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23-12-27王希希

今日财富 2023年35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资产规范

王希希

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新时期,公立医院作为社会医疗保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人民健康幸福的重要责任。然而,公立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固定资产是医院进行业务活动的基础,对医院的经营效率、效果有着重大影响,但由于管理不善、技术更新缓慢以及资金短缺等原因,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着浪费、闲置和损耗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就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固定资产管理是公立医院中的重要管理内容,有效的管理对于公立医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是符合新医改要求、保证公立医院财务状况健康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监管工作不到位、责任管理不到位、创新力度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本文从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加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公立医院作为公共服务机构,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包括房屋等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其他固定资产等。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医院的正常运营和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资产的有效保护和利用,这包括固定资产的采购、登记、分类、使用、维护、监控和评估等环节。固定资产管理的原则包括合理配置、规范管理、科学决策和持续改进。通过合理配置固定资产,医院可以更好地满足医疗服务需求,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规范管理可以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减少损耗和浪费。科学决策和持续改进则可以帮助医院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是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核心。首先是资产采購环节,医院需要评估自身的需求,制定采购计划,并按照规定的采购流程进行采购。其次是资产登记和分类环节,医院需要进行资产清查,建立资产登记系统,并对资产进行分类和编码,便于管理和跟踪。再次是资产的使用和维护环节,医院需要制定资产的分配和使用计划,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报废和更新老化的资产。最后是资产的监控和评估环节,医院需要建立资产跟踪和监控系统,对资产进行评估和价值管理,并进行风险管理和安全控制。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原则

(一)合理配置原则

合理配置原则是指在固定资产的采购和使用过程中,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和资源情况,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首先,医院需要进行需求评估,了解医疗服务的需求量和类型,以确定所需的固定资产种类和规模。其次,医院需要根据自身的财力状况和资金预算,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最后,医院还应考虑到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技术更新,避免固定资产过度投资或过早淘汰,以实现资产的最大化利用。

(二)规范管理原则

规范管理原则是指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可靠运行。首先,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的资产登记和分类制度,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和登记,确保资产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其次,医院应制定资产使用和维护的规范操作流程,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资产的正常使用和保养。最后,医院还应建立资产盘点和监控机制,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防止资产的损耗和遗失。

三、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固定资产是医院运营的重要支撑,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固定资产,可以确保医院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科学的设备配置和合理的空间规划,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医院的接诊能力,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服务效率。同时,合理使用设备和设施,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闲置,能够节约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提高运营效益

公立医院作为公共服务机构,面临着财政拨款有限的问题,合理管理固定资产,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益。通过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费用。同时,合理规划设备的采购和更新周期,根据医疗技术的发展和需求变化,及时更新设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经济效益。

(三)提高医疗质量

固定资产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合理配置和使用医疗设备,可以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减少设备故障对医疗过程的干扰,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此外,合理规划和管理医院的空间布局,提供舒适的医疗环境和流畅的就诊流程,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医疗体验,能够提高医院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四、新时期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登记不规范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资产登记不规范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医院在资产购置后,未能及时进行登记。由于医院规模大,资产众多,如果没有及时、规范地登记资产,就很难准确掌握资产的数量、位置和价值,给资产管理带来了困难。不能及时登记资产,就无法编制完整的资产清单,从而无法准确记录每项资产的基本信息,如资产购置日期、价值等关键信息。这使得资产管理人员无法准确了解医院的资产状况,难以进行科学的资产管理和决策。在医院中,各科室、病区等都会存放和使用固定资产,但如果没有进行规范的登记,就无法准确记录资产所在的位置。这就给资产的查找、调配和维护带来不便,增加了管理成本和工作量。资产登记是评估资产价值和制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基础,如果登记不规范,就无法准确评估资产的价值,也无法进行科学的资产配置和更新。这将影响医院的资产管理效率和效益。

(二)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是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和使用者之间责任划分不明确的问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往往不是固定资产的直接使用者,而使用者也未能充分承担起管理责任,导致责任界定模糊不清。通常情况下,使用者未能按照规定合理规范地使用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将维护工作归责于管理部门,只在设备出现问题时交给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处理。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则认为使用者应承担维护责任,因此只从数量上了解固定资产是否存在缺失的情况,未能全面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双方都未能充分承担起养护责任,未能对使用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和规范,导致固定资产未能得到妥善的应用。由于不恰当的操作或频繁故障,设备性能下降,固定资产的价值无法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三)固定资产管理创新力度不足

固定资产管理创新力度不足是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信息化管理意识不足,管理工作往往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缺乏对管理体系和工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探索和改进。这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陷入停滞状态,未能与技术发展和管理理念的变化相结合,无法进行创新。固定资产管理的创新力度不足,短期来看会降低管理效率。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无法及时应对新技术和新需求的变化,无法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提高管理效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益的降低。长期来看,缺乏创新力的管理会使公立医院在资产管理方面失去竞争优势,甚至落后于同行业的其他医院,不利于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四)资产更新和维护困难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设备和设施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然而,由于公立医院经费有限,往往无法及时更新旧设备,导致医院的设备水平无法跟上最新的医疗技术。这不仅影响了医院的诊疗质量和效率,还可能导致患者选择其他医疗机构就诊,降低了医院的竞争力。医院的固定资产包括大量的医疗设备和设施,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然而,由于医院日常工作繁忙,人力资源有限,很难保证对所有设备的及时维护。这可能导致设备的故障率增加,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转。同时,缺乏有效的维护计划和监测机制也使得设备的寿命缩短,增加了医院的运营成本。

五、新时期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一)规范资产登记流程

制定明确的资产登记流程和标准,制定定期的资产盘点计划,是解决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资产登记不规范问题的重要措施。首先,制定明确的资产登记流程和标准。建立一套完善的资产登记制度,明确规定资产购置后必须及时进行登记,确保每个资产都有唯一的标识码,例如条码或电子标签,并详细记录基本信息,如购置日期、价值等关键信息。这样能够有效管理和追踪资产,提高资产登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其次,制定定期的资产盘点计划,建立规范的盘点流程,定期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盘点可以采用物理盘点和系统核对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资产登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与实际资产进行比对,及时发现和解决登记错误或遗漏的问题。定期的资产盘点有助于保持资产登记的准确性,并为后续的资产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为了完善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整合和分类,并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医院会计制度》等相关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同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确定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内容和管理办法。在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时,需要明确权责的划分,确保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使用者的责任清晰明确。在制度制定中,除了常规的工作开展条例外,还需要包括违规条例,明确对于违规操作等行为的惩治措施。对于严重违规行为,应当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制度的建立和执行需要充分考虑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此外,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还应包括资产登记、验收、入库、领用、使用、维护和报废等方面的具体规定。要求公立医院建立健全的资产登记制度,确保固定资产的准确记录和管理;加强验收工作,确保采购的设备符合质量要求;建立严格的资产入库和领用制度,防止资产的滥用和损失;加强资产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制定合理的报废程序,及时淘汰老化和损坏的资产。

(三)推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

随着公立医院固定资产规模和种类的不断扩容,推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已成为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将信息化模式应用于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序性,并为建立全面的内部控制机制提供有效支持。其中,应用二维码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段,通过为每项固定资产赋予独特的二维码,相当于为其赋予了“身份证”,从而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精细化程度。管理人员可以使用手持设备扫描二维码,自动获取固定资产的全部信息,极大地提升了信息采集的便捷性。同时,这也保证了固定资产信息提取的精准性,显著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借助二维码等先进技术的支持,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账实不符等问题。与此同时,依托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平台,管理部门能够统筹分析固定资产数据,为资产的高质量应用指明方向。通过对固定资产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优化的空间,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还可以实现资产的实时监控和追踪,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资产的安全性。

(四)注重资金更新,加强资产维护

首先,医院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有足够的预算用于设备的更新和维护。这可以通过申请财政拨款、寻找合适的资金支持和开展筹款活动来实现。充足的资金投入将有助于及时更新陈旧设备,提高医院的设备水平和技术实力。其次,医院需要优化资产更新的计划。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更新计划。重点关注关键设备和技术,优先更新对医院发展至关重要的设备。同时,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获取最新的设备信息和技术更新信息,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再次,医院还应合理安排设备维护的时间和人力资源。制定维护计划,明确各项维护任务和时间节点。根据设备的特点和需求,安排巡检、保养和维修工作。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确保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来进行维护工作,保证维护工作的及时性和高效性。最后,医院需要建立科学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和操作规程,明确维护的标准和流程。建立维护记录和档案,记录设备的维护情况和维修历史,便于追踪和分析设备的使用情况。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和调整。

结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管理对于医院的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还能保障医疗服务的質量和安全。然而,当前的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大、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需要医院不断探索和改进,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资产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