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有超能力
2023-12-27栗顺
栗顺
相互搀扶的外婆和妈妈,一个步履蹒跚,一个一瘸一拐。我站在原地,望着眼前的情景,早已泪流满面。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作文,题目是写自己的父母。我提笔写了《我的妈妈》。作文开头,我写道:“我妈妈是个残疾人,但她有一种超能力。”
她为我扛起风雨
妈妈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拐,日常生活离不开拐杖。外婆担心她将来会无依无靠,便四处托人寻找结婚对象。在别人的介绍下,爸爸与妈妈相識。他不嫌弃妈妈的身体缺陷,外婆家也不介意他家经济条件一般。
外婆满心欢喜地将女儿嫁了出去,但他们婚后生活不尽如人意。
妈妈虽然身患残疾,无法外出工作,却无论严寒酷暑,都会坚持下地干农活。庄稼、蔬菜有了收成后,还想方设法去贩卖,哪怕只有一点儿微薄收入,也心满意足。她始终用心经营着我们的小家,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汗水。
爸爸和她截然不同,热爱娱乐并喜好赌博。对他而言,妻子和孩子就是限制他自由的枷锁。
为了我,妈妈没有选择隐忍,在我5岁那年提出离婚,用她的话说:“分开,我和女儿才能活得更好。”
从此,妈妈独自扛起抚养我的重任。她每月有政府给予的助残金作为基本保障,但为了我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她开始外出寻找工作。
妈妈认为洗碗工门槛较低,但在应聘多家饭店时屡遭拒绝。她并未轻言放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有一家小饭馆愿意让她试工。饭店离家比较远,妈妈天蒙蒙亮就要出门,辛辛苦苦洗了7天碗筷。试工期结束后,对方却称不合适,拒绝结算工钱。妈妈没有灰心气馁,面对嘲讽和拒绝,她没有抱怨,而是转身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9岁那年夏天,我发现妈妈每日天没亮出门,到下午才回来。一到家,她显得特别劳累,却不愿告诉我在哪儿工作。没过多久,心中的疑惑被解开了,然而,那时妈妈已躺在了医院的病房里。
原来,妈妈在一家早餐店打工,腿被沸腾的油烫伤。到了医院,她的裤子黏在左腿的伤口上,撕都撕不下来。
我蜷缩在外婆身边吓得一直哭,甚至不敢想象,一锅沸油倒在她腿上的那一瞬……
烫伤的痛苦,常人都难以承受,尤其是每次换药,如同上刑。妈妈不愿意让家人担心,每次都含泪咬牙,顽强地度过了漫长的半年治疗期。
妈妈出院以后,外婆将我们接回家照顾。大家庭却并无温暖。舅舅们不待见我们,还经常指桑骂槐,说我们是在家里吃闲饭的人,这让本来就内向的我变得更加沉默。见状,妈妈带我离开了外婆家。
我曾问过她,为什么要走,她不作答。长大后我才明白,她想让我从小活得有尊严。
她为我点亮未来
人们常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虽然妈妈的腿不好,她却有一双灵巧的手。小时候一到冬天,她就会亲手为我织毛衣。粗棒花式、小动物图案、彩色拼搭……妈妈好像拥有魔法一样,普通的毛线到她手中,能织出可媲美商店里的款式。
那天考完试提早下课,我路过街头的集市,意外撞见了妈妈。只见她身形佝偻,坐在一个小板凳上,膝头堆满给别人织补的衣物,聚精会神地飞针走线,没有注意到我在她身边站了很久。抬头看到我的一瞬间,她的脸蛋顿时涨得通红,张了张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直到有客人来询问价格,她才回过神来。
我忘了那天妈妈是几点收的摊,只记得在回家路上,她问我:“妈去摆地摊,你会觉得难堪吗?”
我想,那些嘲讽不会令她感到自卑,她在意的是我对她的目光。我告诉她:“你是我心目中最强大、最厉害的老妈。”
2012年,我成功考入一所985高校。出成绩那天,我们母女俩开心地抱在一起欢呼雀跃。那天晚上,妈妈还掏出织毛衣赚来的钱,一遍遍地数着,嘴里念叨着:“这是伙食费、这是学费、这是生活费……”脸上满是欢喜。
我知道妈妈织毛衣供我念书很辛苦,大学期间,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我坚持勤工俭学。
眼看我们的生活即将越来越好时,外婆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已经认不出家人。舅舅要把外婆送去养老院,妈妈不忍心,二话不说就把外婆接回了家。
起初,我很反对。妈妈自身行动不便,哪里还能照顾一位失智老人?
她对我说:“你外婆这一辈子不容易,我不能不管她,就像从前她没放弃我一样。”
此后,每天在电话里,妈妈会津津有味地告诉我家里的趣闻轶事。
譬如,外婆犯糊涂时,会将妈妈误认成巷口卖烧饼的张婶,吵着要她做烧饼;有时又抱着妈妈,柔声细语地哼唱着《摇篮曲》……
母女俩温馨的时光,使我的那些不安获得疗愈。
她是我的避风港
毕业后,要好的两个同学去了北京发展。我也有些心动。但是,我独自去远方意味着家里依旧得靠妈妈一人支撑。
妈妈得知我的想法后,坦然道:“你想去就去吧,出去闯闯也好,家里不用操心。”
到北京后,一切从零开始,我和妈妈憧憬,将来接她和外婆来北京安度晚年。但北漂的生活没我预想中那么轻松。职场复杂的人际关系,繁忙的工作、窄小的出租屋都令我身心疲惫。那两年,除了学会报喜不报忧外,遇到事情,妈妈也不再是我首选的分享人。总觉得工作、生活上的糟心事,说了她也不懂,何必徒增烦恼。
2021年春节,受新冠疫情影响,大家都留在原地过年。整个春节期间,我不是在加班,就是跟朋友聚会。妈妈的未接来电,我总以忙为由将其忽略。我们母女俩的交流只剩下每个月转账和寄东西。
可是,当一个人独自在外生了病,心中最想念的人依然还是至亲。
2021年年底,我突发急性阑尾炎,被送进医院做了手术。苏醒后,病床边一个人也没有,看着雪白的天花板,我心中十分凄凉。我给妈妈发微信,佯装日常的问候。其实,我就是很想听听她的声音。
她秒回道:“我看北京天气预报,说这几天可能要下雪,你多穿点儿。别成天光顾着好看,保暖最重要,不然到时候冻病了,我都不能去照顾你,知道吗?”
那熟悉的唠叨,让我瞬间破防,多么想妈妈能在我身边一遍又一遍地唠叨。当然,我不敢告诉她,此时此刻,自己正躺在病床上。
身体康复后,我立即踏上回家之路,想给妈妈一个惊喜。可一推开家门,屋里空无一人。拨打妈妈手机号码,无人接听,让我心急如焚。沿着家附近的小巷,我一路寻找。就在我迷失方向之际,远处迎来两个熟悉的身影,正是妈妈和外婆!
“娟儿乖,你腿脚不好,不要乱跑,摔了妈心疼,快跟妈回家。”外婆说完,妈妈应道:“您这是又跑清醒了?要被你外孙女知道,您天天往外跑,她准得愁死。”
相互搀扶的她们,一个步履蹒跚,一个一瘸一拐。我站在原地,望着眼前的情景,早已泪流满面。
回首过去,自己似乎一直在追求经济上的改善。最起码,不想让妈妈再为了钱而辛苦。我却不曾想到,物质替代不了一切。妈妈同样报喜不报忧,最需要女儿的时候,我又在哪呢?
那一夜,我们母女俩聊了一宿,仿佛又回到无话不说的从前。我将新决定第一时间告诉了妈妈:“妈,我不想待在北京,回来好不好?我想陪着你和外婆。”
她看着我微微一怔,随即眼闪泪光地笑了,紧紧握着我的手:“回来好,回来好。”
原来,妈妈心中一直渴望我能回来,却从来不说。而我深深感到,回到妈妈身边,内心才有幸福与安宁,因为家永远是我最温暖的港湾,妈妈也是我最强大的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