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坑塘流水养殖黑脊倒刺鲃试验

2023-12-27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年11期
关键词:长汀县坑塘鱼苗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地处武夷山南麓,南邻广东省,西邻江西省,为福建省内边远山区。全县以低山、丘陵、中山及盆地、阶地等五种地形为主。其中,以低山、丘陵为主,占全县总面积的71.10%。地势呈现北高南低走势,整体周围高、中间低,且地形破碎、岭谷相间。县内最高点为白砂岭,海拔1 459 m,最低点为汀江河口,海拔238 m,海拔高差1 221 m。长汀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可达18~19.5℃,年降水量可达1 550~1 750 mm,无霜期260 d/年,地区四季分明。2月下旬始回暖,霜雪少、增温快。境内气温垂直特征明显,海拔400~600 m为温和区,年均气温17~18℃,年雨量1 700~1 800 mm。回暖比温暖区偏迟10~15 d,霜多雪少,且雨量充足,大暴雨强度大,次于温凉区,日照相对不足。海拔600~800 m则为温凉区,且年均气温15~17℃,回暖相比温暖区略显偏迟,一般时间在15~20 d,年雨量可达1 800~2 000 mm。黑脊倒刺鲃主要分布在钱塘江、闽江等地区,是重要的淡水鱼类。黑脊倒刺鲃生活习性与长汀县气候环境相对契合,利用黑脊倒刺鲃山区坑塘流水养殖技术,合理改进坑塘,达到流水种植目标,为黑脊倒刺鲃提供可靠的生存环境,能够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1黑脊倒刺鲃

黑脊倒刺鲃(俗称光鱼),肉质细腻、口感甚佳、经济价值高,适宜生长于清新水质中。多分布于闽江、珠江等区域,且为杂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中以水生昆虫或其幼虫为食,偶尔采食水草或小型鱼类、植物种子及碎屑等。黑脊倒刺鲃应激反应较为强烈,喜欢跳跃、集群而居,喜阴,这也是考虑在山地坑塘进行养殖的关键原因。但该鱼类不耐低温、低氧,对水温要求也较为严格,生存温度适宜控制在0~35℃,摄食水温宜控制在15~30℃,当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其采食量相对减小[1]。长汀县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养殖黑脊倒刺鲃。且该地区山地、丘陵较多,应充分考虑各类环境条件,创造适宜的养殖环境,满足黑脊倒刺鲃生长条件需求,保障其成活率及经济效益。

2山区坑塘流水养殖黑脊倒刺鲃试验

黑脊倒刺鲃对生长水质要求较高,在利用山区坑塘条件進行流水养殖时,应注意保证水质安全、可靠。养殖试验时,还应注意育苗培育、鱼种培育及病害防治等工作,及时做好相应记录,确保为后续试验总结、结果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2.1坑塘条件

黑脊倒刺鲃养殖坑塘条件准备极为关键。黑脊倒刺鲃对水质要求较高,不能够在浑水中养殖,这也是强调流水养殖的原因。为实现这一目标,还需优化坑塘条件,做好相应准备工作,例如消毒等,确保坑塘条件适宜,为黑脊倒刺鲃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才能保证后续养殖经济效益。

应该结合水源、水质、土壤环境等因素,合理选择适宜倒刺鲃生长的环境。应尽量选择水质清新且充足,沟渠下水位自然落差适宜注水的坑塘。保证周围环境尽量安静,周围无污染源,水中不含有毒物质等[2]。利于设置独立进水、排水系统,形成流水养殖模式,便于保证坑塘水中氧气充足,利于改善水质。最好选择沙壤土质坑塘,以保证水体透气性良好,达到保水的效果。坑塘底部淤泥深度保证在20 cm内即可,或可铺设细砂石。保证坑塘底部平坦,且略向排水口处倾斜。

需根据黑脊倒刺鲃生长习性确定坑塘形状、大小,一般设置长方形坑塘,结合长汀县山区气候环境及季节风向,设置东南向长边、西北向短边结构,且保证长短比例设置为4:3,以便饲养及管理,本试验将坑塘长度设置为60 m、宽度为45 m,可以保证坑塘注水过程中池水流转,增加溶氧量。因黑脊倒刺鲃对生长环境稳定性要求较高,坑塘面积不宜过大,否则容易造成水生条件差异较大的问题。一般将坑塘面积控制在8~10亩(以667 m2为标准计算),一方面保证水体内部环境均匀、稳定,一方面保证水体迎风面较高,适宜溶氧[3]。但考虑到山区地形限制问题,本试验将坑塘面积设置为2 700 m2/个,共计2个坑塘。此外,因黑脊倒刺鲃性情较活泼、喜欢跳跃、应急能力较强,因此,将坑塘深度控制在2 m左右,保证平均水位在1.5 m以上。且坑塘水面距埂面达0.5 m左右(一般在0.5 m以上),以免破坏埂面。

除保证坑塘选址、建设质量外,还需进一步保证坑塘水质安全,需要注意定期消毒。本试验中,针对坑塘进行清淤、除草及晾晒等消毒处理,保证水体微生物含量适宜,且不会受到杂草的影响。此外,还进行干法清塘消毒处理,在底部留10 cm深度的水,开挖浅坑,每坑加入块状生石灰70 kg/667 m2,形成灰浆,并趁热将其均匀泼洒至塘底及埂壁,杀灭病菌,再施加晶体敌百虫消毒液1.5 kg/667 m2,完全杀灭寄生虫孢子及休眠卵,达到改良坑塘环境的目的。

2.2鱼苗培育

在做好上述准备工作后,可以进行鱼苗培育。按照鱼苗实际情况,在其刚投入坑塘的5 d内,每天投饵3次及以上,饵料以豆浆、蛋黄为主。从第6 d开始,将饵料更换为粗蛋白全价料(43~45%粉状),先将其溶于水,延迟泼洒,同样保证每天3次以上,按照2.5 kg/667 m2/d标准进行,直至第10 d结束。从第10 d开始,用饲料台训食,将饲料制成软团,按照3~4团/d数量放置软团。将饲料台设置在水面上方20~30 cm位置。一段时间后,降低全价料使用量,开始引诱其摄食微粒料。从鱼苗投入,到微粒料投喂,1个月后,测量鱼苗长度平均达到3 cm左右。且选在相对晴朗的天气中,对其进行了拉网锻炼,经过筛清除杂鱼,再进行分塘培育。

2.3鱼种培育

鱼种培育期间,在放养前先进行坑塘消毒处理,并选择相对健硕、无伤病及溯水性较强的育苗,设置放养密度为5尾/m2。平均每个坑塘放养13 500尾,2个坑塘共计约27 000尾。

培育鱼种时,以粗蛋白含量约为35%的全价饲料为主,下塘第3 d开始训食,初期采食情况略显异常属正常情况,因分塘操作受到惊吓所致。可通过“少而多次投喂”的方式进行缓解,在第6 d左右基本已恢复正常,且逐步减少投喂次数。基本保证上、下午、傍晚进行投喂,且投喂量以鱼体重量进行计算,一般按照其重量的4%左右进行。依据日测、阶段性测量鱼体重量进行调整,可适当增减。在10 d后,测量鱼体长度一般达到5 cm左右,其中个别鱼体长度在3 cm多,体型相对偏小,考虑是否有病害问题,将部分体型小鱼种捞出进行病害筛查,结果显示良好。因此,在经过消毒后,将其重新投放至坑塘。

2.4病害防治

保证生长环境适宜、定期做好病害筛查,做好相应病害预防工作。定期进行坑塘水体消毒,除用生石灰外,施加0.4 mL/m3杀虫灵,预防鱼鲺及小瓜虫等病害。每次捕苗时,都提前1 d停食,做拉网锻炼。在鱼种进入分塘后,运用0.4 mL/m3水霉净,连续全塘泼洒3 d,有效预防水霉病。

3黑脊倒刺鲃山区坑塘流水养殖建议

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制定合理的放养规划,规范开展养殖工作,可保证黑脊倒刺鲃养殖管理效果。

3.1环境保持

黑脊倒刺鲃对水质等环境要求较高。水质清新、水源丰富是最基础的条件,而坑塘养殖属于半人工、半天然养殖模式,要高度重视水质。结合养殖规模、经济状况等,合理引进信息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坑塘范围内的养殖环境,了解环境条件,如水质、空气及含氧量、矿物质含量等,便于进行针对性调整。

3.2鱼苗投放

经上述养殖试验证明,鱼苗投放是影响养殖收益的关键。鱼苗健康程度、体型大小、抗病能力等对其抵御病虫害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壮肥、体型较大的鱼苗对山区坑塘流水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且体型相对较大的鱼苗其生长相对更快,一定程度上可缩短养殖周期,提升养殖效益。

3.3饲喂管理

坑塘養殖环境相对处于半天然的状态,在养殖过程中,鱼苗进食需要进行人工投喂。投喂时,应结合鱼的生长情况及自然环境等确定饵料种类、投喂时间、投喂方式等,保证投喂合理,满足各个生长阶段鱼的生长需求,使其能够健康生长,增强病虫害抵御能力,且更加壮肥,产量增多,产值增加。

3.4消毒管理

在坑塘放养前、放养初期及清塘后,都应做好消毒处理,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消毒方式,保证消毒彻底,且不会对生长中的鱼产生消极影响,保证黑脊倒刺鲃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黑脊倒刺鲃作为一种闽南地区常见的淡水、经济鱼类,对地区渔业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研究山区坑塘流水养殖技术,为黑脊倒刺鲃提供可靠的生存环境,提升地区渔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郭哲生.池塘养殖黑脊倒刺鲃技术[J].齐鲁渔业,2011,28(10):26-27.

[2]陈志森.小山塘微循环流水养殖黑脊倒刺鲃试验[J].科学养鱼,2020(9):39-41.

[3]郭哲生.黑脊倒刺鲃池塘养殖技术[J].海洋与渔业,2011(7):45-46.

(福建省长汀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李雪平)

猜你喜欢

长汀县坑塘鱼苗
聊城市坑塘特征分析及重要度评价
夏收“丰景”
农村坑塘污染分析及治理建议
长汀县优质烟叶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福建省长汀县鸟类资源多样性与区系分析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中的坑塘设计
长汀 龙岩市老促会深入长汀县调研革命基点村精准扶贫
基于河渠和坑塘联通的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