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水彩画创作中的荆楚文化研究

2023-12-27李宁李若飞

大观 2023年10期
关键词:水彩画家荆楚楚文化

李宁 李若飞

摘 要:从湖北水彩画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湖北水彩画创作中荆楚文化空间和造型意象的研究以及荆楚文化美学精神的梳理,探讨湖北水彩画创作中的荆楚文化。湖北省位于长江沿岸,文化底蕴深厚,荆楚文化是湖北省传承至今的特色文化,也影响着湖北省一代代的水彩画家。分析荆楚文化的起源和内容以及该文化对画家的影响,旨在为湖北水彩画的文化传承与创作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湖北水彩画;水彩画创作;荆楚文化;地域性

注:本文系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荆楚文化特色与湖北水彩画艺术创作研究”(19ZD051)研究成果。

湖北水彩画在中国当代水彩画艺术中独树一帜,在文化空间、造型意象和精神美学等方面具有鲜明的荆楚地方文化特点。荆楚文化在区域范围上主要指湖北省全域内的长江沿岸,其中以江汉平原流域为主。作为长江流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荆楚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和南北文化交汇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地方特点。水彩画创作作为绘画形式的一种,既承载了地域文化,又体现了其精神内涵。在水彩创作的新时期,湖北省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水彩画家,他们以荆楚人文为创作底蕴,在题材上,选取具有荆楚文化特色的人物、生活场景、山水风光等,聚焦于对人文民俗的关注和思考;在表现形式上,擅长使用简洁的线条、严谨的构图、幻化灵动的色彩来构筑气韵浑厚端庄的画面,再现楚地人文及社会生活。这些以荆楚文化为主要创作元素的水彩画家以自身独特的视角,将荆楚文化和现当代艺术实践结合在一起,并通过江汉平原写生活动中的实地观察、行走和感受,将水彩画现实创作同艺术家的人文关注、审美情怀和精神品格融为一体,创作出具有浓厚荆楚文化特点的艺术作品。

一、湖北水彩画中的荆楚文化空间

任何艺术形式都存在于并且反映它所处的文化空间,“空间是社会性的,它牵涉到再生产的社会关系……也牵涉到生产关系”[1]。一般意义上讲,文化空间是一个复合体,它既包括地理意义上的地域空间,又包括在一定地域上广泛的社会生产关系形成的无形空间,也就是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等。因此,荆楚地区的文化空间在地域上主要有四个代表性的区域:江汉平原、革命老区洪湖、江城武汉和风景美丽的神农架。

荆楚文化的代表性文化空间,对湖北水彩画艺术创作的地域风格特征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荆楚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之前的原始社会时期,从周代到先秦时期,是荆楚文化形成的早期。荆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指楚人、楚国创造而长期沉淀的文化实体和形态。历史上荆、楚不分,荆楚作为一种特定的称谓,已沿袭三千多年。文化空间在精神层面上也受到地域性的影响,不同的习俗制度对文化的影响也是很关键的。荆楚文化的产生离不开楚地特有的民间习俗,这些民俗文化内涵丰富,极富神秘庄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根植于楚地民俗民风,与中原文化逐渐融合后,传承了多种时空历史因素,源流嬗变,涓涓不息,最终构筑了瑰丽奇异、源远流长的楚地文明。

艺术创作与文化空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空间的支撑。在东周时期,荆楚文化在艺术和文学思想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艺术创作与空间文化的联系,从出土的各式文物中来看,如长沙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和《撞钟击磬图》中都有所体现。从古至今,文化空间和艺术创作都是互相影响的。因此,艺术创作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的审美关联,艺术活动所处的空间是一种纵横交错的时空,不同的空间既存在对立分割,又存在延绵交融,这些复杂的特点表现在水彩画艺术家的创作上,他们既深情地描绘荆楚母题文化,又以此为底色意识表达其他类型文化的情感体验。如虽然水彩画起源于英国,归属于西洋画,但湖北水彩画家对海洋、欧洲文明等不同区域文化的描绘,使用的仍然是荆楚文化式的理解和表达方式。而在对荆楚母题文化的艺术创作上更是具有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可以说从何而来、因何而去是湖北水彩画家的最初始的底色,他们用如同孩童时期的眼睛和触觉一般去观察和体会外部世界,这一时期的一切烙印势必长久地存在于画家以后的创作中,难以磨灭。

二、湖北水彩画创作中的荆楚文化造型意象

对于水彩画创作来说,荆楚文化空间是水彩画艺术意象的土壤,而造型意象则是画家艺术表达的基本构件,是一种传达艺术情感的语言和形式符号。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独特的概念,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属性,这是西方水彩画创作美学中所没有的概念。对于湖北水彩画家来说,水彩画与中国画有共通之处,都是以水为媒介来作画,湖北水彩画家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对水的感受也更加深切,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彩画在荆楚文化的土壤上中开出了不一样的“花”。荆楚文化的造型意象体现了画家在艺术创作中無意识的构思模式,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探寻创作素材,在作品中传达审美观念,在现象中提炼文化。

笔者现为湖北美术学院绘画学院水彩画系负责人,于2021年组织和参与了湖北美术学院“楚江风韵”江汉平原行教学实践活动,这项活动是湖北美术学院绘画学院水彩画系打造的一项荆楚文化与地域特色的学术品牌。在举办至今的时光里,师生们走遍了江汉平原的山湖村落,亲近自然,感知人文,浸润心灵,以手中之笔描绘荆楚大地万千气象,赞咏家园故土大好河山,抒发至真至美的艺术情怀,创作出了不少打动人心的写生作品,让人感受到江汉平原自然风光的美好。

作品《深秋》(图1)描绘的是江汉平原的一处自然风光,夏末秋初的凉爽与湖光田园并茂,作者李宁用简洁的线条和整体粗犷的设色,将江汉平原的风景概括为水、天、树这几个有效的视觉构成。作品构图采用言简意赅的黄金比例,仅用灰蓝、灰紫概括表现了天空和湖水辉映;赭石、土黄色系平铺了土地和麦田;深色系的墨绿和橄榄绿勾勒出远景和近景的树木。整体画面风格远景挥洒自如,近景笔触灵动、富于变化,是典型的湖北水彩画中整体浑厚,又在细节表达中游刃有余的风格。这种初看简洁质朴、端庄持重,细品又透露着活泼轻快、畅然自洽的画面,正是以荆楚文化的视角延伸出的艺术家自身的艺术风格。

三、湖北水彩画创作中的荆楚文化美学精神

“水”是水彩画创作的重要媒介,也是中国画创作的重要媒介,“水”把水彩画这种源于西方的绘画类型与中国艺术和中国文化连接起来,让水彩画在原有的自然写生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美学,更加本土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内容、形式以及美学思想。在中国水彩画中,不同的地区因当地独特的文化、空间美学,也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水彩流派。在中国文化里,道家提出“上善若水”,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2]儒家有“知者乐水”,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3]禅宗更有观水看山的“三重境界”,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4]。湖北历来有千湖之地的说法,长江贯通荆楚大地,水有形而又无形,道、儒和禅在“水”的物质条件下,成为荆楚文化的美学精神。荆楚文化的哲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老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作为中国哲学最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的老庄哲学,对荆楚文化有着广泛的影响。屈骚传统有儒家入世思想的基因,荆楚文化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老子的《道德经》揭示了宽容是正义的前提条件,也是最接近自然法则的心态。庄子反复措意于大小之辩,在通过对大和小、有限和无限的比较中,克服了“一曲之士”的主观片面。他肯定百家之学“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这种包容的态度,成就了楚文化精神底蕴的第一个特色[5]。在很大意义上来说,荆楚文化美学精神是受道家影响较大的道、儒、禅的综合体,一方面是义理精深而又赋予思辨,另一方面是精彩绝艳而又入世用世。这种丰富的美学精神和哲学思想成为湖北水彩画家取之不竭的创作思想源泉。

作品《楚·器1》(图2)的画面采用极简的构图和设色方式,映射出荆楚文化独有的浑厚端庄。画面正中古拙浑圆的陶罐、几近于无的背景空间,隐喻着中国古典美学、哲学中的有无虚实、人与世界的关系,同时也把古代与当代连接起来,使画面充满历史张力与思想的留白。陶器古朴的造型、灵性剔透的水彩材料与精准的笔法浑然一体,渗透着人性的力量。陶器是从“无”产生的,“天地万物都是从无开始的”[6],该静物作品精彩地讲述着作者对老庄美学的理解。

作品《楚·器2》(图3)是在多年水彩风景和静物创作探索和研究之后,将艺术创作中的“大象无形”和荆楚文化中的神秘庄重相结合的一件作品。水彩画创作在技法上做减法,突出陶罐晶莹剔透的暖色调,背景反射的蓝调冷光和简约模糊的暗部边缘轮廓,宛若幽深历史岁月中的神秘低语。这讳莫如深的光影和刀劈斧砍的凌厉轮廓,恰恰是荆楚文化底色的折射,也是作者自身想要在技法和造型意象上的突破与归一。经历青年时代斑斓的艺术创作之后,作者在中年时期沉淀和思考,将艺术形式的万般可能进行简化,使之重回到最初始和本真的状态。

此外,湖北水彩画在题材、材料、造型等方面也逐渐实践出一个具有荆楚文化特征的创作体系。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家乡湖泊风光的题材和荆楚文化的器物美学深深地影响着当代的艺术创作者,作为艺术创作的美学精神部分,其深深地刻下了荆楚文化的烙印,将西方水彩画与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相融相通,创作出具有民族性的湖北水彩画,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荆楚水彩绘画艺术,对荆楚绘画和荆楚画派的当代建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8.

[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20:355.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9:449.

[4]宁新昌.境界形而上学:中国哲学的一种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373.

[5]张武,梅珍生.活力永存的荆楚哲学[J].世纪行,2007(11):19-20.

[6]于元,金開诚.荆楚文化[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66.

作者单位:

湖北美术学院绘画学院

猜你喜欢

水彩画家荆楚楚文化
李汉超新著《荆楚诗韵》出版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赵兴达作品选
荆楚老乡敲钟忙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改革开放40年 荆楚弄潮40人
著名水彩画家——杨志凌作品选集
第二届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点摘编
蔡苡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