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卫生健康重要论述生成的实践基础探析
2023-12-29陈红赵铭扬石文祥
陈红 赵铭扬 石文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当作自身的实践动力和奋斗目标,积极解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将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与广大人民的健康福祉等攸关人民利益的民生问题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以强调,探索出一条契合中国实际情况又独具中国特色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之路,为全球卫生健康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紧扣为什么需要大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推进发展什么样的卫生健康事业以及如何推进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等系列问题作出诸多重要指示和讲话,日渐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出现、人民群众对健康卫生需求剧增以及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这一重要论述产生的坚实实践根基。
实践是理论产生的重要基础。我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对习近平关于卫生健康重要论述的产生有着十分深刻的启示。进入新时代后,尽管我们的疾病防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仍然面临着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卫生防疫问题依然不容忽视。新中国成立以来,肺结核、鼠疫、吸血虫病、天花、流脑、霍乱、甲肝、麻风、非典、新冠肺炎、甲流等重大疫情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从2003年非典的快速传播,到禽流感、艾滋病的全球性范围内扩散,再到2014年非洲地区发生的大规模埃博拉病毒,以及被称之为世纪疫情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无不暴露出全球卫生健康事业和公共卫生安全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直面新冠肺炎疫情这百年未有之疫情的全球肆虐蔓延,习近平强调要努力承担国际义务,全方位投入到世界健康治理之中,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携手参与卫生健康领域国际标准和规章制度等的研究和制定,不断建立中国参与全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当作自身的实践动力和奋斗目标,积极解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将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与广大人民的健康福祉等攸关人民利益的民生问题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以强调,探索出一条契合中国实际情况又独具中国特色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之路,为全球卫生健康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习近平关于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肇始于人民群众对健康美好生活的期待,发展于卫生健康治理现代化、国际化的实践沃土。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随着历史方位的变化相应地发生改变;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人民群众对于卫生和健康方面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全周期的健康需求与日俱增。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民卫生健康事业的长足发展,系统回答、科学应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之需,审时度势地提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人民群众对健康卫生需求剧增为习近平的卫生健康重要论述提供孕育发展的丰厚土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1],卫生健康俨然早已成为美好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维度。个体的健康以及社会的卫生健康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要“使全体中国人民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也是我们两个百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现实生活中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也在相应提高,使得卫生健康的需求发生了内容上的变化和层次上的调整。
人民群众与日俱增的卫生健康需求与当前卫生健康服务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矛盾,集中体现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的现实矛盾推动了人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历史性转向。尤其是以新冠疫情为代表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暴露出当前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现状,暴露出人民群众的卫生健康需求与卫生健康供给存在着供需矛盾;无法高质量、全方位满足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的迫切需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人民群众与日俱增的高质量卫生健康需求同现实中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水平不高、质量不优彼此之间的矛盾,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产生的现实背景,又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重要论述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决定了要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始终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确保健康福祉惠及全体人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8-49.
[2]刘华.习近平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N].人民日报,2016-07-26(1).
本文为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与健康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与实践价值研究”(2022AH040273)和“习近平关于卫生与健康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医学院校原理课教学研究”(sztsjh-2022-2-1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1.蚌埠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红;2.3.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赵铭扬2 石文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