、专利申请及受理情况等角度分析高校R&D 活动的具体发展。通过分析2013—2021年高校R&D 统计数据,客观呈现高校R&D 经费投入规模、强度、结构等最新情况,进一步分析高校R&D 机构、人员、项目(课题)、科技论文、著作、专利申请及受理情况等,深入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对策建议,以期能进一步强化高校科技力量,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1 统计分析

1.1 2013—2021 年全国R&D 经费投入规模和强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见表1),2013—2021 年全国R&D 经费从11 846.6 亿元增长到27 956.3 亿元,增长135.99%。与上年相比,增长最低的是2015 年,为8.90%。2013 年最高达到15%,2021 年为次高14.60%。R&D 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持续在2%以上,从2020 年开始占比超过2.40%,并保持稳步小幅增长。高校R&D 经费投入2013—2021年数据显示,从856.7 亿元增长到2 180.5 亿元,增长154.52%,同比略高于全国。高校R&D 经费占全国经费总量的比重在6.80%~8.10%之间波动,新冠肺炎疫情并未影响高校R&D 经费投入。纵观数据,高校科技活动发展有较为稳定的科技经费投入保障。

表1 2013—2021年全国R&D经费投入情况

由表1 可知,从2017 年开始,除2020 年外,高校R&D 经费比上年增长均超过全国增长,增长最快的年份为2019 年,达到23.20%。高校R&D 经费投入保持稳步增长,为高校科技成果产出提供了坚实支撑。

通过数据进一步分析各类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校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三者相比,高校经费投入一直处于相对较少的状态,在全国R&D 经费投入总量中占比从未超过10%。另外,高校R&D 经费投入总额约为各类企业R&D 经费投入的10%,约为政府属研究机构R&D 经费投入的50%,9 年数据显示三类R&D 经费投入主体占比相对稳定。

1.2 高校R&D经费支出情况

2013—2021 年数据显示,高校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方面的经费支出整体呈现递增趋势,如图1 所示。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从307.60 亿元增长到904.52 亿元,增长194.06%。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从441.30 亿元增长到1 054.06 亿元,增长138.85%。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从107.80亿元增长到221.91亿元,增长105.85%。相对而言,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增长较缓,应用研究经费支出增长较快,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增长最快。三者支出所占比重相对稳定,应用研究经费支出约占总支出的50%,基础研究约占40%,试验发展约占10%。另外,应用研究的经费支出一直高于其他两项。

图1 高校R&D经费支出情况

1.3 高校R&D经费来源情况

数据显示,来源于政府的高校R&D 经费从2013 年的516.90 亿元增长到2021 年的1 249.19 亿元,来源于企业的经费从289.30 亿元增长到710.39亿元,其他来源经费从50.5 亿元增长到220.91 亿元。政府来源经费及企业来源经费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其他来源经费增长不稳定,如图2 所示。历年来,政府来源经费金额约为企业来源经费的1.7~2.5 倍。其他来源经费所占比重一直不高,2021 年为220.91 亿元,约为政府来源经费的六分之一。2019年其他来源经费为277.12亿元,占政府来源经费的四分之一。由此可见,高校R&D 经费来源有多元化可能。但整体而言,高校R&D 经费的主要来源仍为政府资金。

图2 高校R&D经费来源情况

1.4 高校R&D 机构数量、人员、R&D 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情况

高校R&D 机构数量、折合全时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情况见表2,由表2 可知,高校R&D 机构数从2013 年的9 482个增加到2021年的18 379 个,数量增加了约1 倍。R&D 人员从71.51万人增加到140.80万人,增长96.9%。折合全时人员从32.48 万人年增加到67.20 万人年,增长106.9%。从整体上看,R&D 机构数量、R&D 人员和折合全时人员增长相差不大。但是,每年的具体增速情况呈现不均衡状态,如图3 所示。2018 年三者增速接近,均在8%左右,2019 年R&D 人员和折合全时人员数量增速为近几年最快。2020 年增速回落到快速增长前水平,2021年又逐渐提高。

图3 2014—2021年高校R&D机构数、人员、折合全时人员年增速情况

表2 高校R&D机构数量、折合全时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情况

数据显示,高校R&D 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从2013 年的26.38 万元增长到2021 年的32.45 万元,9 年间增幅仅为23%,与R&D 机构、人员等增幅相差较大。全国R&D 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2013 年为33.5 万元,2021 年达到48.9 万元,9 年间增幅为45.97%,2021 年高校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仅为全国的三分之二。具体差额方面,除2018 年稍有缩小外,差额在持续加大,并在2019 年开始呈现出越拉越大的态势。

1.5 高校R&D 项目(课题)数量、人员全时当量、每项目(课题)平均经费情况

高校R&D 项目(课题)数量、人员全时当量、经费支出情况见表3。由表3可知,高校R&D 项目(课题)数从2013 年的711 010 项增加到2021 年的1 436 251项,增幅超1倍。R&D项目(课题)人员全时当量从32.43万人年增加到67.17万人年,增幅为107%。R&D 项目(课题)经费支出由662.70亿元增加到1 343.57 亿元,增幅为102.74%。项目(课题)数、人员全时当量及经费均稳步增长。经测算,9年间高校研究与试验发展每项目(课题)平均经费支出均维持在9 万元左右,最高为2019 年的9.71 万元,最低为2016年的8.69万元。

表3 高校R&D项目(课题)数量、人员全时当量、经费支出情况

1.6 科技论文发表、著作出版、专利申请及受理情况

科技论文发表、著作出版、专利申请及受理情况见表4。由表4 可知,2013—2021 年高校发表科技论文、出版科技著作、专利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科技论文年均发表130 万篇,2021 年将近160 万篇,数量较为庞大。科技著作出版数量稳步增加,从37 866 增加到44 039,增幅为16%。高校专利申请数和受理数增长迅速,专利申请受理数和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均增长约3 倍。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9 年间增长了4倍,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也可看出高校在科技发明创新方面具有强劲能力。

表4 科技论文发表、著作出版、专利申请及受理情况

2 启示

2.1 高校R&D经费投入有待增加

高校作为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体之一,高校R&D 经费占全国经费总量的比重一直较低,不足10%,最高年份2019 年也只有8.1%,在世界范围内还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1]。高校R&D 经费投入与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相比,高校远低于企业R&D经费投入,只有企业投入的10%左右,也仅为政府属研究机构的一半。高校R&D 经费以政府资金为主,约占60%。来源相对单一,多元化资金来源结构尚未形成。高校R&D 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一直低于全国水平,且两者的差额逐渐增大,2021年差额达到16.45万元,仅为全国水平的三分之二。高校研究与试验发展每项目(课题)平均经费支出年均维持在9万元左右,9年间并未增长。

2.2 高校R&D 机构、项目(课题)、人员、经费等发展不均衡

2013—2021 年全国普通高校数从2 491 所增长到2 756 所,增长10.64%。高校R&D 机构数从9 482个增加到18 379个,增长132.26%。近9年R&D 机构数在高校成立速度迅猛。高校R&D 项目(课题)数量增幅超1 倍,在一定程度上,R&D 机构数量的增长促使R&D 项目(课题)数量的增长,R&D 项目(课题)数量的增加和深耕又进一步推动着R&D 机构的发展。折合全时人员(万人年)增幅为107%,机构数量及项目(课题)数量的增长并未完全匹配到相应发展速度的科研人员。R&D 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9 年间增幅仅为23%,不及GDP 的同比增速。由此可见,科研力量、人才培养及R&D 经费暂未跟上R&D 机构及项目(课题)的发展速度。高科技发展的人才需求、经费没有得到充分供给,两者之间的矛盾将制约高校科技活动的开展。

2.3 高校R&D活动产出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纳入高校R&D 活动统计的有高校科技论文发表数量、科技论文在国外发表数、科技著作出版数量、专利及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和授权数等7 项。这些统计指标组成了评价高校R&D 活动的核心指标,也是高校R&D 从业人员评聘的重要指标。由数据可以看出,近9 年,高校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庞大,高校发表科技论文中国外发表数占比越来越大,2021 年达到43.35%。科技著作由于周期制约发展相对缓慢,但数量也颇具规模。高校专利、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和授权数更是暴增。随着评价体系的建立,对R&D 活动成果评价日趋量化,会使得科研人员重视量的产出而轻质的提升。再加上高校对科研人员职称评定等要求,“速成的”科研成果将更受青睐。评价过度量化,会极大地制约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3 建议

3.1 加大对高校R&D经费的投入

客观看待高校R&D 经费投入不足问题,创新思路、建设多元化的科技投入路径,从整体上提升高校R&D 经费投入数额。如强化科技投入机制建设,超常规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切实拓宽科技投入渠道,激励企业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以优势人才吸引科技投入等[7]。稳步提高高校R&D 折合全时人员人均支出,初步争取能达到全国水平,超过企业R&D 折合全时人员人均支出水平。探索建立提高高校R&D 经费投入专项机制,构筑财政投入高校R&D 每项目(课题)平均经费支出增速与GDP 增速保持同步的投入体系。

3.2 促进高校R&D 体系均衡发展,重视科研人员的培养

深入研究高校R&D 机构、项目(课题)发展与R&D 人员数量、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等发展不均衡问题。摸底高校R&D 体系建设情况,以每所高校教学科研主业为单位,梳理本学校与之匹配的R&D 体系,合理配置机构、项目、经费与科研人员。对部分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R&D机构、R&D 项目(课题)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不与其他评价体系挂钩,营造相对宽松、宽容的科研氛围。重视科研人才培养工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人才流动范围、支持研发机构建设、灵活分配科研人员薪酬、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等。构筑人才-机构-经费三者协同发展,解决相互掣肘的制约因素,形成多赢局面。

3.3 建设与协同创新相适应的高校R&D 产出评价体系

宏观统筹高校科技活动的评价标准,对基础研究予以充分考量,鼓励基础研究的开展。科学评估应用研究的科研价值,充分挖掘高校专利授权数中专利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激活沉淀专利的利用价值。营造良好的高校科研活动评价文化,科学参考论文、专著、专利等指标数据,破除唯论文、唯数量等弊端。正视高校R&D 投入与产出的滞后性问题,客观评价高校科研活动的相对效率。各地区高校应不断推进科研评价制度的改革,建立与协同创新相适应的开放评价机制,推动更大范围的利益相关方来评价创新活动的价值;推进科研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的改革,更好地激励科研人才和科研机构产出高质量的成果[8]。

猜你喜欢

经费支出课题数量
中国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的公平性研究
——基于Gini 系数和Theil 指数的测算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统一数量再比较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头发的数量
论高校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工具理性
中央“三公”经费5年减35.9亿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