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察与赞美诗(节选)

2023-12-27文/欧·亨利译/杨艳丽

现代阅读 2023年23期

思考引导

作者在小说开篇着重刻画了东北寒冷的冬天,这为全书奠定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基调?阅读《呼兰河传》一书,体悟这段关于寒冬描写的作用。

阅读启示

在小说的开篇,作者就带着几分乡情、几分惆怅,以散文化的手法和诗意的风格,将呼兰河城居民冬日里的生活细节和生活场景娓娓道来,铺展开一幅乡土风俗画卷。

茅盾曾这样评价萧红的《呼兰河传》:“《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当苏比躺在麦迪逊广场的长凳上彻夜难眠、急躁不安时,冬天就要降临了。

苏比心里很清楚,为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冬,他必须组建一个单人备战委员会。

苏比对如何过冬的要求并不高,他只是想能到布莱克韦尔岛上去,能在那里度过严冬的三个月。在那里,苏比不愁吃不愁穿,不仅没有北风的侵袭和警察无休止的纠缠,还能有意气相投的伙伴们一起来消磨时光。在苏比看来,再也没有比这更值得仔细筹划的事情了。

很多年了,布莱克韦尔岛监狱对苏比来说是再好不过的冬季寓所了。

昨天晚上,为了能在广场喷泉旁边的长凳上安安稳稳地睡上一觉,苏比的衣服里、脚踝上和膝头上,塞的、盖的全是厚厚的报纸,足足用了三份之多。但是这仍然没有挡住寒冷对他的侵袭。寒冷往往会使一个人格外清0d3729171e528672761d1e9301a42a30醒,苏比满脑子都是岛上生活的场景。

打定了到岛上过冬的主意,苏比准备立刻实施计划。办法倒不少,不过最省事的办法还是:去寻找一家豪华餐馆,美美地大吃一顿,然后说自己没钱,任你处置。餐馆人员一定会把苏比交到警察手上。

可是苏比刚要走进餐馆大门,就引起了大堂领班的注意,因为他身上那条破旧的裤子和脚上那双不怎么样的皮鞋太引人注目了。于是,一只粗壮而有力的大手很快就把苏比推了个180度大转身,然后迅速地、毫无声响地把他拎到人行道上。

苏比寻思着,看来靠吃白食的方法行不通了。要到那个日思夜梦的小岛上旅游,还得从长计议。

第六大街的拐角处,一家商铺的橱窗里灯光通明,那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十分招惹人的目光。苏比捡起一块大鹅卵石狠劲砸过去,大玻璃窗噼里哗啦碎成一堆。拐角处跑过来一堆人,领头的是个警察。苏比两手插在口袋里,站着一动不动,对着那个警察制服上的铜纽扣得意扬扬地笑着。

“是谁砸的玻璃?”警察气坏了。

“警官,我不就是那个肇事者吗?”苏比急切地说。他的口气带着挑衅,却不失友善,仿佛交了什么好运似的。

警察根本没把苏比放在眼里,因为一个砸了橱窗的人不可能会留下来等警察抓的。这时,半条街外刚好有一个人跑着要搭车,警察马上抽出警棍追了上去。

怎么会这样?苏比心里真是憋屈,没办法,他只好垂头丧气地拖着脚步走开了。

两次,都失手了。

街对面,一家不怎么招眼的饭馆引起了苏比的注意。这家饭馆的客人主要是一些胃口大但钱包不大的人,因为那儿的餐具不怎么高档,餐巾稀疏得可以看见对面的人,陈设也显得很没品位,菜汤清澈得连一丁点的菜叶都难以寻见。这次,苏比的那双破皮鞋和那条旧裤子没有给他带来任何麻烦,他顺利地在桌旁坐下来,要了一块牛排、一份煎饼、一份炸面糖饼和馅儿饼。饱餐之后,苏比一摊手说,他今天就是来白吃白喝的。“快去找警察,别让大爷久等了。”苏比说。

服务员搓着手说:“这点小事还用不着惊动警察!喂,阿康!”他的嗓音像奶油蛋糕一样黏糊,油腻得令人恶心,他的眼睛像鸡尾酒里泡过的樱桃一样红得透彻。

两个服务员干净利落地把苏比提起来,往外一扔,虽然没有弄个狗吃屎,左耳却重重地摔在了硬水泥道上。像一个木匠打开一把折尺,苏比艰难地一节一节爬起来,然后掸去衣服上的尘土。进监狱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像在做黄粱美梦,那个可爱的小岛仿佛遥不可及。

苏比使劲地掖了掖身上单薄的上衣,以便抵挡呼呼直往里灌的刺骨的寒风。

最后,苏比来到通往东区的一条街道上,这儿的灯光似乎暗了许多,嘈杂声时隐时现。顺着街往东就是麦迪逊广场了,即便只有公园里的一条长凳算是他的家,他也是要回家的。

在一个幽静异常的路段,苏比停了下来。眼前是一座古老的教堂,建筑风格古朴素淡,墙面不是很规整,有一面是山墙,一丝柔和的灯光透过淡紫色花玻璃窗射了出来。动人的音乐飘进苏比的耳朵,一定是风琴师为了星期天的赞美诗,在键盘上反反复复练习。苏比被优美的音乐吸引住了,他依靠在螺旋形的铁栏杆旁,完全沉醉了。

铁栏杆前的苏比完全陶醉在风琴师奏出的赞美诗中,因为当他的生活中曾经有母爱、玫瑰、雄心、朋友、纯洁的思想和干净的衣服时,赞美诗对他来说是非常熟悉的。

这时,苏比敏感地觉察出,他的心正受到老教堂潜移默化的影响,灵魂突然泛起奇异的波澜。他突然对自己堕落到这种地步感到厌恶。那腐烂不堪的生活,卑鄙低俗的欲望,破灭的希望,不思进取的念想,不劳而获的动机,就是他现在生活的全部内容。

刹那间,一种新生的渴望冲进苏比的内心,一股强烈且迅速的激情驱使他对抗一直以来艰难异常的命运。他要在泥坑里站起来,重新做人。他战胜了控制他很久的罪恶。时间还来得及,他还年轻,他要重拾当年的豪言壮语,决心要把它变成现实。

庄严而优美的风琴声完全将他唤醒了。明天,就在明天,他要到热闹的商业区去找份工作。

这时,一只手摁住了苏比的胳膊。一扭头,一张警察的胖脸呈现在他的眼前。

“你在这儿,想要干什么?”那警察严厉地问道。

“不干什么。”苏比回答。

“不干什么?鬼鬼祟祟、偷偷摸摸的,跟我走。” 警察说。

第二天早上,警察局的法官庄严宣判:“布莱克韦尔岛,监禁三个月。”(来源: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警察与赞美诗》,有改动)

思考引导

为了抵抗寒冬的到来,主人公苏比有着怎样的“冬居计划”?在他实践的过程中,是如何体现人物的生存困境与人性顿悟的?

冬之寄语

冬天会给世间万物带来严寒的考验,这是自然运行的必然,接受它、面对它、抵抗它,才能获得在下一个春天重整旗鼓的顽强生机。生活也是一样,挨过最难熬的日子,才能与幸福温暖相遇。朴素的自然规律蕴含着关于人生的哲思。记住,不要因环境的艰难而灰心沉沦,看到生活中的希望,乐观积极地面对,春天就不会遥远。

群文活动

“冬天不是季节的结束,而是把春天带回来。”冬日里的景致,往往藏着下个季节的秘密。观察冬日某一景物或事物的变化,记录你的发现和感悟,并制作一个《冬日密语盒》,留下有趣、神秘的冬日印记。

范例:

泉 水

2024年1月2日(农历十一月廿一),这一天,我发现深山中的泉水不仅可以流动,而且竟是温热的了!根据二十四节气中的物候规律,“冬至三候,水泉动”。说明冬至过后,最寒冷的时刻已经过去,大地早早积蓄着力量,正孕育着蓬勃的温暖,等待春的召唤。

结 语

冬天,它是自然的,属于植物、动物,也属于生活里每一件因它而充满意义的物和事。观照生活,观照每一个易被忽略的冬季,细心去发现、感知、思考,大胆去触探,你会了解更多关于冬的纯净、神秘、崇高与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