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出口的海水与火焰
2023-12-28齐策
文 / 齐策
8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了7月份的整体贸易数据,看上去不理想,无论是人民币计价还是美元计价。
如果以人民币计价,7月份进出口总值3.46万亿元,同比下降8.3%。其中,出口2.02万亿元,同比下降9.2%;进口1.44万亿元,同比下降6.9%;贸易顺差5757亿元,收窄14.6%。
如果以美元计价,进出口总值分别同比下降14.5%、12.4%;顺差806亿美元,收窄19.4%。
汽车出口一枝独秀
进出口三连降,早在意料之中,不过跌幅比舆论预测的大一些。5月出口2835亿美元,同比下降7.5%;6月出口2853亿美元,同比下降12.4%。
不过,稍微好一点的消息是,作为比较基数的去年7月,因为去年5月、6月份的特殊情况,当月进出口增长23%。高基数下的小下滑,似乎尚可接受。
今年前7个月数据统算,进出口总值23.55万亿元,同比增长0.4%。其中,出口13.47万亿元,同比增长1.5%;进口10.08万亿元,同比下降1.1%;贸易顺差3.39万亿元,扩大10.3%。
如果按美元计,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4万亿美元,同比下降6.1%。其中,出口1.94万亿美元,同比下降5%;进口1.46万亿美元,同比下降7.6%;贸易顺差4895.7亿美元,扩大3.5%。
显然,美元升值进程,劣化、扭曲了贸易数据。最近这三个月贸易趋势一直在往下走,基本上把上半年的增幅结余吃光。当然,顺差积累4900亿美元,扩张3.5%。相比而言,主打出口经济的日韩越,都是下滑+逆差。
即便如此,上半年GDP 59.3万亿元,同期贸易总额20.1万亿元。贸易占据经济大盘子的比重在30%,相比去年还有所升高。原因很简单,国内投资不足。
贸易数据的整体“灰暗”,更凸显出汽车贸易的靓丽。7月份,中国汽车出口44万辆(乘联会统计口径下,乘用车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59%;1-7月累计出口汽车278万辆,同比增长74%。有意思的是,前7个月汽车出口金额3837.3亿元,同比增长118.5%。金额增长在数量增长之上,说明量价齐增。
在所有出口的大品类当中,起到正向拉动作用的,只有成品油(拉动率0.1%),手机(0.1%)、船舶(0.3%)、汽车(含底盘)(1.2%)……汽车已经成了遏制出口衰退的头号主力。
这是2023年才有的新现象,以后贸易振兴的更多希望,将赋予到汽车上。
出口规模数据,具有一定欺骗性。不仅因为2022年7月是中国单月出口最高的月份之一,而且过去的日用品、小家电、纺织品,甚至机电产品的下跌,致船运量减少,代之以汽车贸易提升。
从长远角度,复杂机电产品(比如汽车),无论其利润多寡,带动国内生产要素更多,对国内经济带来的拉动作用,远非简单工业品可比。所以,汽车在出口经济中的光环,要多上一圈。
目的地的变与不变
7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24.8万辆,合资和外资品牌(在华产能)出口6万辆,前者已经是后者4倍有余。其中,新能源领域,特斯拉、上汽乘用车和比亚迪,为出口三强。
中国头号贸易伙伴早已换成东盟,对美贸易下跌比较大(据说越南的贴牌洗澡生意也因原产地溯源规则落地而大受影响)。而现实是,如果将东盟、欧盟两个区域贸易体拆散,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仍是美国。另一个明显特征是俄罗斯超过了德国,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
顺便说一句,在俄罗斯,中国汽车的市占率已经达到50%这条线。今年俄罗斯也因此从2022年的汽车出口目的地的第8位,一跃成为冠军。
有人说,这是政治原因造成的,算是捡洋落。当然,政治关系向来不是独立于贸易存在。如果美国面对中国汽车企业敞开投资和贸易大门,中企对美的整车出口,绝不止有这点量。
既然政治因素在多数时候是阻碍中企发挥竞争力,那么现在拿到一点政治因素的红利,无可厚非。
日本提供的历史经验
从比例上看,前7个月中国汽车出口金额在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只有2.85%,算上零部件也不会超过5%(7月份当月占3.3%)。而日本汽车出口数量没有中国多,但占据了日本出口的10%,如果算上零部件接近20%。如此看,日本的汽车出口才称得上支柱产业。
从金额上,汽车甚至没有纺织品多。但汽车吸纳的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带动作用,纺织品(包含上游的染料、设备和金属件)是绝对比不上的。
中国如果想让包括零部件在内的汽车出口,占据整个出口大盘的10%,可能要达到650万-700万辆之间(也取决于品牌价值提升)。《汽车人》预测,如果不发生中欧贸易战,那么这个数据在2026年就可能摸到。
而日本在巅峰时(1985年)的整车出口也达到了685万辆,这也是日本国力最强的时期。那时的全球汽车市场,只有现在规模的1/3,但好处是海外市场的需求非常集中。
不过,汽车成为日本贸易最赚钱产业的时候,日美汽车贸易战开打,打了整整10年,最终以日本汽车厂家赴美投资、自愿限制出口、取消国内关税等妥协告终。
表面上,日本退了一步,但美国市场上的日本车有增无减(代价是产能本地化)。这说明贸易手段的对冲作用是有限的。
欧盟市场的危机感
现在中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只不过新能源更多依靠欧盟市场,而非美国。
原因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汽车征收27.5%的关税(现在仍然施行),而拜登政府则祭出《通胀削减法案》,要求组装地在北美,并规定了零部件的北美“含量”。这些筑墙举措,确实挡住了中国汽车出口。而中国乘用车企业对美投资,尚无一例,这本身就说明问题。
相比而言,欧盟干预态度要少一些,对欧盟以外整车关税10%,对电动车补贴没有排斥进口车。2022年,中国出口到欧盟的汽车只占欧盟销量的3.5%。今年一季度,中国电动车出口到欧盟的数量,占据了欧盟电动车进口量的28%,是2022年同期的3倍。
中国汽车出口一旦扩张到某一个数量级,就会引发一系列贸易对抗,因此不能指望在未来五六年一直保持当前增速。
在6月份,法国向欧委会下属的贸易防御部门施压,要求对中国电动车实施“双反”调查,或者至少要提高进口关税(但这样可能会引起美日韩的强烈反弹)。而欧盟市场专员布雷顿似乎赞同“尽快开展调查”。有证据表明,调查已经秘密开启。7月21日,是第一个公布的节点日期,但是欧委会在这一天表示“对传言不予置评”。
欧委会的犹豫,可能因为残存着10年前中欧光伏“双反”大战的记忆。这场贸易战,欧盟输得相当彻底,整个产业被一锅端了。因此,要不要再次使用同一手段,欧委会内部存在争议。
更大的可能,是德国人有不同意见。现在不管怎么说,中国出口到欧洲的汽车(或者电动车),绝对数量仍然不值一提,但如果因此大张旗鼓地发动“双反”调查,那么德企在华汽车业务,将成为“人质”。
2022年,光是大众汽车就在华销售了318万辆车,等同于中国汽车出口量。当然,这是合资企业的业绩,不能算在德企头上。
而且,从中美贸易战的过程来看,尽管美国制裁了一大批中企,但中国对使用同样的手段,是非常克制的。中国要保持对外开放、外资国民待遇(除了负面清单)政策的长期稳定预期,就不能不对报复手段有所顾虑。
即便如此,德企也不能冒着失去中国市场的危险,去挑衅对手。
虽然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的态度,是不允许中企侵蚀欧盟汽车制造业,但要拿出什么样的办法来阻止,欧委会并未拿定主意。
虽然前景已经非常明确,整个欧洲政界、汽车产业界,都已经事实上承认中国在电动车上的领导地位和竞争优势,但危机尚处于萌芽状态,很难促使欧盟快速拿出预防性手段。这是欧盟议事体制的特点。
那么我们也可以推演,如果中国对欧盟的整车出口量,达到了后者的忍耐阈值,后者就会毫不犹豫地发动贸易救济手段,而置德国人的利益于不顾。历史上已经多次发生这样的事了,不能过高估计德国在欧盟政策上的真实否决权限。
中国汽车出口一旦扩张到某一个数量级,就会引发一系列贸易对抗,因此不能指望在未来五六年一直保持当前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