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恢复力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
2023-12-27张永领周晓冰
李 鑫,张永领,周 苗,周晓冰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0 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据EM-DAT统计数据显示,1989—2020年期间,全球累计发生了10236起较大自然灾害,每年平均约330起,累计死亡人数达1 692 082人,年均死亡人数约54 583人,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逐年递增[1]。如何应对灾害带来的挑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兵库行动框架》《仙台减灾框架》《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国际性政策开始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主张增强灾害恢复力以降低灾害带来的影响[2-3]。
“resilience”一词最早于1858年应用于力学领域,用来描述钢梁的强度和延性。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心理学领域应用,特别用于儿童的精神问题[4]。1973年,生态学家Holling将其引入系统生态学领域后,众多学者开始从多元视角如灾害学、气象学、环境学、社会学等角度研究灾害恢复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4]。国内学者通常将“resilience”译为“恢复力”“韧性”“韧弹性”等词[5]。其中,“恢复力”一词国内使用较多,可能是由于恢复力最能反映“resilience”的概念和内涵[6]。因此本文使用恢复力表示“resilience”。Holling认为恢复力是指系统拥有应对外来冲击,并在危机出现时仍能维持其主要结构和功能运转的能力[7]。Timmerman定义恢复力为一个系统或部分系统吸收破坏性事件的影响并从中恢复的能力[8]。UNISDR将恢复力定义为暴露于危险中的系统、社区或社会及时有效地抵抗、吸收、适应、转化和恢复危险影响的能力,包括通过风险管理保护和恢复其基本结构和功能[9]。可见,恢复力研究十分丰富,但学术界对恢复力的理解并不统一,都强调恢复力应包括吸收、适应和转换能力。因而,本文认为恢复力应综合理解为对自然灾害的抵御、吸收、恢复和适应能力的集合。灾害恢复力作为灾害治理的新思路,倡导主动防灾理念,强调社区、城市或社会系统应具有抵抗、吸收和适应灾害的能力,面对灾害造成的损失和破坏,能够迅速有效地从灾害中恢复。因此亟待梳理灾害恢复力的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以期为灾害恢复力的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基于此,运用科学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中的284篇灾害恢复力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厘清灾害恢复力研究的知识结构和发展态势,追踪发展脉络和前沿热点,为今后开展灾害恢复力综合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基于WOS核心合集数据库,构造检索式“TI=(Disaster resilience)”,时间跨度选择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检索出408篇文献。剔除无关文献,最终得到有效文献284篇。对文献梳理后发现,自然灾害恢复力相关研究文献最早发表于2004年,因此将时间跨度限定为2004—2020年。
1.2 研究方法
CiteSpace作为文献计量学领域使用量较高的软件之一,主要运用共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等对特定领域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生成相应的可视化知识图谱,通过对知识图谱的绘制、生成和解读,可以清楚理解知识单元或知识群之间交叉、互动、演化等诸多隐含的复杂关系[10]。采用CiteSpace文献分析工具从发文国家、发文期刊、发文学科、发文数量和关键词等方面对灾害恢复力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发文国家与机构分析
从研究成果的区域与国别分布可以看出(表1),美国发文量最多,占总发文量的40.14%;其次是澳大利亚,发文量为36篇,占比12.68%;中国和英国发文量比较接近,分别占总发文量的11.97%和11.62%。另外,日本、加拿大、德国、新西兰发文量在5%左右。总体来看,发达国家发文量较多。一方面因为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更加重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灾害恢复力建设;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灾害频发,如美国的风暴潮灾害以及日本、新西兰的地震灾害等,都为灾害恢复力研究提供了背景和前提。
表1 发文国家统计(发文量≥10)Tab.1 Statistics of publishing nations(number of publications≥10)
从发文机构可以看出(表2),兰德公司发文数量最多,为10篇;其次是伦敦大学学院和洛杉矶县公共卫生部,发文量均为6篇。北京师范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和京都大学,发文量均为5篇。总体来看灾害恢复力研究以高等院校为主,科研机构、政府机构也有广泛参与。
表2 发文机构统计(发文量>3)Tab.2 Statistics of publishing institutions(number of publications>3)
2.2 发文期刊与学科分布
从发文期刊来看(表3),有9个期刊的载文量大于5篇,占总发文数量的52.11%,排在前6位的期刊分别为《国际减灾杂志》《自然灾害》《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健康》《可持续发展》《灾害医学与公共卫生准备》《生态与社会》。其中《国际减灾杂志》的载文量最多,为47篇;其次《自然灾害》载文量为35篇;其他期刊均低于10篇。
表3 发文期刊统计Tab.3 Statistics of published journals
从学科分布来看,灾害恢复力研究主要涉及水利工程、地球科学、地质学、气象与大气科学、环境科学、公共环境与职业健康、环境学、土木工程、生态学、电子电气工程、运筹学与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建筑学、数学、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其中,水利工程、地球科学、地质学、气象学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多。
3 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
3.1 发展脉络分析
时区图侧重于从时间维度上描绘知识的演进过程,通过在不同的时区中显示关键词的分布特征,可清晰展现出研究主题的发展脉络。根据发文量时序图(图1)和关键词时区图(图2)并结合相关文献,大致可将灾害恢复力发展脉络划分为3个阶段。
图1 2004—2020年自然灾害恢复力年发文量趋势图Fig.1 The chart of annual publications of natural disaster resilience from 2004 to 2020
图2 国外灾害恢复力关键词时区图Fig.2 Time distribution map of keywords for foreign disaster resilience
(1)灾害恢复力研究萌芽探索阶段(2004—2009年)
萌芽探索阶段发文量较少,累计发文8篇。2008年的发文量明显增多,一方面是由于2005年联合国发布的《2005—2015年兵库行动框架》明确提出构建具有恢复力的城市和社区[11];另一方面是因为2008年发生了孟加拉湾强气旋风暴“纳尔吉斯”和中国汶川大地震两起特大自然灾害[12],促使相关学者开始关注灾害恢复力。
该阶段的热点关键词主要有脆弱性、韧性、气候变化、自然灾害、框架、准备、恢复、适应、能力等,表明在萌芽阶段研究视角较为宏观,侧重于研究灾害恢复力“是什么”的问题。尽管学者从不同层面和视角阐释自然灾害恢复力概念,但普遍认为灾害恢复力贯穿灾前、灾中、灾后的各个环节,强调在灾害恢复力中自组织、自适应、自恢复能力的重要性。该阶段学者们也对恢复力模型进行探索,如Cutter等提出的地方灾害恢复力模型(DROP)和社区基线恢复力模型(BRIC),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13-14]。
(2)灾害恢复力研究快速成长阶段(2010—2015年)
2010—2015年灾害恢复力相关研究发展迅速,发文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共发表文献98篇。该阶段的热点关键词有社区韧性、灾害管理、减少灾害风险、适应性治理及心理健康等,表明该阶段研究重点学者们对灾害恢复力的认知进一步加深,研究内容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且研究领域逐渐具体化,主要围绕灾害恢复力的影响因素及其恢复力建设展开。目前灾害恢复力影响因素研究多从单一因素如灾害管理、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分析,对灾害韧性的影响因素缺乏系统性研究,这与其引入灾害学领域时间不长且诸多理论问题尚未解决有一定关系,未来应继续探讨各影响因素间的动态耦合关系。灾害恢复力建设研究全球各国都依据气候、环境、人文等因素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规划。但是目前相关研究大多为学理层面的探讨,立足于实践层面的研究相对匮乏。
推动灾害恢复力研究快速增长的原因可能有:一是在起步阶段灾害恢复力理论基础研究取得初步成果;二是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灾害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仅要关注灾害脆弱性,而且还要关注灾害恢复力,提高灾害的抵抗、恢复和适应能力;三是国际减灾行动计划,如2015年的《2015—2030年仙台减灾框架》《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使学术界更加关注灾害恢复力相关研究。
(3)灾害恢复力研究曲折发展阶段(2016年以来)
2016—2020年灾害恢复力相关研究的年发文量较多且呈波浪式增长趋势,共计发文178篇。2016年、2017年发文量略有下降可能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比如全球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偏少、基金项目导向、研究热点、国家政策或受限于研究能力等。但从整体上看,年均发文量仍然维持在35篇以上。
该阶段热点关键词主要有城市韧性、洪水灾害、基础设施、大数据、社交媒体、网络及生态系统服务等。表明该阶段主要围绕城市灾害恢复力展开,主张增强城市抗灾能力、提高灾后恢复速度和效率。同时社交媒体、大数据、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等研究手段和方法也不断应用到灾害恢复力研究中,旨在提高数据质量、优化评价模型以及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Allaire的研究表明,网络社交媒体提供的在线信息可为科学备灾提供依据[15]。Papadopoulos等采用推特、脸谱网等网络平台数据开发恢复力理论框架,并指出公私伙伴间的信任、关系和高质量的信息共享可有效增强重特大灾害应急供应链恢复力[16]。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地区的扩张,城市洪涝灾害对人类社会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加剧,城市洪涝恢复力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如Liu等提出洪涝灾害恢复力模型,解决了恢复力评估中的模糊性问题[17]。
3.2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一篇文献主题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研究成果的核心内容。通过分析关键词共现和聚类知识图谱(图3),提取关键词的频次及聚类特征,可直观展现灾害恢复力的研究热点。Q值=0.435(>0.3),S值=0.7278(>0.7),说明该图谱聚类结构合理且具有较高信度[10]。根据图2并结合具体文献,大致将灾害恢复力研究热点划分为城市(社区)灾害恢复力、灾害恢复力要素指标和灾害恢复力评价3个方面。
图3 国外自然灾害恢复力研究关键词共线及聚类图Fig.3 Collinear and cluster diagram of keywords for foreign natural disaster resilience research
3.2.1 城市(社区)灾害恢复力
城市(社区)灾害恢复力研究已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内容,该研究领域的主要关键词包括社区韧性、城市韧性等,主要研究层面包括恢复力城市或恢复力社区的概念、评价和建设等方面。由于学科差异和研究视角多元化,学术界对城市(社区)恢复力的概念目前尚未形成共识,一定程度上对开展恢复力实践会带来一系列的挑战。但国外大多数研究都将城市(社区)恢复力归结为能力的集合,包括自组织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抵抗能力、吸收能力和维持稳定运转的能力等。多数城市(社区)恢复力定义基本包含了上述两种及以上类型的能力,如Bruneau等认为城市(社区)恢复力是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系统能够有效吸收灾害冲击及灾后迅速恢复的能力[18]。Cutter等强调恢复力社区具有抵抗和恢复能力,包括社区吸收并应对灾害的内在条件以及灾后提高社区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14]。
城市(社区)灾害恢复力评价旨在通过识别城市(社区)灾害恢复力现状、提升城市(社区)恢复力。目前城市(社区)恢复力评价方法依属性的不同可分为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和定性定量结合使用的混合评价三类。定量评价主要包括综合指数法、记分法和函数模型法三种。其中综合指数法凭借相对简单和易于操作的特点在城市(社区)恢复力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从城市(社区)恢复力构成要素、影响因素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学方法计算恢复力指数。如Cutter等基于地方灾害恢复力模型,从社会、经济、住房和基础设施、机构、社区和环境等6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主要影响因子计算恢复力指数[19]。定性评价主要采用问卷或访谈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然后进行定量评估或阐释恢复力的大小。定性评估法用于数据资料不易获取的研究时非常实用,但该方法也存在过度依赖评估者主观判断、评估标准不统一、实施难度高等问题。如Arneson等通过对受洪水影响的社区居民进行访谈,分析了信息缺失对社区灾害恢复力的影响[20]。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改善单一方法存在的局限性,适用于较为复杂的城市(社区)恢复力评估。最后,在城市(社区)恢复力建设实践方面,不仅需要硬件设施如建设人工湿地、雨水调蓄池、灾害预警系统等,还应关注软实力如防灾减灾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有效的应对方案、公众安全教育、自然灾害治理的多元参与等[21]。后续研究应重点关注灾害恢复力相关措施落实及实践效果评估等内容。
3.2.2 灾害恢复力要素指标
该研究热点从不同角度分析灾害恢复力的要素指标,包含管理、影响、减少灾害风险、心理健康、治理、基础设施、社会资本、参与等关键词和#3“减少灾害风险”、#7“灾害影响”、#8“心理健康”、#10“应急管理”、#13“社交网络”和#14“灾害规划”等聚类。
要素指标辨识是构建灾害恢复力评价体系和加强恢复力治理的基础。灾害恢复力主要包含自然环境、科学技术、基础设施、政策法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灾害恢复力要素指标研究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概念模型视角研究恢复力的要素指标,多数研究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灾害恢复力(DROP)模型、社区基线恢复力(BRIC)模型、综合灾害恢复力指数(CDRI)、诺里斯社区恢复力模型(NCRM)等常用模型,并结合研究实际情况分析灾害恢复力的影响因素构建指标。如Siebeneck等基于地方灾害恢复力(DROP)模型从社会、经济、体制、基础设施和社区能力5个维度选取了25个要素指标构建恢复力指标体系[22]。
(2)从能力视角研究恢复力的要素指标。从能力视角通常是指从灾害的抵抗能力、恢复能力、适应能力、调整能力、学习提升能力等方面构建灾害恢复力指标体系。如Lhomme等从抵抗能力、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三个方面构建灾害恢复力指标体系[23]。
(3)从社会系统视角研究恢复力的要素指标。通常从人口属性、灾害风险认知、资源获得、文化、社会联系、组织管理等方面研究灾害恢复力的要素指标。如Marzi等从政府管理能力、教育水平等7个方面构建了恢复力指标体系,并对意大利城市灾害恢复力进行了评价[24]。
(4)从社会资本视角研究恢复力的要素指标。社会资本主要指个人、政府和团体参与社会网络以联系和影响他人的能力,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作用于灾害的不同阶段[25]。例如从人力资本、社会文化资本、社区资本三个层面或者社会资本的信任、规范和社会网络三个核心要素出发,研究恢复力的要素指标。如Panday等从信任、规范和社会网络三个方面构建了尼泊尔偏远社区的灾害恢复力指标体系[26]。
但是更多的是根据研究对象、灾害类型以及研究区域(地理范围)的不同,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和数据获得的难易程度,综合构建恢复力指标体系。如Parsons等以澳大利亚灾害恢复力指数模型为基础,从社会特征、经济资本、应急服务、社区资本、信息获取、社会参与、治理能力等方面构建恢复力指标体系,评价了澳大利亚的灾害恢复力[27]。
3.2.3 灾害恢复力评价
灾害恢复力评价是恢复力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桥梁,能有效识别灾害恢复力建设提升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增强灾害恢复力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热点关键词主要有框架、模型、指标、指数、韧性评估、韧性指数等。灾害恢复力评价方面研究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灾害恢复力评价从定性研究到目前以定量为主的发展历程。因灾害恢复力研究的视角、维度、对象、目的不同,没有统一的研究范式和方法[13]。
从宏观角度来看,多以全球、国家、区域、城市或流域等为评价对象;评价数据资料主要来自于统计年鉴、统计公报、官方网站等;在评价方法上,通常采用定量、定性或者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如层次分析法、网络分析法、熵值法、TOPSIS法、随机森林模型等。如Sun等从自然、社会、经济等维度构建了洪涝灾害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数据主要来源于省市统计年鉴或统计公报,综合运用网络分析法、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等方法和工具对中国巢湖流域的洪涝灾害恢复力进行了评价[28]。
微观层面主要以社区、村落或小流域等为恢复力评价对象,采用深度访谈、调查问卷、焦点小组访谈以及实地调研等定性方法获取数据资料,通常还结合数字高程等地理信息数据对社区、村落或小流域的灾害恢复力进行评价。如Boon采用焦点小组访谈等方式对澳大利亚农村社区的洪涝灾害恢复力进行了评价[29]。针对特殊群体的恢复力评价,如妇女、儿童、老人的灾害恢复力评价也是恢复力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如Timalsina等评价了尼泊尔老年人群体的灾害恢复力[30]。
4 结论与展望
采用CiteSpace文献分析方法,从发文量、发文期刊、研究脉络和研究热点等方面对2004—2020年284篇灾害恢复力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2004—2020年灾害恢复力发文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发达国家发文量相对较多,研究机构以高等院校为主。
(2)9个期刊的载文量大于5篇,其中《国际减灾杂志》的载文量最多为47篇,其次《自然灾害》载文量为35篇;从学科分布上看,水利工程、地球科学、地质学、气象学等学科领域研究成果较多。
(3)灾害恢复力研究分为萌芽探索、快速成长和曲折发展3个阶段。萌芽阶段发文量较少,研究视角偏宏观且主要侧重于恢复力理论研究;快速成长阶段发文量迅速上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自然灾害恢复力的影响因素和恢复力建设方面;曲折发展阶段更加侧重城市(社区)恢复力研究,在方法上倾向于采用新方法新技术,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断增加。
(4)灾害恢复力研究热点包括城市(社区)恢复力、恢复力要素指标及恢复力评价3个方面。
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以下研究:
(1)灾害恢复力评估。加强灾害恢复力评估是自然灾害恢复力治理基础,完善评估理论框架,从多角度多层面构建灾害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跨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的方法与技术进行评估,提高评估的科学化、精细化和准确性。
(2)灾害恢复力的驱动机理。在过去的研究中更多探讨灾害恢复力的评估,而各要素对灾害恢复力的影响过程和驱动机理尚缺乏深入研究。下一步应加强各要素对灾害恢复力的影响大小、影响路径以及驱动机理研究。
(3)灾害恢复力的演化机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灾害恢复力处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而灾害恢复力的演化机制尚缺乏深入研究,灾害恢复力演化机制将是未来亟待深入研究的方向之一。
(4)灾害恢复力治理。灾害恢复力治理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由于灾害恢复力治理是一个复杂系统,需从抵抗、恢复、调整、适应、改变以及学习提升等视角进一步研究灾害治理体系,从多元参与视角即从政府、社会、社区、家庭及个体共同参与视角进一步探索灾害恢复力治理途径,从经济发展、技术革新、文化塑造等层面深入解析灾害治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