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龙虾病害防治技术

2023-12-28葛成松

黑龙江水产 2023年5期
关键词:甲壳霉病全池

葛成松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渔政监督管理站(水产执法大队),安徽宿松 246500)

安徽省宿松县地处中国南部,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渔业生产。近年来,小龙虾养殖业在宿松县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小龙虾已成为当地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其产量和品质受到广泛认可。目前,宿松县小龙虾养殖业主要集中在该县东南部汇口、复兴镇、华农及九城农场,但常见的纤毛虫病、水霉病、烂鳃病、甲壳溃疡病、病毒性白斑综合征等病害,对小龙虾养殖造成了一定危害,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1 纤毛虫病

1.1 危害特征

小龙虾纤毛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该病的病原体为一种名为蠕形轮虫(Vorticella)的单细胞寄生虫。蠕形轮虫会附着在小龙虾的各个部位,包括鳃、足、胸部,用其顶端的纤毛对宿主进行吸附和摄食,从而影响小龙虾的健康。患病小龙虾体表出现白色的薄膜或丝状物质,活动能力降低,容易患上其他病害,部分感染严重的小龙虾可能会出现大量水分流失,最终导致死亡。

1.2 防治措施

预防和控制小龙虾纤毛虫病需要综合考虑养殖环境、管理方式和防治方法等多方面因素。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措施,以有效保证小龙虾健康和养殖效益。(1)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注意清理养殖池塘和设备中的杂物和污垢,并进行消毒处理。(2)定期检查小龙虾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做出处理。放养前可以选择使用1%的食盐水浸泡3mins~5mins,杀灭体表的病原微生物。(3)对已经感染的小龙虾,可以采用药物治疗[1]。常用的药物为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两者的比例为5∶2)使用浓度为0.7mg/L,全池泼洒。还可以选择使用季铵盐络合碘全池泼洒。(4)在养殖过程中加强营养管理和生态调控,提高小龙虾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2 水霉病

2.1 危害特征

小龙虾水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疾病,该病的病原体为水霉菌。感染水霉病的小龙虾体表出现白色或灰色的绒毛状物质,活动能力降低,行动迟缓。部分感染严重的小龙虾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等情况,最终导致死亡。

2.2 防治措施

小龙虾水霉病需要及时防治,否则容易导致小龙虾群体死亡。(1)加强养殖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理养殖池塘和设备中的杂物和污垢,并进行消毒处理,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卫生。(2)提高小龙虾免疫力。合理安排饲料和添加营养剂,避免饲料腐败并做好饵料补给,增强小龙虾体质,提高其抵御病原体的能力。(3)定期检查小龙虾的身体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或处理,避免感染扩散。(4)药物治疗。如发现疑似感染,可以使用药物治疗或清除病原体。例如可以选择使用水霉净全池泼洒,使水体药物浓度达到0.2mg/L~0.4mg/L。(5)加强水源管理。避免水源污染,定期检测水质,保证养殖环境清洁卫生。(6)生态调控。尽量模拟小龙虾天然的生境,保持水温适宜、酸碱度平衡等条件,让小龙虾生活在最适宜的环境中,从而减少其感染病原体的风险。

3 烂鳃病

3.1危害特征

小龙虾细菌性烂鳃病发病较快、症状明显,对小龙虾养殖具有严重的威胁。因此,及早发现和采取有效地防控措施非常重要。小龙虾细菌性烂鳃病是由异色单胞菌、青霉菌等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特点如下:(1)感染范围广。烂鳃病具有传染性,易在小龙虾群体中传播,一旦感染将会影响到整个养殖区域。(2)症状明显。小龙虾受到细菌性烂鳃病感染后,症状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鳃部颜色发黑、腐烂、分泌物增多,严重时还会呈现溢血状态。同时,小龙虾的食欲会减退,生长缓慢,甚至出现死亡。(3)发病率高。细菌性烂鳃病对小龙虾的危害比较严重,容易引发大规模死亡。(4)影响经济效益。细菌性烂鳃病会给小龙虾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不仅会导致小龙虾死亡,还会影响其市场价值和绿色健康形象。

3.2 防治措施

细菌性烂鳃病会对小龙虾养殖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来避免其发生和传播。同时,还需要在日常管理和防病工作中注重细节,保证小龙虾养殖的健康。防治措施主要包括:(1)加强水质管理。保持养殖水质清新,可使用微生物制剂来改善水体环境。(2)控制养殖密度。保证每只小龙虾有充足的生存空间和营养摄入,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3)做好饲养管理。采用科学的喂养方法,定期换水、更换饲料等,保证其健康成长。同时,要避免过量喂食并选择优质饲料投喂。(4)使用防病药物。在严重感染的情况下,使用3mg/L浓度的漂白粉全池泼洒,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5)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泼洒浓度为0.3mg/L,连续使用2d,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4 甲壳溃疡病

4.1 发病特点

小龙虾甲壳溃疡病是由病原菌寄生在小龙虾的体表或甲壳上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疾病的发病原因:(1)主要是养殖过程中,如果水质不佳或者水温过高或过低、养殖密度过大等,会使小龙虾身体抵抗力下降,进而导致病原菌感染。(2)喂食不合适的饲料或过度喂食也会引发小龙虾甲壳溃疡病的发生。(3)养殖场周围的环境若存在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等,会直接影响小龙虾的健康,使得小龙虾更容易受到感染[2]。小龙虾甲壳溃疡病的症状包括:(1)甲壳明显变软,掉落率增加。(2)患病的小龙虾会出现体表发黑、硬化或蜕皮异常等现象。(3)病情加重之后,小龙虾身上出现明显的白色或黄色溃疡和糜烂,伤口表面常有细菌菌丝、潮湿分泌物及红点等。(4)患病的小龙虾会出现行动不便、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等症状。

4.2 防治措施

小龙虾甲壳溃疡病与运输、养殖管理、环境污染等密切相关。在运输和投放虾苗时不要挤压等导致虾体损伤。饲养管理期间要保证饲料投喂充足、均匀。当出现病症之后,(1)全池泼洒茶粕浸泡液,全池泼洒浓度为 15mg/L~20mg/L,或全池泼洒漂白粉,泼洒浓度为 2mg/L~3mg/L,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2)全池泼洒聚维碘酮或者其他消毒类药物,聚维碘酮泼洒浓度为0.7mg/L。

5 病毒性白斑综合征

5.1 危害特征

小龙虾病毒性白斑综合征(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养殖过程中,如果水质不佳、养殖密度过大等,导致小龙虾身体抵抗力下降,进而引起病毒感染。喂食不合适的饲料或过度喂食也会增加小龙虾感染WSSV的风险。病毒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养殖场所,如介质、水源、人员等。小龙虾病毒性白斑综合征的症状主要是:(1)体表出现白色斑块,通常分布在头部、细节和尾部。(2)患病的小龙虾行动异常,不爱运动,意志消沉,甲壳表面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划痕和裂缝[3]。(3)小龙虾体色变化明显,从红色、棕色、紫色等变成灰白色。患病的小龙虾热量代谢异常,饮食减少,易受到其他感染的影响。

5.2 防治方法

防控小龙虾病毒性白斑综合征,要彻底清淤,严格消毒,注重做好亲虾的检测工作,发现患病虾,要及时进行隔离,并对池塘水体进行消毒。消毒期间保持水深1m,每亩使用生石灰20kg~25kg,全池泼洒,每月泼洒1次。养殖期间要加强巡查,不要采用大排水大换水的方法,饲料当中可以添加0.2%~0.3%的维生素C和黄芪多糖。

猜你喜欢

甲壳霉病全池
为什么对患水霉病的水产动物用药越多死亡量越大?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低估
草鱼病防治咋用中草药
淡水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28)——鳗鲡疾病(五)
临海市2015年柑橘疫霉病大发生调查及综合防治
常见蟹病防治方法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毛霉病和镰孢霉病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施用方法与配方
乙酰化处理对含银甲壳胺纤维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