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治理研究

2023-12-27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20期
关键词:用水水资源人类

李 双

(贵州弘波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

引 言

水是支撑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然而,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的水资源环境却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水资源治理是缓解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重要举措,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将水资源保护、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保持统一。因此,如何合理地开发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我们当前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1 我国水资源现状概述

1.1 人水关系不和谐、不平衡

当前,在中国部分地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少大局意识,不能从总体上对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掌握,在不同产业、不同部门之间的水量分配上缺少协调性,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最终导致了河流断流甚至干涸、水质恶化、地下水超采等问题,这让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更加凸显[1]。在一些区域内,水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在对水资源进行分配时,缺少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分配原则,无法对用水矛盾进行有效协调,出现大量水资源紧缺和浪费的情况,导致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总体的效益也会大打折扣。要根据目前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出一个最优分配的模式,来对各个部门的用水进行统筹,力争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将水资源的供求矛盾问题彻底化解。

1.2 水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分布与区域发展不匹配

中国拥有2.8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资源,占全世界6.7%,位居第六位,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而按1997年人口、耕地计算,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 2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用水量的四分之一,排名第121位。每公顷可耕种土地水资源量大约是1 900立方米,仅为全球平均水量的五分之四。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已形成了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面积北多南少的局面。

1.3 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人们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对河流中地下水进行开采的过程中,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统筹调控,导致河流断流、地表下沉、海洋回流等,使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2]。与此同时,很多地区的生产用水挤压了生态用水,导致区域植被因为缺水而退化,并造成了土地沙化,甚至是荒漠化,还带来了水土流失、洪水泛滥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所以,如何科学地开发和使用水资源,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1.4 淡水资源水质恶化、水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大多数城市和地区的淡水供应都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我国80%的生活污水被直接排放,导致超过三分之一的河流被污染,超过90%的城市水体被污染,超过50%的主要城镇供水不达标。因为大规模围垦和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再加上水土侵蚀,导致水生植物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下降,水域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根据数据显示,在全国范围内鱼虾绝迹的河流长度大约为2 400 km,在过去的30年中,湖泊(面积在1 km2以上)的数量减少了543个,而且还有一些湖泊已经出现了富营养化现象。在这30年中,每年因为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3]。

2 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治理的必要性及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最优分配是以宏观经济为基础,对水资源进行再一次升级,遵循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同发展的原则,在对生态环境(包含水环境)进行保护的前提下,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4]。当前,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仍未摆脱理论探讨过多、实践应用不足的困境,且理论探讨主要集中于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判别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应用等方面[5]。在对水资源的研究中,也将重点放在了构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以及根据现有的统计数据来判断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方面。

未来,我国的淡水资源将十分紧缺,而政府也将面临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加快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步伐,以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也将得到保障[6]。唯有在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以哲学理论为指引,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理论,并根据该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才能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最终实现人水协调,也唯有如此,方可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营造出一种人与水和谐共存的局面[7]。

3 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治理的原因

3.1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

水源是人类产生的根源[8]。没有水,人类将无法生存,人体大部分由水组成,也是用水来维持营养的。没有了水,身体中的垃圾无法排出,新陈代谢无法进行,人类无法生存下去,因此,水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资源[9]。

在当代社会中,无论是工业发展还是城市建设,都离不开水资源的供应。因此,水资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运用水资源进行农田灌溉、货船运输、洗涤以及钢材冷却等活动。因此,水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物质和能量,同时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水成为支撑工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10]。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城市的用水量也将会随之增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水资源的数量对城市发展规模和布局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在城市的发展中发挥着支持作用[11]。

3.2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会对水资源产生一定的压力

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如果人们的需求超出了水循环更新数量,就会出现缺水现象,从而产生供需压力。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尽管很多企业都使用了先进的技术来对废水进行处理和排放,但城市工业用水形势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12]。农业用水的增长主要表现为对水质的污染,现代农业中大量使用杀虫剂,污染了地下水资源,从而增大了农业用水比重。另外,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气导致了酸雨的出现,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3.3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相关部门逐步探究出了很多解决缺水问题的方案。如我们可以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生产技术,采用高质量、高水平的生产工艺,这样不仅降低了废水治理成本,更提高了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13]。再者,以我们的城市发展为方向,在政府的决策中逐步倾向于对水资源的保护,对浪费和破坏水资源的行为活动进行严厉惩罚,逐步提高城市水资源的管理水平。最后,必须提升城镇居民的素养,将节水意识植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4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治理策略

4.1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理念

首先,水资源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无穷无尽的资源,其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尽管地球上的水资源很多,但人类可以使用的淡水资源却比较匮乏,且在这1.5%的淡水资源的自我循环过程中,仍然受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冲击[14]。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天然资源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先破坏再进行恢复的开发理念已不能适应我国对水资源的开发需求,长此以往只会加快水资源的耗尽速度,严重制约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对节约用水的美德进行宣传,使人们树立积极节水意识,并将它永久传承下去[15]。

其次,将人与水之间的竞争和控制关系转化为可持续的和谐共生。从人类历史上治理洪水的实践来看,单纯的堵塞或节制洪水并不能有效地缓解水循环带来的灾难性问题。

最后,我们对水资源的管理要从消极转向积极。人类社会已步入工业化时代,在人类贪婪的思想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对自然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征服”,给大自然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而水资源同样也对人类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反击,这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资源价值。

4.2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水资源的管理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人口的增加,二是经济的发展,三是气候的改变。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对水的需求也在增加,一旦超出限度,人们就会陷入生存的危机之中。2009年,全球城镇居民首次超越乡村,而城镇居民的增加无疑使水资源问题更加严峻[16]。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受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以往对资源的规划已经无法适应气候变化,因此必须对水利基础设施进行调整和改进。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求,要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健康的发展。只有深入了解影响水资源的各种因素,我们才能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从而更好地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3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保障体系

自然界中的水资源是人们生活与社会发展中最主要的支持来源,尽管水资源由于水循环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可再生性,但其再生周期普遍较长,在一次循环的过程中可以满足人类需要的水资源量是有限的。要想在一个循环系统内,在不超出水资源的供给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的水利建设与管理制度,从而才能实现水利建设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水利技术指的是在增加人们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水源的占用和损害,比如修建水利设施,可以有效地防洪;建设高标准的废水治理体系,可提高水资源再利用效率;利用现代水利水电技术,加速供水系统自身的净化进程,以达到提高供水质量的目的。

其次,为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行政和经济制度,以维护人与水之间的和谐关系[17]。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天然资源,如今,水资源的供给已经逐渐逼近其所能提供的极限,因此,我们不仅要节水,还要建立相应的法规对水资源进行有效控制,让人民能够在道德约束的情况下得到更多关于水资源的法律保障[18]。同时,人们要按照相关规定,做到节约用水、治理废水,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5 结论

我们必须以平等的态度看待人类与自然资源、水资源之间的发展关系,并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推动人类正确认识自然资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种对自然资源陈旧的认知,误导了人类发展的方向,导致人类遭受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人类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还很漫长,可能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这就意味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还需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猜你喜欢

用水水资源人类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节约洗碗用水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