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部“下饭绝配”的好片讲好中国故事
——纪录片《鲜生史》的叙事理念
2023-12-28周丽达
周丽达
(广州市广播电视台 广东 510080)
纪录片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渠道。一部好片能真实、全面、客观地展现历史和现实,既能记录重要的家国大事,也能抒发强烈的国民情怀。纪录片是一个国家的“相册”,是了解一个国家的重要窗口,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习近平总书记也鼓励我们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一、特殊人物的设定
“成功的纪录片,正如与之相对的故事片一样,讲述一个好的故事,需要有趣的人物,动人的情节,充满张力的叙述和一个完整的观点,这些元素对于所有的故事来说都是最基本的,并却存在于神话、传奇、民间故事等人类最古老的故事性形态中。”[1]一部鲜活的美食纪录片,也同样遵循这样一条守则——有趣的人物和人物的故事。导演非常另类的挖掘了四位在中国名垂青史的先生做主角,展开了话题。
鲁迅被称为大中华的“民族之魂”,在我们眼里,他是一位斗士,一个英勇无畏的革命者,他的文字是投枪匕首,极具杀伤力。想起他,人们的脑海里可能还会闪现出他的神情严肃,甚至一脸怒气。但是在这里,小小的迅哥儿却以嘴里嚼着美食,无忧无虑在地上打滚的“孩童”形象现身,顿时拉进了人物形象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鲜生史》通过《先生的朝花之味》、《未雨绸缪的餐桌哲学》、《爱吃甜食的斗士》、《敢吃螃蟹的勇士》这四集,介绍了鲁迅与美食的不解之缘。在《鲜生史》里,我们发现“身边”的这个鲁迅先生,实在是一个有趣的人,他的笔下不仅仅有震耳欲聋的呐喊声,还有红尘里的世俗事儿,饭碗里的烟火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到他笔下的蒸干菜、萨其马、螃蟹……每一样都是他对生活的热爱,每一个跳跃的文字都是他对岁月的期望。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集诗、词、散文、书、画等各方面才华。孩子们从小就会背他的古文:“蒌蔏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以此不难看出,他一定还有一个美食达人的头衔。的确,在《鲜生史》里,他走到哪吃到哪,他把被贬谪的一生,过成了舌尖上的北宋。《鲜生史》通过《开启食材的新世界》与《永不孤独的美食家》这两集,把观众带进了他的美食之旅。在苏轼一生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却忘不了的故乡美食:眉山泡菜、东坡鱼。它的麻辣香鲜恰似川渝人豁达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曹雪芹家族祖上家大业大,富贵程度非一般人家所能相比,一直在锦衣玉食中成长起来的他,对于美食当然是有讲究的,这在他的《红楼梦》中可见一斑,其著作不仅有着巨大的文学艺术魅力,还极形象地记录了不少烹饪文化的资料,它的记载,是在人物故事的情节中出现的,又是用文学语言描绘的,因而较之食谱,及诗词、游记中所载,更为生动引人。可见,曹公不仅才情斐然,还有“资深吃货”的一面[2]。《鲜生史》用《童年百般好,犹忆鸭肉香》《唯美食与朋友不可辜负》和《美食诚可贵,理想价更高》这三集向观众展示了一个“为食痴狂”的曹公其人。
对湖鲜美味欲罢不能的,还有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他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诗魔”和“诗王”之称。“充肠皆美食,容膝即安居。”单凭这句诗,就可以认定白大诗人才是吃货里的高境界!今天,这位文学大家竟以美食家的身份压轴出场。《鲜生史》最后两集《心安即是归处》、《忆江南,最忆苏州美食多》,把两道在吴江宾馆拍摄取材的特色菜肴“莼鲈之思”“蟹粉青鱼秃肺”作为白居易江南记忆的一部分,端上了央视的荧幕“餐桌”。
有趣的特殊人物的设定,让这部纪录片以史料和作品为据,巧妙地展现人物和食物的奇妙互动,在现实中解读当地饮食文化和饮食观念;也以轻松现代的解读方式,在流传千古的经典文本与当下真实生活中灵活跳转,用喜闻乐见的调侃和不失严谨的考据,让观众无负担地享受真实且经典的饮食文化趣味。通过美食,我们看到不一样的“先生”;通过“先生”笔下的文字,我们看到“先生”们对美食、对文学以及对人生的态度。
二、影视元素的加入
从《舌尖上的中国》开始,美食纪录片越来越注重作品创作的手法和叙事方式的多样性,“故事性”是创作者们首先开始认识到的,一个引人入胜的好故事,可以引爆观众的眼球,一件普普通通的食物,经过“故事”的一番描述,听起来是那么好吃!所以在《鲜生史》中,故事性依然被沿用。说起“先生”们的故事,大多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人文历史的讲述和古典文学的剖析,精彩是必然的,但是未必能老少皆宜,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兴趣,但是如果把“先生食”之趣事,糅合在他的文学作品里,那一定是人人都能接受的一部“鲜生史”。
如何让“先生”们复活,站在美食家的角度讲故事,正是本片的亮点之一。片中,先生们的生活状态、待客会友、品尝美食、以及逗趣的弹窗都是编导主观的创作,但并不违背先生的故事的真实[3]。“我们认为,“真实性”的表现并不一定依赖于“纯粹的客观”。客观的态度是纪录片的灵魂,但是纯粹的客观事实和纪录者所秉持的“客观性”之间是有差异的。有时真正能让观众融入影片所记录的事件中去的方法不是纯粹的客观记录,而是纪录片制作者对事件的“重构”,但这种“重构”却又不是剧情片的虚构导演行为。”
这里引用的“重构”概念在《鲜生史》中表现即为“影视化”元素的加入,它是让先生的故事变得生动有趣的点睛之笔!它是在对真实事件的基础上,在制作中加入作者的观念,强调“主体意识”,体现了编导的匠心!先生近在咫尺,美食近在眼前,当地人对食材的寻找、制作时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厨师烹饪时有精湛娴熟的手艺技巧,故事在层层递进中完成讲述!
三、多层线索的交织
常规纪录片都是单线或者双线,但《鲜生史》以文人故事、当地风情、本土制作、厨师烹饪三—四个层次、多个空间展开叙事。同时通过当地的百姓、村民、传承者、当今从业者的视角进行全新解读,让古人与今人跨时空对话与互动,做到主题的统一。片中还加入了虚实相间的情景再现,风格灵动的书法,俏皮可爱的方言对话,“老先生”的漫画弹窗,还有充满网络气息的个性解说,形成了《鲜生史》的叙事模式,让流传千古的经典文本与当下的真实生活实现自由切换,挖掘了美食背后所隐含的人文思想和意境。
在《先生的朝花之味》中,鲁迅童年趣事吊虾的故事刚落音,镜头转换到围坐在荷塘边的小学生:“他钓上来一只虾!”一番热闹景象之后,是说着绍兴方言的鲁迅弹窗:“成天学我钓虾,私塾先生也不管管吗”,紧接着,民间醉虾烹饪手艺在镜头前铺展!活蹦乱跳的虾子在生腌的酱汁中翻腾,不一会儿,醉虾被端上餐桌,醉虾的吃法、绍兴的风土人情也被带出。节奏紧凑,层次清晰,用三条线索,五分钟讲述了一个生动的小故事。
在《白居易心安即是归处》一集中,由白居易被贬引发不满疯狂吐槽的历史故事和大量对忠州不满的古诗文开场,但很快画风一转,先生开怀大笑,原来先生的最爱,本片的主角“笋”出现了;笋的出现带出了忠县的人文故事,忠县村民张先治挖笋、吃笋、晒笋干、大厨烹饪名菜:竹笋烧鸡。中间穿插的人物对话、弹窗更增添了几分幽默情趣。几条线索的来回牵扯、古今对话回应,让“笋”的故事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这种多线条、多层次的叙事手法,使得整个片子看起来结构形散,实则神聚。不仅讲好了舌尖故事,还带出了文学作品和人文意蕴,让历史可尝、食物可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生动传神地营造出一个具象化的想象空间,让观众在观赏时关于美食的间接体验转化为对戏剧性和情绪的直观感知,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
四、传统文化的彰显
中华文明,悠悠五千年,从钻木取火教人熟食起,食物就一直与文化相伴随行,最终谱写出绚烂的华章!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民以食为天”,把饮食提到“天”的高度,不是百姓对食物的盲目热情,而是传统农耕社会生存压力的写照。这是中国作为农业古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种压力之下,不仅让我们创造了灵渠、都江堰、大运河等奇迹,也极大激发了中国人对食材、对食物、对烹饪的想象力,千古流传的文字、诗词对美食的描绘更是不计其数。《鲜生史》中运用大量先生们的经典文学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故事、传统美食传承人的讲解来阐述食之鲜美,味之绝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美食领域的渊源。
在《鲜生史》最后一集中,说到白居易酷爱吃鱼,从钓鱼、做鱼、吃鱼,从种类做法到吃法,都在诗里写了个遍。“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劳动故人庞阁老,提鱼携酒远相寻。”“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说到白居易爱吃生鱼片,不仅配以诗歌“既备献酬礼,亦具水陆珍。萍醅箬溪醑,水鲙松江鳞”佐证,而且还说到一个专门为其发明的汉字“鲙”,简直是一道美食所能得到的最高礼遇了。说到生鱼片的吃法,影片继续挖掘历史,从周朝的史册记载,到唐宋时期食鲙的风气,从专门研究鲙法的著作,到“斫鲙”超高技艺的表演都为观众一一讲解。
说起曹公子,大家都深知《红楼梦》里贾母招待刘姥姥的美味佳肴,在第九集中,曹公亲手制作招待朋友的拿手好菜“老蚌怀珠”呈现在观众面前,并请来了传统美食制作大家:红楼宴制作者陈恩德大师,师傅从选材、配料、火候、时间一一为我们讲解美味的精髓所在,连曹公子本人都忍不住跳出来说一句:唱戏的腔,厨师的汤,这位深知美食真味啊!酒楼里吃得开心的阿姨也禁不住要跟观众分享起刘姥姥的笑话。在镜头前的观众,“品尝”到的不再仅仅是美食本身,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都在这里得以绽放!
《鲜生史》通过探索先生的美食之道,把对美食的追求链接到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厚的基础上,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观众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先生们一个个奇妙的小故事,就是中华美食文化之根,也势必带有强烈的文化内涵。
食物造就了人类,产生了文明,必将永远伴随人类成长。挖掘传统文化,也是创造新文化的重要手段,这就是美食纪录片创作的意义和目的。
五、乡土情结的挖掘
乡土情结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和历史传承中,内心深处对于家乡故土的一种强烈的怀念、依恋之情。我们在先人的土地上世代耕作,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彼此间产生亲密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使人们逐渐产生两种思想观念:一是对于故乡和土地的无限眷恋,二是对于家族亲情的无比重视[4]。乡土观念和亲情观念在岁月的积淀中慢慢固化成为浓浓的情结。
《鲜生史》在第一集《先生的朝花之味》中特别说到,“小时候吃过的美食会影响一辈子的口味,因为肠道微生物群环境一旦形成就异常顽固。”对美食的依恋其实是家乡味的召唤,这份滋味最易唤起对童年、家庭与故土的追忆。在第十一集中,白居易的“心安即是归处”的说法也是乡土情结的表达。何为“心安”,原来不过是吃到嘴里的食物。在辗转一个又一个的贬谪地,疯狂吐槽的抱怨之后,竟然因为在忠州有一样在京城想吃,却难得吃到的东西——笋,让乐天先生从此开心快乐,心安起来,至此爱上忠州。“紫箨坼故锦,素肌擘新玉。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是白居易对笋最真挚的表达。
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一份淳厚的乡土情结,往往都根植于中华民族儿女的味觉中,温暖着我们,守护着我们,伴随我们的一生。同样,在曹雪芹的《童年百般好,犹忆鸭肉香》、苏轼《系恋一生的家乡味》、鲁迅《未雨绸缪的餐桌哲学》等等篇幅的讲述,同样也包含了乡土情结以及对味道对饮食习惯眷恋、相思等情感的依赖。
结语
情感是以叙事为主的纪录片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也是串联纪录片故事性的关键线索,基于美食、文化、人文等乡土情怀作为中国人共识的深刻情结,对于纪录片创作来说便有了表达的必要性。《鲜生史》基于中国文坛四大“泰斗”级人物的描绘,挖掘出人物与美食、文学与美食、乡土与美食、中国传统文化与美食的深厚联结,同时也构建完成了我们对家国、对民族的认同和塑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先生们、先辈们以美食大咖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美食纪录片镜头里,他们的人生百味与美食里的酸甜苦辣咸相汇、交融,我们便能感知更深刻、更细腻的中国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