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琵琶教学中康养曲目教学路径研究

2023-12-27郑闻达

大观 2023年10期

郑闻达

摘 要:对琵琶教学中康养曲目的教学路径进行研究,旨在促进学习者的身心健康。通过对现有琵琶曲目的分析,确定一批适合康养目的曲目。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提出康养曲目应满足的要求,例如旋律简单易懂,曲调柔和平缓等。在教学实践中,结合音乐疗法的原理,尝试将其应用于教学,并设计合理的教学路径,使学习者通过演奏康养曲目来达到身心和谐、健康管理的目标。此外,在康养曲目的选择过程中,应尊重学习者的需求和背景,确保曲目与学习者之间的和谐与契合。通过案例研究验证康养曲目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证明了康养曲目能够给人带来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琵琶教学;音乐康养;康养曲目

注:本文系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学院—中青年教学专项培养项目(教学类)“琵琶教学中康养曲目路径研究”(SYJPZQ2022086)研究成果。

一、琵琶音乐与教学的发展概况

(一)琵琶音乐发展

琵琶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也是国乐瑰宝。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传入我国。唐代时期,我国的琵琶音乐发展到顶峰,也出现了许多关于琵琶的诗句,如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中的“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在明清时期,经过几代匠人的传承与改良,这时的琵琶已经与现代琵琶音乐和形状相同。在这千年的历程中,琵琶积累了大量的音乐曲目,如传统文曲《春江花月夜》、武曲《十面埋伏》等。如今的琵琶音乐经过千百年的文化沉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熟悉的古典音乐。舒缓人心的琵琶流行音乐如《琵琶语》《忆江南》等,则是当代作曲家为了迎合大众审美,推陈出新创作的。

(二)琵琶教学的发展

琵琶教学与琵琶历史是相辅相成的。琵琶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与中国传统土琵琶相结合后,琵琶在中国的历史得以展开。唐代是琵琶发展的高峰时期,但当时它只作为贵族娱乐、文人抒情和艺人求生的一种工具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音乐文化事业得到了重视,琵琶成为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载体之一,琵琶教学也逐渐从民间的口传心授,走进正规的高等院校。进入21世纪,琵琶教学迎来了多个流派的发展,涌现出像刘德海等人那样的琵琶大家。琵琶音乐的发展与系统教学日益成熟,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考虑如何进行创新与突破,这是新一代年轻高校琵琶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琵琶教学与康养音乐

(一)康养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康养音乐的特点包括放松效果、促进身体健康、改善情绪状态和提升认知能力。其一,放松效果。康养音乐通常采用缓慢节奏、柔和的音色和和谐的旋律,能够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和焦虑。其二,促进身体健康。康养音乐可以帮助人们调节心率、血压和呼吸等生理指标,有助于平衡身体机能,促进身体的健康恢复。其三,改善情绪状态。康养音乐可以通过美妙的旋律和和谐的和声,使人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加快乐感和满足感,改善情绪状态。其四,提升认知能力。研究表明,康养音乐对人的大脑有积极影响,可以提高人的注意力、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有利于促进人们认知功能的发展和提升。

综上所述,康养音乐是一种对人们身心健康有积极影响的音乐形式。通过特定的音乐元素和技巧,它能够帮助人们实现放松身心、促进身体恢复和改善情绪状态的效果。

(二)琵琶教学与康养的关系

琵琶这种古老的弹拨乐器,既具有音乐表演的艺术价值,又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对于琵琶演奏者和爱好者来说,学习弹奏琵琶需要专注于音乐表达和技巧掌握,这种专注能够使人们从日常生活的压力和烦恼中解脱出来,转移注意力,达到放松的效果。同时,通过琵琶演奏时的呼吸控制和手指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放松和平衡,减轻身体的紧张感。音乐具有丰富多样的情感表达方式,而琵琶作为一种旋律优美的乐器,通过音色、音乐节奏等元素传递情感,能够让人产生愉悦、舒缓的情绪体验。弹奏琵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发泄情感,还可以调节情绪,起到康复身心的作用。此外,琵琶教学还可以促进个人的认知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发展。学习琵琶需要记忆曲谱、掌握技巧和灵巧运用手指,这些活动有助于训练人们大脑的记忆力、注意力和协调能力,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

琵琶教学与康养密切相关,通过音乐表达和技巧掌握,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提升情绪状态,并促进个人认知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发展。通过学习琵琶,人们可以享受音乐带来的满足感和愉悦,实现身心健康的康养目标。

三、康养曲目的筛选与评估

(一)现有琵琶曲目的分析和归类

琵琶曲目的分类和归类可以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划分和分类。第一,可以根据历史时期来进行划分,如古琵琶曲(也称传统乐曲)和近代琵琶曲。其中,传统曲目还可以分为文曲和武曲。文曲曲调柔和文静,风格细腻、抒情;武曲则节奏紧凑、流畅,通常展现豪情万丈、威武雄壮的场面。现代琵琶曲基本上是文武曲,既有抒情的慢板,又有激烈的炫技片段。第二,可以根据地域特点对琵琶曲目进行分类,例如北方琵琶曲和南方琵琶曲。第三,可以根据题材内容的不同对琵琶曲目进行分类,例如武侠琵琶曲、山水琵琶曲、意境琵琶曲等等。

以上是对琵琶曲目进行分类和归类的一些常见方法,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分类和归类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划分和归类。

(二)康养音乐曲目应满足的要求和特点

康养音乐曲目是指能够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康复的音乐作品。康养音乐的节奏需要温和舒緩,不宜过于激烈或刺激,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此外,需要和谐的旋律与和声。康养音乐的旋律与和声应该流畅、和谐,能够营造舒适、安静的氛围,有助于人们放松心情。

康养音乐应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来选择。不同人群可能有不同的喜好和需求,因此康养音乐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康养音乐应传达积极、正面的情绪和情感,给人们带来轻松和快乐,帮助人们抵抗消极情绪和压力。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和个体需求来选择和使用康养音乐曲目。

(三)琵琶康养曲目筛选和评估的标准

在筛选琵琶康养曲目时,首先,应选择放松与舒缓的音乐风格和旋律,帮助人们减轻压力、放松身心,例如《琵琶语》《琵琶吟》。其次,应选择情感丰富的乐曲,曲目应能够表达琵琶音乐独特的情感,具有优美而动人的旋律,能够引起听众和演奏者的情感共鸣。职业演奏者可以选择技术难度较高的乐曲,如协奏曲《晚秋》,在演奏时仿佛让听众身临其境置身于深秋落叶之中。还有协奏曲《丝路飞天》,在演奏时仿佛让听众穿越千年,融入飞天敦煌的美妙景象。业余演奏者可以选择难度较低的琵琶轻音乐,例如《忆江南》《醉香》等。再次,应选择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较高的曲目。曲目的结构和演奏风格应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接受。如果是面向大众的琵琶康养曲目,应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的技巧和曲式。最后,应选择具有一定艺术性和表现力的曲目。曲目演奏应具备一定的艺术水平,琵琶演奏者要能够通过技巧和表现力完美地诠释曲目,给予观众良好的听觉享受和艺术体验。这些标准可以帮助筛选出适合琵琶康养的曲目,为听众和演奏者提供良好的音乐体验。

四、琵琶康养曲目教学路径的构建

(一)音乐疗法原理在琵琶康养曲目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疗法是一种利用音乐的力量来促进身心健康和治疗的方法。在琵琶康养曲目教学中,可以应用音乐疗法原理,以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音乐具有唤起情绪和情感的能力,在琵琶康养曲目教学中,可以选择适合的曲目来引发学习者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愉悦、放松、舒缓等。通过演奏这些曲目,学习者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缓解压力和焦虑。另外,在琵琶康养曲目教学中,可以选取节奏缓慢、旋律优美的曲目,引导学习者进行深度放松练习。琵琶的音色柔美、温暖,具有很好的放松效果。通过演奏这些曲目,学习者可以放松身心,减轻压力,改善睡眠质量。此外,琵琶演奏需要学习者集中注意力和保持专注力。在琵琶康养曲目教学中,通过演奏琵琶的动作和控制音乐表达细节等,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注意力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琵琶是一种可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在琵琶康养曲目教学中,引导学习者通过演奏琵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可以增强学习者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促进其情感的释放和情绪的疏导。同时,学习者可以通过合奏、团体演出等方式进行社交互动,与其他琵琶爱好者或音乐团体一起演奏,分享音乐的愉悦和康养效果,提升生活品质。

(二)琵琶康养曲目教学路径的构建

在构建教学路径时,关键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不同阶段的曲目,同时注重对学生技巧与表现力的培养,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是初学者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者应该学习基本的琵琶演奏技巧和基本的乐理知识,包括琵琶的持琴姿势和手指动作,以及弹奏基本音阶和进行琶音练习。作为琵琶教师,应为初学者设计一些简单易学的曲目,注重基本技巧的练习以及琵琶演奏的基本姿势和手指位置等方面的指导。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入门曲目,如《梁祝》片段或《大鱼海棠》片段,这些曲目适合初学者快速入门琵琶。

其次是进阶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者应该学习更复杂的琵琶演奏技巧和更丰富的曲目。教学内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学习琵琶的音域扩展和特色演奏技巧,如扫弦、滑音等;学习经典的琵琶曲目,如《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同时,注重演奏技巧的进一步提高,例如指法变化、左右手配合等。

再次是深化阶段。在这个阶段,对于已经具备较高水平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更具挑战性的曲目,或者让学生专注于某个风格或曲目,甚至学习特定流派或作曲家的作品,例如琵琶名曲、现代琵琶协奏曲等。这些曲目涉及更复杂的琵琶演奏技巧和表现力,需要进行更为深入和专业的学习,例如《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经典曲目,也可以包括一些现代作品,如琵琶协奏曲《晚秋》《祝福》等情感丰富、意境唯美的乐曲。

最后是康养实践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者可以通过演奏琵琶来达到身心放松和健康的目的,还可以加入琵琶康养团体或参加相关活动,与其他人一起分享音乐的愉悦和康养的效果。

上述是关于琵琶教学中康养曲目路径的大体构造。除此之外,作为教师,还需要注意学生自身的条件等因素,如音乐背景、年龄以及技术水平,这些也会影响康养曲目选择。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评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曲目。在教学初期,需要设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目标,如专业演奏或休闲兴趣,适当调整曲目选择和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在构建教学路径时,要尽量选择不同风格和流派的曲目,以丰富学生的琵琶演奏经验和理解。另外,教师应选择一些优秀的教材作为教学参考,逐步形成教学体系,根据教材的章节和内容来构建教学路径,有利于进行系统性和连贯性的教学。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所有是一个可能的构建框架,还需要根据每位学习者的身体特点和进展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要重视学习者的反馈和需求,让他们在琵琶教学中获得个体化的康养效果。

五、结语

琵琶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乐器,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和放松的感受。在康养领域中,琵琶音乐通过柔和舒缓的旋律和节奏,可以有效地缓解紧张情绪,促进身心放松。本文提出了一些具有康养效果的琵琶曲目,如《阳春白雪》《高山流水》等,这些曲目有助于康复患者减轻焦虑和压力,改善睡眠质量,提升心理健康。教学路径方面,建议将琵琶教学融入康复治疗,通过琵琶教学,康复患者能够培养音乐表达能力,增强身心协调能力,提高专注力和自信心。因此,应当鼓励将琵琶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引入康养领域,为康复患者提供多样化的康养选择。然而,本文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一方面,样本规模相对较小,研究结果需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验证;另一方面,本研究仅关注琵琶教学在康养领域的一部分,未涵盖其他乐器的应用。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扩展研究范围,进一步探索琵琶教学和其他乐器教學在康养中的应用。

琵琶教学中康养曲目教学路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希望本次研究能为琵琶教学和康养领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并为促进琵琶音乐的推广和应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吕波.关于琵琶教学发展之所思[J].大众文艺,2011(6):204.

[2]赵昕.在钢琴教学中应重视音乐创作教学[J].大众文艺,2011(6):203-204.

作者单位:

三亚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