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深化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多案例研究

2023-12-27刘有升陈丽静

关键词:案例育人文化

刘有升, 陈丽静

高校的建立、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地域文化。优秀地域文化是一地区文化积淀总和中的精华,饱含教育资源,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高校能够通过发挥精神文化高地和人才聚集地的优势,推动优秀地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目前,学界已有的相关成果为深入探讨高校优秀地域文化育人奠定坚实基础:基于“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理论、互补理论、系统论观点等,初步构建了优秀地域文化与高校育人互动的可行性解释框架〔1~3〕;集中整体性研究,或从某一区域独有的文化资源出发,或聚焦某一地方高校文化育人实践,探索深化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指导性原则和特色发展路径〔4~6〕。但是,实证研究较少,留下了可供探讨的空间。本研究从多案例研究中获取经验启示,探索高校如何发挥优秀地域文化的育人价值,以期为高校深化开展优秀地域文化育人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一、研究基础

研究高校优秀地域文化育人实践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应有之义,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基、相承的历史逻辑和鲜明的现实背景。

(一)理论根基: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这里主要探讨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即由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关系而建立的文化观。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人与人相“异化”的现象,探寻“现实的个人”如何完成由“经济人”向“文化人”转变的有效途径。文化是一种“精神武器”,能够通过掌握群众,不断转变为社会主义运动所需要的“物质力量”,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7〕。每一代人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又以自己的实践认识创造着文化的新形式。文化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联结在一起,实现“获得性遗传”,推动着人本身从低级到高级、由片面向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还坚持把探寻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教育问题有机结合。社会的发展必将对人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教育为人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在教学相长中,让每个人都接受文化“灌输”,具备更先进的自觉意识,进而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研究高校优秀地域文化育人实践,在其根本性上源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高校立德树人对“人”这一关注的契合。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时至今日仍闪耀着时代的光芒,为高校坚持文化育人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历史逻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为高校日趋重视文化育人指明了方向。毛泽东把“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作为文化领域的目标〔8〕,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方针。毛泽东还指出,文化战线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9〕,要把文化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考察其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即强调要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列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邓小平还特别注重文化对人才的培养,提出培育包含“有文化”的“四有”新人的目标任务。江泽民把文化建设融入党的基本纲领,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著名论断,创造性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视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胡锦涛拉开了文化强国战略的序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指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10〕。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创新性地提出了中国梦伟大构想、“文化自信”新课题、“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时代精华,从一定意义上讲,习近平的教育观同时也是文化观,他对新时代高校教育的系列重要论断内在蕴含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指引〔11〕。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大学生是一批无可替代的“赶考者”。因此,面对“世界之变”和“中国之变”,教育要科学应变、积极求变,“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2〕。优秀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持久的教育效用,能够鼓舞学生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化世界,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和骨气,积蓄走出国门、平视世界的底气。

(三)现实背景:消解虚无主义

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别有用心地提出“中国威胁论”“中国霸权论”,以此丑化中国的国际形象,或者另辟蹊径,在社会主义社会内部宣扬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为实行“颜色革命”提供隐形的“助推器”,其危害性不容小觑。历史虚无主义出于某些政治目的违背唯物史观,将历史丑化、碎片化、抽象化,干扰民众对于民族历史文化的正确认知和深刻反思,严重威胁到社会安全稳定。文化虚无主义使文化日益呈现出庸俗化、泛娱乐化,较大程度上导致民众对中华文化价值意蕴产生认知偏差,而且严重羁绊着优秀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主体自觉。“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13〕,尼克松这一预言值得深思,严防西方文化渗透的警钟必须长鸣。对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青年学生来说,由于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的发展,良莠不齐的多元文化思潮具有愈加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思想麻木者更易受到一些错误思想的侵蚀,部分青年的道德价值观出现“空心化”,甚至是“去意识形态化”。从每年《人民论坛》对国内重大社会思潮的调查可知,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一元”和“多元”长期并存是常态。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论面临多么复杂的文化形态关系,都要去占领文化思想阵地,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育人文化。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优秀地域文化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人们“日用而不知”,高校尤其要提高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思想认识。优秀地域文化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呈现,使学生“不经意间”形成文化批判和文化信仰,并以此指引文化实践活动。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大量资料收集了解六所案例高校进行优秀地域文化育人实践的现状,主要从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实践成效以及效力激发的异同对比这两个方面分析,力求做到由表及里,实现多案例研究由特殊走向普遍。

(一)案例选择

案例研究方法的奠基人Robert K. Yin指出,当研究者对一组事件没有或者只有极少的操控时,常采用案例研究方法〔14〕。相较于侧重叙述性的单案例分析,多案例研究倾向于建构性,可较好地反映案例的共性和个性,避免因偏见对研究产生不良影响。按照一定原则选取合适的案例高校进行综合性和差异性分析,是深入分析优秀地域文化育人实践的有效手段。第一,坚持科学性和有效性原则。关于多案例研究的具体个数,学者们的观点不一。Sanders提出最佳数目为3~6个〔15〕,Eisenhardt认为4~10个较合适〔16〕。据此,本研究选择了暨南大学、河海大学、石河子大学、黑龙江大学、莆田学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六所案例高校,从特殊到一般,通过尽可能有效地结合案例高校的现实信息,更好地拓宽研究成果的受益辐射面,对其他高校起到一种观照作用。第二,坚持全面性和代表性原则。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显著,随之产生的地域文化也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本研究选取的六所高校分布在国土的东西南北各方位,分属于“双一流”建设高校、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院校。这些高校的优秀地域文化育人实践模式特色浓、影响力大,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和研究价值。第三,坚持可行性和真实性原则。对六所案例高校相关研究资料的收集、分析、对比等工作量大,网络信息技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本研究注重对虚实一体化的网络信息加以辩证选择,主要通过官方网站和权威参考文献,切实了解和把握六所案例高校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现实情况。

(二)案例实践成效

2018年,习近平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17〕。要检验高校深化优秀地域文化育人工作的成效,就应考虑其在实践过程中对自身五大职能的践履情况。具言之,“人才培养”的考量可通过受教育者文化自信是否越发坚定来体现;“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考量可由教育者以文化人是否持续创新来显现;“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合作”的考量可通过高校文化辐射效应是否更加凸显来衡量。通过上述指标考量,发现六所案例高校优秀地域文化育人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见表1),它们鼓舞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创新了文化育人方法,实现了特色文化辐射。

表1 案例高校深化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实践成效

续表1 案例高校深化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实践成效

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8〕。可以说,优秀地域文化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案例高校在推进优秀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成效显著,其中,教育创新是文化自信的实践基础,文化辐射是文化自信的外在表现。暨南大学响应习近平“把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的号召,打造各式文化教育“侨”牌,艰苦奋斗、不忘根脉的华侨精神激发了学生深挚的家国情怀,以侨乡文化构建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拉近了港澳台、海内外学生之间的文化心理距离。河海大学的校园环境建设包含水文化景观,不断挖掘和弘扬河海精神文化体系,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河海人前赴后继到祖国的四面八方投身建设,努力把引以为荣的“河海味”文化吹向国际。石河子大学积极落实习近平对做好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担当“教育戍边”本原使命,多渠道地把兵团文化贯穿育人的全过程,尤其通过开办“老兵真人图书馆”,让学生在戈壁上生成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黑龙江大学利用黑土文脉孕育的黑龙江精神、冰雪文化等铸就学生的龙江个性和龙江情怀,使学生自觉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血脉,同时利用北方民族特色浓郁的文化打造文化品牌助力东北振兴,面向世界构建文化交流的长效机制,不断扩大“黑土风韵”的辐射范围。莆田学院位于“妈祖之乡”“台胞登陆第一家园”,得益于文化渊源和地理优势,加强了两岸学生的沟通往来,并依托现代技术、政策支持等坚持推广妈祖文化,妈祖精神通过学生的身体力行得以生动诠释。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创设锦绣文化育人的独特教育环境、打造特色教育团队并探索专业教育方式,帮助学生纺织好文化自信的经纬线,同时放眼世界,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育人逐步走向国际化。

(三)案例异同对比

Yin强调,多案例研究遵从的是复制而非统计抽样原则,挑选出来的案例要么能产生相同的结果(逐项复制,literal replication),要么能由于可预知的原因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差别复制,theoretical replication)〔14〕。因此,多案例研究既要对每一个案例单独分析,也要把所有案例合在一起研究。优秀地域文化别树一帜的文化精髓是社会主流价值的异彩纷呈,饱含的鲜活人、事、物是固有的德育资源和丰厚的物质财富,而文化的流动性决定了其力量展露终将突破地方一隅。六所案例高校都扮演好“地方智库”角色,对优秀地域文化进行内涵式开发,可发挥其价值引领、教育感染、流动影响作用。将六所案例高校在激发优秀地域文化育人效力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对比(见表2),力求获取更为清晰的案例启示,为探讨深化优秀地域文化育人提供一定的参照。

表2 案例高校激发优秀地域文化育人效力的异同对比

六所案例高校浸润于各有千秋的地域文化中,虽然在深化优秀地域文化育人实践方面有较为显著的差别,但都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致力于有效激发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内在潜质。首先,案例高校充分发挥优秀地域文化主流价值引领的作用,深化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柔克刚消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在潜移默化中破除“文化休克”现象,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植民族精神,培养奋斗精神、加强品德修养,增强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其次,案例高校依托不同的地域空间,探索创新教育内容与形式,利用优秀地域文化全方位开展课程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心理育人和网络育人等,由实入虚夯实学生在一方水土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切实提升教育质量。再次,案例高校注重政产学研用融合,让内化后的优秀地域文化外化为服务地方发展的现实物质力量,激发优秀地域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同时努力成为优秀地域文化迈向国际的传播使者,由点及面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 案例启示

习近平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18〕。如何通过优秀地域文化育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通过对六所案例高校的剖析对比,本研究认为深化优秀地域文化育人实践应实现“多赢”。

(一)提高对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认识站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校要深化文化育人工作就要提高思想站位。《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旗帜鲜明地指出,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重用中华优秀文化培根铸魂〔19〕。

一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多样性文化在当代中国可以共生并存,但是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一元的。马克思主义是最鲜亮的底色,高校进行优秀地域文化育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并将其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马克思曾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20〕高校应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以马克思主义指引优秀地域文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前进道路,文以载道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从而为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夯实基础。高校要培育学生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思维,按照批判性原则对待地域文化,正确处理好地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关系。优秀地域文化涵养和熏陶着高校校园文化,丰富着学校教育内容和载体,而高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中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1〕。

另一方面,坚持以深耕本土优秀文化为基础。由于行政化教育管理体制的长期影响,“排名”在无形中成为指导高校发展的风向标,“争创一流”的口号呈现泛滥的局面,办学理念、办学定位趋同化倾向日益加深,特色发展道阻且长。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要求“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高校依托本土优秀文化,理应增强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信心和决心,激发文化自觉。具体而言,高校要发挥优秀地域文化的长板,探索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用动态、长远的眼光看待特色文化品牌项目建设,走地方特色发展道路,杜绝“三分钟热度”,在此基础上,利用特色人才高地充分发挥优势项目的引领性和辐射性,点面结合推动优秀地域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为其他高校探索区域特色发展道路提供借鉴,让深耕本土优秀文化成为一股常态化风尚。比如,福建高校可以结合习近平在福建十七年半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的独特优势,讲好总书记在福建的故事,既增进学生对领袖的热爱和拥戴,又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新思想的真理力量。福建高校还可以全面挖掘古田会议精神、丝路精神等精神瑰宝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透彻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魅力,以此加强思想武装和精神引领,“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22〕。

(二)利用“优秀地域文化+”模式增强教育实效

毛泽东说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23〕。高校要落实好深化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任务,“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就是对“桥”和“船”作出了回答〔24〕。

首先,沿用好办法,三个课堂协同育人。课堂教学、校园环境和社会实践共同构成高校深化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三个课堂。第一,立足“优秀地域文化+”第一课堂。第一课堂为第二、第三课堂提供认识前提和方法指导。可通过开设普及性通识课程,渗透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等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因子,让学生对优秀地域文化有较全面的了解。第二,巧设“优秀地域文化+”第二课堂。除主客体一对多的显性教育外,高校的校园环境作为第二课堂的缩影,对学生的隐性塑造是对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高校要继续在校园中营造一个具有地域性特点的“教育场”,通过高校的楼宇设计、校训校规、师生作风等间接体现出本校的综合实力。第三,深耕“优秀地域文化+”第三课堂。第三课堂是第一、第二课堂的延伸。高校利用独特优秀地域文化组织实践活动可避免千篇一律,更能调动学生“从做中学”的积极性。如结合特色实物,组织师生赴民俗博物馆、革命老区等调研,撰写报告为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结合地方人和事,走访、挖掘具有独特教育价值的内容,将特色实践活动成果凝结优秀地域文化育人成效。

其次,改进老办法,发挥主体能动育人。三个课堂联动育人是好办法,也是老办法,一味地按部就班只会不进则退。因此,高校深化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关键要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导性作用,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课堂上,教师不能只做知识传输的教书匠,而应成为文化工作者,练好、用好文化“基本功”,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动鲜活的地方元素和接地气的教学语言,同时,对课堂教学中的优秀地域文化育人案例进行记录、跟踪研究,为建立动态系统的地域文化资源库提供素材,推动教学实践的升华,在校园内营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各地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都在一定程度上深受优秀地域文化的影响,部分专家名师形成了特色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高校要充分利用教师队伍优势,激励广大师生申报与地域文化有关的特色项目,经过深入研究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社会中,青年学生是思维活跃、自主性强的群体,但易受不良思想侵蚀,致使部分学生出现偶像崇拜偏差、反差等。高校要尊重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差异,从地方名人、广大校友中遴选典型,并对其所体现的文化精神进行梳理提炼,通过典型教育的良性循环,让学生找到模范标杆,担当“四为服务”的新时代使命。

最后,探索新办法,利用第四课堂网络育人。网络虚拟空间是意识形态交锋的主战场,也是高校深化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第四课堂。当前,高校要重点探索“优秀地域文化+”第四课堂的新办法,并通过实践检验使之成为切实管用的好办法。一方面,高校占领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要充分利用优秀地域文化载体,从中汲取教育营养,推动网络文化生态持续向上向好。在舆论环境、媒体格局深刻变革中,高校不仅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掌控校园网络阵地,还要系统增进优秀地域文化的新时代内涵,增强特色网络文化精品的有效供给,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环境。另一方面,高校要用好互联网这个新引擎“育新人”,以互联网作为优秀地域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推动优秀地域文化育人向纵深发展。高校可在以网络育人与文化育人相结合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如使用校园网开设优秀地域文化专栏,并链接其它地域文化资源网站;设计导览地方文化胜地的小程序、App,利用大数据分析,使海量网络信息的“大水漫灌”转变为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精准滴灌”;与各类媒体平台加强优势整合,尤其助推地方媒体实施本土化育人策略,放大本地高校进行优秀地域文化育人实践的独特亮点。

(三)保障优秀地域文化内宣外宣的长期效能

内外兼修以求文化传承与发展行以致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高校要形成内部层次体系,促进优秀地域文化的传承创新;对外进行宣传辐射,服务社会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力求达到费孝通先生所畅想的文化境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25〕。

首先,形成层次体系,“各美其美”。从宏观视野立意,高校文化建设要坚定不移地瞄准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发展目标,及时化解出现的机制性矛盾,发挥制度建设根本性、稳定性作用,实现久久为功。在中观维度部署,高校既要纠正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部门化”偏向,也要突破文化建设的外部体制障碍,落实自主办学、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体制环境,在校内初步实现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科学化。于微观层面落实,健全教师进行优秀地域文化教学科研的专项经费使用制度、评价激励机制等,同时将始于需要、成于信仰、终于行动的文化自信生成规律贯穿育人的全过程,向学生讲清楚学习优秀地域文化不能“浅尝辄止”或“急功近利”,要真正做到入脑入耳入心。

其次,服务社会发展,“美人之美”。在现实社会中,文化是以一种“场”的形态而存在的,高校文化场的建设需要从政产学研用多方面着手。高校要用学生耳濡目染的优秀地域文化引导其厚植乡土情怀,投身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26〕,要进一步扩大优秀地域文化的社会认同基础,须找到与群众生产实践的共同生长点。例如,党的十八大以来,众多高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走出了有特色的高校扶贫之路,充分利用优秀地域文化资源增强脱贫内生动力、补齐教育均衡短板、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等,向社会展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高校风采。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初,高校要树立服务大局意识,进一步彰显政产学研用的叠加效应,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进而言之,可建设校地联盟,开展高校对点组团式帮扶,实现区域文化软实力的价值转化,不断释放优秀地域文化资源“红利”。

再次,增进文明交流,“美美与共”。世界各国的教育都致力于培育忠于本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内容和形式上或有不同,但均重视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各国高校具有共通性。高校要贯彻习近平对外文化宣传的重要要求,依托系列对外开放的政策举措,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会议、师生交换学习、大型文化艺术节等,加强优秀地域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高校要顺应新发展要求,追求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有机融合,通过优秀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成相长,使校园观光成为一种地方特色文化体验,同时,以赛促学、以学促用,通过导游词、旅游路线和特色文创产品等设计评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把优秀地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最大限度地显现出来。总之,让优秀地域文化因教育的国际化而得到传播和发展,国际化教育也因优秀地域文化中彰显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而更具特色,深化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交流互鉴。

四、总结

优秀地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和思想精华。推进高校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研究,充分发掘其育人价值,有助于实现优秀地域文化的价值转化和创新发展,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激发大学生的爱乡爱国爱党情怀。本研究通过多案例研究,探究六所典型案例高校深化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实践成效以及育人效力的异同对比,发现案例高校通过发挥优秀地域文化主流价值引领作用、根据地域实际创新教育内容与形式、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等方法,充分激活了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内在潜质。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各高校可通过提高对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认识站位、利用“优秀地域文化+”模式增强教育实效、保障优秀地域文化内宣外宣的长期效能等方式,深化优秀地域文化育人实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而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添光彩。

猜你喜欢

案例育人文化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谁远谁近?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