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可靠性探讨
2023-12-29李静
李静
山东省栖霞市价格认证中心 山东 栖霞 265300
引言
电子信息综合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设计过程,往往极具复杂性,若想确保最终研发的软件更具有可靠性,则需要对电子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可靠性开展综合分析,此项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 电子信息系统的应用软件总体可靠性有效提升的重要性
在电子信息系统当中,应用软件是核心构成部分,倘若有失效情况出现,则系统会有宕机或各种故障问题产生,严重影响着软件使用。因而,确保电子信息综合系统的应用软件更具可靠性较为重要[1]。那么,通过对电子信息综合系统的应用软件实施可靠性层面分析,对于可靠性总体设计和管理过程予以合理优化、改进,可以确保电子信息系统的应用软件实际研发过程能够达到更高的可靠度,确保可以正确评估电子信息综合系统的应用软件的实际可靠性。
2 应用软件总体可靠性有效提升对策分析
2.1 注重前期工作的有效落实
结合电子信息综合系统应用软件实际可靠性了解到,对于可靠性层面提升工作实际重视度及努力程度,集中体现在电子信息综合系统应用软件实际可靠性层面要求实现及其保证能力。积极落实好可靠性有效提升工作,应当注重前期工作的有效落实,即务必要预先落实好人员及经费各项资源的分配,将可靠性的计划合理纳入到系统研发的总体计划当中,确保能够同步落实。在整个计划落实过程当中,应该开展可靠性检查及评审,以便监督并且评价电子信息综合系统应用软件开展可靠性提升工作能否与现行标准相符。可靠性方面的要求及标准能否得以保证[2]。借助各种检查、报告、评审、认证、鉴定途径,实现更多信息的获取,为有序地落实各项工作奠定基础。可靠性方面的工作计划,应当分阶段制定并且完善,针对软件的实际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及测试、维护各个阶段,应当确保可靠性的提升工作能够规范化落实下去。
2.2 注重软件技术的严格评审
评审过程当中,应当实时跟踪电子信息综合系统应用软件的设计质量,利用文件对评审过程及其结果予以详细记录。在整个系统研发的过程当中,需要积极开展软件基本需求分析、概念及详细设计工作,还需要对软件实施测试、验收及各项评审工作。软件评审专项小组,应当严格审核各阶段工作及文档,依照着不同的评审节点,记录软件实际需求分析评审内容、软件总体设计及其测试评审内容、软件评审相关问题等,经过密切讨论之后形成最终的审查意见。针对评审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结合评审组的相关意见,仔细填写整个问题处理过程的实时跟踪报告单,整改完成后,经上级认可之后,便可进入到下个阶段,便于消除电子信息综合系统应用软件存在的缺陷问题[3]。
2.3 注重软件问题的归零处理
针对整个评审分析及测试试验过程中发现的软件问题,严格落实好软件评审问题的详细记录及各项处理跟踪工作,并对软件测试层面问题实施科学合理地处理、优化改进及回归。在软件单元、集成、配置项等各项测试当中,依据需要结合软件测试总体实施计划及其详细说明等,有序开展各级别不同的软件测试操作,用于覆盖软件接口和功能性能的各项指标,对测试过程当中发现的各种问题需要予以全面分析,并且要及时做好修改处理、排除缺陷及各项回归测试操作,还需严格依照要求落实好测试操作、故障分析、修改或优化软件、测试确认等整个闭环操作;在系统联试实操过程中,应当对产生的一些软件问题,第一时间落实好分析及各项整改工作,依照配置管理各项要求实施软件更改或是优化操作,对软件问题总体处理操作有效性实施相应的测试验证后,详细记录软件问题及处理文件,确保电子信息综合系统应用软件实际可靠性综合水平得到提升。对电子信息综合系统的应用软件实施开发设计过程中,按照软件工程的各项要求及标准,深入贯彻软件工程现行规范,依照模型分阶段地开发软件,将软件系统各项需求完整罗列出来,有效构建有着良好结构的软件系统,分工完成电子信息综合系统应用软件总体设计、系统程序的具体编码、软件现场测试的各项操作。电子信息综合系统应用软件各项配置管理及质量保证工作,需要同步完成,确保电子信息综合系统应用软件实际开发及应用过程有着一定可追溯性,多借鉴PSP、TSP、CMM要求及标准,对电子信息综合系统应用软件的各项开发规范及控制过程进行合理完善,对电子信息综合系统的应用软件实际研制过程予以合理优化,促使电子信息综合系统应用软件中的可靠性技术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2.4 注重各项设计工作的合理实施
研发电子信息综合系统应用软件期间,顶层设计属于重要部分,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并严格落实下去,确保支撑平台、数据标准、传输及共享机制、信息接口、信息流程等能够相互统一协调,严格地制定并且贯彻落实电子信息综合系统的应用软件集成化和数据信息集成化相关工程规范、设计编程指南,便于为电子信息综合系统的应用软件整个系统提供可靠性保障,下列为详细设计要点:
2.4.1 在结构设计层面。针对电子信息综合系统的应用软件而言,内部结构以应用、基础数据、专用支撑、公共支撑这几个模块为主。①针对应用模块,它主要是面向电子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数据处理、业务控制、通信保障不同要素层面的应用功能;②针对专用支撑模块层面,它主要涉及专用软件服务,可提供系统业务应用构件,还能够集成业务要素,持续提供基础数据信息的相关处理服务;③针对公共支撑模块层面,主要负责提供各项业务作业通用构件与服务,还涉及业务处理、信息处理服务支持等[4];④针对基础数据模块,主要面向系统及应用软件等,负责提供数据信息存储及管理服务,共享型数据库是以信息订阅及分发服务为基础,完成系统数据相应订阅及分发任务,而专业型数据库主要面向于各个要素负责提供各项业务信息具体存储及其管理等。
2.4.2 在容错设计层面。电子信息综合系统应用软件实际研发过程当中,容错设计较为重要,积极落实好容错设计,可确保应用软件更加具有可靠性。那么,设计期间需要落的实各项措施详细如下:系统内部数据库经网络互联,形成逻辑整体,数据可实时同步及更新,系统数据总体准确性、一致性可以得到保障;在数据库整体运行期间,实行归档方式,能够定期实施逻辑及物理备份,结合容灾系统实施统一设计;所有业务信息数据库依照数据库统一标准及参考信息、数据字典等,访问统一对象,并实现信息共享,确保数据能够更具一致性;那么,为确保系统数据更具有安全可靠性,且达到较高的交换效率,则所有业务中心经过共享库完成数据交换,促使电子信息综合系统任务、临时数据、成果等实现可靠性地交互。
2.4.3 在构件设计层面。研制电子信息综合系统的应用软件实践中,需要引入构件化设计手段,针对现有软件,依照系统集成各项标准实施构件改造优化工作,对于新研制的软件,则需要依照着系统工程各项标准进行软件设计集成化,促使在不同的技术体制之下业务系统应用软件能够处于相同平台当中协调运行。那么,对电子信息综合系统应用软件实施构件化设计工作期间,需要注意要点详细如下:①应当注重确立段包装及段管理专项机制,明确系统软件内部各构件的关联性,针对集成系统软件,确立程序段及数据段,对业务应用系统软件实施段管理,并对软件系统整个安装及卸载流程予以规范化管理,确保应用软件可实现段分布;②结合软件相关集成标准及要求,研制新的软件。提供或是调用集成对象相应转换代理,把应用软件整个外部接口处包装更改为通用接口,促使软件调用及控制更具有规范性;③注重可视化系统工具的设计开发及运营,确保业务软件及功能服务能够按需定制,结合用户需求,合理选定相应的集成对象,实施系统菜单的合理定制,对界面构成予以逐步完善,确保软件的发行包及其配置文件能够满足用户的各项需求,提交用户实施安装及使用运行。
2.5 严格落实测试评价工作
电子信息综合系统应用软件实际研发过程,需要开展软件测试及系统联测操作等各项可靠性方面的试验测试,确保电子信息综合系统的应用软件更具可靠性,详细要点如下:
2.5.1 在软件测试层面。为了更好地保证电子信息综合系统应用软件更具有可靠性,需要实施测试评价,软件测试是重要部分。实践中,应当在统一的组织安排下,严格依照着各项标准及要求,规范化落实软件测试各项操作,其中包含软件单元、集成、配置项等各项测试,在测试内容层面上则涉及功能与接口、分支及语句覆盖各项测试[5]。实测流程,应当科学制定测试计划,做好详细的测试说明、做好测试各项记录的准备工作,最后执行规范化测试操作;测试过程当中倘若有差异情况产生,务必及时全面地分析,对不合理或是错误的设计部分,及时地提出科学合理的改进意见或措施,依照着特定的研发程序,及时修正处理好各项问题,需要积极落实好回归测试操作。通过对电子信息综合系统应用软件开展单元、集成、配置项等各项测试操作,可确保软件潜在的各种缺陷问题可被及时发现和高效处理,促使电子信息综合系统应用软件整个过程更具规范性、可靠性,为产品质量能够提供可靠性的基础保障。
2.5.2 在系统联试层面。处于模拟环境,对电子信息综合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展系统联试操作,联试任务应当由总体组负责组织,而质量组负责执行;综合联试包含着33项试验,涉及应用软件的责任故障包含着2项。在联试整个过程当中,依照着联试大纲各项要求及标准,落实各项准备工作[6];联试项目总体设置务必确保科学且合理,能够对系统和各分系统当中功能项目达到100%测试操作的覆盖率;测试和开发技术团队人员独立工作,严格把控整个的测试过程,以确保实测结果真实且可靠。对电子信息综合系统的应用软件的各项性能、功能、互联互通等能力实施验证分析,对电子信息的系统及应用软件总体研制要求、设计目标等进行验证。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实际研制过程,广大技术员和开发者应当注重前期工作的有效落实,对软件技术予以严格评审,注重软件问题的归零处理,并规范化落实结构设计、容错设计、构件设计各项设计工作,最终积极落实好软件测试及其系统联试操作,以确保电子信息综合系统的应用软件实际研制过程更具可靠性,为软件后期使用过程提供可靠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